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宠妹怪,随身带着一座城 第393节
得到主任鼓励的贺东华鼓着勇气去赴会。
与她见面的是船山会社的铃木课长,对方还带着一个华语翻译。
贺东华忍不住多看了这个年轻的翻译几眼,因为对方的京片子很溜,人也有些帅气。
“史先生是来本子国留学的么?”
帅气的翻译笑了笑。
“不是,我是过来工作的。”
如果张清明在现场的话,肯定会认出这位帅气的翻译是谁。
此时改名叫“史得露”的施南国笑得很迷人,把小姑娘迷得有些语无伦次。
第422章 张白露的暑假
七月是暑假。
张家又发生了几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所谓“不大不小”自然指的是张家,要是普通人家能遇到其中一件,算是两辈子上足了高香。
张清明在港岛搞风搞雨,家里依旧波澜不兴,没人知道他的“丰功伟绩”。
张夏至的出租车公司已经彻底走上了正轨。
驾校的第一批五十名新司机拿到了驾照,他们都获得了成为出租车司机的机会。
之前有过碰碰车经历的桑塔纳被扔给了他们驾驶,只有五十人里面的前二十名才有机会驾驶新车。
夏天出租车公司迎来了大发展时期。
但对于张功高和李二秀来说,张夏至最大的好事,并不是又赚到了多少钱,事业取得了多大发展,而是这丫头终于把多余的精力放在了学习上。
暑假前的大一期末考试,张夏至竟然拿到了专业第一的成绩。
哪怕是并列第一,也足以让很多人对张夏至刮目相看。
张夏至也对自己获得这个成绩感到格外欣喜,哪怕是她名下的诸多产业赚了再多的钱也比不上这个“专业第一”带给她的满足感和虚荣心。
她最近的打扮,也在完全向着知识女性的方向发展,生生把那种小白花的娇弱感,变成了内敛而含蓄的知性美。
就连有些之前看她的做派不太顺眼的教授,也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说张夏至到底是书读的多了,终于有了读书人的样子。
这也让张夏至在水木学生们中形象又上了两个台阶。
成了下一任学生会会长最热门的人选。
对于学习这一块,家里最有发言权的还得是老三张白露。
面对父母在外人面前吹嘘二姐的第一名,以及二姐在家里的种种傲娇、显摆,她只是在一边偷偷笑着。
她哪里不知道,大哥实在看不惯二姐之前的种种做派,亲自出手给二姐拟定了一个竞争计划。
靠着大哥提供的几套打印稿复习资料和知性美的人设剧本,才有了二姐如今的模样。
那几套打印稿复习资料,听说在二姐考完之后就心急火燎的给烧掉了……,嘻嘻嘻嘻。
至于那几位改了对二姐口风的教授……,大概是真的被大哥提供的知性美剧本给感动了吧……。
反正她打死都不会把原因归咎于----这几位教授的家人和后辈都拿到了海淀区这次房改小区项目第一批安置的名额。
张家的好消息不少,张功高和李二秀在外头显摆自己二女儿第一名的时候,时不时的还会“嫌弃”自家老三。
“你问我家老三啊?”
“哎,这丫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她才好!”
“自从考了一个全国状元,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本来是物理专业的学生,结果还考了生物、化学加数学,您说这能考到好分数吗?”
“哦,您是问都考了多少分?”
“哎~~,幸亏大学一年级很多基础科目都是共通的,四个专业加起来才十九门,其中生物学的一门功课就考的不太好。”
“多少分?她这一门差两分才是满分,虽然也是那个学科的第一名,但到底还是比不上满分啊。”
“本来说好十九科满分的,结果才拿了十八个……诶,您就走了……?”
以上是张功高提到张白露的日常。
这还算是比较“含蓄”的,换做老妈李二秀,她本来也想含蓄一下,可惜的是她文化水平和实力着实有限。
“你们家老三明年读大二了吧?”
