第42章
阿绵先付了一天的钱,想着自己一定要在五天之内找到一份包住的工。
不过,这还是她第一次住旅馆。她放下包袱后在房间里四处看了看,又检查了一番床单被褥是否干净。
由于听过说书人讲的故事,阿绵又把窗户纸都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破损之处,应当是不会有人给她下什么迷魂香的。
阿绵有点儿疑神疑鬼,不过好在这是一间颇有口碑的旅店,因而压根没有什么问题。
晚食吃得食不知味,她叫了小二打了两桶热水,惯例洗漱一番后躺倒在床上。
也不知道孟驰坚还有没有再生气。
她翻了个身,握住了脖子上戴着的马蹄项链,闭上眼睛没一炷香的时间便呼呼大睡了(昨晚她去祭扫一夜未睡)。
再醒来时天已大亮,阿绵赶忙起床。
在旅店里吃过饭,她背着包袱直奔自己的目的地——食街。
她不想自卖自身去为人奴仆,那么就只有一个选择。
这一回来到食街,依旧是人头攒动,在人们的交谈中努力辨认着店铺们:有张婆婆杂菜羹、王小姑煎饼包子店、李妈妈家茶肆、特实惠酒肆……
阿绵鼓起勇气,一一走进这些小食馆中,询问要不要招工。
刚开始的两家都不招人,特实惠酒肆则是觉得阿绵可以做杂役,但却又不提供住的地方。
一天下来,全无收获。
她只好再次花钱住旅店。
第一天的失败或许是因为全无准备,这次她招来店小二,问那人:“食街里的哪个铺子人气最旺,味道最好,平时里火热得都忙不过来呢?我想去尝尝。”
这种旅馆里的店小二都是“包打听”,在人情练达中颇有一番造诣。
昨天他见这小娘子身姿挺拔,身上的衣裳半旧却也整洁素净,就估摸着是那城中哪家铺子的小女儿,与家中赌气偷溜出来玩耍,是无需得罪的好旅客。
眼下也是好声好气地答:“那必定是宋六嫂鱼羹了!这家店很有名气,据说圣上曾微服私访的时候,经过那家店,被独特的滋味吸引,吃了之后赞不绝口呢!所以大家都经常去那家店排队,店里有两个伙计都忙不过来。”
“那家店大吗?可有住的地方?”
“自然是有的,那家店从早开到晚,宵夜生意也做得。”
阿绵谢过店小二,这次就四处打听宋六嫂鱼羹在哪,原来在食街靠里的位置,眼下已经是大排长龙了。
阿绵咋舌,“这一天能赚多少钱,恐怕都能枕在铜板上睡觉了。”
她只得先在一旁等着,大约到了未时(下午三点),店铺门口此时没什么客人,店内伙计也都在洒扫。
她走了进去,因为有了昨天的经验,此刻也不太慌张地自我推销:“我叫陆阿绵,家住在青山村。我会捉鱼、会擦桌洗碗、能跑堂、晚上也能做活,不知你们这里缺不缺人呢?”
铺子里有个正垂着自己肩膀的中年女人,闻言看了过去,“你夫家同意你出来做活?”
阿绵垂下眼睛,点了点头。
“之前可有做过这吃食买卖?”
“有的。我之前在码头那里卖过饭,还卖过饮子和粽子,都卖得不错。”
“如此说来……”那女人又仔细端详一番,见她面容姣好(不至于影响客人食欲)、活力康健(适合做工)、谈吐有礼有节(纯傻子培养起来太累),还有经验,当下露出笑模样:“我姓宋,是这小食馆的东家。你与我到里间来,我们细说。”
阿绵手心冒汗,又是第一次与人谈自己的月钱。
“这第一个月呢,开一两银子。若是你能留下来,一个月的月钱就是二两银子。”
阿绵两眼放光,正要答应,不知怎么脑子里忽然跳出一些“常识”:码头的力工一日是一百文,一个月则是三两银子;铁匠铺的匠人一日是三百文,一个月则是九两银子……
她纠结了一瞬:“这是白日的工钱么?若是我愿意做那宵夜时间、晚上的工呢?我可以住在这里,看顾生意……”
宋东家笑了笑,“那么第一个月便发一两半钱银子,留下来的话月钱就是三两银子。”
阿绵高兴地答应了下来,“东家,我今日便能来做活!”
