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皇上,臣真是惭愧,皇上年幼时,臣没有照拂到皇上,如今竟让皇上来照拂臣。”
  第495章 舅舅三月后给我一万匹马
  “舅舅不必内疚,朕乃真龙天子,自得上天照拂。”顾瑶随口而道。
  “不过朕今日找你来,除了要给舅舅家说的这门亲事,还有另外一件事需要舅舅去办?”
  说完,顾瑶打开了旁边抽屉,然后从里面拿出了一叠银票。
  看到银票的那一刻,栗洪心口一提,本能的顿住了身子。
  顾瑶将银票放在了桌上,接着道:“这儿是五十万两,朕把这银票给舅舅,舅舅三月后给我一万匹马。”
  栗洪:……
  仿佛一块惊天大石砸了下来。
  栗洪懵了,反应过来的他忙跪到地上,道:“皇上,这……臣不明白呀。”
  栗洪不懂皇上的意思,他如今进了中书,为何让他去买马,而且一下买这么多马,买马这事不是由兵部去管的嘛。
  顾瑶见对方这般反应,忍不住地笑了,道:“舅舅莫慌,朕让你去买马,一是你是朕的舅舅,朕信得过你,二是,朕需要购入大量的马匹,但不能以朝廷的名义,所以得秘密进行。”
  “那皇上需要什么样的马?”这马的品种可多着呢。
  顾瑶这时拿出了一本折子,然后对着折子上的文字念道:“西凉骊马、骝马、大宛骓马、骢马,回曷敵马,骄马,西域血马……”
  顾瑶一口气念了二十多种马的名称。
  这是目前可以用做战马的马匹品种。
  栗洪明白了,皇上这是需要大量的战马,而这些马大越是养不出来的,都得从外商手里买。”
  “皇上,这些马在边境马市倒是有不少,可一下买这么多臣怕做不到啊。”
  栗洪从未遇到这样的差事,他在林州当官时,曾做过当地的官牧,对马还是了解的。
  顾瑶,“那就需要舅舅自己想办法了,朕银子给了,舅舅自己谋划吧,朕只有两个要求,第一不能向任何人透露这是给朝廷买的马,第二不能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臣明白。”栗洪心里像打鼓似的。
  他真是万万也想不到皇上给了自己这样一件差事,这差事可不容易办到呀。
  “皇上,那臣买了这些马放哪去养呢。”
  这马买回来了还得有地方关,有人照养呀。
  “这个舅舅就不用担心了,待会你去找太司言周玲,她会告诉你买的马交到什么地方,交到谁手里。”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划和勘察,顾瑶已经想到了办法筹马。
  她不选先皇的路子,直接找外邦朝廷买马,也不让兵部出手以朝廷的名义去采购马匹,而是另辟蹊径,找一些她觉得合适的人自己去想办法买马,她只要马,他们用任何方法都可以。
  “臣明白了,臣定拼尽全力,为皇上办好这件差事。”栗洪深吸一口气后,回道。
  这是皇上交给他的第一件差事,无论如何,他都得办好,如此他以后才能得到皇上的信任。
  栗家也才能在朝廷站稳脚跟。
  “如此,辛苦舅舅了。”顾瑶笑道。
  “臣应该的。”
  “那舅舅再陪朕下一盘棋吧。”
  第496章 朝廷三大势力
  顾瑶和舅舅相对而坐。
  一人执黑子,一人执白子。
  棋子一颗一颗的落下,不一会儿棋盘上就一半的地方被棋子占了。
  顾瑶棋艺依然水,好几次都给了对方围了自己的机会,但她眼前这位舅舅却并不敢赢她,而是一次次的放水。
  在第五次被对方让了后,顾瑶放下了手里的棋子。
  她看着这位谨慎小心的臣子,道:“舅舅,朕今日还有几句话跟你说。”
  栗洪见皇上放下了棋子,自己也赶紧放下了。
  “皇上,您请说。”
  顾瑶想了想,接着道:“这历朝历代,不管什么时候,朝廷总有那么些官员喜欢不停地往自己的船上拉人,于是便有了一帮又一帮的势力,严重的时候便形成了朋党。舅舅是聪明人,想必明白一条船翻了,那船上的人都将落水的道理。舅舅也应该记得十多年前的栗家是怎么倒下的。”
  “皇上……”栗洪吓到了,当即又跪到了地上。
  皇上这么说,他刚刚放松的心又紧绷了起来。
  顾瑶接着道:“所以呢,舅舅当明白,聪明的臣子当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如做一个纯臣,不上任何一艘船,方是万全之策呀。”
