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银河,你最近是不是科幻小说看得太多?每天都在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什么天外来客,什么远古棺椁,什么水晶头骨,什么玛雅文明……你的小脑袋瓜里都装着些什么乱七糟八的东西?”阿初爱怜地揉了揉银河软软的头发。
“妈妈说的,又不是我说的……”银河委屈地低下头撇了撇嘴。
“好吧,好吧,妈妈说醉话,不怪你,不怪你……”阿初像哄孩子似的把银河搂在怀中安抚,她永远不会责备银河天马行空,银河这样被娇惯长大的孩子拥有一辈子任性的权利,她来到这个世界上或许就是为了体验被爱,体验关怀。
“阿初,你长大想做什么样的人呢?”银河躺在阿初怀中看着璀璨的星河发问。
“我们云城的女孩从古至今只有一条路,小时候洗衣做饭,照看弟妹,大一点打工赚钱,结婚生子……如果运气好可以找个勤快点的丈夫,两人一起分担生活,如果运气不好就侍奉一个懒鬼,怀一堆孩子。”阿初向银河诉说她一眼可以看到尽头的人生。
“阿初会变得像镇上那些女人一样吗?”银河眼眸变得像丛林里迷途的小鹿一样湿漉漉。
“大概会吧,我们云城的女人没有第二条路可走……”阿初给了银河一个悲观的回答,随后又打起精神问银河,“那你呢,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样的人?”
“我长大以后想做一个填词人,我想以银河为主题写一首歌,我的叔叔就是填词人,我收集了许多填词人的签名,我要给妈妈写歌,我要给你写歌……”银河谈及理想眼睛和天上的星斗一样明亮。
银河第一次自己写下歌词兴冲冲地跑来拿给阿初,她双手托着面颊眼巴巴地等待阿初表扬,两只穿着白色帆布鞋的脚在椅子上不安分地晃来晃去。
“写歌词这种事就是要熬心血,要咬文嚼字,你瞧瞧你,同样的词语在一个段落里出现了三次,‘的地得 ’这种最起码的语文常识竟然也使用错。”阿初拿起笔把错误的地方用红笔圈好。
银河拿着那张被挑出好几处错误的歌词跑到河边大哭了一场,阿初一路追到河边看着银河缩着肩膀抽泣地可怜模样,陡然想起银家对银河向来都是鼓励式教育。
银南秋怕镇上老师嫌弃银河被家里养得太娇气,每逢年节便往老师家里送点心,送水果,老师们体谅她爱女心切在学校对银河也格外纵容。银河因为阿初的否定一生再也没提笔写过歌词,阿初原本以为这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她从未想过自己挑错的举动会斩断银河的梦想。
那个孩子像玻璃制品一样透明易碎,阿初想和银南秋一样好好呵护她,如同呵护一个本来不应该存在于这世间的美好梦境,只可惜那个孩子最终还是摔在地上碎得七零八落,世人万千没有任何一个能阻止她的极速下坠。
初三那年阿初的远房表叔带着女儿阿稼来家中做客,阿初家房间小,父母便打发阿初、阿男和堂妹到银家借住,银南秋为了能让阿初在家中处境好点,这些年间没少找各种理由接济阿初家里,两家人的关系要比从前和睦许多。
阿初远房表叔这次来的目的是为了借钱,他去年与前妻离婚,今年准备再婚,新婚妻子提出要礼金,表叔父母都不在人世,他没有亲兄弟,本人压根儿没存款,便想找远房哥嫂想想办法。阿初爸妈把余额几百块的存折取出来给表叔看,表叔这才打消从哥嫂家借钱的心思。
那晚表叔见银河家房子已经建到三层高,银河每天打扮得像城里孩子一样清爽干净便打起了坏主意,他抵赖银河父亲对自己的女儿阿稼做出禽兽之举,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在银家榨取一笔钱来用作二婚。
银河父亲在阿初她们借住那几天晚上为了避嫌去镇上另一处房子居住,两家对峙的当口,镇上老百姓们没有一个肯为银河父亲说话。继父怕阿初帮银家把她关进了仓房,阿稼为了讨好父亲编出许多荒唐情节。那些人都知道阿初的表叔是个流氓无赖,可就是没有一个人肯站在银家这边,银家在小镇实在太嚣张,太显眼,镇民中有许多在心里期望银家倒大霉。
银河当木匠的父亲不堪受辱,挥起斧头砍死了阿初的表叔和女儿阿稼,银河父亲入狱,母亲发疯,镇上人们传言银河生辰不吉利给父母带来了厄运,所有人见到银河都像见到瘟疫一样远远绕开,父母也坚决不允许阿初再以任何方式接近银河,继父扬言,如果看到阿初和银河出现在一起就不允许她继续上学。
那个孩子再也不像天上的云朵一般干净洁白,她的头发开始打结,她的衬衫上面沾满污点,她的鞋带像坨掉剩面条似的系成乱糟糟一团,她每天再也不带令人羡慕的丰盛午餐。班上一个老师开始总是找各种理由批评她,孩子们也开始成群结队的欺负她,那个曾经拥有小鹿一样湿漉漉眼眸的孩子,短短几个月之间竟然拥有了像神明一样悲悯的眼神。
阿初三个月之后才找到说服继父让自己接触银河的理由,她对家里说银河手里还有不少钱,如果继父允许她去银河家里住一段时间,她会劝说银河为自己出读高中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