“好,不急,今日你先跟着他们身后多看多学。”
阿绵领了一件浅蓝色的围裙,像模像样地穿在身上,认真地在店里学了起来。
在宋六嫂鱼羹的对面,是李妈妈茶肆。
茶肆的二楼,有人靠在窗边,目光近乎贪婪地注视着下方的一举一动。
第63章 深情女二篇(十一)
短短几日,孟驰坚就瘦削了许多。
他坐在窗边,不停地饮着凉茶,若是此时店小二用手探一下他的额头,便会发现那温度烫的惊人。
孟驰坚并未如他自己所说那样去看大夫,阿绵离家后的第一个晚上,他便在城中整夜寻找。
明知此人心中并无半分自己,却在看到旅店后面照看着的驴子时松了口气。
这几日便如同魂魄一般,做什么事都不过是行尸走肉,非得这样看上几眼,才有了气力吃些东西。
阿绵不知道成亲的意义,他却是懂的。
在家时,阿绵那样辛苦,每日绞尽脑汁,最终积蓄估摸着也就一两多银子,因为阿绵平日里还要在家中做洗衣、做饭、喂鸡等等杂活。然而到了食馆中,阿绵一个月肯定就能挣一二两银子。
她那么想挣钱,出去了之后更加不会想回家了!
孟驰坚更无法去强行将她绑回家里,那样阿绵一定会极厌恶他,恐怕连看也不想看到他一眼了。
因而他只能坐在窗边,随着那小家伙的一举一动,时而微笑、时而皱眉、时而惊吓、时而畅快自豪——
这两日,阿绵已经搬到了鱼羹铺的后院里。
后院不大,但打了一口水井,这样才做得了正经的吃食生意。
井边还有一棵杏树。
阿绵一一看过,也看到了自己要睡的地方,是一个很小的房间,里面放着两个木板床,是用于这家店的伙计歇息用的。其中一个已经铺了床铺被褥,另一个则是空的。
不过她已经问过,铺子里的人晚上都不住这里,他们的家是在城里的。
阿绵傻眼了,她没有铺盖啊。
当日她想去找些稻草铺上,然而城里居然找不到稻草!
“真奇怪,明明乡下到处都是。”她很是纳闷,只好将那木板擦得干干净净,晚上只好借用了旁人的被褥,反着盖着睡了。等白日醒来,又恢复成原样。
她才刚来几日,目前还不能进厨房。
“咱们店生意好,原来还有过那同行的东家,想着派小厮进来偷学,”宋东家摇着扇子,“都被我发现,赶了出去呢。我们家是有秘方的,与别人家的鱼羹味道就是不一样!阿绵,你若是好好做,三个月后我就将你派到厨房去打下手~”
阿绵现在的活计是每日先去菜场,拿东家定好的一网鳜鱼,要眼见着都是活鱼,若是有死的,就挑出来不要。
回到铺里后,另一个厨工负责杀鱼,她则负责清洗。
厨工轻车熟路,去掉鱼头,沿着脊背将鱼肉片成两片,去除鱼身上不能吃的脊骨及腹腔。动作灵巧,未损半点鱼肉,让阿绵看的心中大呼厉害。
接着阿绵还要清洗其他蔬菜,竹笋香菇之类的。
等到了饭点,就出去上菜、招呼客人。
一连几日都是如此。
小杂役阿绵算了算,一个月若是能赚三两银子,在食街开一间铺子若是要三百两的话……
那么她要工作一百个月(并且期间不吃不喝),也就是八年多……
阿绵:“……”
怎会如此久!
阿绵盘腿坐在床上,抱着脑袋“啊啊”叫了两声。
先攒钱,以后再想办法。
就她这几日的感受来说,在外做工没有在家做工的时间上那么自由,节奏也快一些。在家阿绵有不少时间可以玩耍,不想出摊的时候也可以休憩,但在外每日都得上工,月休也只有一天呢。
不过看在银元宝的份上,她还是觉得很不错的。
到了午后,铺子里不那么忙的时候,杂工帮厨们就轮流着吃午食。
铺子里不包吃,阿绵舍不得天天在外买着吃,她去粮铺里花五十文买了些米粮,中午吃一顿干麦饭,晚上则是喝一顿稀饭,也能吃得饱饱的。
然而今天有好事儿,厨工说:“铺子要出新菜式了,叫我们都去尝,那鱼羹真是好吃,非常鲜美!”
阿绵也得了一碗,她可还从没吃过。
那鱼羹表面撒着熟火腿丝、香菇丝、笋丝,还有一层蛋花。她用调羹一舀,刚吃一口觉得特别的香,有什么东西在舌头上跳跃,勾得人想再吃一口。
“唔……好吃,这里面放了什么佐料,似乎是辣味,但又有些别的!”
