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刚扯出来一半,信封里便掉出几朵腊梅,瞬间满室馨香。
眼前的事已经十万火急了,她也没空管这些花啊草啊的,连忙展开信纸看起内容来,只见上面用秀丽的绢花小楷写着:
“段小将军亲启:只恨那日初见,未曾与郎君多言。而今一日不相见,思君之心愈笃、情愈切,恰如春水吹皱……”
严晚萤:???
妈的,这啥玩意,咋看得人起一身的鸡皮疙瘩呢!
谭贵担心他家主子,表情比她还焦急,见她此时面色古怪,便再也忍不住了,开口问:
“公主,少将军怎么说?”
严晚萤木木地抬头:“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啊?”谭贵表示疑惑,纠结了一番,还是鼓起勇气开口道,“公主,小的了解将军的行事风格,可否将信给小的看看,兴许能有眉目。”
这是在委婉怀疑她的阅读理解能力啊。
严晚萤很慷慨地递给他:“看吧。看出什么记得跟我讲。”
反正社死的又不是她,怕什么。
呵呵,等会儿有空了她要批个“传阅”,让府里的人都来吃瓜围观。
谭贵十分郑重其事地接过信纸,刚读了一行,表情就变成了“??”。
严晚萤问他:“看懂了吗?若是看不懂,就再给其他人看看,都来参详参详。”
谭贵:……
他低调摇头,将手里的烫手山芋还给严晚萤。
罢罢,他还得给他家小将军留点面子。
严晚萤捏着信纸,以一种精彩的目光望着金缘,问:“这位送信的,是什么人啊?”
金缘懵了半天,回道:“听门房说,是一个姑娘,打扮有七分贵气,不像寻常百姓家的女子。之前也见过一两回,跟悦书挺熟络的。”
好哇段清州,你丫玩得挺野啊,姘头都找上门来了,还不止一回两回!
谭贵瞄着她的神色,大气不敢出。金缘也嗅到了点苗头,不再接话,厅中的气氛尴尬到极点。
此时此刻,若叶突然冲进来,操着她的标志性大嗓门疯狂输出:
“公主!我们找到啦!就在库房的角落里!!”
“找到了?”严晚萤只觉得精神一凌,立马起身。
“是。整整一箱子,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库房也没有登记过。”
至于是什么东西,若叶没说,但从她的神情看来,绝对不是什么好货。
严晚萤深吸了一口气,定了定心神,对金缘和谭贵道:“走,我们看看去。”
******
大理寺公堂。
打更的任大顺被段清州盯得心里发毛,呼吸不觉急促,连说话都快起来:
“这几个人我都是见过的,神神叨叨,跟着陈二在那屋子里念念有词,时不时还有血腥味传来。父亲说只不过是杀猪宰羊,让我不要多管闲事……又说他们背后定然有人,我们小老百姓惹不起……”
刁誉峰目光锋利起来,转头意味深长地问段清州道:“任大顺的证词,驸马有何见解。”
段清州微微一笑,态度谦和道:“一派胡言。”
面对他的气定神闲,刁誉峰明显愣了愣,铁着脸道:“驸马,何以见得?”
段清州修长的食指轻轻敲击在太师椅的扶手上,铿锵有声。
他面带微笑,问那证人任大顺道:
“你夜里打更,白日里歇息,那一般是何时见到陈二他们几人的?看到他们鬼鬼祟祟行此秘事,大概有多久了?”
任大顺道:“小的也不是时时都在睡觉,午后和黄昏,都常见到陈二。他们这样已经好几年了,至少有三年吧。”
“嗯,”段清州颔首道,“除了你,细柳巷还有其他人见过陈二么?”
任大顺低了低头:“贵人,我们细柳巷昨夜遭难,现下只剩小的一人还活着……见过陈二的邻居多着呢,只是能出来作证的活人,只有小的。”
“那不一定,”段清州的目光骤然深邃,嘴边的笑意变得狡黠,“正巧,我这儿也有一名证人,要不然让她出来与你对质对质?”
任大顺整个人抖了抖,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什么?”刁誉峰也是一惊,“还有人活着……那核对户籍的书吏,为何没发觉?”
段清州淡淡道:“并不是名字存在于细柳巷的户籍上,才可做证人。”
刁誉峰默默点头。
说得有道理。只要是知道情况的人,均可据实而言。
他朝衙役道:“传证人上堂吧。”
“是,大人!”
