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顾瑶自己也是每天都洗澡,不管春夏秋冬,但在在古代,古人好像都是几日才沐浴一次,冬季寒冷时,他们甚至七日一沐,十五日一沐的说法。
“皇上,奴婢记住啦。”一旁的张娘子忙回道。
沈嬷嬷这时拿了毛巾过来。
她走到顾瑶的身旁,笑道:“皇上,算算日子,还有十五日皇子便满百日了。皇上,是时候筹备皇子的百日宴啦。”
顾瑶点了下头,不过随后她又摇头了,道:“百日宴就不办啦,等明年满周岁的时候,给皇子办个庆生宴吧。”
顾瑶并不喜欢办宫宴,一是费银子,现在都在消减开支,筹军费呢。二是孩子还小,人多起来了,病毒也就来了,这婴儿身娇体弱的,闹个什么感冒发烧都是麻烦事。
“奴婢明白。”沈嬷嬷忙回道。
顾瑶又看着澡盆里的儿子,做了母亲后,心里总是多了一份牵挂,现在她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想着看孩子。
但作为一国君主,她每天操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
夜幕降临。
接到旨意的苏煜在戌时二刻来到了昭和宫。
他一袭浅灰银色长罗裳,长发一半披在腰间,一半用发带扎成马尾。
进昭和宫侍寝,随身不能配任何刀剑,甚至连冠冕发钗都不能佩戴。
进了寝宫后,苏煜先是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味,随后他绕过帷幔,却见顾瑶正坐在檀木椅上喝茶。
“皇上……”苏煜先行了个礼。
“过来坐吧。”顾瑶淡淡回道。
她轻晃着手里的瓷杯,里面的茶水散发着淡淡的茉莉花香味。
苏煜走过去,坐在了顾瑶的旁边。
他看着身自己所爱的女子,此刻的她,一袭浅紫色长颈罗裳裙,身上不戴任何首饰,头上也没有一个发簪。
“皇上,您在想什么呢?”苏煜笑着问道。
和顾瑶相处了这么久,如今他已经能看懂她一些心思。
比如她想事情的时候,喜欢端着茶杯轻轻摇晃杯中的茶水。。
顾瑶扭头看着苏煜,眼里并没有太多的情绪。
第582章 民告官有多难
她想了想,说道:“苏煜,你怎么看待民间的一些冤狱,还有民间百姓无处申冤的问题。”
顾瑶刚刚在想秦萧今日对自己说的,他的身世过往。秦萧的父母是被贪官污吏,甚至可以说是恶人迫害致死的。
但她知道,在民间被恶官残害的良民百姓还有很多,而大多数都无处申冤。
苏煜没想到顾瑶今日问了自己这样的问题。
顾瑶平日里并不和自己说这种话题。
他想了一下,回道:“皇上,官和民本也是不对等的。地方上确实有一些官员私收贿赂,不能秉公断案,导致一些冤假错案频出,百姓难以申冤。若要减少这种冤案,皇上还得从源头抓起。”
“是啊……得从源头解决。”顾瑶轻叹一声,眼里闪过一丝无奈。
她是君王,她有无上的权力,甚至可以左右任何人的生死,但她却不可能管这大越国的每一个地方。
一些地方官员贪赃枉法,为非作歹,最后她这个君王可能根本不会知道。
她刚刚在想是不是要修改刑律,或者设立什么特殊的衙门,让普通老百姓有地方可以申冤。
但想来想去,发现寸步难行。现代社会法制健全,尚且贪官污吏横行,一些权贵从上到下的包庇,最后也难有公平。
更何况这古代社会是人治天下,这些人在皇城管不到的地方,那就相当于土皇帝。
“皇上,可是遇到了民间百姓向您申冤的案子?”苏煜有些疑惑地问道。
但这几日好像没听说有人敲登闻鼓。
顾瑶轻轻摇了摇头,她无奈一笑,道:“只是感叹。你如今在大理寺做判官,所以朕跟你聊聊。你跟朕说说,一个百姓,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户或者商户,他们若被地方官员迫害了,要状告当地的官员,比如知府这种官,难度有多大。”
顾瑶知道律法上关于民告官的一些条令,比如:凡军民词讼,皆须自下而上陈告,若越本管官司,辄赴上司称诉者,即实,亦笞五十,须本管官司不受理或受理而亏枉者,方赴上司陈告。”