阿初继父听到这番计划先是唇角眉梢藏喜,随后又一本正经地告诫阿初只准她读职校。云城职校毕业后可以直接进签约合作的外资工厂,她当了工人一方面可以赚钱补贴家用,另一方面未来也可以找个好点的对象,千万不要梦想着念高中,读大学。
阿初别无他法,只好暂且答应,只要家里允许她去银河家住便已是谢天谢地。
第23章
阿初在前往银河家的路上无可避免地想起银南秋,银南秋精神病发之前曾千方百计交给阿初一封亲笔信、两把钥匙、三张存折,那封信大部分内容是她身为母亲一本正经地交代,同时亦夹杂着几许不着四六的疯话。
“阿初,阿姨一点都不怪你没有站出来为叔叔说话,阿姨知道你年纪还小没有办法忤逆大人,千万不要因为这件事在心里责怪自己。
阿姨最近各个方面都感觉不太好,每天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如果未来有一天我不在你们身边,我希望你能教会银河照顾自己,照顾你,你们两个今后一定要彼此互相照顾。
银河是个很好的孩子,我们原本属于另一个平行世界,银河让我陪她来这里就是为了守护你,拯救你,带走你,只可惜我们来到这里之后记忆会变薄弱,银河已经不记得来此地的初衷,我在另一个世界的记忆也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现在看来我们已经无法完成此行的使命,阿姨要先回去了,很抱歉,阿姨没能搭救你们。阿初,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妈妈在这里鞠躬谢谢你。
这就是命啊,果然是命啊,注定了的命,改不了的命……”
阿初相隔三个月后身披月光再一次推开银河的家门,银河家中已经没有从前那种好闻的香味,那孩子换下来的脏衣服在卫生间里堆成一座小山,原本宽敞明亮的厨房里面处处散落着空方便面盒和空饼干袋。
“我的小可怜,别怕,是我,阿初,我从今天开始会留在这里一直一直陪你。”阿初在写字桌底下找到裹着被子瑟瑟发抖的银河。
“阿初。”银河从被子里伸出脏兮兮的小手抱紧阿初。
阿初烧好水把身体轻飘飘的银河抱进浴缸洗澡,她蹲在浴缸旁边拿着浴花反复清理银河的皮肤,她给银河洗脏兮兮的头发并用吹风机吹干,她细心地剪掉银河已经长出一截的指甲。银河很快又成为从前那个香香软软的孩子,只是她的眼神变了,阿初知道从前那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再也回不来了。
银河被吹干的乌发随意散落在肩头,那个在母亲保护之下从不拘泥于性别的孩子,如今身体已经有了成年人的起伏,阿初发誓要和银南秋还在时一样好好照顾她,银河绝对不可以被亲近的人再抛弃一次,那个脆弱的孩子已经无法承受任何打击。
“别关灯,我怕黑。”那晚银河闹着不肯关灯,手里紧紧捏着她的黄色小鸭子玩偶。
“好的,乖乖,那我们今晚就不关灯,姐姐给你唱摇篮曲。”阿初用自己能想象出最亲昵的称谓来呼唤银河,阿初用自己能想象出最温柔的方式去对待银河,她幻想在童年时得到什么样的爱护,便把同样的爱护毫无保留灌注给银河。
阿初并没有像银南秋在信中要求的那样教银河学会照顾自己,她反而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另一个银南秋,阿初在无微不至照顾银河生活起居的同时,偶尔会产生一种照顾幼年自己的错觉。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阿初并不觉得银河是拖累,她反倒在照顾银河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精神愉悦,银河越是依赖她,她便越有成就感,银河越是离不开她,她也越是离不开银河。
初中毕业后银河陪阿初去县城里读职校,那孩子本可以读一所正常学校,可她根本无法忍受和阿初分离。两个人在学校附近的老小区里租了一间公寓,每天像连体婴一样出没在学校各个角落,同学们之间渐渐传起了与性取向有关的风言风语。
“妈妈说的,又不是我说的……”银河委屈地低下头撇了撇嘴。
“好吧,好吧,妈妈说醉话,不怪你,不怪你……”阿初像哄孩子似的把银河搂在怀中安抚,她永远不会责备银河天马行空,银河这样被娇惯长大的孩子拥有一辈子任性的权利,她来到这个世界上或许就是为了体验被爱,体验关怀。
“阿初,你长大想做什么样的人呢?”银河躺在阿初怀中看着璀璨的星河发问。
“我们云城的女孩从古至今只有一条路,小时候洗衣做饭,照看弟妹,大一点打工赚钱,结婚生子……如果运气好可以找个勤快点的丈夫,两人一起分担生活,如果运气不好就侍奉一个懒鬼,怀一堆孩子。”阿初向银河诉说她一眼可以看到尽头的人生。
“阿初会变得像镇上那些女人一样吗?”银河眼眸变得像丛林里迷途的小鹿一样湿漉漉。
“大概会吧,我们云城的女人没有第二条路可走……”阿初给了银河一个悲观的回答,随后又打起精神问银河,“那你呢,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样的人?”