“可不是嘛,本来该读大二的,就算不想读,你跳个级读大三也好啊,”李二秀把膝盖惋惜的拍得山响,“可她的几个教授实在是太过分,硬拉着这孩子去读什么研究生?!”
“国家都说了大学要读四年,这不是硬生生的抢走了孩子我们家三年时间么?!”
“这少掉的三年津贴算起来可不少,你说我们家是那么好糊弄的人吗?”
在同李二秀说话的几个大妈都停下了手里的毛衣线,仔细看了一眼李二秀手腕上那晃动的厉害的翡翠珠子,很违心的附和了一句:“三年津贴,确实算起来不少了……。”
“所以呀,我就去找他们学校要回来的三年津贴!”
有个大妈实在忍不住。
“这个有点过……你不会真的去要了吧?”
“那必须的!”
“那人家学校怎么说?没影响到你家孩子读研……吧?”
“唉,人家学校领导不愧是做大学问的,那叫一个和善和好说话。”
“我就悄摸摸的提了一嘴,人家领导立即就给批了,还问我要不要四份?”
“您说多不好意思啊!”
“李二秀,你不会真的要了四份吧?”
“我也不想要,但人家领导非给啊,哎,愁,这孩子身体本来就弱,还要读四个专业的研究生……。”
本来不聊到天黑不会散的大妈们今天散的格外早。
街坊邻居都知道张家两个闺女读书厉害,尤其是排行第三的那个。
但聊到这份上已经跟天书差不多了,实在让人很难相信。
可偏偏街道上的人说这些都还是真的!!
真是让人又羡慕又气,聊不下去了,回家打孩子去!!!
张白露这回的期末考试并不是京大的年级第一或者专业第一。
因为学校把她的成绩都拿出来单独核算----免得把这一届的学生打击的太厉害。
就连一二三等奖学金、甚至少见的特等奖学金,也没张白露的份。
她拿的是学校专门设立的一个奖学金----白露奖学金。
金额是特等奖学金的十倍。
对于给一个大一学生设立这种殊荣性的奖学金,全校所有老师和教授都没有任何意见。
因为在这短短一个月里,这个大一新生拿出了五项国家级成果和两项世界级创新成果!
其中有一项成果甚至不能对外透露半分消息。
坐在窗前走神的张白露,想到自己不小心弄出来的那个药剂效果,忍不住心虚的吐了吐舌头。
她不过是想借助空间里的植物配置一种痒痒粉给姐妹几个防身,谁知却弄出了一种极为厉害的神经毒素。
无论人畜只要沾染一点,会在十秒钟内失去行动能力,维持半个小时到一个钟头不等。
而更离谱的是她还配出了解药。
其实这种东西对于国家层面来说不算太过重要。
但这东西和解药如果是国家可以低成本批量生产,意义就变得不同起来。
先不说在军事上的作用,仅仅是这东西的减弱减弱减弱版本,用在手术上的效果就极为不错。
“爸爸妈妈带着小雪去维也纳参加青年钢琴大赛,要到八月才会回来。”
“都暑假了二姐还是忙忙碌碌的,自己又不想去实验室……至于大哥……哎~。”
“要不,趁着暑假有时间,回鼎市一趟?”
第423章 堂姐还是亲姐?
(抱歉,刚才自己看了前几天写的几章,实在是不成样子。语音码字干巴巴的,语序也乱。)
绿皮火车再次临时停靠在某个不知名的小站。
七月的天气里,阳光只剩下一种刺眼的白色。
让火车窗外的一切都带着明亮的色彩。
虽然车窗内有着空调,但靠近窗户一些还是能感受到窗外的炎热。
单独的软卧车厢里,张白露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一切。
几辈子下来,她也是第一次坐这种层次的软卧。
不是她父母之前坐的那种四人座包间。
随着张清明的不断付出,其家人享受的待遇也是一升再升。
这里纯粹就是一个小小的房间。
宽两米,长约四米,地面上铺着红地毯。
车窗是两米双开的大窗户。
与她见面的是船山会社的铃木课长,对方还带着一个华语翻译。
贺东华忍不住多看了这个年轻的翻译几眼,因为对方的京片子很溜,人也有些帅气。
“史先生是来本子国留学的么?”
