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顾瑶点了下头,这话倒是有些道理。
商人一旦得到了权利,确实会更加肆无忌惮的敛财。这样整个国家的贫富差距会更大,富人越富,而穷人越穷。
但大越国现在处于商品经济已经形成,并在不断发展的阶段,甚至民间也出现了许多的手工厂,比如江南的织造厂。
若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那么民间的商品经济会进一步发展,这可能会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平衡利弊后,顾瑶回道:“朝廷能有这么多的赋税收入,商籍户功不可没。朕曾说过,天下子民皆是朕的子民,朕当一视同仁。这士农工商的说法是该丢弃了。这样……从明年起,允许没有偷税漏税的商籍户和工籍户参加科举考试。”
“皇上圣明!”
张昭没想到皇上同意了,于是赶紧跪下行礼。
然而此时,大殿内其他官员则几乎同时反对道:“皇上三思!”
礼部尚书杨东庭再又站出来说道:“皇上,不可呀……臣刚刚已经说明缘由。这商籍户若可参加科举,那他们……”
顾瑶打断了这位杨尚书,道:“杨东庭,朕刚刚已经思考过利弊了,千百年来,历朝历代都是重农抑商,那是因为那时候的税银主要是人头税,田亩税。但如今我大越国已经停征了人头税,田亩税也在改革中。这商税已是最主要的赋税来源。”
第1029章 高平六百里加急
“不过相关的条令需要完善,这商籍户入仕有一定的条件,商籍户必须为地方州县修建一座可供六十名孩子读书的学堂,其本人或其子女才可报名参加科举考试。而一旦入仕,全家三代人便不可再经商。”
“士族不从商,这一条写入大越律令,违者没收半数家产,罢免官职。”
顾瑶希望大越国的经济越来越好,商业活动越来越返繁荣。
这样百姓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朝廷也有银子打仗。
“皇上,您说的士族不从商可是指朝廷上下所有的官员?”刚刚还很高兴的张昭此刻紧张了起来,他自己就私下里有在金陵以自己妹妹的名义,开了两间铺子。
“自然是指所有的士族,包括你们每一个人。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规定,只是我朝并未将此规定写入律令,所以便有一些官员钻空子,以自己亲属名义在民间开铺子做生意,利用手里的权利,赚的盆满钵满。从今以后,这种吏商不允许再出现了。”
顾瑶说完,发现一些官员低着头,像是怕自己注意到他们一样。
其实自从得到天机堂的情报后,这些官员的许多秘密她都知晓了,就今日这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便有三十几人是贪官污吏,有的贪墨银子数十万辆,有的以权谋私,将自己的亲戚安排到衙门里当差役。还有的便是吏商,自己做官,然后以兄弟姐妹的名义开办酒楼、医馆等店铺经商赚钱。
这大越国官场腐败到,她随便查个人都能查出问题来。
文武百官们皆陷入沉思中,他们有的想站出来说什么,但伸出的脚又马上收回来了,毕竟此时若站出来反对,会引起皇上的怀疑。
顾瑶见众人不再说话,便起身走下金銮殿,嘴里说出两个字,道:“退朝!”
顾瑶说完,从侧门走出了承光殿。
但她刚踏出承光殿,转身便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御林军将士朝承光殿跑来。
“报!高平六百里加急!”
