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对方不但熟读兵法,而且颇有谋略,曾助他在明山一战中大胜,剿灭两万戎寇。
楚渊对这位年长自己十几岁的白石老人颇为尊敬。
不过对方鲜少给自己提意见。
而且平日里并不住在楚府和东营,而是隐居在金陵城外的骊山之上。
今日是他派了手下,把对方接来的。
“先生,您如何看待当前的局势?”楚渊看着眼前这位老人,相比五年前自己去请他下山时,他又老了一些,头发都花白了。
白石老人捋了捋胡须,道:“将军说的可是朝廷的局势?”
楚渊嗯了嗯,道:“自然是朝局,先生可知皇上现在正在想尽办法购买战马,据我所知,她可能派了七八批人去边境马市买马。”
第498章 皇上是想打仗
“除了买马,她还让兵部提高了今年秋季募兵的要求,所招的新兵全部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
“所以将军觉得皇上这是想打仗了吗?”白石老人又问道。
他端起茶杯喝了口茶。
楚渊点头,道:“是有这样的猜测,这小皇上年龄虽小,但志气高,心高气傲的,以为买点战马,招点骑兵就能攻打戎国,她想灭了戎国呢。”
说到这里,楚渊撇嘴一笑,想到两个月前皇上召自己谈话时,问自己要多少兵力才能灭了戎国。
“将军此言差也,皇上或许是想打仗,但未必是攻打戎国。”白石老人笑着摇了摇手里的蒲扇。
楚渊,“那先生觉得皇上现在是什么意思,她近来频繁召见岳凌,岳凌一个小孙子满周岁,她去岳家吃席,更是将栗洪的女儿赐婚给了岳凌的四子。岳家现在是圣宠正浓,人人巴结呢。”
说到这里,楚渊心里有气。
自己才是扶持当今皇上登基的最大功臣,若是无他楚家,这女皇上不可能登基为帝,早被送去漠北和亲了。
白石老人笑着品了口茶,道:“将军莫不是以为皇上要派岳凌将军挂帅,出征戎国?”
“现在看皇上是这么个意思。”楚渊回道。
白石老人,“那我再问将军,以将军对武将的了解,当前的岳凌将军是否具备统帅几十万大军,挂帅出征,战胜戎国的能力和声望呢。”
楚渊想了一下,随即冷笑一声摇头,道:“自然是没有的,八年前岳凌不过靠些阴谋诡计,侥幸闷杀了西南十万叛军,才被文皇看中的。其真实水平也不过是个中等将领的能力,别说几十万大军了,他连统帅十万将士的水平可能都没有,如今当了西营的主帅,实则才不配位。”
白石老人,“那就对了。将军既然知道岳凌不可能具备这个能力,那皇上自然也是知道的,但她依然抬举岳家,为什么呢?”
白石老人看着眼前这位大将军。
“那先生的是意思是,皇上不是要打戎国,而是别的地方。”
白石老人点了点头。
“那她想打哪里?西凉?上渠?南云?长陵……” 楚渊一口气说了六七个和大越接壤的小国家。
这些国家目前和大越都算和睦,互通往来。
白石老人想了一下,回道:“将军,这就得看朝廷的那起案子了。”
“针对官员的多起谋杀案?”虽然很久不上朝,也不和那帮文官们每天在论些什么事情,他心里都清楚。
白石老人再次点头。
“如此,先生也觉得那些案子或为某个外邦国所为了。”楚渊也是这么想的。能在短时间内,连着谋杀这么多官员,这不是普通的百姓能做到的。
“那先生觉得当下我该如何做?” 楚渊再问,他很多时候并不会按这些幕僚给的建议行事,但他还是想听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
白石老人又喝了一口茶,营中有酒,但他并不喝酒。
他淡淡笑道:“眼下将军什么也不用做。” ”
第499章 皇上不敢削了楚家的权力
“此话怎讲?”楚渊本想着明日去昭和殿,找那小皇上好好聊聊。
白石老人摇了摇手里的蒲扇,依然面若春风地笑道:“将军当以不变应万变。将军的目的是皇上腹中的皇子,您的孙子为未来的太子。除了此事外,其他事情对将军来说都不是重要的。”