  栗洪:……
  栗洪顿在地上,他紧抿着唇,好一会没有回话。
  皇上这么说,是在警告他,警告他不能与朝中当前的势力站到一起。
  当前的朝廷,明显的有三大势力,分别是以楚家为首的势力,这里面包括大量的武将、武官以及功勋贵族,是朝廷最大的势力,第二便是以丞相为首的文官势力,这里头包括三省六部大量的官员,第三便是以苏家为首的势力,这里头包括礼部,吏部,以及翰林院的不少官员。
  这些势力都是朝廷上明眼可见的。
  “臣谨遵皇上教诲,定做一个纯臣,忠君爱国,安守本心。”栗洪回道。
  顾瑶点了点头,抬手示意对方起来。
  她笑了笑,又道:“舅舅,你要记着,你和栗家背后没有船,只有一棵大树,那便是朕,这是你和栗家唯一可以倚仗的。若朕这棵树倒了,会有朕的孩子,未来的新皇再造一棵树。所以……栗家有树可依,就不要去上别人的船了。”
  顾瑶说完,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
  “皇上,臣明白了。”
  栗洪深吸一口气,然而心里却仍是无法平静。
  他还没有忘记在去皇陵之前,自己猜当今这位皇上,自己的外甥女毕竟年幼,又是女子,想必军国大事都是楚太傅和丞相做主。
  没想到她是这样一位君王,她沉着冷静,聪明睿智,深谙帝王之术,竟然将一切都看得明明白白。
  而丞相和太傅虽手掌大权,却也都在眼前这位皇上的掌控之中。
  如此看来,她今日找自己来,并将自己的女儿赐婚给岳家,是为了不让岳家不卷入朝中那几大势力。
  “大姐姐啊……”
  栗洪走出昭和殿后,看着外头的天空,在心里默默道:
  “你看到了吗?这才是你的底牌,你的皇子啊,她叫顾瑶。你若在世,当是多么幸福。”
  第497章 朝廷招兵了
  八月初一。
  金陵城金兰街道白石马路。
  这里十分热闹,许多年轻男子一大早便来到了这里排队。
  在他们前面的是兵部负责招募新兵的官员。
  有的官员在核对信息,有的则在对这些前来报名的男子进行身长测量。
  在官员身后的南墙上贴了告示,上面写着此次招募新兵的要求:
  一:身长五尺六以上(1.68米),年龄十七至三十五岁者。
  二:拉弓力量六斗,开弩力量二石三斗以上者。
  三:二十步外,掩一目视之,左右见五者。
  下面则写了新营士兵的俸禄,月食一担,俸银50文一日。
  “这是只招骑兵吗?”人群中有人看到告示后大声质疑道。
  往年征募都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尤其对身长和拉弓力量的要求。
  “这是精兵的要求吧,竟然这么高……”又有人说道。
  此时人群中有人看了告示后直接便走了,因为不符合要求,只有部分去登记名字。
  退出来后有人垂头丧气道:“朝廷也真够狠的,就不能给我们这些人一口饭吃嘛,征个兵还这么多要求。往年可是流民、灾民都可以去。”
  没想到今年朝廷募兵的要求这么高,许多人都很沮丧。
  他们不过是想参军入伍,在军营里混口饭吃,如今竟然连这口饭也混不到了。
  “朝廷这是缺银子了吧,只要身强力壮的。”
  “朝廷怎么会缺银子,皇上今年抄了几十户王公大臣的家,那抄没的银子怕是都上亿两了。朝廷现在最不缺的怕就是银子了。”
  ……
  百姓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
  ——
  东郊大营。
  此地距离金陵城约七十里。
  作为守护皇城的东营,常年驻军十万左右,其中骑兵两万,长枪步兵五万,弓箭兵两万,其他兵种合计一万,且全部为精锐。
  东营的主帅为朝廷正一品的大将军楚渊,其下副将十八位,均为经验丰富的将领。
  在主帅的命令下,将军们正在练兵,训练的内容包括身体训练,武器操练,战术演练,阵法训练等等……
  军营中,作为主帅的楚渊正和自己请的幕僚在营帐中喝酒谈话。
  楚渊一共请了五位幕僚,他们都是大越少有的名士,有的精通兵法,有的智慧超群。
  眼前这位世称白石老人,乃他五年前他从太南山上请的高人,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