士兵一边跑,一边喊。
听到这个声音,顾瑶一下顿住了。
反应过来后,她转身又走进了承光殿。
准备离开的官员们也在听到士兵的急报后,立即站回了自己的位置。
士兵进入承光殿后,单膝跪地,然后双手呈上自己刚刚接到的紧急军报,道:“皇上,高平县紧急军报。”
“快拿上来。”
顾瑶一颗心咚咚直跳。
这感觉就好像自己高考时查分时的感觉。
北边的军报终于传回来了,她可是等了大半个月了。
王公公赶紧过去接过士兵手里的奏报,然后呈递到皇上的面前。
顾瑶拿到后。立即将这份密封的奏报拆开了。
拆开后,她深吸一口气,然后看向里面的内容。
百官们此刻都望着大殿上的君王,只见皇上迫不及待的拆开了密封的奏折,看了一会儿后,皇上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
顾瑶将折子里的文字看了两遍,看完之后,她长吁了一口气,然后将手里的奏报递给一旁的王公公,道:“把这这本折子念给大家听。”
第1030章 岳将军当真是智勇无双
王公公低低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后,大声读道:
“臣岳凌呈奏:元祐七年四月六日,我军在高平县同安镇大败敌军,歼灭戎寇八千三百四十二人,全部为敌方精锐轻骑兵,缴获马匹六千三百二十二匹。我军战亡三千二百二十四名将士,伤两千六百五十八名将士。”
很简短的奏报。
王公公念完后,下面的文武百官们全都露出震惊的神色,站在最前排的太傅楚渊也满眼的不敢置信。
百官们随即全部跪下,齐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顾瑶紧绷的心终于放松下来了,她难掩笑意的说道:“诸位爱卿,北边大捷,开了个好头啊。咱们的将士是好样的。”
顾瑶真的没有想到自己会看到这样一份奏报。
中书令苏墨站出来说道:“皇上,臣没记错的话,这还是近年来,我军第一次大败戎贼,这场战事非比寻常啊。”
苏墨说完,瞟了一眼不远处的楚太傅,发现对方的脸色很难看后,他又说道:“这岳将军当真是智勇无双。”
顾瑶点头笑道:“首战告捷,确实是个不错的开始。将士们在前方浴血奋战,我等则要安定后方,给他们备好足够的粮草和军备。”
1029:
顾瑶担心了这么多日,今日听到这个好消息,总算是好受多了,先前她还担心岳凌缺乏和北方戎寇作战的经验,会吃败仗,甚至担心贼寇打到金陵城来。
如今看来,她这些担心是多余的,这位岳将军确实智勇无双。
虽然现在还不知道,他这仗是怎么打赢的,但一定是用了什么计谋,否贼不可能杀这么多敌方的轻骑兵。
——
退朝后,百官们都去各自的衙门办差。
然而太傅楚渊却并没有回东郊大营而是来到了枢密院。
枢密院使刘守良见楚大将军来了,忙叫人泡茶招待。
楚渊却并没有喝茶,而是将枢密使刘守良叫到了外头。
“楚将军,您今日来可是有什么事情要问下官?”刘守良恭敬的说道。虽然他是枢密使,正一品的官员,但自己能坐上这个位置,是靠眼前这位大将军举荐的。
楚渊见四周无人后,小声问道:“高平县什么情况,岳凌这一仗怎么打赢的?”
楚渊此刻还有些不敢相信,他和这帮戎寇打了上百仗,深知这些贼寇十分凶悍。,善战。尤其是轻骑兵,都是极擅骑射的蛮兵。
岳凌竟然一战杀了八千多的贼兵,伤亡人数只有对方的七成,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刘守良顿了顿后,小声回道:“大将军,岳凌这一仗确实大胜敌军。下官今早得到前方的情报,这岳凌给戎贼设了圈套,引诱上万戎兵进入了高平县同安镇。而同安镇当地的百姓早就换成了三万西营的将士。岳凌多日前便将当地的百姓调换了,同安镇四千百姓住在了军营里,将士们则扮成百姓在同安镇埋伏。四月六日,戎兵闯入同安镇,被我军关门打狗,全杀了。”
第1031章 看来我以前小瞧了他
“原来是这样打的,果然是歪门邪道的战术!”楚渊紧蹙着眉头说道。
他知道若正面对战,大越国的士兵是打不过这些戎兵的,两方交战,除非比对方多上五成的将士,才有可能占到上风。
“是的,大将军。下官曾说过,这岳凌虽然无统帅大军进行大规模对战的能力,但却很善于用千奇百怪的战术牵制敌人,打消耗战。戎国此次派出的主帅是百隆王巴图,此人虽勇猛但无智,这岳凌对上这样的敌方将领,这仗就好打多了。”
楚渊轻叹一声,心里十分的郁闷。
他虽然不希望岳凌吃败仗,让戎寇杀入中原,但也不希望对方大胜戎寇,这样影响的可是自己的声誉。
“看来我以前小瞧了他,他比他父亲强多了。”楚渊感叹道。
他之前以为岳凌能剿灭西南十万匪寇,拿下南云国是因为西南这些贼军本来就是土鸡瓦狗之辈,不堪一击,现在看来这岳凌倒是有些本事。
“大将军,如此也好。岳凌能挡住北边的戎寇,大公子便可专心对付西凉贼兵,从南方调来的地方驻军也可优先派往西北。”
楚渊嗯了一声。
虽然烦闷,但他现在担心的还是西北的战事。
商人一旦得到了权利,确实会更加肆无忌惮的敛财。这样整个国家的贫富差距会更大,富人越富,而穷人越穷。
但大越国现在处于商品经济已经形成,并在不断发展的阶段,甚至民间也出现了许多的手工厂,比如江南的织造厂。
若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那么民间的商品经济会进一步发展,这可能会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平衡利弊后,顾瑶回道:“朝廷能有这么多的赋税收入,商籍户功不可没。朕曾说过,天下子民皆是朕的子民,朕当一视同仁。这士农工商的说法是该丢弃了。这样……从明年起,允许没有偷税漏税的商籍户和工籍户参加科举考试。”
“皇上圣明!”
