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多粮、王孩儿、猴娃他们也都追了上去。小班的小朋友们最喜欢跟着大朋友们玩,也迈着小短腿儿追在后面。
  “师兄,师兄,等等我们呀!”
  张梓若望着孩子们欢快的背影,摸摸打响鼻的马儿,牵着马悠闲地溜达。
  “师傅?师傅!”丁招娣一手拎着两个小板凳,一手端着竹杯过来。一来便把竹杯往她手里塞,“师傅,您喝点糖水润润嗓子!”
  张梓若:“这是做什么?”
  丁招娣嘿嘿笑,“您今天还讲故事吗?这不是想着您要是讲故事的话,怕您口渴,提前给您备点水!”
  自从听了古代名臣皇帝八卦,啊不,名人历史事迹,大家就喜欢上了历史故事,格外的有求知欲。
  张梓若:“……想知道就去图书角读书,《世说新语》、《西京杂记》、《开元天宝遗事》……《史记》。”
  别的不提,单《世说新语》就记载了许多名士贵族的趣事,堪称古代的八卦故事集。
  张梓若建议:“你们自己去读,咂摸出来更有滋味。”
  “就是,不要动不动就烦师傅!师傅时间很宝贵,哪能天天用来讲故事?”
  李大妞拎着一个架子过来,后面跟着荷花、秀娘、王水、大树等人。他们或拎着篮子,或抱着柴火,或扛着椅子。
  “师傅,我们跟燕公子家的管事学了一段时间,琢磨出来一点东西,您帮我们参谋参谋?”
  “成啊!”张梓若也想听听他们的学习心得,看看他们学习成果如何。
  果儿把椅子放到张梓若身旁,“师傅,您坐。”
  张梓若:“等会儿,我先把马牵回去。”
  “师傅,您坐着歇会儿,我来我来!”徒弟们积极地来牵马,请她入座,给她按揉肩膀。
  丁招娣把自己带来的小板凳放到张梓若脚下,给她按腿,“师傅,您感觉这个力道怎么样?”
  张梓若缩回腿,“行了、行了!赶紧说感想!”
  陈大妞他们一边安置好架子,开始搞烧烤,一边向张梓若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一群人围绕着火堆,边吃烤串边叙话。
  “什么味道?这么香!”带着仆从在外游逛的余华嗅嗅鼻子,“我闻到了晚饭的味道!”
  肚子咕噜噜叫了两声。余华摸着肚子,仰望天空,悄悄咽下口水:“走,回去做美味佳肴!”
  仆从小声提醒他:“少爷,锅已经被您捣烂了!”
  第229章 筋斗云
  自从来了河湾村,少爷从村头吃到村尾,从乐园吃到讲学广场,不仅吃,还爱自己折腾着做。
  偏偏又没有那份天赋,做出来的饭要么不熟,要么味道奇怪,要么焦糊。又黑又厚,堪比石碳,黏在锅底。
  少爷坚持说,那是自己研制出来的新锅巴。拿了擀面杖去砸锅巴,捣捣捣、捣捣捣,一来二去的锅就不大好了。
  昨日,他们买的锅发出一声临终嘶吼,含洞九泉弃此生了。
  余华腹中饥饿,又无锅具可供自己发挥,吩咐仆从,“你闻着这个香味儿,去找人买点儿!”
  仆从苦着脸:“少爷,咱们的银钱花完了!”
  您来这儿后,花钱如流水,折腾是日常,带来的钱不经花啊!
  没吃的,又花完了钱,偏偏少爷还不听催促,怎么都不愿意回府城。仆人肚子也咕噜噜,觉得自己好苦,比吃少爷做的锅巴饭还苦。
  余华捂着肚子,仰天长叹,“那我只好去自荐帮厨了!”
  他毫不犹豫地闻着香味大踏步地往前走。仆从欲言又止地跟在他身后。
  “张夫子!”余华满面惊喜。
  正吃烤串的张梓若回头,见是余华,招呼他一起来吃串。
  余华笑容满面,一个箭步上前,接过烤串,激动道:“谢谢张夫子!改日我做出美味佳肴,定然请您第一个来吃!”
  “哈哈,那你要请的可多了,这烧烤可不是我做的。诺,这么多人呢,是他们做的!”
  余华闻着萦绕在鼻端的烤鱼香味儿,满怀感动,道谢的话语刚开了个头,就被村民们堵回来了。
  “成了,余蛋儿,你别说了。我们这辈子怕是没福享受你做的美味佳肴。”
  张梓若心下奇怪:“你们干嘛喊他余蛋儿?人家原来的名字多好听!”
  “因为他做啥饭都完蛋啊!给他的粮菜能余个蛋!”
  “再好的东西给他,他都能嚯嚯完!”
