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
雷达响起。
申清开始互相伤害了。
我不敢回答,只是面带微笑地听着。
“但也不知是怎么,突然之间…..”
“stop!”陈墨突然站起身打断了她妈,凝视着我们,“我认输,您快去热菜吧。”
申清对陈墨的主动示弱表示满意,一副奸计得逞的表情点点头,“没问题。”
……
我看着母女两个人推拉之争。
合着我又当了一次工具人。
舌头顶着腮帮,我气鼓鼓地瞪着陈墨,陈墨无视我的维权,转身又坐回落地窗前看起了文件。
等到菜热好了,陈局也赶回来了,父女俩和和气气坐上餐桌,四人拿起筷子准备享用晚餐之时,
我和陈墨的手机同时开响。
…..
陈墨比我动作快,掏出手机立马放下筷子,瞄了我一眼起身。
我拿过自己的手机一看,是cit办公室座机电话号码。
我把夹起来的红烧肉塞进口里,随后放下筷子,起身准备走。
坐在我们对面的夫妻眉头紧皱,尤其是申清,她铁着一张脸。
“这是又准备出现场?”
陈局默不作声,他知道什么情况,但又不好发言,伸手想要安抚自己老婆,却被申清狠狠地剜了一眼。
“你们公安系统是没人了是吗?这饭都吃了两次了,每次都吃一筷子?”申清气的不轻,把我们的筷子拿起来看了又看,“是这双筷子下诅咒了是吗?赶明我就去扔了它。”
…..
“不好意思阿姨。”我一脸歉意。
申清不好对我发火,伸手对着陈局一顿猛锤。
“林冰和我在一起。”陈墨接着电话,一脸严肃,“好的我们马上赶过去,其他人通知….?”
陈墨背影已经消失在餐厅,夹着手机蹲在玄关处换鞋。
我也赶紧跟上她的脚步,换好鞋一路小跑进车。
一路上我们也没说话,陈墨在市区狂踩油门,最后刹停在军用机场。
王安和小刘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孙涛蹲在一边看像是烟瘾犯了。
“飞机上说。”陈墨没空打招呼,挥挥手往飞机上钻。
一行人在飞机上落座。
小刘很显然是第一次坐军用飞机,眼睛四周观察着,嘴里发出感叹声。
“暨南市发生一起连环杀人案,我们需要去确认情况。”陈墨拿出一个平板,将画面跳量,一群人围了上去。
“三天前警方接到报案,在河边芦苇荡发现尸体,尸体呈卧式摆放。”
“刚刚警方又接到报案,在荒郊有发现同样的尸体,尸体呈同样姿势。”
平板电脑上显示尸体照片。
我看了一眼,这个姿势很奇怪,两个女性尸体侧卧,两个手交叉摆在地上,形成一个弧度。
歪着头,我把视角变换去看,“她们手摆放的位置,像是在抱着小孩喂奶。”
陈墨点点头,肯定我的回答,“受害者类型基本相同,长发女性,20岁左右,大学生。”
“这种特异的摆放,是凶手的标志签名,所以警方断定为连环凶杀,警方还没确认第二个受害者身份,但他们没有在现场获取到dna,指纹,脚印。监控也无法捕捉凶手行径路线。”
“国安系统警报此案升级,我们需要协助侦破。”
“第一个受害者身份信息同步给我,我可以先查查。”fi端着他的电脑,坐在离我们两米远的距离弱弱地说。
很显然,他在回避电脑屏幕上尸体的照片。
“蓝牙给你。”陈墨将手机操作一番。
“法医鉴定呢?”王安问道。
“经过法医判断,死者生前被注射过大量镇定剂,巴比妥。”
巴比妥我知道。
之前在天台昏倒后,军区的医生给我注射的也是巴比妥,常用于抗惊厥,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定效果。
催眠、癫痫、麻醉前都会用到。
过多注射巴比妥不仅成瘾,还会使人药物中毒。
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快速使人镇定,并且少量多次的使用可以保持人体大脑清醒。
意味着受害人被注射药物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会看着凶手对自己行凶,但无力反抗。
……
“死者甲状软骨下有勒痕,对比遗留材质可以判断是尼龙绳,支气管的大量血性泡沫,窒息死亡。”
陈墨对于这份不够详细的尸检报告并不满意,她挑眉对王安说道,“落地后再次尸检,希望得到一份更准确的判断。”
王安乖巧点头。
第21章 21
“这是cit小组工作指南。”陈墨掏出手机,按了两下。
四个人手机同时响了,她蓝牙给每人一份的工作ppt。
又来这套。
上次看这么长的ppt还是刚和陈墨同居那会。
不得介入当地警方调查方向。
若无紧急事态,不得干扰当地媒体报道。
不得….
