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乱逐春生/首辅当年追妻记事簿 第92节
韩意淮笑道:“这才乖。”
黄时雨敛神,一步步上前接下他的画,才启唇,却见他抚了抚衣袖,径直越过她跨过门槛,扬长而去。
闻大人从宫城回到署衙,廨所就剩黄时雨一人,一问果然又是画阁借调,想来是在为这个月底的竞买会做准备。
画阁的人手一大半都去准备竞买会,故而借闻大人手底下两个人打杂。
姜意凝对蓝素的小心思一清二楚,不过去画阁比留在画署有趣,首先有半日空闲,还有机会翻阅一些名家手札,皆为市面上未曾流通的宝贝。
但蓝素的兴趣明显更倾向闻遇。
姜意凝作为土生土长的京师人,又因祖父官职的原因,对皇上身边的人多少都有些了解,甚至听过一些旁人未曾得知的辛秘,因此对待闻遇的态度敬畏远胜少女那点子心思。
谁好人家姑娘喜欢骁影卫啊。
虽说小闻大人相当于弃武从文,离开影镇司专心管理石上居,但不代表他此前没做过骁影卫的事,且他到现在还兼任左统领一职,蓝素倾心他,真个儿是不怕死。
影镇司直接受命于皇帝,任何律法任何大人物在骁影卫跟前都不好使,说杀就杀,恶名远播,刑部与大理寺拿他们一点法子也无,甚至还得赔着小心。
蓝素推开窗子,专心致志搜寻熟悉的人影儿。
姜意凝撇撇嘴,“省省吧,上一个倾心他的姑娘可是哭着跑出画阁的。”
蓝素身形僵了僵,问道:“为何?”
“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他对画署和画阁的姑娘没兴趣。”姜意凝意味深长道,“你不知前两年盛况,画署年轻的女画员就没有不痴迷他的,再瞧现在,他往路中间一站,哪个姑娘往他身边凑过?”
蓝素脸色果然有些不大自然,“小闻大人看起来极优雅,并不像粗鲁男子……”
姜意凝往嘴里塞了块糕点,边嚼边道:“你别不信邪,他拿笔的手能在你身上戳两个血窟窿。”
蓝素生生打了个寒噤。
比起画阁两位清闲的同僚,黄时雨用过午膳便泡在廨所练习,揣摩肃王的运笔,那种技巧仅有亲眼目睹才能意会,而她悟性极高,倒也不负肃王的期待,琢磨之下又举一反三,以差不多的笔法画了海浪。
黄时雨打量着自己的墨宝,有那么点味道了,对肃王的畏惧便也淡化些许,不似初始浓烈。
未时三刻,闻大人感到腹中饥饿,命黄时雨前往公厨取些点心来用,还特特加了一句,“也挑两盘你喜欢的。”
“是,大人,多谢大人。”黄时雨立即放下生绢。
似闻道芝这个品级每日都有精致的茶点供应,想吃了,自会有黄时雨这样的小跑腿来回服侍。
今儿闻大人心情好,还赏了黄时雨两盘。
二人坐在空荡荡的廨所连吃带喝。
公厨专供高品官员的小点心好吃的令人咋舌,便是最寻常的蜂蜜桂花糕用的也是玉田碧粳米。
闻道芝见怪不怪道:“画署的公厨在皇城也只能排第三,你要是吃过工部的便知道厉害,他们才是真舍得投钱吃。”
官衙一应花销来自公费,早年是由国库负担,后来因为开销过大惹恼了皇帝,斥责官员铺张浪费,便换了种方式,朝廷每年按规制发钱,固定就那么多,想要吃得好便自己想办法。
于是官老爷们除了报效朝廷也开始发挥了经营天赋,有的放印子有的投商铺分红,总之钱生钱才会有更多的钱,短短几年便拉开了贫富差距,有的官衙富得流油,有的则破产。
黄时雨听得一愣一愣的,竟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门道。
闻道芝笑了笑,门道大着呢,年轻人想不到的事还很多。
“那,那万一经营不善,破产了的官衙是不是就得一起挨饿……”黄时雨迟疑道。
