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乱逐春生/首辅当年追妻记事簿 第126节
  消失了个把月的小闻大人,忽然到访画署,彼时旬会才将将结束,周遭一众官员立时迎了上去。
  黄时雨后退,贴墙而立。
  世上哪有不想在上官跟前表现的,不是她不想凑过去显弄两下,而是阿珣疑心重,即便已排除小闻大人,却实打实怀疑过,那么内心深处定然也认同了这种可能。
  乱七八糟的她,不想再牵连无辜。
  闻遇的目光穿过人群,遥遥看了过来。
  黄时雨左顾右盼没发现什么,复又困惑地觑向他。
  闻遇深深看她一眼,调开视线,转身大步流星迈入隔壁。
  黄时雨松了口气。
  作为一名知情识趣之人,简珣明知有程氏在,黄时雨断不敢明目张胆冷落他,更不会懒于侍奉床帏,却还是给她行了方便,尽量减少纠缠,任她全身心投入画署的考核。
  实在想得难以入睡,才厚颜去上房抱一抱她共眠,也能借机使她早点儿怀上孩子。
  那日梅娘请求下堂,他登时醒悟了。
  今非昔比的姑娘,拥有足够坚硬的翅膀,背后还有个位高权重的情郎,纵使离开他亦能在京师活个明明白白。
  她,不再需要他。
  锦绣成堆的京师,优秀的郎君也成堆,而梅娘早就不再是泽禾娇怯无知的小丫头,见识到更好的,自会不甘当初白白便宜他。
  且说这个黄时雨,固然勤奋刻苦,然而围着官场打转的儿媳满京师怕也只有程氏容得下。
  别看闻道芝闻大人威风凛凛,所到之处无不敬重,可要私下问各家诰命想不想要闻大人这样的儿媳,断然没有,否则闻大人也不会守了二十年寡。
  然而程氏的容忍也不是没有底线的。
  这个底线便是简珣与子嗣,倘若知晓黄时雨隔三差五才与简珣同房一次,简府的天真能塌下来。
  不过夫妻之事,只要丈夫容得下,下面的人谁敢置喙。
  程氏也不那种天天盯着儿媳床笫之人,倒还真被隐瞒个密不透风。她唯一纳闷的是都七月了,儿媳肚子怎还没有动静。
  官场得意,情场往往极大可能失意。
  这话用在黄时雨身上再恰当不过。
  她顺利通过了考核,却也发现自己与简珣再也无法像从前那般亲密无间。
  简珣的心思很深,本就对她心存芥蒂,自从四月份大吵一架,两人就有了裂痕,直至六月“和好”,也是一种对于现实的无奈妥协。
  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顺心做自己,都有着一定的身份,维护这个身份做好分内之事才是立世根本。
  黄时雨的立世根本是做一名好儿媳好妻子,简珣则是光耀门楣,守护母亲妻子,传宗接代。
  所以他们必须和好,时不时同床共枕,一齐努力。
  这是一种疏离的和好。
  简珣不再痴迷于她的身体,也可能是心冷成灰也可能是有了新欢,这些黄时雨无从得知,遗憾之余却也没有太多意外。
  她与他迟早都是这样,只不过这一日来的比预期的早。
  这一年临近中秋,付妈妈发现黄时雨还是没有身孕。
  少奶奶生辰月份大,眼看就要十八岁,月事也调理的比从前规律,单从表面看相当健康,却在少爷仅有她一个的情况下,一点动静都没有。
  二人同房次数实则不少。
  情况怕是比此前认为的还严重。
  倒也不是不能生,而是可能要再等若干年。
  等得越久,人生的变数便越多。
  程氏心乱如麻。
  阿珣从来都是目光长远,居安思危,十五岁起,便意识到子嗣对于宣道坊的重要性,况且,他本就是极为正常的男孩子,许多想法与大部分男人无异,这体现在他对鸢娘一见倾心,也对程氏安排的通房极为满意上。
  虽说还未给通房开脸,但程氏坚信阿珣不讨厌蕊珠,甚至有些儿喜欢的,单纯的男人对女人感兴趣的喜欢,只可惜喜新厌旧,在得到梅娘之后,他的魂儿就被拘了,哪里还顾得上其他。
  如今程氏不敢肯定阿珣是否还喜欢蕊珠,但也没见他对其他女人感兴趣,因此,蕊珠依然是一个极有可能令他心生怜爱的有力人选。
  主要是太像了。
  蕊珠的娇柔以及懂事,包括身世都与梅娘大差不离。
  唯一不同的是梅娘有阿珣几近无底线的宠爱与呵护。
  这一点,蕊珠望尘莫及。
  清苑上房,曹妈妈一面为程氏打着扇,一面以袖抹了抹额头的汗,心中七上八下。
  程氏神色沉重淡漠,“我若是如此安排了,你说,梅娘会不会在背后磋磨阿珣?”