不过,这还是她第一次住旅馆。她放下包袱后在房间里四处看了看,又检查了一番床单被褥是否干净。
由于听过说书人讲的故事,阿绵又把窗户纸都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破损之处,应当是不会有人给她下什么迷魂香的。
阿绵有点儿疑神疑鬼,不过好在这是一间颇有口碑的旅店,因而压根没有什么问题。
晚食吃得食不知味,她叫了小二打了两桶热水,惯例洗漱一番后躺倒在床上。
也不知道孟驰坚还有没有再生气。
她翻了个身,握住了脖子上戴着的马蹄项链,闭上眼睛没一炷香的时间便呼呼大睡了(昨晚她去祭扫一夜未睡)。
再醒来时天已大亮,阿绵赶忙起床。
在旅店里吃过饭,她背着包袱直奔自己的目的地——食街。
她不想自卖自身去为人奴仆,那么就只有一个选择。
这一回来到食街,依旧是人头攒动,在人们的交谈中努力辨认着店铺们:有张婆婆杂菜羹、王小姑煎饼包子店、李妈妈家茶肆、特实惠酒肆……
阿绵鼓起勇气,一一走进这些小食馆中,询问要不要招工。
刚开始的两家都不招人,特实惠酒肆则是觉得阿绵可以做杂役,但却又不提供住的地方。
一天下来,全无收获。
她只好再次花钱住旅店。
第一天的失败或许是因为全无准备,这次她招来店小二,问那人:“食街里的哪个铺子人气最旺,味道最好,平时里火热得都忙不过来呢?我想去尝尝。”
这种旅馆里的店小二都是“包打听”,在人情练达中颇有一番造诣。
昨天他见这小娘子身姿挺拔,身上的衣裳半旧却也整洁素净,就估摸着是那城中哪家铺子的小女儿,与家中赌气偷溜出来玩耍,是无需得罪的好旅客。
眼下也是好声好气地答:“那必定是宋六嫂鱼羹了!这家店很有名气,据说圣上曾微服私访的时候,经过那家店,被独特的滋味吸引,吃了之后赞不绝口呢!所以大家都经常去那家店排队,店里有两个伙计都忙不过来。”
“那家店大吗?可有住的地方?”
“自然是有的,那家店从早开到晚,宵夜生意也做得。”
阿绵谢过店小二,这次就四处打听宋六嫂鱼羹在哪,原来在食街靠里的位置,眼下已经是大排长龙了。
阿绵咋舌,“这一天能赚多少钱,恐怕都能枕在铜板上睡觉了。”
她只得先在一旁等着,大约到了未时(下午三点),店铺门口此时没什么客人,店内伙计也都在洒扫。
她走了进去,因为有了昨天的经验,此刻也不太慌张地自我推销:“我叫陆阿绵,家住在青山村。我会捉鱼、会擦桌洗碗、能跑堂、晚上也能做活,不知你们这里缺不缺人呢?”
铺子里有个正垂着自己肩膀的中年女人,闻言看了过去,“你夫家同意你出来做活?”
阿绵垂下眼睛,点了点头。
“之前可有做过这吃食买卖?”
“有的。我之前在码头那里卖过饭,还卖过饮子和粽子,都卖得不错。”
“如此说来……”那女人又仔细端详一番,见她面容姣好(不至于影响客人食欲)、活力康健(适合做工)、谈吐有礼有节(纯傻子培养起来太累),还有经验,当下露出笑模样:“我姓宋,是这小食馆的东家。你与我到里间来,我们细说。”
阿绵手心冒汗,又是第一次与人谈自己的月钱。
“这第一个月呢,开一两银子。若是你能留下来,一个月的月钱就是二两银子。”
阿绵两眼放光,正要答应,不知怎么脑子里忽然跳出一些“常识”:码头的力工一日是一百文,一个月则是三两银子;铁匠铺的匠人一日是三百文,一个月则是九两银子……
她纠结了一瞬:“这是白日的工钱么?若是我愿意做那宵夜时间、晚上的工呢?我可以住在这里,看顾生意……”
宋东家笑了笑,“那么第一个月便发一两半钱银子,留下来的话月钱就是三两银子。”
阿绵高兴地答应了下来,“东家,我今日便能来做活!”