“那倒不至于,给朝廷打欠条啊,借钱吃饭呗。画署也欠过朝廷的钱,还好画阁给咱们补上。”没有画阁,去哪里吃这么精致的点心。
黄时雨大致明白了,画阁是画署背后的金主。正是因为画阁,她每日的午膳和固定的一份小点心才那么多花样,味道比家里的灶台娘子还要好上些许。
怨不得画阁总是理直气壮来借人。
无人置喙。
衣食父母呐。
就连大小节气的茶点钱车马费,也都是画阁给的,而不是朝廷。
于是石上居的地位在黄时雨心中瞬间高大起来。
下衙时闻大人还将自己那盘未动过的龙井奶酥赏给了黄时雨。
这姑娘能吃,当着她的面将两大盘点心吃光了。
黄时雨腼腆地拎着闻大人的赏赐离开。
因为天气日渐寒凉,简珣不让黄时雨骑小毛驴,而是吩咐护院和琥珀每日驾马车接送。
时下马匹金贵,用得起马的非富即贵,放在乡下基本少见,来到京师才不算罕见,这里随处都能见到马儿,但见的多了,黄时雨渐渐发现马与马也大不相同,马儿也有劣等马、普通好马以及突厥马之分。
前两种最为常见,不过突厥马不常见,只有门阀士族与皇室宗亲才会骑突厥马。
简珣的三匹令黄时雨胆颤心惊的“巨兽”便是典型突厥宝马,它们几乎集齐了所有男人为之痴狂的特点,高大、强壮、冲刺速度快且耐力久。
不过女孩子欣赏不来,黄时雨只喜欢可可爱爱的小马儿,譬如为她拉车的这只,个子不高身体健康,长得憨厚老实。
简珣属实将她的爱好拿捏的一清二楚。
因为突厥马罕见,所以当它出现,势必吸引一道道来自男人的艳羡目光,而女子的多半是惊奇。
黄时雨坐进车厢,循声不禁多瞧了窗外两眼,只见迎面飞来一匹骏马,几乎与简允璋的墨雪一模一样,通身黑缎,四蹄雪白,前额却多了一撮白毛,极为亮眼。
马上的男子很是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
闻遇面无表情驭马从黄时雨车前掠过,吓得拉车的憨厚马儿四蹄乱踏,幸而护院老道,连忙扯出缰绳安抚。
马与人一样,也会惧怕凶悍魁梧的同类。
琥珀与黄时雨并肩打量窗外,纳罕道:“这位公子一副好相貌,瞧着不似凶狠之人,怎骑了这么凶狠的马,怪吓人的。”
黄时雨道:“简允璋也骑的,上回你没瞧见,疯了一样的速度,可能京师的乌衣子弟就好这一口。”
琥珀长见识了,啧啧两声。
因为婚期定在明年二月初十,黄时雨今年得回泽禾守岁顺便在家待嫁。
朝廷对于女官的婚假相当优渥,主要体现在备嫁上,可按照官衙的实际情况,提前三十至九十日归家,家远的甚至还可以在此基础叠加程假(注,行程所要消耗的天数),但从成亲那日算起,婚后第十六日必须正常上衙,这点同男子一致。
闻大人早就定了黄时雨的婚假日,冬月二十,也就是再上衙四十余日,她便可以归家。
然而黄时雨并不想这么早回泽禾,却遭到了简珣的反对。
他劝她乖乖听话,成亲不是小事儿,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作为简府未来的宗妇,她不能对京师的亲戚以及世交一无所知。
早点回泽禾便能早点静下心备嫁。
黄时雨在简珣跟前向来自我惯了,可大事上,尤其简珣说的没错的大事,她从不胡来。
所以她听他的。
不知道为何,她越听话简珣就越兴奋,常常会因为她不任性而抱着她亲来亲去。
对于亲昵之事,他总也要不够似的。
有时候她都有点麻了,想着干脆满足他,如了他的意,整好发现她失贞之事,然后天崩地裂,看看他打算如何处置她。
可每每到了关键时刻,他又极能忍,总是盯着她的脸色,许是从她脸上发现不了任何欢愉,就大发慈悲放了她。
