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对我觊觎已久(重生) 第19节
他竟然摇身一变,从殴打刘洋的人变成了刘家的恩人,倒真是让刘洋有苦不能言,老老实实地闭了嘴,也让她从中脱身,再不必担忧。
容钰心里生出几分钦佩,她之前一直对许怀鹤未来会登基称帝这件事没有什么实感,毕竟她只在前世回魂里见过一面,也不知许怀鹤是如何做到的,但如今,她越发确信前世看到的也会在今世实现。
她轻轻呼了口气,心绪复杂,她依旧不知事到如今,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是否能够所求圆满,只能尽力而为。
明日就要回府,小丫鬟们在收拾箱笼,容钰看了一眼,她带过来的珠宝首饰还没送完,她也不想再带回去,又折腾一趟,干脆分了几份,让春桃带着小丫鬟们又去各个院落里送了一次。
余下的首饰次了一些,不适合送礼,但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依旧是不可多得的宝物,光是一根簪子上的珍珠,就抵得上一个丫鬟半年的月钱。
容钰招招手,让周围的侍女们挑选,就连新来的青竹都得了一颗翡翠戒指和两只青玉簪,样式简朴,但玉石通透,入手凉润,一摸就知道是上好的青玉。
青竹和其他侍女们一起谢了恩,心里对容钰的出手阔绰和大方程度又有了新的认识,只是在昭华公主殿下身边待的这几天,她得到的东西就远比在镇国公府几年,特别是在镇国公夫人身边得的东西都多。
顾林氏一早就知道昭华公主要回公主府的消息,她没料到容钰回去的这么快,心里忐忑极了,生怕是自己招待不周,昭华公主在这边待的不爽利,所以才想早点离开,但又不敢来问。
直到容钰让人又送了东西过来,她才喜笑颜开,心里一颗石头落下,从里面挑了几件最亮眼的头面首饰,在耳边比划,准备赶明儿就去高门贵妇们的小聚宴会上好好炫耀一番。
顾云溪虽然也得了一大匣子珍宝,但兴致不高,她捏着圆润的粉色珍珠,撅着嘴:“也不知下次再见到昭华公主殿下,又是什么时候了。”
“你呀,”顾林氏点了点女儿的额头,“马上就是年节了,初一那日,公主殿下是必然会来镇国公府向你祖父和舅舅拜年的,你都忘了吗?”
顾云溪躲开,依旧不怎么高兴:“要是昭华公主能再办一个像小寒宴那样的宴会多好,不如在小寒那日再办一次,或者办个大寒宴,正巧过了腊八就是大寒了。”
沁梅坞里,容钰也在思索,上一世她办小寒宴只是取了巧,并非是在小寒节那日,而是按了京城初雪的名头,替许怀鹤宣扬玉容膏。
她前世在小寒宴上被永宁和刘夫人堵了心,心里气不顺,总想着再办一个宴会来挽回面子,就定在了腊八之后的大寒那日,取了大寒宴的名,邀请了和她差不多大的京城贵女们,独独没有请永宁。
据说永宁委屈地在怀柔宫哭了半日,惊动了父皇去安慰,而在大寒宴上又发生了一件丑事,父皇难得对她动了怒,让她入宫问罪,罚她禁足半月,日日抄经不得懈怠。
父皇不愿听她的辩解,只是一味责骂她,总觉得那件事里有她的手笔,让她去给那位贵女赔罪,向永宁道歉。
她对父皇的做法觉得寒心,她的辩驳父皇一字不听,满京城都看着她的笑话,或许是从那时起,父皇就对她完全失望了……
“喵——喵嗷——”
一声声猫叫打断了容钰的思绪,容钰定了定神,收起那些悲伤难过的情绪,安慰自己那都是上一世的事了,她心道自己这一世不办大寒宴就是了,不办难道还躲不过吗?
