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此案乃仇杀,付永宁在外地为官时,曾仗着手中的权力,鱼肉百姓,凌辱他人妻女致死,后又随意杖杀要告发他罪行的百姓,导致被人复仇,灭了满门。此案刑部和大理寺就不要再查了,封了案卷,当做一个教训吧。”
百官们没想到皇上说起了这桩曾经让人闻风丧胆的案子,他们还没有忘记,付家满门被灭时,轰动了整个朝廷,当初的先皇文皇帝派了上百人去调查这起案子,但始终查不到凶手。
很快有人站出来了,是一位六十多岁朝奉大夫胡銘。
付永宁是他的女婿,付家满门被杀,自己的女儿,女婿,外孙等都死了,他到现在都无法安心。
“皇上,请问灭了付家满门的凶手是谁?”胡銘面容苍老,头发已经全白了。
顾瑶看着这位年过六旬的官员,他蹙了蹙眉,道:“他杀害别人一家,自然是被人复仇了。此案朕刚刚说了封案,所以涉及此案的作案人也不追究了。付永宁此人人面兽心、贪赃枉法、作恶多端,也是去年重大走私贪赃案的重犯,他得如此下场,也是报应。”
官员们一个个神色凝重。堂堂四品官员一家被灭了门,如今皇上竟然放过作案的凶手。
顾瑶接着道:“朕今日说这起案子,是想告诉大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就像这水,而我们十万朝廷官员才是那船上的人。普通百姓遇到不公或被某些恶官迫害,他们无处申冤,无人给他们作主,于是走了极端,开始报复,轻的打伤官员,重的就像付永宁,直接被灭了满门。”
“这些年,各地时常有百姓与官府大闹的事情发生,比如去年隋阳,就有几百个老百姓拿着家里的锄头、菜刀和当地的官府干起来了,导致当地县衙知州被砍伤了。又比如今年三月,鄞州一名官员被一个妓女用砒霜毒死了。”
“这种案例不胜枚举,导致地方民怨沸腾,冲突频发,矛盾丛生。”
“朕这些日子思来想去,决定作出一些变革,来改变当前这种各阶层对立,矛盾重重的现状。”
“所以朕今天要说的第二件事,是朕打算废除贱籍。也就是说今后,我大越无论是奴婢、胥吏、娼妓,还是惰民、灶户、乞丐等,所有贱籍百姓皆可无条件脱籍为良民。脱籍后,他们可以从事其他营生,也可报名参加科举考试。”
第585章 嫖客和妓女
这话说出来,百官们懵了。
站在最前头的丞相李璟也一脸莫名其妙。
这几日他都去过南书房面见皇上。但皇上根本没和自己提起过要废除贱籍这件事。
后头有官员交头接耳的说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主管户部的尚书马伯恩站了出来,道:
“皇上,这废除贱籍和减少官民之间的矛盾有关联吗?。”
其他官员也很疑惑。
不明白皇上这政令怎么说一出是一出。
顾瑶低低咳了一声,随即回道:“天生万物,唯人为贵,然都是人,都是血肉之躯,咱们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却将人分为了三六九等,士农工商,贵贱有别,导致一些百姓被沦为贱民,世世代代都只能生活在最底层,挣扎在生存的边缘。且永世无翻身之日,子子孙孙都沦为贱命。”
“朕曾读过《佛经》,里面写道众生平等,朕仔细领悟这四个字,决定给最底层的老百姓一个好好做人的机会。”
顾瑶随便编了个理由,当然她要废除这个贱籍制度,主要是为了缓解社会矛盾,同时提高她这个帝王在民间的威望,进而巩固自己的权力。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了修正错误的政策,进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包括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思想的发展。
华夏古代从汉唐时期的开明到后来明清时期的保守封闭,以致出现了什么贞节牌坊、缠足等等恶习,其整个社会的思想不是向前的,反而是倒退的。
这也是为什么华夏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最终被西方列强超越了。
如今这个大越国也有这种社会思想日趋保守,嫡庶尊卑,贵贱有别,甚至连女子的服饰穿着、规矩礼仪等等也都开始保守起来了。
顾瑶并不希望六七百年后,这片时空最终走上华夏古代的路。
很快又有官员站出来了,是翰林院新晋学士冯林。
他看着大殿上的帝王,说道:“皇上,贱民就是贱民,奴仆,娼优,隶卒、乞丐等,出生便是卑贱的,皇上让他们也获得良民的身份,那这个国家不是乱套了,尊卑无序,礼教不兴,以后如何以礼教化天下呀。”
顾瑶蹙了蹙眉头,她看着这个翰林学士,但并没有回对方的话。
但是不一会儿又有人出来了,是御史中丞范思进。
他深鞠一躬,然后说道:“皇上,冯学士说得有理呀,这娼妓、乞丐、都是自甘堕落的贱民,肮脏之躯怎可算作良民,还允许他们参加科举考试,这不是乱套了。”
听到这话,顾瑶冷笑一声。
她看着范思进,反问道:“范御史,你说娼妓下贱、肮脏,那寻花问柳的嫖客呢?嫖客就不脏了?”