也就是说,老百姓原则上只可以向当地的官员提起诉讼,若要绕开当地的官府,向上一级别的官员递诉状,则无论有何诉求,都要先被打五十板子。
苏煜点了点头,随即答道:“皇上,这十分的艰难,普通百姓要告五品知州,得越过当地官府,向属管省道按察使递诉状,递之前就要打五十板子,一些百姓身体较弱的,五十板子下去,不死也残了。而就算是省道的按察使接了状子,一般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会真的去查当地的知府。”
“而若这个百姓在省道按察使那里得不到公正,就只能来金陵告御状了。但来金陵告御状,敲了登闻鼓就是三十板子,然后还得看皇上是否有时间有精力去管这样的案子。”
“所以……皇上,这民告官确实是十分艰难的,这也是为何登闻鼓一年也难得有老百姓敲一次。”
第583章 高处不胜寒
顾瑶轻叹一声。
她起身,不过并没有走开,而是坐到了苏煜的腿上,缓缓将头靠在他的肩膀上。
苏煜将顾瑶抱在怀中。
他感觉得到,她此时好像有些不开心。
想来当一个君王也确实是很累吧。
“瑶儿,你若真觉得累,这些问题倒也可以交给丞相他们,让他们去想解决的办法。”苏煜看着怀中顾瑶,在她耳旁说道。
顾瑶则是苦笑了一声。
她都想不到办法,下面那帮臣子又能有什么办法,华夏五千年官场智慧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不对,就算是现代社会,也难有公平二字可言。
但适当的修改一些条令或设置一些特殊的衙门或也是可行的。
顾瑶就这么靠在对方的肩膀上休息,她闭目养神,一边却是在想着可行的解决办法。
在这大越国,她无法真正的依靠任何人,不管是满朝的文武官员,还是自己的两位枕边人,她都无法依靠。
她能靠的只有君王这个身份带上的无上权力。
“高处不胜寒!”
以前读到这句诗时只知其意,体会不到这诗句中真正的哲理和意境,但这一刻她是真的感受到了。
作为君王,无法向任何人毫无保留的倾诉自己的内心,也无法真正去交一个知己好友。
就连身旁的枕边人,她也不能真正的交心。
想到这句诗,顾瑶突然想起了一个人。
于是她睁开眼睛,看着眼前的男人,问道:“苏煜,林澈的哥哥林祁现在也住在华园吗?”
苏煜顿了顿,有些疑惑地看着怀中的顾瑶。
不明白她怎么突然说起了林祁,这个自己妹夫的亲兄弟。
“皇上,这个臣也不知,臣好些时间没见到二妹妹了。”
“这样吧,改日有时间,你陪朕去华园林家。”顾瑶突然想出去走动走动。
“皇上,是有什么差事需要臣那位妹夫去办嘛?”苏煜好奇地问道。
他知道顾瑶平日里甚少去哪位臣子家里。
顾瑶抿嘴一笑,道:“哪有什么差事,咱们去蹭吃蹭喝,朕听说华园曾是前朝丞相的府邸,修建的极为雅致,里头还两亩鱼塘,朕去钓鱼。|”
“钓鱼?”
苏煜再次顿住了。
心想,顾瑶怎么会对钓鱼感兴趣,不对,她从小住在宫里,应该不会钓鱼才对。
钓鱼可是民间一些农户喜欢做的事。
顾瑶看得出来苏煜有些惊讶,不过她并没有解释什么,而是笑道:“对,咱们去钓鱼。”
苏煜心里虽有疑惑,但顾瑶这么说,他心里却也是十分开心的,这意味着他和顾瑶可以一起出去,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
苏煜于是笑着回道:“好,皇上想去哪里,臣都陪您去。”
顾瑶点了点头,然后又靠在了对方的肩膀上。
苏煜则轻抚着顾瑶披在腰间的长发。
今日突然被叫来侍寝,他还很意外,但心里却也说不出来的喜悦。顾瑶自去年怀孕到今年生子,整整一年,他们都没有同房过。如今日子到了,顾瑶却是先召了自己而不是楚奕。
想来,她对自己也是有一些真心的。
第584章 废除贱籍
元祐三年六月初十。
今日的早朝会比以往与会的人数更多,在金七品以上,属三省六部衙门的官员全部与会。
于是往常只有一百多名官员参与的早朝会,今日来了五百多名官员,多出来的四百名官员在承光殿外面排了几十列。
顾瑶坐在龙椅上,她看着满朝的官员,在百官们行完大礼后,她站了起来,说道:
“众位爱卿,朕今日要说三件事。第一件,是关于一起陈年旧案。此案发生于兴起二十年五月十八日,时任户部侍郎付永宁满门八十一口灭门案。此案真相朕已经通过其他方式知晓了缘由。”