“可皇上现在做了很多荒唐事,她将理政大权交给了丞相,我本以为她是真的想好好养胎,生孩子。可她现在又想管了枢密院和兵部,把调兵权都掌控到她手中去。”楚渊叹息一声回道。
他是真没想到这个当初自己看着长大的丫头有这般能耐。
“将军,觉得皇上这样做不对吗?”白石老人反问道。
“先生但说无妨。”楚渊看得出来眼前这位老者想说什么,但却欲言又止。
白石老人低低咳了两声,道:“老朽曾经说过,当今皇上是少有的明君,她虽年幼,行事激进,但胆识过人,且是个少见的有雄才大略、远大抱负的君主。将军需要的是皇子,是以后帝王贵胄的血脉,而皇上需要的是大权在握,可大刀阔斧的改变这个国家。如此皇上与将军便会互相提防。将军若要得到皇上的信任,就得收敛锋芒,如此皇上不再觉得将军是威胁,便会安心生下皇子,以后便是您的亲孙儿坐上皇位了。”
“可如此一来,我楚家的权力岂不是也被她削了。”楚渊并不认可老人说的这席话。
“将军此言差也,皇上不敢也不会削了楚家的权力,削了楚家于皇上来说是自断臂膀。戎国连年进犯,终有一日北边将有大战,那时将军不会以除了您还有其他武将可挂帅出征吧。”
楚渊:……
楚渊明白了,心想,若他日自己率大军大败戎国,那自己的声望甚至会超过当今的皇上。
到那时他想让自己的孙儿当太子,自己的儿子做皇夫便是轻而易举的。
——
时间来到了八月。
又是一日大朝会。
今日的朝堂上的气氛再次变得压抑。
大殿上的帝王不说一语,而下面的臣子们也都低着头。
顾瑶看着手里的折子,看完之后心烦的丢到了一边。
三十日之内,又有四名官员被杀,其中两人竟然是光天化日之下,走在街道上中箭而亡,另外两人则莫名其妙的淹死在河里。
死的都是朝廷命官,其中一个竟然是岭南的的按察使。
如此,百日之内,已经有五十多名官员被谋杀了。
而谋杀的手段五花八门,有被毒死的,被烧死的,在路上被人砍死的,还有淹死的,中箭死的等等。
刑部和大理寺已经派了二十多名提刑下去调查,但这么多的案子,又分布在不同的州市,调查起来难度极大。
顾瑶想到这些案子,头皮发麻。
朝堂上,沉默一会儿后,有官员站出来了。
“启禀皇上,同州那起案子,已经有目击证人证实那两名射箭的凶徒是以回曷商人的身份进入同州的。故臣建议,我大越当修国书一封,要求回曷国王对此事给一个交代,并做出赔偿。”
第500章 这是要闭关锁国吗?
站出来的是吏部主事张苌。
然而很快翰林院承旨齐翰就站出来反对,道:“皇上,张大人所言不可采纳,那两个凶徒是以回曷商人的身份进入我大越,但其不见得真是回曷人,若他们只是冒充回曷商人,而我朝在没有证据,也没有抓到犯人的情况下,就修国书让回曷对此事负责,未免也太儿戏了。”
“就是……皇上,齐大人说得对呀。”吏部侍郎王文赋也站了出来。
他跪在了地上,行了个礼后,说道:“皇上,百日内五十六位朝廷命官丧命于歹徒之手,歹徒如此猖狂,在我大越境内随意杀害官员,此恶行历朝历代,前所未有,天地不容。故臣建议,为保朝廷稳定,我大越当实施国禁,关闭边境,禁止任何外邦人进入我大越境内,不管是来通商的还是来探亲的,通通不让进来。”
顾瑶没想到有人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他挑眉看着跪在大殿前的吏部侍郎,一个年近六十的老者。
顾瑶没有回话。
随后马上有人站出来了,是身着紫色官服,才调任户部不到半年的户部尚书马伯恩。
他看着跪在地上同僚,对方跪着,但他并没有跪,他也顾不得对方的年纪比自己大了十几岁,直接便怼道:“王大人,你是年纪大了,昏了头吗?我大越自高祖以来就是一个开明的王朝,与外邦和善共处,互通往来,如今,你竟然建议关闭边境,不让外邦人进来,这是要闭关锁国吗?”