“我长大以后想做一个填词人,我想以银河为主题写一首歌,我的叔叔就是填词人,我收集了许多填词人的签名,我要给妈妈写歌,我要给你写歌……”银河谈及理想眼睛和天上的星斗一样明亮。
银河第一次自己写下歌词兴冲冲地跑来拿给阿初,她双手托着面颊眼巴巴地等待阿初表扬,两只穿着白色帆布鞋的脚在椅子上不安分地晃来晃去。
“写歌词这种事就是要熬心血,要咬文嚼字,你瞧瞧你,同样的词语在一个段落里出现了三次,‘的地得 ’这种最起码的语文常识竟然也使用错。”阿初拿起笔把错误的地方用红笔圈好。
银河拿着那张被挑出好几处错误的歌词跑到河边大哭了一场,阿初一路追到河边看着银河缩着肩膀抽泣地可怜模样,陡然想起银家对银河向来都是鼓励式教育。
银南秋怕镇上老师嫌弃银河被家里养得太娇气,每逢年节便往老师家里送点心,送水果,老师们体谅她爱女心切在学校对银河也格外纵容。银河因为阿初的否定一生再也没提笔写过歌词,阿初原本以为这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她从未想过自己挑错的举动会斩断银河的梦想。
那个孩子像玻璃制品一样透明易碎,阿初想和银南秋一样好好呵护她,如同呵护一个本来不应该存在于这世间的美好梦境,只可惜那个孩子最终还是摔在地上碎得七零八落,世人万千没有任何一个能阻止她的极速下坠。
初三那年阿初的远房表叔带着女儿阿稼来家中做客,阿初家房间小,父母便打发阿初、阿男和堂妹到银家借住,银南秋为了能让阿初在家中处境好点,这些年间没少找各种理由接济阿初家里,两家人的关系要比从前和睦许多。
阿初远房表叔这次来的目的是为了借钱,他去年与前妻离婚,今年准备再婚,新婚妻子提出要礼金,表叔父母都不在人世,他没有亲兄弟,本人压根儿没存款,便想找远房哥嫂想想办法。阿初爸妈把余额几百块的存折取出来给表叔看,表叔这才打消从哥嫂家借钱的心思。
那晚表叔见银河家房子已经建到三层高,银河每天打扮得像城里孩子一样清爽干净便打起了坏主意,他抵赖银河父亲对自己的女儿阿稼做出禽兽之举,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在银家榨取一笔钱来用作二婚。
银河父亲在阿初她们借住那几天晚上为了避嫌去镇上另一处房子居住,两家对峙的当口,镇上老百姓们没有一个肯为银河父亲说话。继父怕阿初帮银家把她关进了仓房,阿稼为了讨好父亲编出许多荒唐情节。那些人都知道阿初的表叔是个流氓无赖,可就是没有一个人肯站在银家这边,银家在小镇实在太嚣张,太显眼,镇民中有许多在心里期望银家倒大霉。
银河当木匠的父亲不堪受辱,挥起斧头砍死了阿初的表叔和女儿阿稼,银河父亲入狱,母亲发疯,镇上人们传言银河生辰不吉利给父母带来了厄运,所有人见到银河都像见到瘟疫一样远远绕开,父母也坚决不允许阿初再以任何方式接近银河,继父扬言,如果看到阿初和银河出现在一起就不允许她继续上学。
那个孩子再也不像天上的云朵一般干净洁白,她的头发开始打结,她的衬衫上面沾满污点,她的鞋带像坨掉剩面条似的系成乱糟糟一团,她每天再也不带令人羡慕的丰盛午餐。班上一个老师开始总是找各种理由批评她,孩子们也开始成群结队的欺负她,那个曾经拥有小鹿一样湿漉漉眼眸的孩子,短短几个月之间竟然拥有了像神明一样悲悯的眼神。
阿初三个月之后才找到说服继父让自己接触银河的理由,她对家里说银河手里还有不少钱,如果继父允许她去银河家里住一段时间,她会劝说银河为自己出读高中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
阿初继父听到这番计划先是唇角眉梢藏喜,随后又一本正经地告诫阿初只准她读职校。云城职校毕业后可以直接进签约合作的外资工厂,她当了工人一方面可以赚钱补贴家用,另一方面未来也可以找个好点的对象,千万不要梦想着念高中,读大学。
