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对了,楚家那边有没有动静?”顾瑶又问道。
她知道楚太傅在她失踪的第二日早晨就去宫里带走了楚奕。
所以太后没有控制楚奕,也就不可能拿捏楚家。
“太傅这两日一直忙着找您呢,他今日又加派了两千御林军上山搜寻,据说今日御林军从骊山下的水潭里打捞上来一具遗体,是一具成年男尸。”
听到这个这个,顾瑶本能地挑了下眉。
她没想到御林军那么快就发现了死去的白虎帮帮主齐峰的遗体。
“皇上,需要臣派人暗中观察楚家的动静吗?”李璟知道皇上最担心的应该是楚家。
顾瑶却摇了摇头。
她想了想,回道:“不用。你将太傅的行动及时告诉我就行了。另外……你待会儿派几个御林军将士去西郊大营,让岳凌将军今晚来这里。”
“好……”
李璟得到旨意后马上出去办事了。
……
苏府。
这里大门紧闭。
苏墨回到家后,就让家里的下人把大门关了。
然后他叫了自己的儿子苏琦进了密室。
父子俩此刻都急得满头大汗。
苏墨昨日才知道皇上失踪的消息,而今日他想将儿子苏煜接回家,却发现儿子根本不在玉清宫,而是前日就已经被太后带走了。
他今日多番请求太后放了自己的儿子苏煜,但太后却坚称必须找到皇上才能放了自己的儿子。
“父亲,您觉得皇上还活着吗?”苏琦看着父亲,从小到大,父亲都是沉着冷静的,他这是第一次看到父亲这么着急。
苏墨摇了摇头,因为皱眉,他额头上的皱纹都深了一些。
“那父亲也觉得皇上已经不在了吗。”苏琦倒吸了一口气。
据说皇上三日前就失踪了,可他们却是昨日才知道。
“现在皇上活不活着已经不重要了,咱们得先救出你弟弟。”
苏墨此刻只想赶紧救出自己的儿子。
太后,以及太后背后的赵家都是不好惹的,这些人毒辣起来,自己的儿子可能会没了性命。
“父亲,要不我去求楚太傅吧。我听一位宫人说,前日太傅带着御林军去了后宫,不顾太后的阻拦,强行带走了楚奕。如今也只有楚太傅能救出苏煜。”
苏墨没有立即回答的自己的儿子。
他在屋子里徘徊了好一会儿。
仔细回想今日太后和自己说的话。
太后虽然没有明说,但他感觉得到,太后实际是想通过控制自己的儿子苏煜,以达到控制他苏家的目的。
皇上失踪肯定和太后脱不了关系。
或许这背后就是太后的计谋。
这个妇人太毒了。
“苏琦,你在家好好守着,记住不要见任何外人,另外安抚好你的祖母和母亲,她们已经知道你弟弟被太后囚禁之事。”苏墨仔细考虑后,说道。
“那父亲呢?父亲亲自去楚府吗?”楚家和苏家一直没什么往来,楚太傅平日里更是看不起文臣。他担心父亲若去了楚家,会遭受冷眼。
苏墨摇了摇头,回道:“父亲去一趟相府。”
第359章 皇上密诏
元祐二年五月初六。
距离女皇顾瑶失踪已经五日。
而朝廷上下再也无法平静了。
街头巷尾也有百姓开始议论此事。
清晨,百官们匆匆忙忙赶到皇宫。
他们都穿着官服,戴着官帽,一个个的看起来都是忧心忡忡。
而今日的承光殿上没有帝王,站在上面的是当朝皇太后赵佩蓉。
太后并没有着华服,而是穿着一身简单的青绿色衣裳,头上也没有任何金饰。
她看着匆匆而来的文武官员,这些官员有许多都是新的面孔,是她不熟悉的。
随即,她开口道:“楚太傅怎么没来?”