“好,不急,今日你先跟着他们身后多看多学。”
阿绵领了一件浅蓝色的围裙,像模像样地穿在身上,认真地在店里学了起来。
在宋六嫂鱼羹的对面,是李妈妈茶肆。
茶肆的二楼,有人靠在窗边,目光近乎贪婪地注视着下方的一举一动。
第63章 深情女二篇(十一)
短短几日,孟驰坚就瘦削了许多。
他坐在窗边,不停地饮着凉茶,若是此时店小二用手探一下他的额头,便会发现那温度烫的惊人。
孟驰坚并未如他自己所说那样去看大夫,阿绵离家后的第一个晚上,他便在城中整夜寻找。
明知此人心中并无半分自己,却在看到旅店后面照看着的驴子时松了口气。
这几日便如同魂魄一般,做什么事都不过是行尸走肉,非得这样看上几眼,才有了气力吃些东西。
阿绵不知道成亲的意义,他却是懂的。
在家时,阿绵那样辛苦,每日绞尽脑汁,最终积蓄估摸着也就一两多银子,因为阿绵平日里还要在家中做洗衣、做饭、喂鸡等等杂活。然而到了食馆中,阿绵一个月肯定就能挣一二两银子。
她那么想挣钱,出去了之后更加不会想回家了!
孟驰坚更无法去强行将她绑回家里,那样阿绵一定会极厌恶他,恐怕连看也不想看到他一眼了。
因而他只能坐在窗边,随着那小家伙的一举一动,时而微笑、时而皱眉、时而惊吓、时而畅快自豪——
这两日,阿绵已经搬到了鱼羹铺的后院里。
后院不大,但打了一口水井,这样才做得了正经的吃食生意。
井边还有一棵杏树。
阿绵一一看过,也看到了自己要睡的地方,是一个很小的房间,里面放着两个木板床,是用于这家店的伙计歇息用的。其中一个已经铺了床铺被褥,另一个则是空的。
不过她已经问过,铺子里的人晚上都不住这里,他们的家是在城里的。
阿绵傻眼了,她没有铺盖啊。
当日她想去找些稻草铺上,然而城里居然找不到稻草!
“真奇怪,明明乡下到处都是。”她很是纳闷,只好将那木板擦得干干净净,晚上只好借用了旁人的被褥,反着盖着睡了。等白日醒来,又恢复成原样。
她才刚来几日,目前还不能进厨房。
“咱们店生意好,原来还有过那同行的东家,想着派小厮进来偷学,”宋东家摇着扇子,“都被我发现,赶了出去呢。我们家是有秘方的,与别人家的鱼羹味道就是不一样!阿绵,你若是好好做,三个月后我就将你派到厨房去打下手~”
阿绵现在的活计是每日先去菜场,拿东家定好的一网鳜鱼,要眼见着都是活鱼,若是有死的,就挑出来不要。
回到铺里后,另一个厨工负责杀鱼,她则负责清洗。
厨工轻车熟路,去掉鱼头,沿着脊背将鱼肉片成两片,去除鱼身上不能吃的脊骨及腹腔。动作灵巧,未损半点鱼肉,让阿绵看的心中大呼厉害。
接着阿绵还要清洗其他蔬菜,竹笋香菇之类的。
等到了饭点,就出去上菜、招呼客人。
一连几日都是如此。
小杂役阿绵算了算,一个月若是能赚三两银子,在食街开一间铺子若是要三百两的话……
那么她要工作一百个月(并且期间不吃不喝),也就是八年多……
阿绵:“……”
怎会如此久!
阿绵盘腿坐在床上,抱着脑袋“啊啊”叫了两声。
先攒钱,以后再想办法。
就她这几日的感受来说,在外做工没有在家做工的时间上那么自由,节奏也快一些。在家阿绵有不少时间可以玩耍,不想出摊的时候也可以休憩,但在外每日都得上工,月休也只有一天呢。
不过看在银元宝的份上,她还是觉得很不错的。
到了午后,铺子里不那么忙的时候,杂工帮厨们就轮流着吃午食。
铺子里不包吃,阿绵舍不得天天在外买着吃,她去粮铺里花五十文买了些米粮,中午吃一顿干麦饭,晚上则是喝一顿稀饭,也能吃得饱饱的。
然而今天有好事儿,厨工说:“铺子要出新菜式了,叫我们都去尝,那鱼羹真是好吃,非常鲜美!”
阿绵也得了一碗,她可还从没吃过。
那鱼羹表面撒着熟火腿丝、香菇丝、笋丝,还有一层蛋花。她用调羹一舀,刚吃一口觉得特别的香,有什么东西在舌头上跳跃,勾得人想再吃一口。
“唔……好吃,这里面放了什么佐料,似乎是辣味,但又有些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