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宠妹怪,随身带着一座城 第392节
  小马抱着差点走掉的赵恭泉,哭着笑了起来。
  “不是三千万美刀!!!”
  “是三个亿!”
  “三个亿啊,整整三个亿!!”
  “全是美刀!!!”
  被彻底震惊了的赵恭泉,这才重新看了一遍手里的公文。
  果然是他少看了一个零。
  如同疯子一般的两人在月台上又蹦又跳,哭的像两个孩子。
  运十大飞机项目,本来应该在今年被彻底撤销。
  说一千到一万,不管当初是不是有人提出起造不如买或者租的建议,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缺乏外汇。
  张清明很清楚,取消运十大飞机项目这里头牵扯了太多的人和事。
  所以他很明智的,没有直接反对取消这个项目和提议停止和波音公司的谈判。
  他在给国内回款的时候,就着重提出了想和国家联合研发大飞机项目的意见。
  差点被正式解散的y10项目组,得到的三亿美刀里有二点五亿美刀是属于他的投资。
  之前连三千万rmb都拿不出来的部委,这一次也咬着牙跟投了五千万美刀。
  一是因为他们这回手里终于活泛了一些;
  二是因为以现在张清明的面子和投资项目的格调,低于五千万美刀,他们还真不好意思拿出手。
  在张清明看来,重启运十项目不光能够解决国内大飞机自产的问题,更能带动大批的航空工业同时发展。
  运十造出来卖不出去?
  那是因为人们太小看国内的航运市场了。
  不说别的,被飞机供给严重卡住脖子的港龙航空公司,就会是运十项目的第一个大客户。
  第421章 张主任
  除去给国内回款三十亿美刀,张清明同时宣布东方银行基金进行第一次短期分红。
  而这一次分红还有额外派息,但凡购买东方基金超过两千块的人,竟然拿到总数八百块的奖励利息!!
  很多坚持支持东方银行和张清明的家族和个人赚的盆满钵满。
  这让那些没有购买东方基金,甚至是退出了东方基金止损的人,捶胸顿足后悔不已,眼睛都嫉妒红了。
  这一回就算港府再怎么宣传张清明和东方银行的负面资料,再怎么传播不靠谱的假消息。
  也无法阻挡人们争先恐后购买东方基金的热情。
  东方银行和嘉华银行各自总行和支行所在的街道,这几天都被汹涌的人群所挤满。
  几乎所有人手里都挥舞着钞票,想要挤进远方的营业厅大门。
  东方银行的电脑业务部,营业员们的手指都敲出了火花。
  因为对本基金的大宗投资,都是通过转账进行。
  “不好意思,刘生,最多只能给你一千万的额度了。”
  “千万别误会,实在不是看不起您,而是我的权限已经只能卖出这么多了。”
  “一千万够谁买的?找你们经理来!”
  “实在是抱歉,刘生,我们经理正在为李家的大公子解释这个问题。”
  “衰佬,你唬谁呢?”
  “你们张董不是说过不设上限的吗?”
  “那是之前,现在第二批基金购买都被设了限购额度。”
  “因为这批基金都会享受短期分红的待遇……。”
  “多短?”
  “我们张董说过,最短一个月最长一个季度,就会进行分红,当然分红的比例肯定没有现在这次这么高!”
  “我明,这一次你们张董在白银上赚的太多,所以才这么大方,没人会以为月月会有这种好事。”
  “喂,晚上有空没?我请你去夜总会,好歹再让一点额度给我啦……。”
  刚刚从北美回来的周嘉荣忙得脚不沾地。
  如今的他正式成为了东方银行的ceo,张清明还给了他5%的职工股权。
  白银大战过后没几天,港岛人都在疯抢东方基金的第二批购买资格。
  每天都有大量的港岛家族来人拜访他。
  对于第二批基金筹资,张清明还真的设置了限购条款,因为他不想有人借机在基金内部做大。
  周嘉荣才抽空喝了口水,秘书就匆匆赶来。
  “周生,港督府的m先生来了。”
  周嘉荣吃了一惊。
  “他来干什么?”