“那马尚书觉得该怎么办?就这么任由我朝的官员被恶徒随意杀害吗?”说这话的吏部尚书孙锦成,他现在是吏部官阶最大的官。
有官员被杀了,吏部就得重新选择合适的官员去就任,但现在的情况的是,大家都不敢去,吏部的差事变得越来越难办。
马伯恩见吏部尚书站出来了,也不怕,当即又怼道:“怎么,死了这么多官员让吏部的差事办不下去了嘛,竟出如此荒唐的馊主意。”
楚渊对这位年长自己十几岁的白石老人颇为尊敬。
不过对方鲜少给自己提意见。
而且平日里并不住在楚府和东营,而是隐居在金陵城外的骊山之上。
今日是他派了手下,把对方接来的。
“先生,您如何看待当前的局势?”楚渊看着眼前这位老人,相比五年前自己去请他下山时,他又老了一些,头发都花白了。
白石老人捋了捋胡须,道:“将军说的可是朝廷的局势?”
楚渊嗯了嗯,道:“自然是朝局,先生可知皇上现在正在想尽办法购买战马,据我所知,她可能派了七八批人去边境马市买马。”
第498章 皇上是想打仗
“除了买马,她还让兵部提高了今年秋季募兵的要求,所招的新兵全部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
“所以将军觉得皇上这是想打仗了吗?”白石老人又问道。
他端起茶杯喝了口茶。
楚渊点头,道:“是有这样的猜测,这小皇上年龄虽小,但志气高,心高气傲的,以为买点战马,招点骑兵就能攻打戎国,她想灭了戎国呢。”
说到这里,楚渊撇嘴一笑,想到两个月前皇上召自己谈话时,问自己要多少兵力才能灭了戎国。
“将军此言差也,皇上或许是想打仗,但未必是攻打戎国。”白石老人笑着摇了摇手里的蒲扇。
楚渊,“那先生觉得皇上现在是什么意思,她近来频繁召见岳凌,岳凌一个小孙子满周岁,她去岳家吃席,更是将栗洪的女儿赐婚给了岳凌的四子。岳家现在是圣宠正浓,人人巴结呢。”
说到这里,楚渊心里有气。
自己才是扶持当今皇上登基的最大功臣,若是无他楚家,这女皇上不可能登基为帝,早被送去漠北和亲了。
白石老人笑着品了口茶,道:“将军莫不是以为皇上要派岳凌将军挂帅,出征戎国?”
“现在看皇上是这么个意思。”楚渊回道。
白石老人,“那我再问将军,以将军对武将的了解,当前的岳凌将军是否具备统帅几十万大军,挂帅出征,战胜戎国的能力和声望呢。”
楚渊想了一下,随即冷笑一声摇头,道:“自然是没有的,八年前岳凌不过靠些阴谋诡计,侥幸闷杀了西南十万叛军,才被文皇看中的。其真实水平也不过是个中等将领的能力,别说几十万大军了,他连统帅十万将士的水平可能都没有,如今当了西营的主帅,实则才不配位。”
白石老人,“那就对了。将军既然知道岳凌不可能具备这个能力,那皇上自然也是知道的,但她依然抬举岳家,为什么呢?”
白石老人看着眼前这位大将军。
“那先生的是意思是,皇上不是要打戎国,而是别的地方。”
白石老人点了点头。
“那她想打哪里?西凉?上渠?南云?长陵……” 楚渊一口气说了六七个和大越接壤的小国家。
这些国家目前和大越都算和睦,互通往来。
白石老人想了一下,回道:“将军,这就得看朝廷的那起案子了。”
“针对官员的多起谋杀案?”虽然很久不上朝,也不和那帮文官们每天在论些什么事情,他心里都清楚。
白石老人再次点头。
“如此,先生也觉得那些案子或为某个外邦国所为了。”楚渊也是这么想的。能在短时间内,连着谋杀这么多官员,这不是普通的百姓能做到的。
“那先生觉得当下我该如何做?” 楚渊再问,他很多时候并不会按这些幕僚给的建议行事,但他还是想听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
白石老人又喝了一口茶,营中有酒,但他并不喝酒。
他淡淡笑道:“眼下将军什么也不用做。” ”
第499章 皇上不敢削了楚家的权力
“此话怎讲?”楚渊本想着明日去昭和殿,找那小皇上好好聊聊。
白石老人摇了摇手里的蒲扇,依然面若春风地笑道:“将军当以不变应万变。将军的目的是皇上腹中的皇子,您的孙子为未来的太子。除了此事外,其他事情对将军来说都不是重要的。”