太后扫视了一周,发现最该来的人并没有来。
“回太后娘娘,大将军还在骊山附近寻找皇上呢。”回话的是站在一旁伺候的王公公。
太后这时长叹了一声,随即眨了眨眼睛,很快那眼角就落下了两颗泪珠。
她哽咽了起来,然后一边用帕子擦眼泪,一边伤心地说道:“列位文武大臣,哀家本不应该也不需要出现在此,但今日哀家不得不站出来,告诉大家这个不幸的消息:咱们得皇上于五月初一午时在金水街附近失踪,到今日已有五日了。”
太后说完,下面的一些官员也跟着哭得起来,不过有的则只是低着头,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
太后接着又说道:“昨日晚上,哀家得到消息,那骊山附近的白水河边发现了疑似皇上的鞋子,哀家找昭和宫的几位宫人确认了,那就是皇上当日出宫时穿的鞋子。皇上目前生死未卜,哀家心力交瘁。”
太后说完,哭得更大声了。
一旁的王公公赶紧过去将太后扶住,然后让人搬了椅子过来。
“太后娘娘,您要保重凤体呀。”下面有官员站出来说道。
丞相李璟站在前排。
不过他并没有站出来说话,而是看着大殿上哭哭啼啼好似伤心过度的太后娘娘。
这太后可比他想的要奸猾,这唱戏都唱得如此逼真。
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了司礼监的声音:
“皇上密诏……众臣听旨。”
随着这个声音传来,文武官员们齐齐看向了大门口。
只见昭和殿在殿前伺候的女官手捧一道圣旨,缓缓走过来。
百官们于是全部跪下。
大殿上的太后赵佩蓉则在听到这声通报后,立即停止了哭泣,随即皱着眉看着走进来的昭和殿女官。
顾瑶竟然还留了密诏,这倒是让她很意外。
之前留了密诏让两万御林军由丞相统管,如今竟然还有一道密诏。
不过太后却是抬了下手,说道:“宣皇上密诏吧。”
周玲穿着女官穿的官服,在众人的注视下,她不紧不慢地走到大殿上,然后展开手里的圣旨,宣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大越高祖皇帝三世孙顾瑶,元祐一年正月初八登基为帝,在位时,朕谨遵先皇教诲,上敬神明先祖,下恤黎明百姓,朕志愿做一个明君,对内虚心纳谏,文治天下;对外扫平四姨,开疆拓土,创一方盛世……】
第360章 国不可一日无君
【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若朕因疾病如怀孕生产或其他意外丧失意识或离世或失踪超三日以上,朕若无子女,可由当朝丞相主持朝会,由百官商议,从顾氏宗室子中挑选才德兼备者继位。钦此!】
圣旨读完殿内所有人都愣住了。
就连坐在大殿上的太后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她完全没想到顾瑶会留下这样一道圣旨。
百官们则在此时面面相觑。
好一会儿都没有人站出来说话。
“把圣旨拿上来。”太后对刚刚宣完圣旨的女官说道。
周玲将圣旨递给了王公公,然后王公公转递给太后。
太后拿到圣旨后立即展开,看向上面的文字,一看还真是密旨,上面除了玉印,还盖了顾瑶的私印。
“这确实是顾瑶下的密旨,现在该怎么办?诸位都站出来说说吧。”太后看着下面的文武官员,说道。
说完,她又叹了一口气,抹了抹眼睛,满眼的悲伤。
官员们再次选择沉默,大殿里久久都没有人站出来。一些官阶低的官员甚至一直低着头,好像自己不存在一样。
太后见没人说话,于是看向了丞相李璟,这位三朝老臣。
“丞相,你说说吧。”太后直接点名了。
李璟从队伍中站出来,他走到殿前,然后看了看大殿上好是十分悲痛的太后,然后又回头看了看沉默不语的文武百官。
他想了一下,随即开口说道:“禀太后,皇上不知所踪,臣这几日都十分担忧,臣现在也不知该说什么。但皇上既然留有密诏,那就按着皇上的意思办吧。”
“你的意思是……”太后见丞相没说明白,接着追问道。