“去看看哪里来的猫。”容钰对着春桃和青竹说了声,两人立刻出了院子,在梅园里四处寻找猫的踪影。
一抹瘦弱的白跃上梅树,压的梅树剧烈颤动起来,积雪和梅花瓣一同坠落,洒了春桃和青竹满头满身。
春桃伸手想去捉猫,那猫却灵活地一缩头,又踩上了另外一根枝叶,前半身下压,尾部高高竖起,跃跃欲试地朝着瓦墙跳过去,想要逃离这方寸之地。
然而它才刚刚摆出架势,就被一只手抓住了后颈,气势顿消,无助地在空中扑腾了一下爪子,最后乖乖地被青竹抱着进了院内。
容钰这才发现这是一只通体雪白的猫,眼瞳金黄,只是长期流浪没人喂养,身体极其瘦弱,骨头都凸显了形状,又因为刚才在梅树间跳跃躲藏,白色的毛发染上了几块污迹,看起来狼狈极了,神色也很惊慌,小声地喵呜叫着,听着十分可怜。
沁梅坞是镇国公府的边院,隔着梅林和一堵厚墙就是长街,有流浪的猫儿不小心越过墙头藏进来也很正常。
小猫可怜又可爱,容钰有了几分怜惜的心思,她伸出指尖,轻轻在白猫的头顶揉了揉,那白猫竟然也通人性,喵呜声小了下去,还主动用头蹭了蹭容钰的手心,十分乖顺。
春桃和青竹都忍不住发出了小声的惊呼,桂嬷嬷也笑了出来,脸上全是慈祥,温声说道:“公主殿下金贵万福,就连小猫儿也知道您是主子,特意来讨好您呢。”
容钰抿了抿唇,浅笑了下,脸上浮现浅浅的酒窝,旁边的青竹一贯会察言观色,往日伺候顾林氏她不屑做这一套,但面对容钰她却心甘情愿。
青竹试探道:“殿下,奴婢听说,这样的白猫是最易受其他猫欺负的,所以它才这么瘦小,胆子也不大,冬日严寒,若是放它在外面,指不定哪日就冻死了。”
青竹这一番话可谓说到了容钰心坎上,她本就有想要养这只猫的心思,现在这么一听,更是坚定了收下它的想法,连忙道:“那就让它随我们回公主府去吧,好好养着,也是只漂亮狸奴。”
于是容钰来镇
国公府时,马车沉沉,塞满了金银珠宝,车轮深深压进雪里,回去时却轻松无比,只是膝上卧着一只洗刷干净,吃饱喝足打盹的白色猫儿,名叫雪团。
雪团丝毫不怕生,回了公主府后也活蹦乱跳,好奇地东闻闻西嗅嗅,时不时就要回头看一眼容钰所在的地方,好像是怕自己犯了错,碰了不该碰的东西。
它连玩耍也不会跑的太远,完全不像一只流浪的野性难驯的猫儿,自顾自玩一会儿就又回到容钰身边,趴卧在她膝盖上打哈欠,是桂嬷嬷平生所见最乖觉,最爱主的小猫。
容钰轻抚着雪团背部的毛发,心情都跟着轻盈愉悦起来,忍不住又挠了挠雪团的下巴,看着雪团舒服地闭上眼睛,她温柔笑出了声,就连看账本都没那么烦恼了。
平时账册都由专门的管事记录,只是腊八节所需的桂圆莲子那些食物,容钰不希望下人以次充好,伪造账册从中获利,便亲自拨账让人采买,又亲自检查。
容钰从大竹筐里抓了一把干桂圆,让小丫鬟们剥开,哪怕已经晒干,桂圆里面的果肉也饱满,吃起来自带甜味;糯米和小米等都是整颗,不是碎粒,也没有掺沙掺土;豆类也是满满十几筐,山药整根整根地成捆摆放,加在粥里既能饱腹又能养脾。
腊八粥里最贵的便是糖,有桂圆和红枣增甜味,糖可以少放些,但容钰向来舍得,还是命人买了大筐的冰糖,送去了厨房。
清点完食材,公主府上下都动了起来,小厮和侍卫们做清洗的力气活,小丫鬟们便做些细致的活计,厨娘也忙得满头大汗,不断有甜香味从昭华公主府飘出去,引得路上行人都纷纷驻足,忍不住抬头深嗅,有嘴馋的甚至流了口水,连忙用帕子擦了。
有路人忍不住道:“昭华公主这是又开始准备腊八节施粥了吧,公主殿下可真是心善。”
不知有谁突然阴阳怪气地笑了一声,回他道:“沽名钓誉罢了,昭华公主名声有多差,大家又不是不知道,当街纵马,虐杀奴仆,还让朝廷命官的夫人给她下跪……不过是施个粥,出的银钱对于公主府来说九牛一毛都不如,就又有人说她心善了,真是可笑。”
“你吃过昭华公主施的粥吗?”
