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乱逐春生/首辅当年追妻记事簿 第122节
精心栽培的门生倘若因此遭难,岂不功亏一篑。
眼下唯有期待简珣随机应变,逃脱无妄之灾。
黄时雨和程氏对此茫然所知。
所谓伴君如伴虎。
知道了怕是辞官的心都有。
昨夜当值,简珣如同赴死,惶恐之余更生悲凉,他若死了阿娘和梅娘怎么办?
不过阿娘那么坚强的一个人,定会想法子从族中过继个靠谱的承嗣。
至少担保婆媳二人活着的尊荣,至于死后,人都死了还管这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门庭基业作何。
昨夜,静谧可闻针落的金銮殿,矗立着一排排灯树,烛火辉煌。
他穿过正殿来到偏殿,在暴怒的皇帝跟前讲解经史典籍。
阴沉的皇帝忽然打断他,“陈季青这样的刚直名臣将来载入史册,必然誉不绝口,受世人褒扬。朕,若铁了心要严惩他,那你们这群文人是不是要将朕写成个残虐不仁的暴君?”
两句话一百零八个陷阱。
简珣下颌微微绷紧,撩起衣袍跪地请罪。
不管有罪没罪,皇帝不开心,所有人都得跪着请罪。
朝会发生的事,不管安国公还是叶学士都不会隐瞒简珣,培养的就是他对政事的敏感。
三年前神策军并入疾骧军,军心似乎还未归拢一处,犯了皇帝大忌为其一。
今年武科举,兵部举荐乃至选拔的武官皆为疾骧军,上千神策军竟无一人中选,犯了皇帝大忌为其二。
史无前例的怪象。
神策军原将领咬牙受了二十军棍告御状。
终于闹到御前。
皇帝当庭掀桌,一点脸面也不留,着骁影卫将年霄山当街拖进了宫。
而陈阁老清廉刚正,一力劝阻,摆事实讲道理,坚称不存在舞弊,神策军的实力确实不如疾骧军。
他虽有犟种之名,却忠于朝廷忠于礼法,所言亦是实情。
不意愈劝皇帝的火势愈盛,跟点着的炮仗似的,窜上天顶。
最后谁的脸面也不给,还脱靴砸陈季青。
此等羞辱,陈季青一头撞向楠木圆柱。
这样的纠葛岂是一个年轻人所能应对的。
皇帝并没有指望简珣能替他分忧,但他要是说的不中听,这辈子仕途也就到这里了。
简珣骑虎难下,夸皇帝未免虚假,支持大义陈季青小命难保。
世上没有无解的题。
只要是题就有迹可循,包括皇帝的怨愤,以及怨愤背后不宜言明的目的。
皇帝耐心有限,留给思考的时间并不多。
简珣沉下心,目光坚毅而清亮,“皇上万岁,万年之后的史书如何修撰,臣现在并不知,却知道皇帝之所以能做盛世明君,而陈阁老只能做个刚直名臣的原因。”
四下就更安静了。
皇帝缓缓扬眉。
沉吟良久,忽然就笑了,“说说看,什么原因。”
简珣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过了第一关。
“陈阁老忠心耿耿,功劳与优点不胜枚举,且只认道理,恕微臣妄言,这样的他缺少变通就少了皇上的眼界。而皇上雄心壮志,一览天下,看得是万世基业,古往今来,成大事必然要有所变通。”
不懂变通的陈阁老必然要成为皇帝的牺牲品。
皇帝想要掌握疾骧军,首先疾骧军与神策军得是一心。
兵部此举,无异于再次将两军割裂。
皇帝杀人的心都有。
偏陈阁老在这节骨眼添堵,简直是在挑战皇帝的底线。
皇帝想要牢牢攥住绝对的统治、笼络武官,谁与他唱反调谁就得死。
简珣无法得知兵部尚书为何没看懂皇帝的暗示,完全割裂了两军,却知自己暂时过关。
似乎不只是过关。
四月初十,吉日,秉笔太监来翰林院宣读圣旨,并授予册文册宝,简允璋从从六品修撰升任从五品侍讲学士。
此后开始立于讲筵正式伴君。
翰林院升一级堪比旁人连升三级。
黄时雨尚不懂其中关窍,心道简珣只比我大了半级,我要更努力了。
画成之日,天不亮就再次进宫,引路的还是那位内侍,打远就开始朝她作揖,道着恭喜。
内侍身边站着个熟悉的身影,不是旁人,是肃王。
黄时雨吓得左顾右盼,没人。
是了,今儿是来送成画,只有她自己。
第84章 小鹿
