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牛三见后头没了动静,提起来的一颗心这才算是微微放了下去,稍稍放松了些缰绳,在空中甩了个响鞭,赶着驴车往前行去。
  阮明姿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正闭眼躺在驴车上,嘴里还哼着小曲的瘦猴。
  这男人奇奇怪怪的,先是跟了一个什么外县的学子当长随,又跟人在林子里密谋见不得人的事…
  阮明姿脸色有些郑重。
  当时林子里另一个人的声音她没有认出来,但跟记忆里那个什么外县的樊公子似是有一点相像。
  但阮明姿也不敢太确定,毕竟在那酒楼上,统共也没听那樊公子说几句话,她就离开了;再加上风声穿过林子带来的声音,多多少少都有些走样,实在不太好辨认。
  这事一直到驴车到了县城边上,阮明姿都没琢磨出个三四五来。
  瘦猴似的男人跳下车,依旧是分文不给,哼着小曲就走了。
  牛三也没拦着。
  阮明姿有些讶然的看向牛三,牛三叹了口气:“算了算了,和气生财,跟这种生气也不值当的。”
  阮明姿便没说什么,她又不是看不惯世间所有不平事的正义使者,人家车主都没说啥,她就更不会对此发表意见了。
  阮明姿把背篓背上,跟牛三道了别,便往县城里去了。
  县城里繁荣的街道两侧早就摆满了摊位,阮明姿走了大半条街,才在街尾巷角处寻了个地方,把背篓里的毡布铺在地上,又将包着油纸的面包摆在上头。
  她挑出一个带着果酱内馅的面包,去掉外头包着的油纸,对半掰开,面包那经过面包窑烤制越发浓郁的麦香以及果酱的香甜气息弥漫了出去。
  有牵着孩子经过的妇人被香味引得驻足。
  小孩子更是闻着那股香甜味儿,口水都要留下来了,晃着他娘的手:“娘,好香啊!”
  妇人有些犹豫的看着阮明姿手上那生得有些奇怪的…食物,儿子的眼神越发渴望,她犹犹豫豫的开了口:“这是什么啊?”
  “这叫面包,”阮明姿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露出享受美食的笑,“我自个儿做的,真的很好吃的。”
  阮明姿生得容貌明媚,本就引人注目,再加上她吃的香甜,是个活生生的模特儿,这下子,哪怕是在人流量并不是那么多的街尾巷角,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最开始询问的妇人牵着的小孩子看阮明姿吃的香甜,眼都直了,他只知道这个漂亮姐姐吃得那么香,那么好看,她手里拿着的东西一定也很好吃!
  “娘!我要吃!”小孩子大声说出了自己的渴望。
  妇人顺势问道:“你这…怎么卖啊?”
  阮明姿微微一笑,报了个价:“像我手里这种,带果酱的一个三十文,不带果酱的,二十文一个。”
  “三十文?!”
  妇人先是被这个价格震惊到了,继而又有些生气:“你这小姑娘生得倒是挺好看,咋这么心黑,咋还漫天要价啊?!是不是存心做生意啊?!还是说你在耍我?!”
  旁边原有些意动的人,一听二十文三十文的价格,也是有些望而却步,纷纷露出错愕的神色:“这也太贵了吧?”
  阮明姿却不慌不忙,手里拿着那加了果酱的半个面包,声音脆甜犹如枝头成熟的枣儿:“这位嫂子,您先别急,这价格我也不是随随便便要价的。我来给您算一笔账。”
  她声音清脆,说话又诚恳,原本被价格激怒的妇人脸上不虞之色也散了些:“那好,我倒要听你说说看,这么一小个东西,怎么就值三十文钱了!”
  第76章 神秘又高贵的面包
  阮明姿这漫天要价,除了吓退寥寥几个人,剩下围观的那些,基本都驻足,准备听听这个美貌小姑娘如何算这笔账。
  一辆马车经过,原本掀着帘子正往外看的富家小姐“咦”了一声,抬了抬手,颇感兴趣道:“停一下。晨雨,你去看看,好些人围在那里,是在做什么?”
  晨雨知道她家小姐的好奇心又犯了,她犹豫道:“小姐,跟樊公子约好的时间快到了…”马车里坐着的正是曾两次买下阮明姿山货的那位蒋二小姐,她红润的薄唇微微抿起,杏眼里蕴出一抹笑来:“无妨,樊公子是知晓我性子的。君子之交贵在相知,他定然能理解。”
  晨雨有些无奈,但既然她家小姐这么说了,她还是领命去了。
  阮明姿这会儿正从建造炉子的不易说起,她含糊了材料以及建造方式,重点描述了一下过程有多么艰辛,她一个小姑娘家做这样一个大工程有多艰巨。
  旁边那妇人就说:“可这炉子又不是用一次就坏了的,怎么能算到本钱里呢?”