这事真怨不了黄时雨,凭谁能在“死期来临”之际欢愉起来,她不当场吓晕已经算他手段高,伺候的好。
日子眨眼就翻过了三十日,这期间肃王来过六趟,每回都巧妙地出现在没有闲杂人等在场之时。当然,闻大人不算闲人,他经常当着闻大人的面出现,在闻大人眼皮底下教黄时雨作画。
闻大人也是个见多识广的,竟表现的格外冷静。
幸而肃王从未做出格的事,仿佛真的就是在单纯地教黄时雨。
这一年,姜意凝与蓝素时不时去画阁,逛遍了画阁的诗画楼,也学会了不少粗活,而黄时雨画技进步飞速,掌握了许多想也不敢想的技巧,对画道之理解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这条路没有高人指点,还真走不下去。
不管承不承认,肃王就是她的高人,也尽到了恩师的义务。
她对肃王,从起初的防备、抗拒到完全的放松,甚至觉得他不会再伤害她了。
冬月二十,简珣亲自将黄时雨送回泽禾县衙。
黄县令与黄太太喜不自胜,早已将东厢房布置一新,充作黄时雨待嫁的闺房,此举极大地讨好了简珣。
因为简少爷主动拜了黄县令,恭敬称道“岳父”,黄太太暗自激动,料想自己便是简少爷的“岳母”了,可他似乎是忘了,竟未拜她!
与黄时雨相反的是简夫人程氏则暂时回了京师。
嫡长子成亲非同小可,作为高堂自然得亲自主持才放心,只等简珣婚后第二个月,她再返回泽禾,继续为慎远守孝,也为了从侧面回避觊觎她的男子。
备嫁的日子相比上衙有了更多时间练习画技,但也不清闲,曹妈妈为黄时雨整理了世家关系图谱,以及安国公府每一位亲戚的大致背景、年纪、特点、喜好。
这一点与民间没有太大差别,新妇都要走这遭,只不过简氏的族人太多了些,幸而简珣只让她熟悉安国公府,然而安国公府的人也不少。
黄时雨越紧张日子翻得就越快,而她的紧张落在旁人眼中竟变成了待嫁少女的近乡情怯。
与梅娘分隔两地的时光,简珣心无旁骛,控制自己不去泽禾看望她,一门心思扑在学业上。
未来有大把时光相守,可是会试、殿试不容马虎。
他的竞争对手皆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不乏年长见过大世面有大智慧者。
简珣规划的人生,每一步都精心丈量计算过,然后按部就班实现,学业、财富、女人以及未来的仕途。
目前为止,全部顺遂,往后的人生大概就是与梅娘生儿育女,在仕途上拼尽全力往上爬,孝顺阿娘教养子女。
但生育有风险,生多了对女子身体也不好,即便简家有最好的稳婆与医药调理,也不敢保证百分百安全。这种事便是放到后宫,也没有哪个御医敢拍着胸脯保证的。
所以简珣打算只与梅娘生两个孩子,无论男女。等她长大些,更成熟一些,再同她商量纳妾生庶子。
他并非贪花好色,也可以对她保证,只要两个庶子,全都抱到她膝下养着,然后就不再碰其他女人。
他也可以发誓,除了衣食无忧,绝不会投给妾室任何感情,一辈子只疼爱梅娘。
简珣以为这样就能与梅娘长相守,白头偕老。
也不是没想过梅娘会拒绝,那他一定心软,却没想到当梅娘不拒绝,才是他失去了方向的开始。
次年二月初十,京师发生了许多事,大事小事皆有,但泽禾的天空澄碧如洗。
简家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来到了县衙门口,好不热闹,他们将在天擦黑时,将新妇抬进宣道坊简府。
入夜,宝天府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鹅毛似的,纷纷扬扬。
韩意淮在雪中走来又走去,直到黑色的羽氅白了一片。
