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用大半身家换了个官职,这些人觉得不亏。
  但在嬴政眼里,大秦学宫本就是要招人的,他都不限男女,不论贵贱了,加个商人也无不可。
  所以这场交换,双方都觉得自己赚到了,所以到全国主干道的水泥路都修完了,双方都非常融洽和谐。
  只是,嬴子瑜跟在嬴政身边学习的时候,知道了这件事情,难得脑子转的快了点,下意识回了一句,“大父,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卖官鬻爵吗?”
  还是皇帝带头的那种。
  说起来,当时嬴政抓包嬴子瑜制造水泥之后没多久,水泥比较完美的配方才终于研究了出来。
  而刚研究出来,嬴子瑜就被嬴政半哄半骗的带进了咸阳宫住,尤其是祖孙俩心知肚明一些事情之后,嬴子瑜每天都要在嬴政身边接受教导。
  所以嬴政处理公务的时候身边出现嬴子瑜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这次,听到嬴子瑜这话,嬴政批阅奏折的手一顿,墨水顺着笔尖滴在了纸上,晕开了一片污渍。
  嬴政没去管污渍,而是放下笔,敲了一下嬴子瑜的脑袋,语气似又无奈,“这是什么话,什么卖官鬻爵,怎么用词呢,李斯之前是怎么教导你的?
  果然还是不行,还是需要给你找一个好一点的先生,熏陶一番。”
  说着嬴政就想到了他已经致仕的丞相王绾,不行,老人家要修编秦礼,暂时没空;
  那被他赶去学宫的淳于越?学识文采绝对够,就是为人太刚正不阿了些,抛开耿直不谈,是个好人选。
  嬴政这边在斟酌嬴子瑜老师人选,嬴子瑜则抱着被嬴政敲疼的脑袋,煞有其事的解释道,“买卖官职和爵位以达到敛财的目的,我说的没错啊。
  这就是卖官鬻爵,还是作为皇帝的大父你带头卖官鬻爵,开启不良之风的。”
  说到这里,嬴子瑜忍不住发散的想到,曾经历史上比价出名的卖官鬻爵的皇帝是汉武帝刘彻。
  只是在自己这个时空有没有汉武帝不好说,但是未来历史上出名的卖官鬻爵的皇帝恐怕就要变成自家大父秦始皇嬴政了。
  这难道就是某种意义上秦皇汉武的巅峰想见?好像有点刺激好磕。
  嬴政一向对嬴子瑜非常有耐心,也非常宽容,所以这次只是又狠狠敲了一下嬴子瑜的脑袋。
  “小鱼儿你这话就说的不对了,他们这些商人重利,但是关键时候还能记住大秦的恩惠,还知道感恩,还愿意为大秦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绝对值得褒扬的。
  同时,朕也不是那种只会口头表扬不给实际利益的皇帝,得了好处给一份荣誉有什么问题,别说卖官鬻爵这么难听的话。”
  如此冠冕堂皇的话,嬴子瑜差点信了。
  要不是嬴政同嬴子瑜解释完之后,立马叫人把公子高叫过来吩咐任务,嬴子瑜都不会如此。
  被叫过来的公子高云里雾里的被嬴政安排任务,“你将这件事情利用你的报社宣传出去。
  注意,宣传的主题围绕商人感恩来说,千万不能出现小鱼儿嘴里寡人卖官鬻爵的舆论危机!”
