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好在贫嘴不是叔孙通的性格,给自己贴了些金之后,他开始陈述自己的想法了,话里话外依旧是满满的自信。
  嬴子瑜听着,提炼出他最核心的见解后,她很明显就能知道叔孙通这些想法不是自己现在编造的,而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打磨。
  说不定早就想好要找个机会学张良献策呢。
  嬴子瑜听了这么多,对其中一句生出了些兴趣,“儒家境遇的尴尬或许可以从百家之中寻求破解之法,吸纳百家之长……”
  这个想法很好,嬴子瑜在叔孙通说完之后并没有急着对他刚说出的见解发表什么评价,而是问了一句,“你可知文信侯吕不韦和他的《吕氏春秋》?”
  也许是了解到了嬴子瑜说话的没头没脑和话题的跳脱,叔孙通也只是愣了一下就立马回答,“知道。”
  “你既然知道《吕氏春秋》,那有没有读过这本书?”
  叔孙通摇摇头,然后叔孙通就看到嬴子瑜不知道从哪里摸了摸,就从身上摸出了一本书,封面上赫然写着“吕氏春秋”四个大字。
  嬴子瑜非常贴心的将这本书放到叔孙通手上,“没看过不要紧,我这里有最新版,借你看看。”
  “这是为何?”
  叔孙通不明白嬴子瑜拿出《吕氏春秋》的用意,明明他们刚才在讨论的事儒家啊。
  嬴子瑜不赞同叔孙通的想法,“你既然说要博采众长,那《吕氏春秋》也是其中之一,肯定是你需要的!”
  说完就将它塞进了叔孙通的怀里。
  “就这样你们两个就狼狈为奸了?”淳于越简直不敢置信,连骂了好几句“荒唐!”
  嬴子瑜不高兴了,这怎么就狼狈为奸了?
  她要为自己正名,“明明就是我们两个共同努力,挽救儒家。”
  就冲这点,嬴子瑜觉得淳于越不该骂自己,反而要感谢自己。
  当然,看着淳于越这样子,这话嬴子瑜还是咽了下去。
  “挽救儒家?”这简直是淳于越听到的最好笑的笑话,“儒家如日中天,其他学派望尘莫及,何谈挽救?
  再说了,就算你说得对,儒家需要挽救,需要博采众长,但是再怎么采也采不到吕氏春秋上去。”
  那是个什么东西?吕不韦一个商人搞出来的,登不上台面的四不像。
  不属于任何一个学派,不被任何一个学派承认,只能自己给自己挽尊,说是杂家,可笑至极。
  “淳于博士这话就有失偏颇了,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对于书本和学说来说也是如此,每一本都有可取之处。”
  “你既然这样说,何不把公子高所著的《嬴子说》也那来看看。”
  淳于越本意是讽刺,谁想到叔孙通一本正经道,“果然和淳于博士一见如故,实不相瞒,这书我也看了,并且还认为其中有可取之处正打算化用一番呢。”
  “那你这样东采采,西纳纳,最后出来的是儒是杂?”
  “虽然看了其他学派的书,但是博士放心,我依旧是坚定不移的儒家人。”
  什么淳于越放心,淳于越一点也不放心。
  第151章
  嬴政这段时间出行在外,不需要处理政事,每天要么约着蒙毅出城狩猎,要么跟着公子高在学宫观察学子,日子好不惬意。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自从登基以来,难得有这么轻松的时候。”
  惬意之余,嬴政对嬴子瑜的一些小打小闹就没有盯的太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嬴子瑜折腾去了。
  嬴政的想法也很好理解,“寡人还在,小鱼儿弄出了再大的事情,寡人都能为其兜底的,所以让小鱼儿自己发挥就好了,不必苛责。”
  但是放手让孩子搞事的结果就是,最近嬴政听说自家小鱼儿在大秦学宫聚众洗脑,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虽然嬴政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但是嬴政现在无事可做啊。
  “老二,你知道小鱼儿最近在忙什么吗,这么久了也不见小鱼儿过来陪陪寡人。”
  先不说这段时间的公子高一直跟着嬴政,对嬴子瑜做的事情也是一知半解的。
  就算公子高真的知道嬴子瑜在干嘛他也不说的,这祖孙俩自己的事情,他是一点不想沾染的。
  嬴政见状,非常自然的扣帽子,“就知道你这个做仲父的不关心小鱼儿,难怪小鱼儿将你抛在脑后,顺带还连累的寡人。”
  公子高也不是第一次被嬴政扣这样的帽子了,早就习惯了,但还是要自证一句,“父亲若是想小鱼儿,想要去看看小鱼儿完全可以承认,没必要拉我做筏子。”
  嬴政嘴硬,“朕何时将你视为筏子,再说了,朕有说是想小鱼儿了吗?”