原来真正伤心的时候反而没有眼泪,也没有愤怒。
黄时雨敛神,一步步上前接下他的画,才启唇,却见他抚了抚衣袖,径直越过她跨过门槛,扬长而去。
闻大人从宫城回到署衙,廨所就剩黄时雨一人,一问果然又是画阁借调,想来是在为这个月底的竞买会做准备。
画阁的人手一大半都去准备竞买会,故而借闻大人手底下两个人打杂。
姜意凝对蓝素的小心思一清二楚,不过去画阁比留在画署有趣,首先有半日空闲,还有机会翻阅一些名家手札,皆为市面上未曾流通的宝贝。
但蓝素的兴趣明显更倾向闻遇。
姜意凝作为土生土长的京师人,又因祖父官职的原因,对皇上身边的人多少都有些了解,甚至听过一些旁人未曾得知的辛秘,因此对待闻遇的态度敬畏远胜少女那点子心思。
谁好人家姑娘喜欢骁影卫啊。
虽说小闻大人相当于弃武从文,离开影镇司专心管理石上居,但不代表他此前没做过骁影卫的事,且他到现在还兼任左统领一职,蓝素倾心他,真个儿是不怕死。
影镇司直接受命于皇帝,任何律法任何大人物在骁影卫跟前都不好使,说杀就杀,恶名远播,刑部与大理寺拿他们一点法子也无,甚至还得赔着小心。
蓝素推开窗子,专心致志搜寻熟悉的人影儿。
姜意凝撇撇嘴,“省省吧,上一个倾心他的姑娘可是哭着跑出画阁的。”
蓝素身形僵了僵,问道:“为何?”
“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他对画署和画阁的姑娘没兴趣。”姜意凝意味深长道,“你不知前两年盛况,画署年轻的女画员就没有不痴迷他的,再瞧现在,他往路中间一站,哪个姑娘往他身边凑过?”
蓝素脸色果然有些不大自然,“小闻大人看起来极优雅,并不像粗鲁男子……”
姜意凝往嘴里塞了块糕点,边嚼边道:“你别不信邪,他拿笔的手能在你身上戳两个血窟窿。”
蓝素生生打了个寒噤。
比起画阁两位清闲的同僚,黄时雨用过午膳便泡在廨所练习,揣摩肃王的运笔,那种技巧仅有亲眼目睹才能意会,而她悟性极高,倒也不负肃王的期待,琢磨之下又举一反三,以差不多的笔法画了海浪。
黄时雨打量着自己的墨宝,有那么点味道了,对肃王的畏惧便也淡化些许,不似初始浓烈。
未时三刻,闻大人感到腹中饥饿,命黄时雨前往公厨取些点心来用,还特特加了一句,“也挑两盘你喜欢的。”
“是,大人,多谢大人。”黄时雨立即放下生绢。
似闻道芝这个品级每日都有精致的茶点供应,想吃了,自会有黄时雨这样的小跑腿来回服侍。
今儿闻大人心情好,还赏了黄时雨两盘。
二人坐在空荡荡的廨所连吃带喝。
公厨专供高品官员的小点心好吃的令人咋舌,便是最寻常的蜂蜜桂花糕用的也是玉田碧粳米。
闻道芝见怪不怪道:“画署的公厨在皇城也只能排第三,你要是吃过工部的便知道厉害,他们才是真舍得投钱吃。”
官衙一应花销来自公费,早年是由国库负担,后来因为开销过大惹恼了皇帝,斥责官员铺张浪费,便换了种方式,朝廷每年按规制发钱,固定就那么多,想要吃得好便自己想办法。
于是官老爷们除了报效朝廷也开始发挥了经营天赋,有的放印子有的投商铺分红,总之钱生钱才会有更多的钱,短短几年便拉开了贫富差距,有的官衙富得流油,有的则破产。
黄时雨听得一愣一愣的,竟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门道。
闻道芝笑了笑,门道大着呢,年轻人想不到的事还很多。
“那,那万一经营不善,破产了的官衙是不是就得一起挨饿……”黄时雨迟疑道。
“那倒不至于,给朝廷打欠条啊,借钱吃饭呗。画署也欠过朝廷的钱,还好画阁给咱们补上。”没有画阁,去哪里吃这么精致的点心。