不得…..
这哪是工作指南。
这是工作能在那些特许环境下进行。
“开始侧写吧。”陈墨见我们看完工作指南,将平板往前推了推。
这是我第二次接触连环杀人犯。
自然不知道从何下手。
孙涛看起来比我有经验的多,他摸了摸没来及剃的胡茬,“凶手两次抛尸环境不同,似乎是随意选择,他没有抛尸在人多的地方,代表他只是想满足私欲。”
陈墨点头,“是。”
“凶手用镇定剂扎入点都是从颈后,背后,说明凶手不想直面出击,或许他没有能力保证自己能一下支付受害者。”
陈墨又满意地点头,“上手很快。”
陈墨不太夸人。
第一次夸人就夸了孙涛。
之前帮她挡枪她都没夸我,这让我内心有点受伤。
“我查询了受害人最近一个月的上网记录,受害人是一个潮流女孩。”fi将电脑屏幕搬给我们看。
受害者的社交媒体上有接近20万的粉丝。
她是个穿搭博主。
“可是尸体身上的衣服明显和她本人性格不符合。”我指着社交媒体上那个大波浪,露脐装的时尚女孩,再指了指陈墨平板上尸体,“凶手给她换装了?”
“没有侵犯,我们无法直接确认凶手性别。”我手放在桌子上,“捅死,割喉,带有攻击性较强的刺杀是性虐待凶手惯用方式。”
“割走器官代表着犯罪嫌疑人有较强的恋物癖、或者曾经遭受遗弃感、或者他是需要某种仪式感…..”
当然我们犯罪心理所推算,是按照基本凶手初侧而进行推断的犯罪动机。
就比如男性罪犯和女性罪犯,对尸体做同样的行凶手段,我们的分析也会跟着有所偏移。
从最基础杀人方式来看凶手,我们能更好判断出凶手欲望,他想通过尸体表达出什么东西。
在犯罪心理上有一个底层的逻辑。
凶犯做出的任何的行为,都是在揭示他的心理状态。
罪犯会随着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在不同的情境下,改变自己的杀人手段。
一个正常的人类,拥有良好的五感,拥有较强的道德准则,都不会突发性地对一个人产生杀戮心。
但反社会和精神疾病的患者,她们则是有雷点的,一旦触及将无法挽回。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连环杀人案几十年也抓不到的情况。
他们反侦察能力强,较好的心理素质,面对杀戮毫无愧疚之心。
午夜梦回,他们只会期待着下一次猎物能够更贴合自己的需求。
所以抓住他们,确实很困难。
“掐死、勒死代表的是一种高度掌控欲,缓慢处死看着受害者痛苦的表情得到满足感,也是一种表达性满足的手段,但我们现在不确定对方是男性还是女性。”
说完我看了看陈墨。
她脸色一无既往没有变化,甚至连头都没点。
“勒死其实就是阻断大脑供血,当大脑发觉氧气无法供给时,他会自动停运身体器官,让人体处于昏迷或者僵直状态,心肺功能不好的人大概一分钟就会晕倒。”王安给我们提供一些医学知识。
但他忘了,我和陈墨也是学医的。
心理学的学生也是医学院的学生。
“尸体呈现特定姿态,意味着凶手有强烈的情感寄托,他用选择用绳子而不是用手,应该不是性虐待,而是惩罚、谴责….或者其他。”
陈墨似乎是在纠正我之前所说。
“惩罚天使?”fi突然冒头。
连环杀人犯分为几种模式。
惩罚型,认为受害者应该得到惩罚,或者是他认为自己在为民除害。
拯救型,认为受害者应该得到拯救,他在替某种信仰解救他们。
享乐型,满足自己的杀人欲望,他们或许是血液爱好者,看到血会得到性满足或者是性释放。
雷达响起。
申清开始互相伤害了。
我不敢回答,只是面带微笑地听着。
“但也不知是怎么,突然之间…..”