阿初别无他法,只好暂且答应,只要家里允许她去银河家住便已是谢天谢地。
第23章
阿初在前往银河家的路上无可避免地想起银南秋,银南秋精神病发之前曾千方百计交给阿初一封亲笔信、两把钥匙、三张存折,那封信大部分内容是她身为母亲一本正经地交代,同时亦夹杂着几许不着四六的疯话。
“阿初,阿姨一点都不怪你没有站出来为叔叔说话,阿姨知道你年纪还小没有办法忤逆大人,千万不要因为这件事在心里责怪自己。
阿姨最近各个方面都感觉不太好,每天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如果未来有一天我不在你们身边,我希望你能教会银河照顾自己,照顾你,你们两个今后一定要彼此互相照顾。
银河是个很好的孩子,我们原本属于另一个平行世界,银河让我陪她来这里就是为了守护你,拯救你,带走你,只可惜我们来到这里之后记忆会变薄弱,银河已经不记得来此地的初衷,我在另一个世界的记忆也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现在看来我们已经无法完成此行的使命,阿姨要先回去了,很抱歉,阿姨没能搭救你们。阿初,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妈妈在这里鞠躬谢谢你。
这就是命啊,果然是命啊,注定了的命,改不了的命……”
阿初相隔三个月后身披月光再一次推开银河的家门,银河家中已经没有从前那种好闻的香味,那孩子换下来的脏衣服在卫生间里堆成一座小山,原本宽敞明亮的厨房里面处处散落着空方便面盒和空饼干袋。
“我的小可怜,别怕,是我,阿初,我从今天开始会留在这里一直一直陪你。”阿初在写字桌底下找到裹着被子瑟瑟发抖的银河。
“阿初。”银河从被子里伸出脏兮兮的小手抱紧阿初。
阿初烧好水把身体轻飘飘的银河抱进浴缸洗澡,她蹲在浴缸旁边拿着浴花反复清理银河的皮肤,她给银河洗脏兮兮的头发并用吹风机吹干,她细心地剪掉银河已经长出一截的指甲。银河很快又成为从前那个香香软软的孩子,只是她的眼神变了,阿初知道从前那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再也回不来了。
银河被吹干的乌发随意散落在肩头,那个在母亲保护之下从不拘泥于性别的孩子,如今身体已经有了成年人的起伏,阿初发誓要和银南秋还在时一样好好照顾她,银河绝对不可以被亲近的人再抛弃一次,那个脆弱的孩子已经无法承受任何打击。
“别关灯,我怕黑。”那晚银河闹着不肯关灯,手里紧紧捏着她的黄色小鸭子玩偶。
“好的,乖乖,那我们今晚就不关灯,姐姐给你唱摇篮曲。”阿初用自己能想象出最亲昵的称谓来呼唤银河,阿初用自己能想象出最温柔的方式去对待银河,她幻想在童年时得到什么样的爱护,便把同样的爱护毫无保留灌注给银河。
阿初并没有像银南秋在信中要求的那样教银河学会照顾自己,她反而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另一个银南秋,阿初在无微不至照顾银河生活起居的同时,偶尔会产生一种照顾幼年自己的错觉。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阿初并不觉得银河是拖累,她反倒在照顾银河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精神愉悦,银河越是依赖她,她便越有成就感,银河越是离不开她,她也越是离不开银河。
初中毕业后银河陪阿初去县城里读职校,那孩子本可以读一所正常学校,可她根本无法忍受和阿初分离。两个人在学校附近的老小区里租了一间公寓,每天像连体婴一样出没在学校各个角落,同学们之间渐渐传起了与性取向有关的风言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