肃王今儿穿着较为正式的常服,朱红色衮龙袍,腰系四指宽的镀金伽楠香木带銙。茶褐色的伽楠香木在金色的托座上迸射夺目的尊贵,那是一种久处上层权势中浸润出的天然贵气,令人望之生畏。
黄时雨捺下了汹涌的思潮,踟蹰归踟蹰,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失态的,况且肃王跟从前不一样,并未霸道迫她相见,甚至相隔数月才见一面,也未在画署出现令她左右为难。
这偌大宫城有肃王的母后与皇兄,自己一个做工的既然来此,那么相遇必是情理之中,毕竟大家都要经过右银台门。
因而万不能露了怯,只会显得心虚上不得台面,不若大大方方坦然一些。
打定了主意,黄时雨驱走纷繁杂乱的头绪,霎时轻松大半,人一轻松整个状态也益发松弛。
“殿下金安。”她低着头躬身作揖。
韩意淮颔首,凝在眉宇的忧思在她闯入视线即刻云开雾散,唯余眷念目光久久在她脸颊徘徊。
黄时雨眼睫微眨。
倘若仔细观察,二人皆为浅浅的内双,只肃王的眼皮更薄一些,明灿目光多了几分犀利与男子的阳刚,黄时雨则相较柔美温软,不过都有着相同的稚气感,无辜感,打眼望过去没什么攻击性。
金鹤一把扯住兰台殿的小内侍攀谈,“你是有米公公的小徒弟禄海吧,瞧着面善,可怜见的,这么早就离了师父在兰台殿打杂了。”
禄海赧然地挠了挠脑袋,低声细语回:“常侍大人没认错,是小的禄海。小的是个没福气的,脑筋瓜儿不如旁人好使,仅剩一把子牛力气,跑跑腿儿倒也值当。”
“嗐,有米跟前的石头都能成精,你哪里是不好使,不过人有旦夕祸福,一时没落罢了。”金鹤慈眉善目含着笑,“好好干,说不准哪天也能像你师父在朱雀街附近的坊买个大宅子,再娶个媳妇,人也就就有了归根之处。”
小内侍禄海眉间浮起了惆怅,苦笑,没敢接话。
说回这厢的黄时雨,自打朝肃王揖完礼,后退半步等着引路的小内侍一齐辞别,却见他与金鹤攀谈起来,渐渐旁若无人越过了她与肃王,愈走愈远。
黄时雨急忙提着袍摆追过去,余光瞥见肃王也闲庭信步,与自己并肩而行。
肃王定眼瞥着她,“怕什么,不会遇到你家的简侍讲。”
黄时雨斜挎着比她上半身还长的画轴,小小的脸上满是忧患,显得有些儿可怜。她垂眸道:“您的事儿他都知晓了,只是……只是还不知您是谁。便是为着殿下的名声,咱们还是回避些吧,总好过捅破窗户纸三个人都难堪强一些,也当是殿下发发善心,怜悯我了。”
韩意淮闻言,拧了眉,问道:“他,为难你?”
原以为简珣会休了她,不意一丝儿浪花也未掀起,现在想想,平静的背后未必没有刁难。
若真如此,那他也不装了。
黄时雨连连摇头,急忙撇清误会说没有,“他是个善性的,没有为难我,所以我也不能蹬鼻子上脸,再跟您牵扯不清。当初咱俩事出有因,谁也怨不得谁,可到底不是什么光彩事,就算为了避嫌……也,也不该再说话的。”
“原来,认识我,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肃王很会抓重点,蓦地停下步子审视她,如此她哪里还敢继续走,有些着急看向引路的小内侍,眼里含着祈求,小内侍仿佛瞎了,只管闷头与金鹤往前走。
“我跟你不一样。”韩意淮轻声道,“认识你,不论从前还是现在,都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事,哪怕从未得到过你承认,哪怕只能在阴暗角落见得不得光,我都不后悔。”
黄时雨后背冒了一层虚汗,端正心神道:“见了光,对谁都不好。”
“只对你不好吧。”韩意淮哂笑,给她理清楚事实,“你本就是我的,是简珣命好,拿的出正室的位置给你,否则我一定会让他死,断不能将你拱手他人。”
“下官感激殿下成人之美,”黄时雨勉强牵出了一抹笑意,始终盯着青石板铺就的路面,“过去的事就过去吧,再牵扯下去,世人只会鄙夷下官,觉得下官是个祸害夫君搅乱画署之人。”
“谁敢?”韩意淮哼笑了声,“既然见你,我定确保你安危。上回情急抱了你实非迫不得已,你怪我吗?”