李璟于是长叹一声,然后说道:“太后娘娘,皇上失踪五日了。”
李璟还是没有挑明。
但这时有人站出来了,是吴国公吴振业,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功臣,他过去一年多里,虽屡屡反对女皇顾瑶,但顾瑶并没有削他的爵位,也没有撤他的官职。
他依然是位列三公的一品大臣。
“太后娘娘,皇上无故失踪,臣等都很难过,但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朝廷,这天下更不能乱,为保江山社稷,还请太后娘娘,丞相共同主持本次朝会,按照皇上密诏的旨意,商议新君人选。”
吴国公直接挑明了。
而在他说完后,一些官员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参知政事苏墨则全程低着头,不说话,甚至闭上了眼睛。
她知道楚太傅在她失踪的第二日早晨就去宫里带走了楚奕。
所以太后没有控制楚奕,也就不可能拿捏楚家。
“太傅这两日一直忙着找您呢,他今日又加派了两千御林军上山搜寻,据说今日御林军从骊山下的水潭里打捞上来一具遗体,是一具成年男尸。”
听到这个这个,顾瑶本能地挑了下眉。
她没想到御林军那么快就发现了死去的白虎帮帮主齐峰的遗体。
“皇上,需要臣派人暗中观察楚家的动静吗?”李璟知道皇上最担心的应该是楚家。
顾瑶却摇了摇头。
她想了想,回道:“不用。你将太傅的行动及时告诉我就行了。另外……你待会儿派几个御林军将士去西郊大营,让岳凌将军今晚来这里。”
“好……”
李璟得到旨意后马上出去办事了。
……
苏府。
这里大门紧闭。
苏墨回到家后,就让家里的下人把大门关了。
然后他叫了自己的儿子苏琦进了密室。
父子俩此刻都急得满头大汗。
苏墨昨日才知道皇上失踪的消息,而今日他想将儿子苏煜接回家,却发现儿子根本不在玉清宫,而是前日就已经被太后带走了。
他今日多番请求太后放了自己的儿子苏煜,但太后却坚称必须找到皇上才能放了自己的儿子。
“父亲,您觉得皇上还活着吗?”苏琦看着父亲,从小到大,父亲都是沉着冷静的,他这是第一次看到父亲这么着急。
苏墨摇了摇头,因为皱眉,他额头上的皱纹都深了一些。
“那父亲也觉得皇上已经不在了吗。”苏琦倒吸了一口气。
据说皇上三日前就失踪了,可他们却是昨日才知道。
“现在皇上活不活着已经不重要了,咱们得先救出你弟弟。”
苏墨此刻只想赶紧救出自己的儿子。
太后,以及太后背后的赵家都是不好惹的,这些人毒辣起来,自己的儿子可能会没了性命。
“父亲,要不我去求楚太傅吧。我听一位宫人说,前日太傅带着御林军去了后宫,不顾太后的阻拦,强行带走了楚奕。如今也只有楚太傅能救出苏煜。”
苏墨没有立即回答的自己的儿子。
他在屋子里徘徊了好一会儿。
仔细回想今日太后和自己说的话。
太后虽然没有明说,但他感觉得到,太后实际是想通过控制自己的儿子苏煜,以达到控制他苏家的目的。
皇上失踪肯定和太后脱不了关系。
或许这背后就是太后的计谋。
这个妇人太毒了。
“苏琦,你在家好好守着,记住不要见任何外人,另外安抚好你的祖母和母亲,她们已经知道你弟弟被太后囚禁之事。”苏墨仔细考虑后,说道。
“那父亲呢?父亲亲自去楚府吗?”楚家和苏家一直没什么往来,楚太傅平日里更是看不起文臣。他担心父亲若去了楚家,会遭受冷眼。
苏墨摇了摇头,回道:“父亲去一趟相府。”
第359章 皇上密诏
元祐二年五月初六。
距离女皇顾瑶失踪已经五日。
而朝廷上下再也无法平静了。
街头巷尾也有百姓开始议论此事。
清晨,百官们匆匆忙忙赶到皇宫。
他们都穿着官服,戴着官帽,一个个的看起来都是忧心忡忡。
而今日的承光殿上没有帝王,站在上面的是当朝皇太后赵佩蓉。
太后并没有着华服,而是穿着一身简单的青绿色衣裳,头上也没有任何金饰。
她看着匆匆而来的文武官员,这些官员有许多都是新的面孔,是她不熟悉的。
随即,她开口道:“楚太傅怎么没来?”