不多时,一个披麻戴孝的姑娘,小步上公堂来。
她脸上满是泪痕,向着刁誉峰跪下,不发一言。
刁誉峰不自觉地打量了她一番,问道:“堂下何人,报上名来。”
女子抹了抹眼角,低沉道:“大人,小女佩珠。”
“你做何营生,家中还有何人?”
“小女原住细柳巷,后进宫当差。三个月前随三公主陪嫁到公主府。母亲和哥嫂住在细柳巷,昨夜……”
她说到此处,哽咽到再难出口。
刁誉峰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便继续问道:“你也是长年不在家中,知道细柳巷陈二的事情么?”
佩珠点头:“知道。我近来常回家照顾母亲,她也跟我提起过一些。”
“你一五一十地道来。”
“是。这屋子是陈家祖屋,以前是陈二的哥哥陈大的,可惜他病痛多,也没和媳妇高氏生下一儿半女。他心里有疙瘩,病死前为了保住祖屋,便做主将屋子的房契割给了弟弟陈二。”
刁誉峰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这个屋子其实一直住的是陈大和高氏?那陈大死后呢,陈二有没有住进去?”
佩珠摇摇头:“屋子虽然是陈二所有,但于情于理,他都不可能将无依无靠的寡嫂赶出去,况且他在段府还有住处。陈二因为要避嫌,除了年节探望,几乎从来没回来过。”
寡嫂的居室,陈二当然不可能常来常往,更不可能带着三五个男人常来常往。
这证词,与任大顺可谓大相径庭。
到底谁在撒谎?
刁誉峰试探地对段清州道:“驸马,这位证人虽然是知情者,但毕竟是公主府的侍女,证词不足以采信……”
段清州面上淡淡的,沉着道:“刁大人,你大可以不采信佩珠的证词。但她所述的内容,要想佐证却是很容易的。”
对。
房契割让,陈大葬期,均有档可查;至于高氏,虽然死了丈夫,但还有母家亲眷,总能核实到情况。
就算是孤家寡人,她一个女人总要谋生、要出门采买,不可能没人知道她住在哪里。
一个人活在世上许多年,只要有人记得,她的痕迹便不是一场大火能抹杀的。
刁誉峰深深点头,转脸问任大顺:“你说你看到陈二和这几个人长年在此,那陈大和高氏的事情如何解释?”
任大顺背心有冷汗趟过,他眼珠一转,急道:“大人,小的记错了、记错了,他们住在这里不是几年,而是几个月。对对,就是高氏去世以后,陈二才回来的!”
第44章 搜查
改口?
倒是没想到这家伙还能垂死挣扎。
段清州却是一脸和煦:“到底是几个月, 你可想清楚了答话。公堂之上随意修改供词,可是要挨板子的。”
任大顺一咬牙:“三个月!高氏是去年十一月死的,我记得。”
“不改了?”
“这就是实话!小的之前是记错了……”
“好, ”段清州似乎显得很惬意,笑道,“也是一派胡言。”
“……”
任大顺听到这个游刃有余的词儿就瑟瑟发抖, 不自觉地拉下了脸。
太恐怖了。
这位俊俏的驸马爷笑起来, 简直比堂上黑脸的大老爷, 还让人心惊胆寒。
段清州托腮, 心情很好的样子:“任大顺,你可知,我家公主开的朱雀楼, 是何时开张的?”
不是在说陈二吗, 怎么突然跳脱到朱雀楼了?
任大顺有些懵,摇头:“小的不知。”
“那让我来告诉你,是在去年十一月。”
“……”任大顺低下头,心中隐隐不安, 却说不好其中的联系。
“我家公主呢,为了节省雇人的成本, 便甄选府中的奴仆到朱雀楼帮工。”
段清州站起来, 指着躺在地上的陈二等人:“而他们几个, 皆在帮工之列。”
任大顺闻言直接愣在原地了, 双眼发直, 嘴里喃喃:“帮工?”
“朱雀楼生意兴隆, 帮工都是从早忙到晚。嗯, 算算, 每日的客流和同为帮工的伙计人数, 好几百双眼睛盯着,证人随手一抓都是一大把,”段清州的眸光冷了下去,“任大顺,你方才说你在午后和黄昏常见到陈二?”