这话一说,在场一些官员心里咯噔了一下。
他们第一次听到有人将寻花问柳之人说成嫖客。
“嫖客”这个词听着可太刺耳了。
“皇上,男子寻花问柳,也不过是图一乐子,怎么就肮脏不堪了。”
这时有另外一人站出来了。
第586章 苏爱卿说得好啊
站的来的是谏议大夫何光旭。
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官员。
他为官三十多载,历经三代帝王,但只有眼前这位帝王无视礼法,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顾瑶冷笑一声,被臣子反驳了,但她也没生气,而是驳斥道:“不用说得那么好听,钱肉交易而已,在朕眼里,寻花问柳,嫖娼宿妓的男人和卖笑卖身妓女没有区别。”
“尔等也不要美化自己的风流韵事,不要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当中至少一半以上都是勾栏瓦舍、妓院花楼的常客。家里有几房妻妾了,还不忘在外头睡妓女。当了嫖客还要立牌坊,害不害臊。”
承光殿内,一些官员尴尬的低下了头。
而丞相李璟则用袖子擦额头的汗。
他真是无言了,怎么就遇到这么个君王,在这大殿上说些这样不得体的话,什么嫖客妓女的言论都出来了。
李璟想了一下,随后站了出来,说到:“皇上,这突然废除贱籍,牵涉甚广,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呀。”
顾瑶看着突然站出来的丞相,丞相她太了解了,最擅长和稀泥。
而这一次她不打算给他面子,她摇了摇头,回道:“丞相,这废除贱籍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我大越有千万百姓是贱籍,这些百姓因为没有土地,无法从事正当营生,不能购置房舍屋宅,所以不得不为奴为婢,卖身卖艺,有的甚至穷困潦倒,沦为乞丐。这些人本也不是什么罪人,不过是祖上是贱籍罢了。如今朕废了这贱籍,所有百姓一视同仁,贱籍的百姓脱籍后可以考科举,可以做买卖,可以买房买地,娼妓们也可嫁人为妻。朕这样做,一是为了地方安稳,二是为了多收上些税银。”
“现在我大越和南云国、戎国开战,南北两条战线,每日消耗的银子和粮食不计其数,若此时地方百姓再闹起来,就是内忧外患了,所以朕的用心,诸位也该明白。”
李璟没有接话了。
此时此刻,他发现自己依然不懂大殿上这位君王。
她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他捉摸不透的。
一旁的苏墨则在这时站了出来。
他看了看周围的同僚,然后又看向大殿上的君王,笑着说道:“皇上,您的仁慈是历朝历代的君王们都比不了的,废除贱籍,让天下百姓无贵贱之分,同享盛世繁华。可见皇上爱民如子,实乃天下百姓之福。贱籍制度本也不是什么非存不可的,人世无常,世事变化,这朝廷政令制度自然也可以随实事而变化。且废了这贱籍制,不伤国本,还能让天下百姓歌颂皇上英明仁德。如此臣全力支持皇上废除贱籍。”
苏墨说完,一旁的丞相李璟疑惑地皱起了眉头,看着这位现在和自己共事十数载的同僚。
这个家伙可真会说,一席话不但扫了他这个丞相的面子,还拍马屁,将大殿上的君王夸赞了一番。
顾瑶则在这时笑了,她看着苏墨,笑道:“苏爱卿说得好啊,人嘛,贵在向前看。”
顾瑶并不担心废了贱籍制度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华夏古代的贱籍制度是在雍正帝在位时废的,最后影响深远,不但缓解了社会矛盾,加强了皇权统治,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587章 关乎大人的仕途
这所谓的贱籍制度让顾瑶想起了现代社会仍然存在的种族歧视、种姓制度,这种会导致社会不公和阶层矛盾的制度就应该早早废除。
百官们没想到皇上说起了这桩曾经让人闻风丧胆的案子,他们还没有忘记,付家满门被灭时,轰动了整个朝廷,当初的先皇文皇帝派了上百人去调查这起案子,但始终查不到凶手。
很快有人站出来了,是一位六十多岁朝奉大夫胡銘。
付永宁是他的女婿,付家满门被杀,自己的女儿,女婿,外孙等都死了,他到现在都无法安心。