  阮明姿没生气,笑眯眯道:“嫂子说的是,我说这些,只是想让大家知道,这叫做面包的美味食品,它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多么的不容易,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烤出来的。”
  做营销嘛,自然要从哄抬身价开始。
  阮明姿见有人在若有所思的点头了,这才继续道:“…再说做这个面包的法子,这是我从古书上偶然得来的独家配方,不敢说整个大兴吧,但至少半个大兴,除了我之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会做这个的。”
  哄抬身价嘛,自然也要从营造神秘感,高贵感开始。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眼下这个阶段正是最敛财的“人无我有”时期,阮明姿算是垄断了面包这一块。她哪怕吹到天上去,旁人也只能听着。
  阮明姿带了几分傲气的这么一说,人群里点头的人又多了些。
  当然也有不信的,发出了质疑:“你既然是从古书上看到的,难保旁人也从古书上学到,你怎就敢夸下这等海口?”
  阮明姿微微一笑,举起她手里那半个果酱面包:“因为我偶然看过的古书是个孤本啊…再说了,不说旁的,咱们宜锦县虽然偏了些,但我是晓得县里头有很多见多识广的人,保不齐大家伙儿中就站着那么一个博学多才见多识广的。那我想请问了,这面包可曾有人见过?”
  不少自觉是“博学多才见多识广之人”的围观群众,被阮明姿戴了这么一顶高帽子,当即就面带微笑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这个“博学多才见多识广之人”确实也没见过面包这等东西。
  这样一来,几乎所有的人对阮明姿手上拿着的果酱面包都有了一个模糊的基本认知——
  这是制作困难,高贵又神秘的,全天下人都没见过的美食…
  不少人看着阮明姿手中那果酱面包的眼神已经变了。
  阮明姿见营造的氛围差不多了,又笑道:“接下来就再说说这面包的食材了,精面的价格大家心里都有数吧?这面包的材料中,便用到了精面;再加上还要大量的砂糖,这些都是稀罕物啊…这样算下来,成本就先在那摆着了,怎能不贵?”
  阮明姿在这打了个马虎眼。
  精面跟砂糖的具体用量,她可没提。
  然而人们潜意识里就会觉得,这小小的面包成本果然是极高的,卖这么个高价也是合理的。
  “这样一笔笔算下来,带果酱的三十文,不带的二十文,”阮明姿举着手里的果酱面包道,“这价诚然是有些高,但成本摆在那儿,绝对物超所值啊。”
  那妇人听阮明姿算了这么一笔价,倒也不好意思说阮明姿漫天要价了。
  听着这东西确实精贵,人家卖这个价也是合理的。
  不过,对于她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花三十文去买这么一个小小的吃食,也着实有些太过奢侈了。
  她叹了口气,拽走了眼泪巴巴看着阮明姿手里果酱面包的儿子,哄着他:“一会儿娘去糖人张那儿给你买个糖人可好?”
  这妇人拽着儿子走了没买,但围观群众里,确实也有几位被阮明姿的描述激起了兴趣,准备买点回去“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对他们来说,二十文钱,三十文钱,都是随手的钱。
  再加上面包上有的是吉祥的字样,有的是祥云的图案,寓意又好的很,他们掏起钱来就更爽快了。
  还有一位正好今儿家中老母要过寿的,更是乐呵呵的直接把那两个带寿字的面包都给买走了。
  阮明姿铺在毡布上的面包,一下子去了大半。
  眼看着还有旁人过来围看,晨雨忙挤上前,同阮明姿打起了招呼:“阮姑娘,你还记得我吗?”
  阮明姿自然是记得的,她露出一双甜甜的梨涡:“记得记得,是晨雨姐姐啊。”
  小姑娘笑容甜蜜蜜的,说话声音又好听,还记得自己,晨雨脸上笑意不由得也加深了几分,她爽声道:“我家小姐让我过来看看这里围着人是怎么个情况,原来是你在卖这…面包?是叫面包吧?”
  阮明姿笑得又绵又甜:“是啊,卖些银钱好贴补家用。”
  晨雨忍不住感慨,每次见这小姑娘,好似她都在卖东西,可能这就是天定的缘分吧。
  “你先帮我留两个,一个带果酱的,一个不带果酱的,”晨雨见越多的人围过来了,生怕最后那几个面包也被卖光,连忙道,“我去问一下我家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