黄时雨大致明白了,画阁是画署背后的金主。正是因为画阁,她每日的午膳和固定的一份小点心才那么多花样,味道比家里的灶台娘子还要好上些许。
怨不得画阁总是理直气壮来借人。
无人置喙。
衣食父母呐。
就连大小节气的茶点钱车马费,也都是画阁给的,而不是朝廷。
于是石上居的地位在黄时雨心中瞬间高大起来。
下衙时闻大人还将自己那盘未动过的龙井奶酥赏给了黄时雨。
这姑娘能吃,当着她的面将两大盘点心吃光了。
黄时雨腼腆地拎着闻大人的赏赐离开。
因为天气日渐寒凉,简珣不让黄时雨骑小毛驴,而是吩咐护院和琥珀每日驾马车接送。
时下马匹金贵,用得起马的非富即贵,放在乡下基本少见,来到京师才不算罕见,这里随处都能见到马儿,但见的多了,黄时雨渐渐发现马与马也大不相同,马儿也有劣等马、普通好马以及突厥马之分。
前两种最为常见,不过突厥马不常见,只有门阀士族与皇室宗亲才会骑突厥马。
简珣的三匹令黄时雨胆颤心惊的“巨兽”便是典型突厥宝马,它们几乎集齐了所有男人为之痴狂的特点,高大、强壮、冲刺速度快且耐力久。
不过女孩子欣赏不来,黄时雨只喜欢可可爱爱的小马儿,譬如为她拉车的这只,个子不高身体健康,长得憨厚老实。
简珣属实将她的爱好拿捏的一清二楚。
因为突厥马罕见,所以当它出现,势必吸引一道道来自男人的艳羡目光,而女子的多半是惊奇。
黄时雨坐进车厢,循声不禁多瞧了窗外两眼,只见迎面飞来一匹骏马,几乎与简允璋的墨雪一模一样,通身黑缎,四蹄雪白,前额却多了一撮白毛,极为亮眼。
马上的男子很是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
闻遇面无表情驭马从黄时雨车前掠过,吓得拉车的憨厚马儿四蹄乱踏,幸而护院老道,连忙扯出缰绳安抚。
马与人一样,也会惧怕凶悍魁梧的同类。
琥珀与黄时雨并肩打量窗外,纳罕道:“这位公子一副好相貌,瞧着不似凶狠之人,怎骑了这么凶狠的马,怪吓人的。”
黄时雨道:“简允璋也骑的,上回你没瞧见,疯了一样的速度,可能京师的乌衣子弟就好这一口。”
琥珀长见识了,啧啧两声。
因为婚期定在明年二月初十,黄时雨今年得回泽禾守岁顺便在家待嫁。
朝廷对于女官的婚假相当优渥,主要体现在备嫁上,可按照官衙的实际情况,提前三十至九十日归家,家远的甚至还可以在此基础叠加程假(注,行程所要消耗的天数),但从成亲那日算起,婚后第十六日必须正常上衙,这点同男子一致。
闻大人早就定了黄时雨的婚假日,冬月二十,也就是再上衙四十余日,她便可以归家。
然而黄时雨并不想这么早回泽禾,却遭到了简珣的反对。
他劝她乖乖听话,成亲不是小事儿,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作为简府未来的宗妇,她不能对京师的亲戚以及世交一无所知。
早点回泽禾便能早点静下心备嫁。
黄时雨在简珣跟前向来自我惯了,可大事上,尤其简珣说的没错的大事,她从不胡来。
所以她听他的。
不知道为何,她越听话简珣就越兴奋,常常会因为她不任性而抱着她亲来亲去。
对于亲昵之事,他总也要不够似的。
有时候她都有点麻了,想着干脆满足他,如了他的意,整好发现她失贞之事,然后天崩地裂,看看他打算如何处置她。
可每每到了关键时刻,他又极能忍,总是盯着她的脸色,许是从她脸上发现不了任何欢愉,就大发慈悲放了她。
这事真怨不了黄时雨,凭谁能在“死期来临”之际欢愉起来,她不当场吓晕已经算他手段高,伺候的好。