“皇上,请问灭了付家满门的凶手是谁?”胡銘面容苍老,头发已经全白了。
顾瑶看着这位年过六旬的官员,他蹙了蹙眉,道:“他杀害别人一家,自然是被人复仇了。此案朕刚刚说了封案,所以涉及此案的作案人也不追究了。付永宁此人人面兽心、贪赃枉法、作恶多端,也是去年重大走私贪赃案的重犯,他得如此下场,也是报应。”
官员们一个个神色凝重。堂堂四品官员一家被灭了门,如今皇上竟然放过作案的凶手。
顾瑶接着道:“朕今日说这起案子,是想告诉大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就像这水,而我们十万朝廷官员才是那船上的人。普通百姓遇到不公或被某些恶官迫害,他们无处申冤,无人给他们作主,于是走了极端,开始报复,轻的打伤官员,重的就像付永宁,直接被灭了满门。”
“这些年,各地时常有百姓与官府大闹的事情发生,比如去年隋阳,就有几百个老百姓拿着家里的锄头、菜刀和当地的官府干起来了,导致当地县衙知州被砍伤了。又比如今年三月,鄞州一名官员被一个妓女用砒霜毒死了。”
“这种案例不胜枚举,导致地方民怨沸腾,冲突频发,矛盾丛生。”
“朕这些日子思来想去,决定作出一些变革,来改变当前这种各阶层对立,矛盾重重的现状。”
“所以朕今天要说的第二件事,是朕打算废除贱籍。也就是说今后,我大越无论是奴婢、胥吏、娼妓,还是惰民、灶户、乞丐等,所有贱籍百姓皆可无条件脱籍为良民。脱籍后,他们可以从事其他营生,也可报名参加科举考试。”
第585章 嫖客和妓女
这话说出来,百官们懵了。
站在最前头的丞相李璟也一脸莫名其妙。
这几日他都去过南书房面见皇上。但皇上根本没和自己提起过要废除贱籍这件事。
后头有官员交头接耳的说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主管户部的尚书马伯恩站了出来,道:
“皇上,这废除贱籍和减少官民之间的矛盾有关联吗?。”
其他官员也很疑惑。
不明白皇上这政令怎么说一出是一出。
顾瑶低低咳了一声,随即回道:“天生万物,唯人为贵,然都是人,都是血肉之躯,咱们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却将人分为了三六九等,士农工商,贵贱有别,导致一些百姓被沦为贱民,世世代代都只能生活在最底层,挣扎在生存的边缘。且永世无翻身之日,子子孙孙都沦为贱命。”
“朕曾读过《佛经》,里面写道众生平等,朕仔细领悟这四个字,决定给最底层的老百姓一个好好做人的机会。”
顾瑶随便编了个理由,当然她要废除这个贱籍制度,主要是为了缓解社会矛盾,同时提高她这个帝王在民间的威望,进而巩固自己的权力。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了修正错误的政策,进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包括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思想的发展。
华夏古代从汉唐时期的开明到后来明清时期的保守封闭,以致出现了什么贞节牌坊、缠足等等恶习,其整个社会的思想不是向前的,反而是倒退的。
这也是为什么华夏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最终被西方列强超越了。
如今这个大越国也有这种社会思想日趋保守,嫡庶尊卑,贵贱有别,甚至连女子的服饰穿着、规矩礼仪等等也都开始保守起来了。
顾瑶并不希望六七百年后,这片时空最终走上华夏古代的路。
很快又有官员站出来了,是翰林院新晋学士冯林。
他看着大殿上的帝王,说道:“皇上,贱民就是贱民,奴仆,娼优,隶卒、乞丐等,出生便是卑贱的,皇上让他们也获得良民的身份,那这个国家不是乱套了,尊卑无序,礼教不兴,以后如何以礼教化天下呀。”
顾瑶蹙了蹙眉头,她看着这个翰林学士,但并没有回对方的话。
但是不一会儿又有人出来了,是御史中丞范思进。
他深鞠一躬,然后说道:“皇上,冯学士说得有理呀,这娼妓、乞丐、都是自甘堕落的贱民,肮脏之躯怎可算作良民,还允许他们参加科举考试,这不是乱套了。”
听到这话,顾瑶冷笑一声。
她看着范思进,反问道:“范御史,你说娼妓下贱、肮脏,那寻花问柳的嫖客呢?嫖客就不脏了?”