午后和黄昏,正当饭点,酒楼食肆均是最繁忙的时候。
证人前言不搭后语,且与其他证人对质时,立马便心虚改口。
眼前的事已经十万火急了,她也没空管这些花啊草啊的,连忙展开信纸看起内容来,只见上面用秀丽的绢花小楷写着:
“段小将军亲启:只恨那日初见,未曾与郎君多言。而今一日不相见,思君之心愈笃、情愈切,恰如春水吹皱……”
严晚萤:???
妈的,这啥玩意,咋看得人起一身的鸡皮疙瘩呢!
谭贵担心他家主子,表情比她还焦急,见她此时面色古怪,便再也忍不住了,开口问:
“公主,少将军怎么说?”
严晚萤木木地抬头:“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啊?”谭贵表示疑惑,纠结了一番,还是鼓起勇气开口道,“公主,小的了解将军的行事风格,可否将信给小的看看,兴许能有眉目。”
这是在委婉怀疑她的阅读理解能力啊。
严晚萤很慷慨地递给他:“看吧。看出什么记得跟我讲。”
反正社死的又不是她,怕什么。
呵呵,等会儿有空了她要批个“传阅”,让府里的人都来吃瓜围观。
谭贵十分郑重其事地接过信纸,刚读了一行,表情就变成了“??”。
严晚萤问他:“看懂了吗?若是看不懂,就再给其他人看看,都来参详参详。”
谭贵:……
他低调摇头,将手里的烫手山芋还给严晚萤。
罢罢,他还得给他家小将军留点面子。
严晚萤捏着信纸,以一种精彩的目光望着金缘,问:“这位送信的,是什么人啊?”
金缘懵了半天,回道:“听门房说,是一个姑娘,打扮有七分贵气,不像寻常百姓家的女子。之前也见过一两回,跟悦书挺熟络的。”
好哇段清州,你丫玩得挺野啊,姘头都找上门来了,还不止一回两回!
谭贵瞄着她的神色,大气不敢出。金缘也嗅到了点苗头,不再接话,厅中的气氛尴尬到极点。
此时此刻,若叶突然冲进来,操着她的标志性大嗓门疯狂输出:
“公主!我们找到啦!就在库房的角落里!!”
“找到了?”严晚萤只觉得精神一凌,立马起身。
“是。整整一箱子,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库房也没有登记过。”
至于是什么东西,若叶没说,但从她的神情看来,绝对不是什么好货。
严晚萤深吸了一口气,定了定心神,对金缘和谭贵道:“走,我们看看去。”
******
大理寺公堂。
打更的任大顺被段清州盯得心里发毛,呼吸不觉急促,连说话都快起来:
“这几个人我都是见过的,神神叨叨,跟着陈二在那屋子里念念有词,时不时还有血腥味传来。父亲说只不过是杀猪宰羊,让我不要多管闲事……又说他们背后定然有人,我们小老百姓惹不起……”
刁誉峰目光锋利起来,转头意味深长地问段清州道:“任大顺的证词,驸马有何见解。”
段清州微微一笑,态度谦和道:“一派胡言。”
面对他的气定神闲,刁誉峰明显愣了愣,铁着脸道:“驸马,何以见得?”
段清州修长的食指轻轻敲击在太师椅的扶手上,铿锵有声。
他面带微笑,问那证人任大顺道:
“你夜里打更,白日里歇息,那一般是何时见到陈二他们几人的?看到他们鬼鬼祟祟行此秘事,大概有多久了?”
任大顺道:“小的也不是时时都在睡觉,午后和黄昏,都常见到陈二。他们这样已经好几年了,至少有三年吧。”
“嗯,”段清州颔首道,“除了你,细柳巷还有其他人见过陈二么?”
任大顺低了低头:“贵人,我们细柳巷昨夜遭难,现下只剩小的一人还活着……见过陈二的邻居多着呢,只是能出来作证的活人,只有小的。”
“那不一定,”段清州的目光骤然深邃,嘴边的笑意变得狡黠,“正巧,我这儿也有一名证人,要不然让她出来与你对质对质?”
任大顺整个人抖了抖,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什么?”刁誉峰也是一惊,“还有人活着……那核对户籍的书吏,为何没发觉?”
段清州淡淡道:“并不是名字存在于细柳巷的户籍上,才可做证人。”
刁誉峰默默点头。
说得有道理。只要是知道情况的人,均可据实而言。
他朝衙役道:“传证人上堂吧。”
“是,大人!”
