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再说,他日若是我与顾瑶有了皇子,您的孙儿将来继位,楚家就是皇族,还怕做不了官?”
  听到儿子说这些,楚渊算是明白,儿子今日是来做说客的。
  他呵呵一笑,说道:“奕儿,是皇上让你回家跟我说这些的吧?”
  楚奕笑着摇了摇头,“不是,是我自己要说的。怕父亲认不清形势,站错了队。”
  这也是他当前最担心的。
  “那顾瑶和你……”楚渊将军想问儿子和当今皇上感情怎么样。
  但他还没说完,楚奕便打断了他,说了实话,道:“父亲,顾瑶聪明才智远胜一般女子。他对儿子所谓的宠,是给银子,给赏赐,给名分,甚至给自由,但不给同房。”
  “什么?”
  仿佛被敲了一棍子,楚渊顿住,惊讶地看着儿子。。
  楚奕也不想瞒着了,让父亲知道实情,才能让他认清当前的形势。
  “父亲,顾瑶和我没有圆房,和苏家那位应该也没有。我想,当前她应该是没有想好要跟谁生下孩子,所以干脆选择不宠幸后宫里的男子。如今的情况是,我甚至楚家都得讨好了她,哄着她生个孩子才好。”
  “苏家应该是早就看到这一点,所以苏墨宁愿得罪所有高门贵族,文武百官,也要帮顾瑶整顿吏治,解决顾瑶想解决的问题。”
  楚渊突然起身,在屋子里徘徊。
  他万万没想到,事情竟然是这样。
  这小皇上竟然没有和自己的儿子圆房。
  第106章 都给我站出来
  “这个小皇上竟如此厉害!”他真是做梦也没想到还有这一招。
  楚奕耸了耸肩,无奈道:“是啊,要不文皇帝怎么会坚持要放弃自己的亲侄子,曾经的废太子顾昊,也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让顾瑶公主继位呢。”
  楚奕以前并不懂顾瑶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如今接触得多了,才发现,这个女孩七窍玲珑,聪敏过人。
  “奕儿啊……”楚渊又坐回了椅子上,思量一番后,说道:“如今既然是这种局面,父亲便支持她实施她所谓的新政,你在宫中多依着她,让她早日跟你圆了房,生个皇子。当前这情况,没有什么比让顾瑶怀个我楚家的孩子更紧要。”有了楚家血脉的皇子,他便什么也不用担心了。”
  楚奕点头回道:“明白。”
  ——
  七天的时间很快过去。
  又一日早朝。
  百官们穿着与自身品级匹配的官服,手持笏板,整齐地站在了承光殿内。
  而大殿上的帝王穿着绣了九条金龙的绯红色拖尾长袍,头戴一顶纯金打造的凤冠,华贵无比。
  顾瑶看着下面的大臣,目光在望到左边后,发现没有左仆射李相的身影,便问负责朝会登记的御史,道:“李相为何没来?”
  顾瑶记得自自己登基以来,丞相从未缺席过朝会。
  “回皇上,左仆射李大人病了,今日告假。”
  顾瑶蹙眉,她记得李相昨日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病了。
  “罢了,那便不等他了。”
  顾瑶于是说道:“七日前的朝会上,朕记得有许多臣子不满吏部尚书苏墨提出的整顿吏治,解决朝廷冗官问题的建议,朕让你们七日内想出其他更好的法子。但如今七日过去了,没有一个人提出其他的建议,朕是一份有用的折子也没收到,反而收到了这个……”
  说罢,顾瑶将眼前的一份几十位官员联名上的要弹劾吏部尚书苏墨的折子丢到了大殿上。
  她冷笑道:“倒是厉害了,让你们拿主意的时候没有,结党弹劾朝廷重臣倒是有一套。想着法不责众,联名上折子朕就不会追究你们了,是吗?”