帅气的翻译笑了笑。
“不是,我是过来工作的。”
如果张清明在现场的话,肯定会认出这位帅气的翻译是谁。
此时改名叫“史得露”的施南国笑得很迷人,把小姑娘迷得有些语无伦次。
第422章 张白露的暑假
七月是暑假。
张家又发生了几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所谓“不大不小”自然指的是张家,要是普通人家能遇到其中一件,算是两辈子上足了高香。
张清明在港岛搞风搞雨,家里依旧波澜不兴,没人知道他的“丰功伟绩”。
张夏至的出租车公司已经彻底走上了正轨。
驾校的第一批五十名新司机拿到了驾照,他们都获得了成为出租车司机的机会。
之前有过碰碰车经历的桑塔纳被扔给了他们驾驶,只有五十人里面的前二十名才有机会驾驶新车。
夏天出租车公司迎来了大发展时期。
但对于张功高和李二秀来说,张夏至最大的好事,并不是又赚到了多少钱,事业取得了多大发展,而是这丫头终于把多余的精力放在了学习上。
暑假前的大一期末考试,张夏至竟然拿到了专业第一的成绩。
哪怕是并列第一,也足以让很多人对张夏至刮目相看。
张夏至也对自己获得这个成绩感到格外欣喜,哪怕是她名下的诸多产业赚了再多的钱也比不上这个“专业第一”带给她的满足感和虚荣心。
她最近的打扮,也在完全向着知识女性的方向发展,生生把那种小白花的娇弱感,变成了内敛而含蓄的知性美。
就连有些之前看她的做派不太顺眼的教授,也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说张夏至到底是书读的多了,终于有了读书人的样子。
这也让张夏至在水木学生们中形象又上了两个台阶。
成了下一任学生会会长最热门的人选。
对于学习这一块,家里最有发言权的还得是老三张白露。
面对父母在外人面前吹嘘二姐的第一名,以及二姐在家里的种种傲娇、显摆,她只是在一边偷偷笑着。
她哪里不知道,大哥实在看不惯二姐之前的种种做派,亲自出手给二姐拟定了一个竞争计划。
靠着大哥提供的几套打印稿复习资料和知性美的人设剧本,才有了二姐如今的模样。
那几套打印稿复习资料,听说在二姐考完之后就心急火燎的给烧掉了……,嘻嘻嘻嘻。
至于那几位改了对二姐口风的教授……,大概是真的被大哥提供的知性美剧本给感动了吧……。
反正她打死都不会把原因归咎于----这几位教授的家人和后辈都拿到了海淀区这次房改小区项目第一批安置的名额。
张家的好消息不少,张功高和李二秀在外头显摆自己二女儿第一名的时候,时不时的还会“嫌弃”自家老三。
“你问我家老三啊?”
“哎,这丫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她才好!”
“自从考了一个全国状元,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本来是物理专业的学生,结果还考了生物、化学加数学,您说这能考到好分数吗?”
“哦,您是问都考了多少分?”
“哎~~,幸亏大学一年级很多基础科目都是共通的,四个专业加起来才十九门,其中生物学的一门功课就考的不太好。”
“多少分?她这一门差两分才是满分,虽然也是那个学科的第一名,但到底还是比不上满分啊。”
“本来说好十九科满分的,结果才拿了十八个……诶,您就走了……?”
以上是张功高提到张白露的日常。
这还算是比较“含蓄”的,换做老妈李二秀,她本来也想含蓄一下,可惜的是她文化水平和实力着实有限。
“你们家老三明年读大二了吧?”