  “最开始住我家的民宿,借我家锅用,哎哟——我家锅用了一辈子,硬是没遭过这罪!”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控诉余华对食物和锅具的糟蹋。
  余华不好意思地笑着,脸庞被火苗映得发红。
  张梓若截住大家的话头,“这学习的劲头是厉害了些。但谁不是从不会过来的呢?都是一点点学的,过程中难免有失败。我刚学做饭时,兴致勃勃,做出来奇模怪样还夹生……”
  一想起刚开始学习做饭的糗事,大家都嘻嘻哈哈地说笑开来。
  村民们拍拍余华的肩膀,拿串儿给他和他的仆从吃,热情地耐心地给他传授做饭小技巧。
  “好香!烤串!”
  “啊啊啊啊,烤串!烤鱼!”
  去木匠家的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归来,欢呼着跑过来,举着手蹦蹦跳跳,喊着要吃。
  张梓若端着小碟子,小心地挑去烤鱼中的鱼刺,给顾云淮和沈照各夹一小筷头鱼肉。给他们一人一根素串,“在这儿吃,吃完把签子给我,小心别扎到别的小朋友。”
  “好~”两个小家伙乖乖的在她身边吃烤串。其他小朋友们也都举着烤串,兴奋地互相挤眉弄眼或者炫耀自己的烤串有多好吃!
  怕孩子们晚上积食,大人们都不让孩子多吃。孩子尝了鲜,满足了口腹之欲,便又高高兴兴地在广场上玩。
  沈照划着自己的小马车车跑来跑去,“看我的小马车车!跑得好快啊!”
  孩子们跟着他跑,“真好玩!真好玩!”
  “啊哈哈哈哈,我要追上小马啦!”
  沈照两只小短腿在地上一蹬,车车再次滑了出去。清脆的笑声一路飘洒,“小马奔腾!在这里划比在土地上划快好多呀!云淮,来划车车呀!”
  “等下。”顾云淮正在尝试玩滑板,他听张梓若提起过自行车,儿童车,还有滑板。但自行车的链条不好造。为了给班上的小朋友玩,他定制的滑板更宽更大。
  他一只脚踩着滑板来回滑动,另一只脚却迟迟没有站上去。
  “班长,我来帮你!”顾安直接坐到滑板上,“班长,你上来,扶着我。我来划船、划车!”
  顾云淮双脚站在滑板上,扶住顾安的肩头。顾安拿根木棍一捣,滑板便滑了出去。
  “沈照,我们来啦!看我们的车车!”
  孩子们在一起玩闹,互相换着乘坐小马车车和滑板车。大人们在火堆旁说着管理和历史名人事迹等。
  天色擦黑,村里传出一声声叫孩子的声音。除了家长在此的孩子,其他孩子们顿时做鸟兽散。沈明珠也来接沈照,沈照划着车车和小伙伴们告别,“明天再来呀!”
  小朋友们纷纷应声,约定明日见。
  第二日,石头等人见到两辆车,开心地直尖叫,课间休息时,怎么划都玩不够。
  “班长,我们怎么做筋斗云?”二蛋还惦记着筋斗云。
  顾云淮指指滑板,“我们可以把棉花整得蓬松一点,套在滑板上面,这样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朵可以移动的云彩!”
  坐在滑板车上的石头瞬间跳了下来。
  “我早就准备好啦!”
  他飞快地跑回班里。班里如今用的都是张梓若定制的桌椅,几案被拉到乐园去再利用了。
  小桌子和现代的课桌一个模样。石头从自己的桌子里面掏出一团又一团的棉花。抱着,走着,撒着。
  “班长,班长,给!筋斗云!”
  其他小朋友也各自从自己桌子里掏出棉花,兴冲冲的抱过来凑到一起。
  “好多棉花!我们可以做好大一朵筋斗云!”
  一群小家伙把棉花撕撕扯扯,弄得蓬蓬松松,套在滑板车上。
  石头臭屁地坐上滑板车,晃晃悠悠的站起。车辆一滑,险些跌倒。顾云淮扶住滑板车,让他安安稳稳地站在上面。
  石头掐着腰,“啊哈哈哈,我是大圣!有筋斗云的大圣!”
  “我也要玩!”“我也要当大圣!”其他小朋友们都迫不及待地叫着要玩。
  吃完午饭,一群小家伙精力满满地拉着滑板车去讲学广场。他们齐心协力帮一个人站在筋斗云上,然后慢慢拉动系在滑板车上的绳子。
  “筋斗云,筋斗云动了!”
  “hihihi,看我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石头美滋滋地摆个姿势,心里别提多美了。
  ……
  借着小马车车和滑板车,小朋友们迅速组建了西天取经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