他几多无奈,不抱着掩着必然要被御医识破。任几个宫人内侍抱,可他站旁边也洗不脱嫌疑,干脆就坐实了,让御医慢慢猜去吧,反正他这辈子都猜不出。
黄时雨不想再提,“下官不记得,也不会怪什么,只求殿下也忘了。”
韩意淮噎了噎,这是个提上裙子便翻脸不认的坏女人,他早该清楚的,不禁颓然,复又打起精神,“方才你说‘搅乱画署’,是不是闻遇说了什么?”
他现在就去把闻遇的脖子拧断。
“没有。”黄时雨慌忙扯住他袖摆,“没有人在我跟前说什么,可这种事不说比说了更难堪,还要我复述旁人心里怎么想的吗?”
她满眼祈求。
韩意淮垂眸望着她攥紧自己袖摆的葱白小手,低低道:“这事儿怨我,设色场瞒得住所有人却瞒不了闻遇。他知悉此事等同闻大人也知悉。”
他也懊恼那个心急的自己,吓坏了她。
意不意外,肃王居然会站在旁人的角度思考为难的事了。
黄时雨仓惶松开了手,却被他反握住,紧紧地,唬得她泪珠儿在眼眶直打转,忙回眸四顾,唯恐有什么大人物路过。
“闻遇坏得很,他不找你麻烦便罢,倘若说一句难为你的话,我不会放过他。”韩意淮面色寒凉,冷冷道,“自己管不好手下,画署才闹出一堆丑事,德妃也罢,他被爬床也罢,都算他活该,却偏偏见不得我对你好,始终把你想的那么坏!”
怨不得小闻大人的眼神那般不友善,黄时雨自苦一笑,又坚强地抿紧唇角,然而上头私事肃王说得,她说不得,哪里敢应承,却不得不澄清两句。
小闻大人也就罢了,闻大人真真儿无辜。
“闻大人是个才华横溢的女子,难得的端方清正上官,对我多番提携,一向爱护有加,从未因风言风语为难我。”顿了顿,又实话实说道,“小闻大人或许对我有微词,却也从未磋磨我。”
这是怕他私下寻那二人麻烦。韩意淮“嗯”了声,“好,我不做什么。”
眼下唯有期待简珣随机应变,逃脱无妄之灾。
黄时雨和程氏对此茫然所知。
所谓伴君如伴虎。
知道了怕是辞官的心都有。
昨夜当值,简珣如同赴死,惶恐之余更生悲凉,他若死了阿娘和梅娘怎么办?
不过阿娘那么坚强的一个人,定会想法子从族中过继个靠谱的承嗣。
至少担保婆媳二人活着的尊荣,至于死后,人都死了还管这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门庭基业作何。
昨夜,静谧可闻针落的金銮殿,矗立着一排排灯树,烛火辉煌。
他穿过正殿来到偏殿,在暴怒的皇帝跟前讲解经史典籍。
阴沉的皇帝忽然打断他,“陈季青这样的刚直名臣将来载入史册,必然誉不绝口,受世人褒扬。朕,若铁了心要严惩他,那你们这群文人是不是要将朕写成个残虐不仁的暴君?”