  但周嘉荣想到这位m先生其实是港督的私人会计师,脸上便露出了笑容。
  果然,就算是英伦人里的死忠,也不会跟金钱过不去。
  港岛的那帮英伦人,估计也看上了东方基金第二批募资的额度。
  “请他去小会客室,我马上就过去。”
  其实不光是港督府,就连汇丰、太古甚至是大输家英伦央行新老大派来的代表也飞抵了港岛。
  东方基金的盈利率实在是太过诱人——这才过去一个月,东方银行和嘉化银行在本子国抄底收购的地皮、房产已经上涨了25%!!!
  想到一个月前因为火山喷发和地震而跌破底的本子房价,几乎所有投资者都想剜掉自己的眼睛。
  毕竟只是外力导致的火山喷发,看似宏大的火山联动和地震,在七月初彻底恢复了平静。
  本子国虽然损失惨重,但却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快速恢复着元气。
  如今各大财团都想在这个时候杀入本子国的房产市场赚一笔快钱,可惜本子国大藏省知道其危害,死活都不肯开放多余的许可。
  所以很多人转头大举投资已经搭好了进入本子国桥梁的东方基金。
  当然,赞同鹰酱对本子国出手的人也越来越多。
  张清明忙里偷闲,带着孟轻尘再次回到了本子国。
  赚了这么多钱,他自然想好好享受一下。
  在这次白银大战里,世界各国投机商都以为那些海啸一般的白银是来自国内。
  因为除了北极熊和鹰酱,能拿出这么多白银来砸人的估计只有兔哥了,连墨西哥都够呛。
  而国内的人们却以为张清明的白银是来自某些神秘的国度(非法开采),本就缺白银的国内趁着白银在白菜价,不,是咸菜价的时候大笔吃进了一些。
  当一些机构又趁机开始做多拉高银价,国内立即停止了收购。
  有趣的是,这些机构见到国内停止收购也不慌张,依然缓慢的拉动银价回升——他们以为国内这次消耗了太多的白银,迟早会大举吃进......。
  其实国内早就吃饱了......。
  按照国外机构的测算,张清明这次本人获利大概在八亿美刀左右,但他们不知道张清明卖出的那些白银也是他的“纯收益”。
  他非但一分没亏,纯收益甚至达到了近三十亿美刀。
  这些钱他没有继续投资本子地产,而是全部用来购买鹰酱的债务。
  日币即将上涨,美刀将陆续下跌,这意味着美债会大规模上涨,不赚白不赚。
  张清明这回来到东京,依旧是用的“张云生”的身份。
  如今全世界都知道国内在白银上赚了一大笔,所以很多驻外贸易机构都稍微提升了一下办公的环境。
  “张云生”所在的联合营业部,就把隔壁的套间也租了下来,从此拥有了两个办公区和一个单独办公室的格局。
  单独的那个办公室自然是营业部主任来使用。
  只不过因为上批药品的问题,联合营业部主任高东海被调回了国内。
  而空出的主任一职,竟然给了京城来的小张——不,现在应该叫“张云生”主任。
  而且营业部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之前大家都是来自各个不同的贸易单位,由各单位协商后让高东海管理办公室的日常事务,但不涉及各自的业务范围。
  而这次却将所有人的编制都划归了联合营业部管理,只是他们对口的业务对象仍然是原单位。
  张清明摇身一变,成了所有人的正式领导。
  不服气的人自然有,但都没能坚持两天。
  因为张清明一个白天就把所有人的采购业务搞定,价格和质量都非常理想(其实就是他直接从随身城市里出货)。
  这让大家不得不服气......。
  高东海单位送来顶替他销售位置的是个小姑娘,叫贺东华。
  她拿着一份某会社送来的货品单来请教张主任。
  “主任,这个船山会社我可以去接触一下么?”
  张清明想了想,他也听说过这个会社。
  这个船山会社在华国留学生里的影响力似乎很不错,还曾经为多个华国留学生和来访学者提供过资助。
  船山株式会社的主营业务是矿产,难道是听说最近国内赚了不少,所以这个船山会社才想着借机出口一批矿物到国内去么?
  “你先小心一点接触,买与不买回来再说,胆子大一点,别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