张昭没想到皇上同意了,于是赶紧跪下行礼。
然而此时,大殿内其他官员则几乎同时反对道:“皇上三思!”
礼部尚书杨东庭再又站出来说道:“皇上,不可呀……臣刚刚已经说明缘由。这商籍户若可参加科举,那他们……”
顾瑶打断了这位杨尚书,道:“杨东庭,朕刚刚已经思考过利弊了,千百年来,历朝历代都是重农抑商,那是因为那时候的税银主要是人头税,田亩税。但如今我大越国已经停征了人头税,田亩税也在改革中。这商税已是最主要的赋税来源。”
第1029章 高平六百里加急
“不过相关的条令需要完善,这商籍户入仕有一定的条件,商籍户必须为地方州县修建一座可供六十名孩子读书的学堂,其本人或其子女才可报名参加科举考试。而一旦入仕,全家三代人便不可再经商。”
“士族不从商,这一条写入大越律令,违者没收半数家产,罢免官职。”
顾瑶希望大越国的经济越来越好,商业活动越来越返繁荣。
这样百姓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朝廷也有银子打仗。
“皇上,您说的士族不从商可是指朝廷上下所有的官员?”刚刚还很高兴的张昭此刻紧张了起来,他自己就私下里有在金陵以自己妹妹的名义,开了两间铺子。
“自然是指所有的士族,包括你们每一个人。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规定,只是我朝并未将此规定写入律令,所以便有一些官员钻空子,以自己亲属名义在民间开铺子做生意,利用手里的权利,赚的盆满钵满。从今以后,这种吏商不允许再出现了。”
顾瑶说完,发现一些官员低着头,像是怕自己注意到他们一样。
其实自从得到天机堂的情报后,这些官员的许多秘密她都知晓了,就今日这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便有三十几人是贪官污吏,有的贪墨银子数十万辆,有的以权谋私,将自己的亲戚安排到衙门里当差役。还有的便是吏商,自己做官,然后以兄弟姐妹的名义开办酒楼、医馆等店铺经商赚钱。
这大越国官场腐败到,她随便查个人都能查出问题来。
文武百官们皆陷入沉思中,他们有的想站出来说什么,但伸出的脚又马上收回来了,毕竟此时若站出来反对,会引起皇上的怀疑。
顾瑶见众人不再说话,便起身走下金銮殿,嘴里说出两个字,道:“退朝!”
顾瑶说完,从侧门走出了承光殿。
但她刚踏出承光殿,转身便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御林军将士朝承光殿跑来。
“报!高平六百里加急!”