“stop!”陈墨突然站起身打断了她妈,凝视着我们,“我认输,您快去热菜吧。”
申清对陈墨的主动示弱表示满意,一副奸计得逞的表情点点头,“没问题。”
……
我看着母女两个人推拉之争。
合着我又当了一次工具人。
舌头顶着腮帮,我气鼓鼓地瞪着陈墨,陈墨无视我的维权,转身又坐回落地窗前看起了文件。
等到菜热好了,陈局也赶回来了,父女俩和和气气坐上餐桌,四人拿起筷子准备享用晚餐之时,
我和陈墨的手机同时开响。
…..
陈墨比我动作快,掏出手机立马放下筷子,瞄了我一眼起身。
我拿过自己的手机一看,是cit办公室座机电话号码。
我把夹起来的红烧肉塞进口里,随后放下筷子,起身准备走。
坐在我们对面的夫妻眉头紧皱,尤其是申清,她铁着一张脸。
“这是又准备出现场?”
陈局默不作声,他知道什么情况,但又不好发言,伸手想要安抚自己老婆,却被申清狠狠地剜了一眼。
“你们公安系统是没人了是吗?这饭都吃了两次了,每次都吃一筷子?”申清气的不轻,把我们的筷子拿起来看了又看,“是这双筷子下诅咒了是吗?赶明我就去扔了它。”
…..
“不好意思阿姨。”我一脸歉意。
申清不好对我发火,伸手对着陈局一顿猛锤。
“林冰和我在一起。”陈墨接着电话,一脸严肃,“好的我们马上赶过去,其他人通知….?”
陈墨背影已经消失在餐厅,夹着手机蹲在玄关处换鞋。
我也赶紧跟上她的脚步,换好鞋一路小跑进车。
一路上我们也没说话,陈墨在市区狂踩油门,最后刹停在军用机场。
王安和小刘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孙涛蹲在一边看像是烟瘾犯了。
“飞机上说。”陈墨没空打招呼,挥挥手往飞机上钻。
一行人在飞机上落座。
小刘很显然是第一次坐军用飞机,眼睛四周观察着,嘴里发出感叹声。
“暨南市发生一起连环杀人案,我们需要去确认情况。”陈墨拿出一个平板,将画面跳量,一群人围了上去。
“三天前警方接到报案,在河边芦苇荡发现尸体,尸体呈卧式摆放。”
“刚刚警方又接到报案,在荒郊有发现同样的尸体,尸体呈同样姿势。”
平板电脑上显示尸体照片。
我看了一眼,这个姿势很奇怪,两个女性尸体侧卧,两个手交叉摆在地上,形成一个弧度。
歪着头,我把视角变换去看,“她们手摆放的位置,像是在抱着小孩喂奶。”
陈墨点点头,肯定我的回答,“受害者类型基本相同,长发女性,20岁左右,大学生。”
“这种特异的摆放,是凶手的标志签名,所以警方断定为连环凶杀,警方还没确认第二个受害者身份,但他们没有在现场获取到dna,指纹,脚印。监控也无法捕捉凶手行径路线。”
“国安系统警报此案升级,我们需要协助侦破。”
“第一个受害者身份信息同步给我,我可以先查查。”fi端着他的电脑,坐在离我们两米远的距离弱弱地说。
很显然,他在回避电脑屏幕上尸体的照片。
“蓝牙给你。”陈墨将手机操作一番。
“法医鉴定呢?”王安问道。
“经过法医判断,死者生前被注射过大量镇定剂,巴比妥。”
巴比妥我知道。
之前在天台昏倒后,军区的医生给我注射的也是巴比妥,常用于抗惊厥,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定效果。
催眠、癫痫、麻醉前都会用到。
过多注射巴比妥不仅成瘾,还会使人药物中毒。
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快速使人镇定,并且少量多次的使用可以保持人体大脑清醒。
意味着受害人被注射药物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会看着凶手对自己行凶,但无力反抗。
……
“死者甲状软骨下有勒痕,对比遗留材质可以判断是尼龙绳,支气管的大量血性泡沫,窒息死亡。”
陈墨对于这份不够详细的尸检报告并不满意,她挑眉对王安说道,“落地后再次尸检,希望得到一份更准确的判断。”
王安乖巧点头。
第21章 21
“这是cit小组工作指南。”陈墨掏出手机,按了两下。
四个人手机同时响了,她蓝牙给每人一份的工作ppt。
又来这套。
上次看这么长的ppt还是刚和陈墨同居那会。
不得介入当地警方调查方向。
若无紧急事态,不得干扰当地媒体报道。
不得….