“可皇上现在做了很多荒唐事,她将理政大权交给了丞相,我本以为她是真的想好好养胎,生孩子。可她现在又想管了枢密院和兵部,把调兵权都掌控到她手中去。”楚渊叹息一声回道。
他是真没想到这个当初自己看着长大的丫头有这般能耐。
“将军,觉得皇上这样做不对吗?”白石老人反问道。
“先生但说无妨。”楚渊看得出来眼前这位老者想说什么,但却欲言又止。
白石老人低低咳了两声,道:“老朽曾经说过,当今皇上是少有的明君,她虽年幼,行事激进,但胆识过人,且是个少见的有雄才大略、远大抱负的君主。将军需要的是皇子,是以后帝王贵胄的血脉,而皇上需要的是大权在握,可大刀阔斧的改变这个国家。如此皇上与将军便会互相提防。将军若要得到皇上的信任,就得收敛锋芒,如此皇上不再觉得将军是威胁,便会安心生下皇子,以后便是您的亲孙儿坐上皇位了。”
“可如此一来,我楚家的权力岂不是也被她削了。”楚渊并不认可老人说的这席话。
“将军此言差也,皇上不敢也不会削了楚家的权力,削了楚家于皇上来说是自断臂膀。戎国连年进犯,终有一日北边将有大战,那时将军不会以除了您还有其他武将可挂帅出征吧。”
楚渊:……
楚渊明白了,心想,若他日自己率大军大败戎国,那自己的声望甚至会超过当今的皇上。
到那时他想让自己的孙儿当太子,自己的儿子做皇夫便是轻而易举的。
——
时间来到了八月。
又是一日大朝会。
今日的朝堂上的气氛再次变得压抑。
大殿上的帝王不说一语,而下面的臣子们也都低着头。
顾瑶看着手里的折子,看完之后心烦的丢到了一边。
三十日之内,又有四名官员被杀,其中两人竟然是光天化日之下,走在街道上中箭而亡,另外两人则莫名其妙的淹死在河里。
死的都是朝廷命官,其中一个竟然是岭南的的按察使。
如此,百日之内,已经有五十多名官员被谋杀了。
而谋杀的手段五花八门,有被毒死的,被烧死的,在路上被人砍死的,还有淹死的,中箭死的等等。
刑部和大理寺已经派了二十多名提刑下去调查,但这么多的案子,又分布在不同的州市,调查起来难度极大。
顾瑶想到这些案子,头皮发麻。
朝堂上,沉默一会儿后,有官员站出来了。
“启禀皇上,同州那起案子,已经有目击证人证实那两名射箭的凶徒是以回曷商人的身份进入同州的。故臣建议,我大越当修国书一封,要求回曷国王对此事给一个交代,并做出赔偿。”
第500章 这是要闭关锁国吗?
站出来的是吏部主事张苌。
然而很快翰林院承旨齐翰就站出来反对,道:“皇上,张大人所言不可采纳,那两个凶徒是以回曷商人的身份进入我大越,但其不见得真是回曷人,若他们只是冒充回曷商人,而我朝在没有证据,也没有抓到犯人的情况下,就修国书让回曷对此事负责,未免也太儿戏了。”
“就是……皇上,齐大人说得对呀。”吏部侍郎王文赋也站了出来。
他跪在了地上,行了个礼后,说道:“皇上,百日内五十六位朝廷命官丧命于歹徒之手,歹徒如此猖狂,在我大越境内随意杀害官员,此恶行历朝历代,前所未有,天地不容。故臣建议,为保朝廷稳定,我大越当实施国禁,关闭边境,禁止任何外邦人进入我大越境内,不管是来通商的还是来探亲的,通通不让进来。”
顾瑶没想到有人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他挑眉看着跪在大殿前的吏部侍郎,一个年近六十的老者。
顾瑶没有回话。
随后马上有人站出来了,是身着紫色官服,才调任户部不到半年的户部尚书马伯恩。
他看着跪在地上同僚,对方跪着,但他并没有跪,他也顾不得对方的年纪比自己大了十几岁,直接便怼道:“王大人,你是年纪大了,昏了头吗?我大越自高祖以来就是一个开明的王朝,与外邦和善共处,互通往来,如今,你竟然建议关闭边境,不让外邦人进来,这是要闭关锁国吗?”
“那马尚书觉得该怎么办?就这么任由我朝的官员被恶徒随意杀害吗?”说这话的吏部尚书孙锦成,他现在是吏部官阶最大的官。
有官员被杀了,吏部就得重新选择合适的官员去就任,但现在的情况的是,大家都不敢去,吏部的差事变得越来越难办。
马伯恩见吏部尚书站出来了,也不怕,当即又怼道:“怎么,死了这么多官员让吏部的差事办不下去了嘛,竟出如此荒唐的馊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