不多时,一个披麻戴孝的姑娘,小步上公堂来。
她脸上满是泪痕,向着刁誉峰跪下,不发一言。
刁誉峰不自觉地打量了她一番,问道:“堂下何人,报上名来。”
女子抹了抹眼角,低沉道:“大人,小女佩珠。”
“你做何营生,家中还有何人?”
“小女原住细柳巷,后进宫当差。三个月前随三公主陪嫁到公主府。母亲和哥嫂住在细柳巷,昨夜……”
她说到此处,哽咽到再难出口。
刁誉峰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便继续问道:“你也是长年不在家中,知道细柳巷陈二的事情么?”
佩珠点头:“知道。我近来常回家照顾母亲,她也跟我提起过一些。”
“你一五一十地道来。”
“是。这屋子是陈家祖屋,以前是陈二的哥哥陈大的,可惜他病痛多,也没和媳妇高氏生下一儿半女。他心里有疙瘩,病死前为了保住祖屋,便做主将屋子的房契割给了弟弟陈二。”
刁誉峰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这个屋子其实一直住的是陈大和高氏?那陈大死后呢,陈二有没有住进去?”
佩珠摇摇头:“屋子虽然是陈二所有,但于情于理,他都不可能将无依无靠的寡嫂赶出去,况且他在段府还有住处。陈二因为要避嫌,除了年节探望,几乎从来没回来过。”
寡嫂的居室,陈二当然不可能常来常往,更不可能带着三五个男人常来常往。
这证词,与任大顺可谓大相径庭。
到底谁在撒谎?
刁誉峰试探地对段清州道:“驸马,这位证人虽然是知情者,但毕竟是公主府的侍女,证词不足以采信……”
段清州面上淡淡的,沉着道:“刁大人,你大可以不采信佩珠的证词。但她所述的内容,要想佐证却是很容易的。”
对。
房契割让,陈大葬期,均有档可查;至于高氏,虽然死了丈夫,但还有母家亲眷,总能核实到情况。
就算是孤家寡人,她一个女人总要谋生、要出门采买,不可能没人知道她住在哪里。
一个人活在世上许多年,只要有人记得,她的痕迹便不是一场大火能抹杀的。
刁誉峰深深点头,转脸问任大顺:“你说你看到陈二和这几个人长年在此,那陈大和高氏的事情如何解释?”
任大顺背心有冷汗趟过,他眼珠一转,急道:“大人,小的记错了、记错了,他们住在这里不是几年,而是几个月。对对,就是高氏去世以后,陈二才回来的!”
第44章 搜查
改口?
倒是没想到这家伙还能垂死挣扎。
段清州却是一脸和煦:“到底是几个月, 你可想清楚了答话。公堂之上随意修改供词,可是要挨板子的。”
任大顺一咬牙:“三个月!高氏是去年十一月死的,我记得。”
“不改了?”
“这就是实话!小的之前是记错了……”
“好, ”段清州似乎显得很惬意,笑道,“也是一派胡言。”
“……”
任大顺听到这个游刃有余的词儿就瑟瑟发抖, 不自觉地拉下了脸。
太恐怖了。
这位俊俏的驸马爷笑起来, 简直比堂上黑脸的大老爷, 还让人心惊胆寒。
段清州托腮, 心情很好的样子:“任大顺,你可知,我家公主开的朱雀楼, 是何时开张的?”
不是在说陈二吗, 怎么突然跳脱到朱雀楼了?
任大顺有些懵,摇头:“小的不知。”
“那让我来告诉你,是在去年十一月。”
“……”任大顺低下头,心中隐隐不安, 却说不好其中的联系。
“我家公主呢,为了节省雇人的成本, 便甄选府中的奴仆到朱雀楼帮工。”
段清州站起来, 指着躺在地上的陈二等人:“而他们几个, 皆在帮工之列。”
任大顺闻言直接愣在原地了, 双眼发直, 嘴里喃喃:“帮工?”
“朱雀楼生意兴隆, 帮工都是从早忙到晚。嗯, 算算, 每日的客流和同为帮工的伙计人数, 好几百双眼睛盯着,证人随手一抓都是一大把,”段清州的眸光冷了下去,“任大顺,你方才说你在午后和黄昏常见到陈二?”
午后和黄昏,正当饭点,酒楼食肆均是最繁忙的时候。
证人前言不搭后语,且与其他证人对质时,立马便心虚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