太后扫视了一周,发现最该来的人并没有来。
“回太后娘娘,大将军还在骊山附近寻找皇上呢。”回话的是站在一旁伺候的王公公。
太后这时长叹了一声,随即眨了眨眼睛,很快那眼角就落下了两颗泪珠。
她哽咽了起来,然后一边用帕子擦眼泪,一边伤心地说道:“列位文武大臣,哀家本不应该也不需要出现在此,但今日哀家不得不站出来,告诉大家这个不幸的消息:咱们得皇上于五月初一午时在金水街附近失踪,到今日已有五日了。”
太后说完,下面的一些官员也跟着哭得起来,不过有的则只是低着头,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
太后接着又说道:“昨日晚上,哀家得到消息,那骊山附近的白水河边发现了疑似皇上的鞋子,哀家找昭和宫的几位宫人确认了,那就是皇上当日出宫时穿的鞋子。皇上目前生死未卜,哀家心力交瘁。”
太后说完,哭得更大声了。
一旁的王公公赶紧过去将太后扶住,然后让人搬了椅子过来。
“太后娘娘,您要保重凤体呀。”下面有官员站出来说道。
丞相李璟站在前排。
不过他并没有站出来说话,而是看着大殿上哭哭啼啼好似伤心过度的太后娘娘。
这太后可比他想的要奸猾,这唱戏都唱得如此逼真。
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了司礼监的声音:
“皇上密诏……众臣听旨。”
随着这个声音传来,文武官员们齐齐看向了大门口。
只见昭和殿在殿前伺候的女官手捧一道圣旨,缓缓走过来。
百官们于是全部跪下。
大殿上的太后赵佩蓉则在听到这声通报后,立即停止了哭泣,随即皱着眉看着走进来的昭和殿女官。
顾瑶竟然还留了密诏,这倒是让她很意外。
之前留了密诏让两万御林军由丞相统管,如今竟然还有一道密诏。
不过太后却是抬了下手,说道:“宣皇上密诏吧。”
周玲穿着女官穿的官服,在众人的注视下,她不紧不慢地走到大殿上,然后展开手里的圣旨,宣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大越高祖皇帝三世孙顾瑶,元祐一年正月初八登基为帝,在位时,朕谨遵先皇教诲,上敬神明先祖,下恤黎明百姓,朕志愿做一个明君,对内虚心纳谏,文治天下;对外扫平四姨,开疆拓土,创一方盛世……】
第360章 国不可一日无君
【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若朕因疾病如怀孕生产或其他意外丧失意识或离世或失踪超三日以上,朕若无子女,可由当朝丞相主持朝会,由百官商议,从顾氏宗室子中挑选才德兼备者继位。钦此!】
圣旨读完殿内所有人都愣住了。
就连坐在大殿上的太后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她完全没想到顾瑶会留下这样一道圣旨。
百官们则在此时面面相觑。
好一会儿都没有人站出来说话。
“把圣旨拿上来。”太后对刚刚宣完圣旨的女官说道。
周玲将圣旨递给了王公公,然后王公公转递给太后。
太后拿到圣旨后立即展开,看向上面的文字,一看还真是密旨,上面除了玉印,还盖了顾瑶的私印。
“这确实是顾瑶下的密旨,现在该怎么办?诸位都站出来说说吧。”太后看着下面的文武官员,说道。
说完,她又叹了一口气,抹了抹眼睛,满眼的悲伤。
官员们再次选择沉默,大殿里久久都没有人站出来。一些官阶低的官员甚至一直低着头,好像自己不存在一样。
太后见没人说话,于是看向了丞相李璟,这位三朝老臣。
“丞相,你说说吧。”太后直接点名了。
李璟从队伍中站出来,他走到殿前,然后看了看大殿上好是十分悲痛的太后,然后又回头看了看沉默不语的文武百官。
他想了一下,随即开口说道:“禀太后,皇上不知所踪,臣这几日都十分担忧,臣现在也不知该说什么。但皇上既然留有密诏,那就按着皇上的意思办吧。”
“你的意思是……”太后见丞相没说明白,接着追问道。
李璟于是长叹一声,然后说道:“太后娘娘,皇上失踪五日了。”
李璟还是没有挑明。
但这时有人站出来了,是吴国公吴振业,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功臣,他过去一年多里,虽屡屡反对女皇顾瑶,但顾瑶并没有削他的爵位,也没有撤他的官职。
他依然是位列三公的一品大臣。
“太后娘娘,皇上无故失踪,臣等都很难过,但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朝廷,这天下更不能乱,为保江山社稷,还请太后娘娘,丞相共同主持本次朝会,按照皇上密诏的旨意,商议新君人选。”
吴国公直接挑明了。
而在他说完后,一些官员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参知政事苏墨则全程低着头,不说话,甚至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