“皇上,奴婢记住啦。”一旁的张娘子忙回道。
沈嬷嬷这时拿了毛巾过来。
她走到顾瑶的身旁,笑道:“皇上,算算日子,还有十五日皇子便满百日了。皇上,是时候筹备皇子的百日宴啦。”
顾瑶点了下头,不过随后她又摇头了,道:“百日宴就不办啦,等明年满周岁的时候,给皇子办个庆生宴吧。”
顾瑶并不喜欢办宫宴,一是费银子,现在都在消减开支,筹军费呢。二是孩子还小,人多起来了,病毒也就来了,这婴儿身娇体弱的,闹个什么感冒发烧都是麻烦事。
“奴婢明白。”沈嬷嬷忙回道。
顾瑶又看着澡盆里的儿子,做了母亲后,心里总是多了一份牵挂,现在她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想着看孩子。
但作为一国君主,她每天操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
夜幕降临。
接到旨意的苏煜在戌时二刻来到了昭和宫。
他一袭浅灰银色长罗裳,长发一半披在腰间,一半用发带扎成马尾。
进昭和宫侍寝,随身不能配任何刀剑,甚至连冠冕发钗都不能佩戴。
进了寝宫后,苏煜先是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味,随后他绕过帷幔,却见顾瑶正坐在檀木椅上喝茶。
“皇上……”苏煜先行了个礼。
“过来坐吧。”顾瑶淡淡回道。
她轻晃着手里的瓷杯,里面的茶水散发着淡淡的茉莉花香味。
苏煜走过去,坐在了顾瑶的旁边。
他看着身自己所爱的女子,此刻的她,一袭浅紫色长颈罗裳裙,身上不戴任何首饰,头上也没有一个发簪。
“皇上,您在想什么呢?”苏煜笑着问道。
和顾瑶相处了这么久,如今他已经能看懂她一些心思。
比如她想事情的时候,喜欢端着茶杯轻轻摇晃杯中的茶水。。
顾瑶扭头看着苏煜,眼里并没有太多的情绪。
第582章 民告官有多难
她想了想,说道:“苏煜,你怎么看待民间的一些冤狱,还有民间百姓无处申冤的问题。”
顾瑶刚刚在想秦萧今日对自己说的,他的身世过往。秦萧的父母是被贪官污吏,甚至可以说是恶人迫害致死的。
但她知道,在民间被恶官残害的良民百姓还有很多,而大多数都无处申冤。
苏煜没想到顾瑶今日问了自己这样的问题。
顾瑶平日里并不和自己说这种话题。
他想了一下,回道:“皇上,官和民本也是不对等的。地方上确实有一些官员私收贿赂,不能秉公断案,导致一些冤假错案频出,百姓难以申冤。若要减少这种冤案,皇上还得从源头抓起。”
“是啊……得从源头解决。”顾瑶轻叹一声,眼里闪过一丝无奈。
她是君王,她有无上的权力,甚至可以左右任何人的生死,但她却不可能管这大越国的每一个地方。
一些地方官员贪赃枉法,为非作歹,最后她这个君王可能根本不会知道。
她刚刚在想是不是要修改刑律,或者设立什么特殊的衙门,让普通老百姓有地方可以申冤。
但想来想去,发现寸步难行。现代社会法制健全,尚且贪官污吏横行,一些权贵从上到下的包庇,最后也难有公平。
更何况这古代社会是人治天下,这些人在皇城管不到的地方,那就相当于土皇帝。
“皇上,可是遇到了民间百姓向您申冤的案子?”苏煜有些疑惑地问道。
但这几日好像没听说有人敲登闻鼓。
顾瑶轻轻摇了摇头,她无奈一笑,道:“只是感叹。你如今在大理寺做判官,所以朕跟你聊聊。你跟朕说说,一个百姓,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户或者商户,他们若被地方官员迫害了,要状告当地的官员,比如知府这种官,难度有多大。”
顾瑶知道律法上关于民告官的一些条令,比如:凡军民词讼,皆须自下而上陈告,若越本管官司,辄赴上司称诉者,即实,亦笞五十,须本管官司不受理或受理而亏枉者,方赴上司陈告。”
也就是说,老百姓原则上只可以向当地的官员提起诉讼,若要绕开当地的官府,向上一级别的官员递诉状,则无论有何诉求,都要先被打五十板子。