两句话一百零八个陷阱。
简珣下颌微微绷紧,撩起衣袍跪地请罪。
不管有罪没罪,皇帝不开心,所有人都得跪着请罪。
朝会发生的事,不管安国公还是叶学士都不会隐瞒简珣,培养的就是他对政事的敏感。
三年前神策军并入疾骧军,军心似乎还未归拢一处,犯了皇帝大忌为其一。
今年武科举,兵部举荐乃至选拔的武官皆为疾骧军,上千神策军竟无一人中选,犯了皇帝大忌为其二。
史无前例的怪象。
神策军原将领咬牙受了二十军棍告御状。
终于闹到御前。
皇帝当庭掀桌,一点脸面也不留,着骁影卫将年霄山当街拖进了宫。
而陈阁老清廉刚正,一力劝阻,摆事实讲道理,坚称不存在舞弊,神策军的实力确实不如疾骧军。
他虽有犟种之名,却忠于朝廷忠于礼法,所言亦是实情。
不意愈劝皇帝的火势愈盛,跟点着的炮仗似的,窜上天顶。
最后谁的脸面也不给,还脱靴砸陈季青。
此等羞辱,陈季青一头撞向楠木圆柱。
这样的纠葛岂是一个年轻人所能应对的。
皇帝并没有指望简珣能替他分忧,但他要是说的不中听,这辈子仕途也就到这里了。
简珣骑虎难下,夸皇帝未免虚假,支持大义陈季青小命难保。
世上没有无解的题。
只要是题就有迹可循,包括皇帝的怨愤,以及怨愤背后不宜言明的目的。
皇帝耐心有限,留给思考的时间并不多。
简珣沉下心,目光坚毅而清亮,“皇上万岁,万年之后的史书如何修撰,臣现在并不知,却知道皇帝之所以能做盛世明君,而陈阁老只能做个刚直名臣的原因。”
四下就更安静了。
皇帝缓缓扬眉。
沉吟良久,忽然就笑了,“说说看,什么原因。”
简珣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过了第一关。
“陈阁老忠心耿耿,功劳与优点不胜枚举,且只认道理,恕微臣妄言,这样的他缺少变通就少了皇上的眼界。而皇上雄心壮志,一览天下,看得是万世基业,古往今来,成大事必然要有所变通。”
不懂变通的陈阁老必然要成为皇帝的牺牲品。
皇帝想要掌握疾骧军,首先疾骧军与神策军得是一心。
兵部此举,无异于再次将两军割裂。
皇帝杀人的心都有。
偏陈阁老在这节骨眼添堵,简直是在挑战皇帝的底线。
皇帝想要牢牢攥住绝对的统治、笼络武官,谁与他唱反调谁就得死。
简珣无法得知兵部尚书为何没看懂皇帝的暗示,完全割裂了两军,却知自己暂时过关。
似乎不只是过关。
四月初十,吉日,秉笔太监来翰林院宣读圣旨,并授予册文册宝,简允璋从从六品修撰升任从五品侍讲学士。
此后开始立于讲筵正式伴君。
翰林院升一级堪比旁人连升三级。
黄时雨尚不懂其中关窍,心道简珣只比我大了半级,我要更努力了。
画成之日,天不亮就再次进宫,引路的还是那位内侍,打远就开始朝她作揖,道着恭喜。
内侍身边站着个熟悉的身影,不是旁人,是肃王。
黄时雨吓得左顾右盼,没人。
是了,今儿是来送成画,只有她自己。
第84章 小鹿
肃王今儿穿着较为正式的常服,朱红色衮龙袍,腰系四指宽的镀金伽楠香木带銙。茶褐色的伽楠香木在金色的托座上迸射夺目的尊贵,那是一种久处上层权势中浸润出的天然贵气,令人望之生畏。
黄时雨捺下了汹涌的思潮,踟蹰归踟蹰,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失态的,况且肃王跟从前不一样,并未霸道迫她相见,甚至相隔数月才见一面,也未在画署出现令她左右为难。
这偌大宫城有肃王的母后与皇兄,自己一个做工的既然来此,那么相遇必是情理之中,毕竟大家都要经过右银台门。
因而万不能露了怯,只会显得心虚上不得台面,不若大大方方坦然一些。
打定了主意,黄时雨驱走纷繁杂乱的头绪,霎时轻松大半,人一轻松整个状态也益发松弛。
“殿下金安。”她低着头躬身作揖。
韩意淮颔首,凝在眉宇的忧思在她闯入视线即刻云开雾散,唯余眷念目光久久在她脸颊徘徊。
黄时雨眼睫微眨。
倘若仔细观察,二人皆为浅浅的内双,只肃王的眼皮更薄一些,明灿目光多了几分犀利与男子的阳刚,黄时雨则相较柔美温软,不过都有着相同的稚气感,无辜感,打眼望过去没什么攻击性。
金鹤一把扯住兰台殿的小内侍攀谈,“你是有米公公的小徒弟禄海吧,瞧着面善,可怜见的,这么早就离了师父在兰台殿打杂了。”
禄海赧然地挠了挠脑袋,低声细语回:“常侍大人没认错,是小的禄海。小的是个没福气的,脑筋瓜儿不如旁人好使,仅剩一把子牛力气,跑跑腿儿倒也值当。”
“嗐,有米跟前的石头都能成精,你哪里是不好使,不过人有旦夕祸福,一时没落罢了。”金鹤慈眉善目含着笑,“好好干,说不准哪天也能像你师父在朱雀街附近的坊买个大宅子,再娶个媳妇,人也就就有了归根之处。”
小内侍禄海眉间浮起了惆怅,苦笑,没敢接话。
说回这厢的黄时雨,自打朝肃王揖完礼,后退半步等着引路的小内侍一齐辞别,却见他与金鹤攀谈起来,渐渐旁若无人越过了她与肃王,愈走愈远。
黄时雨急忙提着袍摆追过去,余光瞥见肃王也闲庭信步,与自己并肩而行。
肃王定眼瞥着她,“怕什么,不会遇到你家的简侍讲。”
黄时雨斜挎着比她上半身还长的画轴,小小的脸上满是忧患,显得有些儿可怜。她垂眸道:“您的事儿他都知晓了,只是……只是还不知您是谁。便是为着殿下的名声,咱们还是回避些吧,总好过捅破窗户纸三个人都难堪强一些,也当是殿下发发善心,怜悯我了。”
韩意淮闻言,拧了眉,问道:“他,为难你?”