日子眨眼就翻过了三十日,这期间肃王来过六趟,每回都巧妙地出现在没有闲杂人等在场之时。当然,闻大人不算闲人,他经常当着闻大人的面出现,在闻大人眼皮底下教黄时雨作画。
闻大人也是个见多识广的,竟表现的格外冷静。
幸而肃王从未做出格的事,仿佛真的就是在单纯地教黄时雨。
这一年,姜意凝与蓝素时不时去画阁,逛遍了画阁的诗画楼,也学会了不少粗活,而黄时雨画技进步飞速,掌握了许多想也不敢想的技巧,对画道之理解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这条路没有高人指点,还真走不下去。
不管承不承认,肃王就是她的高人,也尽到了恩师的义务。
她对肃王,从起初的防备、抗拒到完全的放松,甚至觉得他不会再伤害她了。
冬月二十,简珣亲自将黄时雨送回泽禾县衙。
黄县令与黄太太喜不自胜,早已将东厢房布置一新,充作黄时雨待嫁的闺房,此举极大地讨好了简珣。
因为简少爷主动拜了黄县令,恭敬称道“岳父”,黄太太暗自激动,料想自己便是简少爷的“岳母”了,可他似乎是忘了,竟未拜她!
与黄时雨相反的是简夫人程氏则暂时回了京师。
嫡长子成亲非同小可,作为高堂自然得亲自主持才放心,只等简珣婚后第二个月,她再返回泽禾,继续为慎远守孝,也为了从侧面回避觊觎她的男子。
备嫁的日子相比上衙有了更多时间练习画技,但也不清闲,曹妈妈为黄时雨整理了世家关系图谱,以及安国公府每一位亲戚的大致背景、年纪、特点、喜好。
这一点与民间没有太大差别,新妇都要走这遭,只不过简氏的族人太多了些,幸而简珣只让她熟悉安国公府,然而安国公府的人也不少。
黄时雨越紧张日子翻得就越快,而她的紧张落在旁人眼中竟变成了待嫁少女的近乡情怯。
与梅娘分隔两地的时光,简珣心无旁骛,控制自己不去泽禾看望她,一门心思扑在学业上。
未来有大把时光相守,可是会试、殿试不容马虎。
他的竞争对手皆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不乏年长见过大世面有大智慧者。
简珣规划的人生,每一步都精心丈量计算过,然后按部就班实现,学业、财富、女人以及未来的仕途。
目前为止,全部顺遂,往后的人生大概就是与梅娘生儿育女,在仕途上拼尽全力往上爬,孝顺阿娘教养子女。
但生育有风险,生多了对女子身体也不好,即便简家有最好的稳婆与医药调理,也不敢保证百分百安全。这种事便是放到后宫,也没有哪个御医敢拍着胸脯保证的。
所以简珣打算只与梅娘生两个孩子,无论男女。等她长大些,更成熟一些,再同她商量纳妾生庶子。
他并非贪花好色,也可以对她保证,只要两个庶子,全都抱到她膝下养着,然后就不再碰其他女人。
他也可以发誓,除了衣食无忧,绝不会投给妾室任何感情,一辈子只疼爱梅娘。
简珣以为这样就能与梅娘长相守,白头偕老。
也不是没想过梅娘会拒绝,那他一定心软,却没想到当梅娘不拒绝,才是他失去了方向的开始。
次年二月初十,京师发生了许多事,大事小事皆有,但泽禾的天空澄碧如洗。
简家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来到了县衙门口,好不热闹,他们将在天擦黑时,将新妇抬进宣道坊简府。
入夜,宝天府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鹅毛似的,纷纷扬扬。
韩意淮在雪中走来又走去,直到黑色的羽氅白了一片。
原来真正伤心的时候反而没有眼泪,也没有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