不得…..
这哪是工作指南。
这是工作能在那些特许环境下进行。
“开始侧写吧。”陈墨见我们看完工作指南,将平板往前推了推。
这是我第二次接触连环杀人犯。
自然不知道从何下手。
孙涛看起来比我有经验的多,他摸了摸没来及剃的胡茬,“凶手两次抛尸环境不同,似乎是随意选择,他没有抛尸在人多的地方,代表他只是想满足私欲。”
陈墨点头,“是。”
“凶手用镇定剂扎入点都是从颈后,背后,说明凶手不想直面出击,或许他没有能力保证自己能一下支付受害者。”
陈墨又满意地点头,“上手很快。”
陈墨不太夸人。
第一次夸人就夸了孙涛。
之前帮她挡枪她都没夸我,这让我内心有点受伤。
“我查询了受害人最近一个月的上网记录,受害人是一个潮流女孩。”fi将电脑屏幕搬给我们看。
受害者的社交媒体上有接近20万的粉丝。
她是个穿搭博主。
“可是尸体身上的衣服明显和她本人性格不符合。”我指着社交媒体上那个大波浪,露脐装的时尚女孩,再指了指陈墨平板上尸体,“凶手给她换装了?”
“没有侵犯,我们无法直接确认凶手性别。”我手放在桌子上,“捅死,割喉,带有攻击性较强的刺杀是性虐待凶手惯用方式。”
“割走器官代表着犯罪嫌疑人有较强的恋物癖、或者曾经遭受遗弃感、或者他是需要某种仪式感…..”
当然我们犯罪心理所推算,是按照基本凶手初侧而进行推断的犯罪动机。
就比如男性罪犯和女性罪犯,对尸体做同样的行凶手段,我们的分析也会跟着有所偏移。
从最基础杀人方式来看凶手,我们能更好判断出凶手欲望,他想通过尸体表达出什么东西。
在犯罪心理上有一个底层的逻辑。
凶犯做出的任何的行为,都是在揭示他的心理状态。
罪犯会随着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在不同的情境下,改变自己的杀人手段。
一个正常的人类,拥有良好的五感,拥有较强的道德准则,都不会突发性地对一个人产生杀戮心。
但反社会和精神疾病的患者,她们则是有雷点的,一旦触及将无法挽回。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连环杀人案几十年也抓不到的情况。
他们反侦察能力强,较好的心理素质,面对杀戮毫无愧疚之心。
午夜梦回,他们只会期待着下一次猎物能够更贴合自己的需求。
所以抓住他们,确实很困难。
“掐死、勒死代表的是一种高度掌控欲,缓慢处死看着受害者痛苦的表情得到满足感,也是一种表达性满足的手段,但我们现在不确定对方是男性还是女性。”
说完我看了看陈墨。
她脸色一无既往没有变化,甚至连头都没点。
“勒死其实就是阻断大脑供血,当大脑发觉氧气无法供给时,他会自动停运身体器官,让人体处于昏迷或者僵直状态,心肺功能不好的人大概一分钟就会晕倒。”王安给我们提供一些医学知识。
但他忘了,我和陈墨也是学医的。
心理学的学生也是医学院的学生。
“尸体呈现特定姿态,意味着凶手有强烈的情感寄托,他用选择用绳子而不是用手,应该不是性虐待,而是惩罚、谴责….或者其他。”
陈墨似乎是在纠正我之前所说。
“惩罚天使?”fi突然冒头。
连环杀人犯分为几种模式。
惩罚型,认为受害者应该得到惩罚,或者是他认为自己在为民除害。
拯救型,认为受害者应该得到拯救,他在替某种信仰解救他们。
享乐型,满足自己的杀人欲望,他们或许是血液爱好者,看到血会得到性满足或者是性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