这话一说,在场一些官员心里咯噔了一下。
他们第一次听到有人将寻花问柳之人说成嫖客。
“嫖客”这个词听着可太刺耳了。
“皇上,男子寻花问柳,也不过是图一乐子,怎么就肮脏不堪了。”
这时有另外一人站出来了。
第586章 苏爱卿说得好啊
站的来的是谏议大夫何光旭。
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官员。
他为官三十多载,历经三代帝王,但只有眼前这位帝王无视礼法,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顾瑶冷笑一声,被臣子反驳了,但她也没生气,而是驳斥道:“不用说得那么好听,钱肉交易而已,在朕眼里,寻花问柳,嫖娼宿妓的男人和卖笑卖身妓女没有区别。”
“尔等也不要美化自己的风流韵事,不要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当中至少一半以上都是勾栏瓦舍、妓院花楼的常客。家里有几房妻妾了,还不忘在外头睡妓女。当了嫖客还要立牌坊,害不害臊。”
承光殿内,一些官员尴尬的低下了头。
而丞相李璟则用袖子擦额头的汗。
他真是无言了,怎么就遇到这么个君王,在这大殿上说些这样不得体的话,什么嫖客妓女的言论都出来了。
李璟想了一下,随后站了出来,说到:“皇上,这突然废除贱籍,牵涉甚广,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呀。”
顾瑶看着突然站出来的丞相,丞相她太了解了,最擅长和稀泥。
而这一次她不打算给他面子,她摇了摇头,回道:“丞相,这废除贱籍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我大越有千万百姓是贱籍,这些百姓因为没有土地,无法从事正当营生,不能购置房舍屋宅,所以不得不为奴为婢,卖身卖艺,有的甚至穷困潦倒,沦为乞丐。这些人本也不是什么罪人,不过是祖上是贱籍罢了。如今朕废了这贱籍,所有百姓一视同仁,贱籍的百姓脱籍后可以考科举,可以做买卖,可以买房买地,娼妓们也可嫁人为妻。朕这样做,一是为了地方安稳,二是为了多收上些税银。”
“现在我大越和南云国、戎国开战,南北两条战线,每日消耗的银子和粮食不计其数,若此时地方百姓再闹起来,就是内忧外患了,所以朕的用心,诸位也该明白。”
李璟没有接话了。
此时此刻,他发现自己依然不懂大殿上这位君王。
她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他捉摸不透的。
一旁的苏墨则在这时站了出来。
他看了看周围的同僚,然后又看向大殿上的君王,笑着说道:“皇上,您的仁慈是历朝历代的君王们都比不了的,废除贱籍,让天下百姓无贵贱之分,同享盛世繁华。可见皇上爱民如子,实乃天下百姓之福。贱籍制度本也不是什么非存不可的,人世无常,世事变化,这朝廷政令制度自然也可以随实事而变化。且废了这贱籍制,不伤国本,还能让天下百姓歌颂皇上英明仁德。如此臣全力支持皇上废除贱籍。”
苏墨说完,一旁的丞相李璟疑惑地皱起了眉头,看着这位现在和自己共事十数载的同僚。
这个家伙可真会说,一席话不但扫了他这个丞相的面子,还拍马屁,将大殿上的君王夸赞了一番。
顾瑶则在这时笑了,她看着苏墨,笑道:“苏爱卿说得好啊,人嘛,贵在向前看。”
顾瑶并不担心废了贱籍制度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华夏古代的贱籍制度是在雍正帝在位时废的,最后影响深远,不但缓解了社会矛盾,加强了皇权统治,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587章 关乎大人的仕途
这所谓的贱籍制度让顾瑶想起了现代社会仍然存在的种族歧视、种姓制度,这种会导致社会不公和阶层矛盾的制度就应该早早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