  这其实是嬴政父子之间的常态,但是蒙毅不太了解,还以为嬴政真的生气了。
  但他能怎么办,当然是捡着嬴政爱听的话宽慰他家君上啊。
  “君上多虑了,大秦上下谁不知道太孙最是孝顺爱戴君上,多日未见许是有事绊住了,并非故意为之的。”
  这话是嬴政爱听的,但是作为君王和长辈,嬴政还是要故作烦恼的。
  “你们也知道,小鱼儿这些年总是时不时冒出一些奇思妙想,虽然这些都是利国利民之举,但是这对寡人来说也是难以拒绝的负担啊。
  更别说小鱼儿往往都是成功了才告诉寡人,寡人费心少了很多不说,心里也是有落差的。”
  名为烦恼,实为炫耀。
  公子高习惯性的揭短,“说白了就是父亲想孩子了,想去见孩子,蒙郡守赶快想个理由才是。”
  蒙毅似是恍然大悟,继续捡了嬴政爱听的说,“这不正是说明了太孙殿下对君上的孝心日月可鉴马。
  不过君上若是不舍得太孙殿下一个人扛住所有问题,不如去学宫看看,说不定还能帮上忙。”
  如果公子高不在一边揭嬴政的短,蒙毅的提议是正合嬴政之意的。
  公子高这样也不是因为他是真的杠精,天生爱和人对着干。
  事实上公子高的情商和为人处世还是很有一套的,不然就不会被嬴子瑜戏谑一句“笨蛋美人”了。
  毕竟笨蛋美人虽然笨,但是不蠢啊。
  甚至可以说和公子高相比,早期的扶苏更像是杠精。
  但是公子高今天这样,一是因为他和嬴政相处模式就是这样,另外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受不了嬴政得了便宜还卖乖。
  于是公子高在旁边补了一刀,把嬴政架了起来,“父亲,既然小鱼儿这次没有提前告诉你,说明这是给你的惊喜。
  既然是惊喜,咱们还是不要去破坏了,反正到时候您肯定会知道的,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再说了,反正你也没有很想念小鱼儿,何必去了给人添堵呢。
  所以我们还是去别的地方吧。”
  嬴政想要顺着蒙毅说的同意的话到喉咙口因为公子高的故意,全部噎住了。
  这个没脑子的儿子,他是这个意思吗?
  公子高想的是,不管是不是,反正他就当是了。
  父子俩属实有点争锋相对了,蒙毅抹了一把脑门上的汗,绞尽脑汁想要帮实现嬴政原本的打算,这是身为君上宠臣要做的事情。
  可惜蒙毅也遭遇嬴政一样的事情,被别人截了话。
  因为一直在做背景板且会意错了嬴政意思的陈方傻愣愣真的以为嬴政等人不去学宫了。
  这可是他给人办事千载难逢的机会啊,毕竟他不是收了钱不办事的那种人。
  所以陈方直接抢了蒙毅的话口,“公子说的在理。
  太孙殿下想要给君上惊喜是太孙殿下孝心可嘉,君上知道之后给予最大程度的自由也是君上的慈爱。
  二人能互相为对方做到这个地步,可见这祖孙之情旷古绝今,令人无比动容。”
  陈方这话说的那叫一个情真意切,把当事人说的都脸热,就他脸皮厚无知无觉罢了。
  公子高属实没想到在场真的有人会附和他,惊讶之余也不嫌事大,忍着笑,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公子高先是赞扬了一番陈方的慧眼如炬,“郡丞一下子就能明白君上的良苦用心,可见郡丞本人也是如此。”
  然后在陈方不敢不敢的推辞中,顺着往下继续跟嬴政唱反调。
  说到最后,公子高久违在嬴政脸上看到了自己即将大祸临头*的表情。
  公子高只觉得可怕,倒不是因为嬴政气的脸都黑了,而是因为自己看到父亲生气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怀念。
  公子高甩了甩头,拍了拍吓到的自己,“我真的是骨头痒了。”
  公子高骨头痒不痒嬴政不知道,嬴政只知道自己的脸更黑了。
  关键公子高还在旁边煽风点火,“父亲,别总是生气,小鱼儿说了对身体不好,要是心里不舒坦就说出来,免得郁结于心,要不将夏无且招来看看身体?”
  不过可惜,公子高的“好心”被嬴政当成了“驴肝肺”,只收获了嬴政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