  公子高虽然不明所以,但是还是接了任务,嬴政实在不放心,“这稿子你要是不会写让张良润笔。”
  张良目前虽然没有进入大秦朝堂,还在嬴子瑜手底下干活,但是时不时在公子高的报社里写点针砭时弊的文章还是很受嬴政喜爱的。
  本着能用就用的原则,嬴政没有放过他。
  事情嬴政认为已经安排好了,也就没有再理会。
  现在他是舆论到位了,钱财也到位了,后续计划可以稳步推进了。
  首先开工的就是从咸阳到泰山的水泥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粮食物资堵住反对意见。
  由于这次商贾豪富们非常热情,捐助了不少,所以嬴政这次征发的徭役不仅不需要百姓自带干粮,反而是朝廷全包的。
  甚至因为乌氏倮的缘故,这群人隔一段时间还能吃上羊肉等的荤腥补充消耗。
  当然,大秦即便有钱了,也不可能奢侈到每个役夫都能吃到大块的羊肉,只不过在喝粥的时候吃到肉沫,对于这些一年到头吃不到多少荤腥的百姓来讲,就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更何况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要知道这次的修路是大秦统一之后的第一次征发徭役,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就是往后大秦征发徭役的标准——官府供给役夫粮食。
  就连修筑秦始皇陵也是如此。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就看这次的徭役,很多人看到不仅不需要自己带粮食,朝廷还给他们吃饱,还有肉,一些活不下去的人都愿意来这里寻求一线生机。
  少数一些人看到服徭役的地方在咸阳,打着能碰到嬴政的想法也混在了其中。
  但是无论什么原因,这次征发徭役并没有引起百姓的怨声载道。
  听着底下人的汇报,嬴政动了去现场走访的念头。
  说走就走,嬴政第二天就带着嬴子瑜现身在服徭役的地方了。
  “大父,你怎么突然想到要微服私访了?”嬴子瑜走在嬴政身边,观察着服役的百姓,如此问道。
  “寡人这次是花了大价钱的,不得要好好看看成效啊,最起码不能让一些人阳奉阴违了去。”
  虽然嬴政也知道,在他眼皮子底下不可能有人有胆子贪污。
  而眼前的场景和嬴政所想的差不多,没有了强征暴敛,给了能填饱肚子的粮食,百姓能活下去的概率大了很多,没有谩骂,这次多的是对秦王的感恩。
  “大父,你看他们即便做着高强度的工作任然没有反抗和不满。”
  “小鱼儿想说的是,百姓所求不高,只要能让他们吃饱饭,有活下去的机会就可以了是不是?”
  “没错!”
  嬴子瑜很高兴嬴政现在能抢答了,这说明自己的潜移默化对自家大父还是有用的。
  这个时代,力气是百姓最不缺的东西,甚至命也是,只要能让他们有活下去的机会而已。
  “大父你听听他们的话,听到他们在感恩秦王是不是非常开心啊?”
  嬴政侧头看了一眼嬴子瑜,“小鱼儿说的对也不对,你大父我像是在乎百姓评价的人吗?千秋功过寡人都能不在乎,何况是这个?”
  嬴政虽然嘴上说着不在意,但是嬴子瑜知道嬴政心里是开心的,“大父虽然这样说,但是百姓的感恩和史书评价还是不一样的。
  我不信大父你没有触动。”
  嬴子瑜言之凿凿,目光灼灼,看的嬴政都不好意思了,轻咳了一声快步走开了。
  倒是嬴子瑜追上了嬴政,看着自家大父不自在的表情,笑道,“大父还说不在乎,这不是害羞了?再说了这有什么好不好意思的,百姓的感恩是对君王最好的认可啊。”
  “这么说来小鱼儿非常喜欢听百姓的赞美?”
  嬴子瑜点头,“当然,大父不觉得百姓的赞美比朝中大臣的称颂更直击心灵吗?”
  这点嬴政很赞成,于是说道,“但是为君者应当喜怒不形于色。”
  嬴子瑜把嬴政这话当做了耳旁风。
  “大父,你看百姓这样开心,你也非常开心……”
  直觉告诉嬴政,嬴子瑜接下来的话可能是个大坑,想拒绝听,但是不行,嬴子瑜早早就抓住了嬴政的袖子。
  “大父,你说咱们大秦以后服徭役能不能就按照这个标准来?”
  嬴子瑜这话说出来,最先有反应的不是嬴政,而是跟在他们身后的治粟内史,嬴子瑜嘴一张一合的,要的是他的老命啊。
  好在嬴政想也不想就否了嬴子瑜这个提议,“这次百姓服役多亏了那些商贾豪富,你以为这种冤大头每次都能碰上吗?”
  嬴政这话给治粟内史吃了颗定心丸。
  但是嬴子瑜觉得不是问题,“不说标准一定要这么高,我的意思是以后征发徭役也让朝廷包吃包住。”
  这点治粟内史觉得也不行,于是期待看着嬴政,希望他的君上和他心有灵犀,拒绝嬴子瑜的无理要求。
  可惜,这次嬴政注定要让治粟内史失望了。
  嬴政沉思了一下,“朝廷包吃包住,大秦还是能做到的。”
  其实包了服徭役的人的粮食,百姓怨怼之声就会少很多,嬴子瑜觉得暂且如此应当可以了。
  一番商讨之下,嬴政和嬴子瑜都非常慢,只有心里打着算盘、满头大汗的治粟内史不开心。
  巨大的财政赤字仿佛就在他眼前,让他如何能开心?
  嬴政祖孙二人循着水泥路走了有一段路了,刚好也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嬴子瑜就顺带观察了一下。
  不看不知道,嬴子瑜就发现,越靠近咸阳城的役夫们的午饭就越扎实,越远离咸阳城,他们的午饭就不肉眼可见比不上咸阳城内的。
  嬴子瑜立刻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嬴政,希望引起嬴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