“可不是嘛,本来该读大二的,就算不想读,你跳个级读大三也好啊,”李二秀把膝盖惋惜的拍得山响,“可她的几个教授实在是太过分,硬拉着这孩子去读什么研究生?!”
“国家都说了大学要读四年,这不是硬生生的抢走了孩子我们家三年时间么?!”
“这少掉的三年津贴算起来可不少,你说我们家是那么好糊弄的人吗?”
在同李二秀说话的几个大妈都停下了手里的毛衣线,仔细看了一眼李二秀手腕上那晃动的厉害的翡翠珠子,很违心的附和了一句:“三年津贴,确实算起来不少了……。”
“所以呀,我就去找他们学校要回来的三年津贴!”
有个大妈实在忍不住。
“这个有点过……你不会真的去要了吧?”
“那必须的!”
“那人家学校怎么说?没影响到你家孩子读研……吧?”
“唉,人家学校领导不愧是做大学问的,那叫一个和善和好说话。”
“我就悄摸摸的提了一嘴,人家领导立即就给批了,还问我要不要四份?”
“您说多不好意思啊!”
“李二秀,你不会真的要了四份吧?”
“我也不想要,但人家领导非给啊,哎,愁,这孩子身体本来就弱,还要读四个专业的研究生……。”
本来不聊到天黑不会散的大妈们今天散的格外早。
街坊邻居都知道张家两个闺女读书厉害,尤其是排行第三的那个。
但聊到这份上已经跟天书差不多了,实在让人很难相信。
可偏偏街道上的人说这些都还是真的!!
真是让人又羡慕又气,聊不下去了,回家打孩子去!!!
张白露这回的期末考试并不是京大的年级第一或者专业第一。
因为学校把她的成绩都拿出来单独核算----免得把这一届的学生打击的太厉害。
就连一二三等奖学金、甚至少见的特等奖学金,也没张白露的份。
她拿的是学校专门设立的一个奖学金----白露奖学金。
金额是特等奖学金的十倍。
对于给一个大一学生设立这种殊荣性的奖学金,全校所有老师和教授都没有任何意见。
因为在这短短一个月里,这个大一新生拿出了五项国家级成果和两项世界级创新成果!
其中有一项成果甚至不能对外透露半分消息。
坐在窗前走神的张白露,想到自己不小心弄出来的那个药剂效果,忍不住心虚的吐了吐舌头。
她不过是想借助空间里的植物配置一种痒痒粉给姐妹几个防身,谁知却弄出了一种极为厉害的神经毒素。
无论人畜只要沾染一点,会在十秒钟内失去行动能力,维持半个小时到一个钟头不等。
而更离谱的是她还配出了解药。
其实这种东西对于国家层面来说不算太过重要。
但这东西和解药如果是国家可以低成本批量生产,意义就变得不同起来。
先不说在军事上的作用,仅仅是这东西的减弱减弱减弱版本,用在手术上的效果就极为不错。
“爸爸妈妈带着小雪去维也纳参加青年钢琴大赛,要到八月才会回来。”
“都暑假了二姐还是忙忙碌碌的,自己又不想去实验室……至于大哥……哎~。”
“要不,趁着暑假有时间,回鼎市一趟?”
第423章 堂姐还是亲姐?
(抱歉,刚才自己看了前几天写的几章,实在是不成样子。语音码字干巴巴的,语序也乱。)
绿皮火车再次临时停靠在某个不知名的小站。
七月的天气里,阳光只剩下一种刺眼的白色。
让火车窗外的一切都带着明亮的色彩。
虽然车窗内有着空调,但靠近窗户一些还是能感受到窗外的炎热。
单独的软卧车厢里,张白露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一切。
几辈子下来,她也是第一次坐这种层次的软卧。
不是她父母之前坐的那种四人座包间。
随着张清明的不断付出,其家人享受的待遇也是一升再升。
这里纯粹就是一个小小的房间。
宽两米,长约四米,地面上铺着红地毯。
车窗是两米双开的大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