原以为简珣会休了她,不意一丝儿浪花也未掀起,现在想想,平静的背后未必没有刁难。
若真如此,那他也不装了。
黄时雨连连摇头,急忙撇清误会说没有,“他是个善性的,没有为难我,所以我也不能蹬鼻子上脸,再跟您牵扯不清。当初咱俩事出有因,谁也怨不得谁,可到底不是什么光彩事,就算为了避嫌……也,也不该再说话的。”
“原来,认识我,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肃王很会抓重点,蓦地停下步子审视她,如此她哪里还敢继续走,有些着急看向引路的小内侍,眼里含着祈求,小内侍仿佛瞎了,只管闷头与金鹤往前走。
“我跟你不一样。”韩意淮轻声道,“认识你,不论从前还是现在,都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事,哪怕从未得到过你承认,哪怕只能在阴暗角落见得不得光,我都不后悔。”
黄时雨后背冒了一层虚汗,端正心神道:“见了光,对谁都不好。”
“只对你不好吧。”韩意淮哂笑,给她理清楚事实,“你本就是我的,是简珣命好,拿的出正室的位置给你,否则我一定会让他死,断不能将你拱手他人。”
“下官感激殿下成人之美,”黄时雨勉强牵出了一抹笑意,始终盯着青石板铺就的路面,“过去的事就过去吧,再牵扯下去,世人只会鄙夷下官,觉得下官是个祸害夫君搅乱画署之人。”
“谁敢?”韩意淮哼笑了声,“既然见你,我定确保你安危。上回情急抱了你实非迫不得已,你怪我吗?”
他几多无奈,不抱着掩着必然要被御医识破。任几个宫人内侍抱,可他站旁边也洗不脱嫌疑,干脆就坐实了,让御医慢慢猜去吧,反正他这辈子都猜不出。
黄时雨不想再提,“下官不记得,也不会怪什么,只求殿下也忘了。”
韩意淮噎了噎,这是个提上裙子便翻脸不认的坏女人,他早该清楚的,不禁颓然,复又打起精神,“方才你说‘搅乱画署’,是不是闻遇说了什么?”
他现在就去把闻遇的脖子拧断。
“没有。”黄时雨慌忙扯住他袖摆,“没有人在我跟前说什么,可这种事不说比说了更难堪,还要我复述旁人心里怎么想的吗?”
她满眼祈求。
韩意淮垂眸望着她攥紧自己袖摆的葱白小手,低低道:“这事儿怨我,设色场瞒得住所有人却瞒不了闻遇。他知悉此事等同闻大人也知悉。”
他也懊恼那个心急的自己,吓坏了她。
意不意外,肃王居然会站在旁人的角度思考为难的事了。
黄时雨仓惶松开了手,却被他反握住,紧紧地,唬得她泪珠儿在眼眶直打转,忙回眸四顾,唯恐有什么大人物路过。
“闻遇坏得很,他不找你麻烦便罢,倘若说一句难为你的话,我不会放过他。”韩意淮面色寒凉,冷冷道,“自己管不好手下,画署才闹出一堆丑事,德妃也罢,他被爬床也罢,都算他活该,却偏偏见不得我对你好,始终把你想的那么坏!”
怨不得小闻大人的眼神那般不友善,黄时雨自苦一笑,又坚强地抿紧唇角,然而上头私事肃王说得,她说不得,哪里敢应承,却不得不澄清两句。
小闻大人也就罢了,闻大人真真儿无辜。
“闻大人是个才华横溢的女子,难得的端方清正上官,对我多番提携,一向爱护有加,从未因风言风语为难我。”顿了顿,又实话实说道,“小闻大人或许对我有微词,却也从未磋磨我。”
这是怕他私下寻那二人麻烦。韩意淮“嗯”了声,“好,我不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