苏煜点了点头,随即答道:“皇上,这十分的艰难,普通百姓要告五品知州,得越过当地官府,向属管省道按察使递诉状,递之前就要打五十板子,一些百姓身体较弱的,五十板子下去,不死也残了。而就算是省道的按察使接了状子,一般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会真的去查当地的知府。”
“而若这个百姓在省道按察使那里得不到公正,就只能来金陵告御状了。但来金陵告御状,敲了登闻鼓就是三十板子,然后还得看皇上是否有时间有精力去管这样的案子。”
“所以……皇上,这民告官确实是十分艰难的,这也是为何登闻鼓一年也难得有老百姓敲一次。”
第583章 高处不胜寒
顾瑶轻叹一声。
她起身,不过并没有走开,而是坐到了苏煜的腿上,缓缓将头靠在他的肩膀上。
苏煜将顾瑶抱在怀中。
他感觉得到,她此时好像有些不开心。
想来当一个君王也确实是很累吧。
“瑶儿,你若真觉得累,这些问题倒也可以交给丞相他们,让他们去想解决的办法。”苏煜看着怀中顾瑶,在她耳旁说道。
顾瑶则是苦笑了一声。
她都想不到办法,下面那帮臣子又能有什么办法,华夏五千年官场智慧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不对,就算是现代社会,也难有公平二字可言。
但适当的修改一些条令或设置一些特殊的衙门或也是可行的。
顾瑶就这么靠在对方的肩膀上休息,她闭目养神,一边却是在想着可行的解决办法。
在这大越国,她无法真正的依靠任何人,不管是满朝的文武官员,还是自己的两位枕边人,她都无法依靠。
她能靠的只有君王这个身份带上的无上权力。
“高处不胜寒!”
以前读到这句诗时只知其意,体会不到这诗句中真正的哲理和意境,但这一刻她是真的感受到了。
作为君王,无法向任何人毫无保留的倾诉自己的内心,也无法真正去交一个知己好友。
就连身旁的枕边人,她也不能真正的交心。
想到这句诗,顾瑶突然想起了一个人。
于是她睁开眼睛,看着眼前的男人,问道:“苏煜,林澈的哥哥林祁现在也住在华园吗?”
苏煜顿了顿,有些疑惑地看着怀中的顾瑶。
不明白她怎么突然说起了林祁,这个自己妹夫的亲兄弟。
“皇上,这个臣也不知,臣好些时间没见到二妹妹了。”
“这样吧,改日有时间,你陪朕去华园林家。”顾瑶突然想出去走动走动。
“皇上,是有什么差事需要臣那位妹夫去办嘛?”苏煜好奇地问道。
他知道顾瑶平日里甚少去哪位臣子家里。
顾瑶抿嘴一笑,道:“哪有什么差事,咱们去蹭吃蹭喝,朕听说华园曾是前朝丞相的府邸,修建的极为雅致,里头还两亩鱼塘,朕去钓鱼。|”
“钓鱼?”
苏煜再次顿住了。
心想,顾瑶怎么会对钓鱼感兴趣,不对,她从小住在宫里,应该不会钓鱼才对。
钓鱼可是民间一些农户喜欢做的事。
顾瑶看得出来苏煜有些惊讶,不过她并没有解释什么,而是笑道:“对,咱们去钓鱼。”
苏煜心里虽有疑惑,但顾瑶这么说,他心里却也是十分开心的,这意味着他和顾瑶可以一起出去,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
苏煜于是笑着回道:“好,皇上想去哪里,臣都陪您去。”
顾瑶点了点头,然后又靠在了对方的肩膀上。
苏煜则轻抚着顾瑶披在腰间的长发。
今日突然被叫来侍寝,他还很意外,但心里却也说不出来的喜悦。顾瑶自去年怀孕到今年生子,整整一年,他们都没有同房过。如今日子到了,顾瑶却是先召了自己而不是楚奕。
想来,她对自己也是有一些真心的。
第584章 废除贱籍
元祐三年六月初十。
今日的早朝会比以往与会的人数更多,在金七品以上,属三省六部衙门的官员全部与会。
于是往常只有一百多名官员参与的早朝会,今日来了五百多名官员,多出来的四百名官员在承光殿外面排了几十列。
顾瑶坐在龙椅上,她看着满朝的官员,在百官们行完大礼后,她站了起来,说道:
“众位爱卿,朕今日要说三件事。第一件,是关于一起陈年旧案。此案发生于兴起二十年五月十八日,时任户部侍郎付永宁满门八十一口灭门案。此案真相朕已经通过其他方式知晓了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