  这哪里是曹妈妈好接的话,她讪讪然,一脑门汗。
  不管承不承认,少爷被少奶奶“玩弄于股掌之间”是不争的事实。
  而他不敢纳妾碰通房,多半还是惧内。
  如若有不得已的外力轻轻推一把,事情或许还有转机。
  且这件事没法儿再拖。
  因为舫西那边的年轻管事即将动身入京,鬼迷心窍的少爷要把蕊珠嫁予其中一人。
  彻底斩断所有可能。
  倘若连蕊珠都不行,以后怕是再难有人能入他的眼。
  程氏没想到曹妈妈这么怵简珣,不由暗笑。
  这些年,自己调理的人,在阿珣身边待上些时日皆如此。
  他是个会拿捏人心的,怎就在梅娘跟前立不起呢?
  中秋佳节,举凡在京的简氏族人照旧在盛平坊安国公府度过。
  从前简珣还未入仕,年纪又最小,旁人很难把他当大人对待,但现在的他,作为一个从五品伴君的侍讲学士,令人生畏,有了畏就不再是小郎君,而是同大家一样的大人。
  素日就不擅饮酒的简珣与几位堂兄喝了酩酊大醉。
  一众老安人、夫人、奶奶们则在桂园听曲,言笑晏晏,好不热闹。
  估摸简珣醉的差不多,程氏才命人架着他回府。
  不醉也没关系,回府了自会再请他陪自己小酌。
  目下是不用小酌了。
  黄时雨回府后就被曹妈妈拦了下来,说少爷已经在书房喝过解酒汤歇下了。
  “阿珣有没有吐过?郎中可来看过?”黄时雨不疑有他,仅仅是不放心。
  曹妈妈垂着脸温声回:“少奶奶且放宽心,夫人亲自安排的,还有两个丫鬟值夜,定不会出纰漏。”
  黄时雨朝书房的方向望了一眼,蹙眉返了回去。
  书房内,蕊珠跪在地上浑身发抖,哭道:“夫人,奴婢不敢,少爷不会疼奴婢的,万一惹恼了少奶奶,奴婢就没法活了。”
  程氏慢慢抬眼,默然片刻才问:“你是不敢还是不想?”
  蕊珠蓦地凝噎,静静垂泪。
  程氏了然,笑了笑,“原来不是不想只是不敢。这样吧,我保你事后安然无虞,一辈子富贵,剩下的就靠你自己了,若能让少爷怜爱三分,便是你的大造化,我不说你也明白吧。”
  蕊珠死死咬着下唇,明明害怕到发抖,却到底是心动了……
  程氏见她不答,便道:“我给你一盏茶时间考虑,一盏茶后若还不愿便自行离开,我自然有其他丫头顶上。”
  蕊珠就抖得更厉害了。
  抖是因为害怕,却绝非不愿。
  一盏茶后,这个丫鬟鼓足了勇气,给程氏用力磕了个头。
  程氏莞尔,“你别怕,阿珣对女孩子很温柔,况且他醉成这样,根本做不了什么。”
  蕊珠愕然睁大双眼,做不了什么……
  到底还年轻。
  程氏敢担保就连简珣本人也不知喝醉酒无法同房。
  毕竟这是一件心照不宣的事儿,有经验的人断不会分享,不然以后做了坏事哪里还有比“醉酒”更好的借口。
  “傻孩子,真的假的又有什么关系,只要少爷以为是真的那就是真的。”程氏循循善诱道。
  这一晚,蕊珠在曹妈妈地教导下懂了许多事。
  曹妈妈掏出一只拇指大的瓷瓶儿,不知装了什么血,随意撒在褥子上,朝蕊珠看一眼,便关门离去。
  蕊珠坐在床沿冷静好半晌才止住哆嗦,白着脸凝视安然入睡的简珣,她也要醉了,似乎也迷失了。
  次日天光大盛,也不知什么时辰,为何无人提醒他起身?简珣揉了揉太阳穴,正欲掀开丝衾坐起,登时面色剧变,搭在胸口的胳膊显然是女人的,却不是梅娘的。
  他的心脏都要炸开,怦怦然狂跳,迅速扭过头,身边赫然躺着蕊珠,未着寸缕。
  书房的寝卧传来碎瓷片的声音,比碎瓷声更可怕的是少爷压低了的怒斥。
  一炷香后,简珣面色苍白,颓然坐在圈椅里。
  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是故意的,完全想不起昨晚的事。
  蕊珠的面色则青白交错,抖若筛糠,一径低着头哭。
  很快有人去给黄时雨递了话。
  作为主母,这种事下人也只能请示她。
  曹妈妈含胸低首道:“少奶奶不必请示夫人,夫人的意思是都听您的,不论卖给人牙子还是留下伺候少爷,全凭少奶奶做主。”
  又不是阿猫阿狗,犯点错便要打要杀发卖,黄时雨蹙眉抿了抿唇,更何况一个巴掌拍不响,这种事又不是女人想就能成的,少不了男人的意愿。思索几瞬,她便有了主意。
  待她赶到书房,简珣正在净房沐浴更衣,蕊珠依然跪伏地上,身边没有一个丫鬟敢上前搀扶她,甫一瞄见少奶奶身影,皆退避三舍。
  这种底层人命不由己的惊恐,黄时雨可太熟悉了。
  她也有些无力,停顿许久才听见自己的声音:“就按府里开过脸的规矩办吧,给蕊珠换个离少爷更近的地方,赏两副头面,至于抬不抬妾是少爷的事儿,按他意思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