  在折子上签了名的大臣都低着头,不敢出声,生怕被皇上注意到了后点名出来回话。
  顾瑶手一挥,将折子丢在了地上。。
  “在这折子上签了名的都给我站出来。”她怒道。
  大臣们个个都低头不语,好一会儿都没有动身,最后是贵为三公的吴国公先站了出来,其他签了名的大臣才陆陆续续站到殿前。
  顾瑶一看,满朝文武,三分之一的人站到了前面。
  这时一位大臣站出来跪拜行礼,说道:“皇上,臣子们联名上折子弹劾朝廷重臣,只要所诉事实真实合理,并无过错。皇上不该如此大怒,责备上折子的臣子。”
  说话的是御史中丞范思进。身为言官,朝堂上上奏言事是他的本职,他也经常站出来说话。
  顾瑶,“签名的也有你吧,范御史,这么急着跳出来。”
  第107章 皇上如此专制
  范思进依然跪在地上。
  他看着皇上,回道:“皇上,在先皇在位时,臣子们也经常在朝堂上说出自己的提议,也多次弹劾过有过错的朝廷大臣,但先皇宽宏大量,是位仁慈的君主,从来没有责备过臣子们。但您却容不得其他的声音,您如此专制,臣子们以后怎敢在朝堂上说话。”
  顾瑶紧抿着唇,如果她不是穿着这身帝王袍,这一刻,她真可以下去跟他怼起来。
  这家伙竟然敢在朝堂上骂他专制。
  不过此时此刻,她却不能和他对骂,以致丢了帝王的脸面。
  顾瑶喝了一口茶,压了压心里的怒气后,回道:“既然你说到了我父皇,那我就说说文皇在位时,是什么情况,父皇临终时曾告诉我,他最后悔三件事,第一,便是多次大赦天下,荫补了四万官吏入仕,导致朝廷开销巨大,入不敷出。第二,政令出不了承光殿,在位多年,庸碌无为。第三,没能富国强兵,外患不断,百姓无法安居乐业。”
  “先皇仁慈,什么都与你们商议,万事都让你们拿主意,可你们又给先皇出过什么好主意,有过什么好政绩。”
  “如今竟把先皇在世的那一套法子拿到朕面前来,企图约束朕,让朕听你们的。朕告你们,没门。”
  顾瑶拿着一旁的茶杯往地上一砸。
  她就不信了,治不了这帮士大夫。
  “皇上……”
  见皇上砸了杯子,文武吓得百官们纷纷跪下。
  “皇上息怒!”百官们齐声道。
  顾瑶这一次没让百官起身,就让他们跪着。
  他走到殿前,然后挥了下手,示意在一旁的王公公宣旨。
  王公公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圣旨,展开,说道:
  “吏部尚书苏大人接旨吧。”
  苏墨听到叫自己的名字后,忙从人群中出来,跪在了最前面。回道:
  “臣吏部尚书苏墨接旨。”
  王公公读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吏部尚书苏墨,为官二十三载,政绩斐然,才德兼备,为朝廷栋梁之才,着即日起,任中书门下参知政事一职,钦此。)
  王公公读完,在场所有大臣都抬起了头,满眼震惊的看着大殿上的帝王。
  大家不敢置信刚刚被联名弹劾的苏墨,皇上不但不惩罚,反而给他升官。
  而中书门下参知政事可比副相,是手握大权的职位。先皇在位时这个职位都是空缺的。
  皇上竟然在当朝有宰相的情况下,设参知政事。
  苏墨也没想到皇上直接升了他的官职,知道这是一个是烫手山芋,但也无法拒绝,便拜谢道:“臣谢皇上浓恩。”
  “都起来吧。”顾瑶抬手。
  百官们于是都站了起来,但一个个心里都好像压着千斤重的石头。
  顾瑶看接着说道:“苏墨,朕命你即日起召集人手成立一个改革吏治的小组,成员为十人,你自己从百官中挑选出合适的官员,与你一起承担起这份大任。朕要在七日后后看到初步的的计划。”
  “臣领旨!”
  苏墨跪着接下了圣旨。
  “皇上……”
  圣旨已下,大局已定。
  下面有的官员开始紧张起来,大多是一些没有实际差事的散官们。想着有可能被罢免官职,如热锅上的蚂蚁。
  顾瑶懒得搭理他们,直接退朝了。
  第108章 丞相,救救我们
  下朝后,官员们一部分各回各的衙门里当差,有的没有差事的直接回家。
  但今日,有三十四位官员在下了朝后,没有去衙门,也没有回家,而是去了城东相府。
  浩浩荡荡二十多辆马车停在了相府门口。
  青天白日,相府却大门紧闭。
  出来见客的,只有家里的一位小厮。
  “我家大人病了,不能见你们,各位大人都请回吧。”小厮恭敬地行了个礼。也不知道怎么着,今日家里来了这么多朝廷官员,个个还穿着官服,好像是刚下了早朝过来的。
  “丞相……”
  官员们并没有离开,而是扑腾一片跪到相府门口,三十多个人,不论官职大小,全部跪着。
  “丞相,您救救我们,救救朝廷啊!”有一位官员在门口大喊着说道。
  相府看门的小厮第一次见到这等场面,不知如何是好,只能跑进去告知自家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