士兵一边跑,一边喊。
听到这个声音,顾瑶一下顿住了。
反应过来后,她转身又走进了承光殿。
准备离开的官员们也在听到士兵的急报后,立即站回了自己的位置。
士兵进入承光殿后,单膝跪地,然后双手呈上自己刚刚接到的紧急军报,道:“皇上,高平县紧急军报。”
“快拿上来。”
顾瑶一颗心咚咚直跳。
这感觉就好像自己高考时查分时的感觉。
北边的军报终于传回来了,她可是等了大半个月了。
王公公赶紧过去接过士兵手里的奏报,然后呈递到皇上的面前。
顾瑶拿到后。立即将这份密封的奏报拆开了。
拆开后,她深吸一口气,然后看向里面的内容。
百官们此刻都望着大殿上的君王,只见皇上迫不及待的拆开了密封的奏折,看了一会儿后,皇上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
顾瑶将折子里的文字看了两遍,看完之后,她长吁了一口气,然后将手里的奏报递给一旁的王公公,道:“把这这本折子念给大家听。”
第1030章 岳将军当真是智勇无双
王公公低低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后,大声读道:
“臣岳凌呈奏:元祐七年四月六日,我军在高平县同安镇大败敌军,歼灭戎寇八千三百四十二人,全部为敌方精锐轻骑兵,缴获马匹六千三百二十二匹。我军战亡三千二百二十四名将士,伤两千六百五十八名将士。”
很简短的奏报。
王公公念完后,下面的文武百官们全都露出震惊的神色,站在最前排的太傅楚渊也满眼的不敢置信。
百官们随即全部跪下,齐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顾瑶紧绷的心终于放松下来了,她难掩笑意的说道:“诸位爱卿,北边大捷,开了个好头啊。咱们的将士是好样的。”
顾瑶真的没有想到自己会看到这样一份奏报。
中书令苏墨站出来说道:“皇上,臣没记错的话,这还是近年来,我军第一次大败戎贼,这场战事非比寻常啊。”
苏墨说完,瞟了一眼不远处的楚太傅,发现对方的脸色很难看后,他又说道:“这岳将军当真是智勇无双。”
顾瑶点头笑道:“首战告捷,确实是个不错的开始。将士们在前方浴血奋战,我等则要安定后方,给他们备好足够的粮草和军备。”
1029:
顾瑶担心了这么多日,今日听到这个好消息,总算是好受多了,先前她还担心岳凌缺乏和北方戎寇作战的经验,会吃败仗,甚至担心贼寇打到金陵城来。
如今看来,她这些担心是多余的,这位岳将军确实智勇无双。
虽然现在还不知道,他这仗是怎么打赢的,但一定是用了什么计谋,否贼不可能杀这么多敌方的轻骑兵。
——
退朝后,百官们都去各自的衙门办差。
然而太傅楚渊却并没有回东郊大营而是来到了枢密院。
枢密院使刘守良见楚大将军来了,忙叫人泡茶招待。
楚渊却并没有喝茶,而是将枢密使刘守良叫到了外头。
“楚将军,您今日来可是有什么事情要问下官?”刘守良恭敬的说道。虽然他是枢密使,正一品的官员,但自己能坐上这个位置,是靠眼前这位大将军举荐的。
楚渊见四周无人后,小声问道:“高平县什么情况,岳凌这一仗怎么打赢的?”
楚渊此刻还有些不敢相信,他和这帮戎寇打了上百仗,深知这些贼寇十分凶悍。,善战。尤其是轻骑兵,都是极擅骑射的蛮兵。
岳凌竟然一战杀了八千多的贼兵,伤亡人数只有对方的七成,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刘守良顿了顿后,小声回道:“大将军,岳凌这一仗确实大胜敌军。下官今早得到前方的情报,这岳凌给戎贼设了圈套,引诱上万戎兵进入了高平县同安镇。而同安镇当地的百姓早就换成了三万西营的将士。岳凌多日前便将当地的百姓调换了,同安镇四千百姓住在了军营里,将士们则扮成百姓在同安镇埋伏。四月六日,戎兵闯入同安镇,被我军关门打狗,全杀了。”
第1031章 看来我以前小瞧了他
“原来是这样打的,果然是歪门邪道的战术!”楚渊紧蹙着眉头说道。
他知道若正面对战,大越国的士兵是打不过这些戎兵的,两方交战,除非比对方多上五成的将士,才有可能占到上风。
“是的,大将军。下官曾说过,这岳凌虽然无统帅大军进行大规模对战的能力,但却很善于用千奇百怪的战术牵制敌人,打消耗战。戎国此次派出的主帅是百隆王巴图,此人虽勇猛但无智,这岳凌对上这样的敌方将领,这仗就好打多了。”
楚渊轻叹一声,心里十分的郁闷。
他虽然不希望岳凌吃败仗,让戎寇杀入中原,但也不希望对方大胜戎寇,这样影响的可是自己的声誉。
“看来我以前小瞧了他,他比他父亲强多了。”楚渊感叹道。
他之前以为岳凌能剿灭西南十万匪寇,拿下南云国是因为西南这些贼军本来就是土鸡瓦狗之辈,不堪一击,现在看来这岳凌倒是有些本事。
“大将军,如此也好。岳凌能挡住北边的戎寇,大公子便可专心对付西凉贼兵,从南方调来的地方驻军也可优先派往西北。”
楚渊嗯了一声。
虽然烦闷,但他现在担心的还是西北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