一道锐的声音从旁边像一把利剑一样直直刺来,闻锐达看着那人,冷笑道:“昭华公主年年施粥,从不间断,她给的粥是最浓稠最甜的,你说殿下沽名钓誉,她得了什么名?得了什么誉?她请人为她写诗赞颂,替她歌唱美言了吗?”
闻锐达向前走了一步,他身材高大,气势惊人,刚才说话那人都忍不住害怕地往后退了步,刚想反驳,就听到闻锐达继续道:
“施粥所需的银钱对于殿下来说,或许确实算不上什么,但对那些世家大族同样算不上什么,可有几家能像殿下一样,年年施粥?”
闻锐达言辞锐利,步步紧逼:“你偏听偏信,拿传言当事实,在这里大放厥词,信口雌黄,不尊公主殿下,蔑视皇权,若你是今年的考生,我劝你还是别出来丢人现眼,趁早回乡去吧!”
那人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最后连脖子都涨红了,掩面快速逃离了人群,也不知去了哪里,只余下身后的一片哄笑。
闻锐达缓了口气,对着围观的人拱了拱手,也大步离开,只是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公主府的匾额,公主府的大门依旧紧闭着,昭华公主并没有因为外面的响动出门观看。
明明与他上职的路相隔甚远,和刑部的方向几乎南辕北辙,但他听说今日是昭华公主从镇国公府回来的日子,便想着若是自己赶得上,或许能再看昭华公主殿下一眼。
他问那人有没有喝过昭华公主施的粥,那人想必是没有,但他确实喝过,就在他进京拜师孔大儒的那一年。
他在路上已经用光了所有的盘缠,几乎是撑着一口气到了京郊,眼看就要饿晕过去,却恰好是腊八那天,遇到了昭华公主在棚下施粥。
那时他饥肠辘辘,形如乞丐,接过粥后就大口吞咽了起来,也没细看施粥的人到底是谁,也是后来才听说那人是昭华公主。
那日在奇珍阁上,是他和昭华公主所见的第一面,又或许不算第一面,他已经心生妄念,他深深知晓,也无从抵抗。
第21章
“闻锐达?”
因为吃惊,容钰的眼睛睁地圆圆的,她放下甜香四溢的八宝粥,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碗在桌面轻轻一碰,趴在她腿上打盹的雪团警觉地抬起头,同样用一双圆眼睛看过来。
青竹和春桃都因为这样的景象忍俊不禁,春桃忍了笑:“是呢,上次他在孔府斥责永宁公主的时候,奴婢便觉得他为人公正,今日再看果真如此,不听风就是雨,也不信那些人碎嘴的话,知道咱们家公主殿下的好。”
春桃内心对闻锐达满意极了,她觉得虽然闻大人如今官职比较低,但他有这份见识和胆色,肯定过不了多久就会升官的。
容钰还是意外,没想到闻锐达居然会维护自己。上一世她和闻锐达无甚交集,闻锐达自然也从未帮她说过话,而今世他们也只不过见了一面而已,就是奇珍阁那回,闻锐达或许并不了解她,也愿意替她出头吗?
送贵重的礼物感谢,似乎不太妥当,容钰伸手揉了揉雪团的脑袋,慢慢思索着。
她知道闻锐达为人清正廉洁,不喜收礼,看不惯官场上那套收礼才办事,互相开方便之门的官官相护,人情往来也很少,有不少人都在背地里骂他假清高,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
若是自己贸然送礼感谢闻锐达,闻锐达说不定并不会高兴,于是容钰想了想,对着青竹道:“你去库房取一盒煮八宝粥的食材来,不用太多,可供两三个人吃饱就好,再多放些糖在盒子里,送去闻锐达的住处。”
见惯了容钰的大手笔,送礼最次也是价值百银的物件,这还是她们,特别是春桃头一次见公主殿下送这么“寒酸”的礼物,两人不约而同地愣了愣。
但青竹谨遵着做下人的本分,并未多问,也从不质疑主子的决定,立刻起身去办。
闻锐达在公主府门口斥责诋毁昭华公主名誉的人,替昭华公主说话这事还未传出长街,就已经传到了许怀鹤的耳朵里。
事关昭华公主,小道童丝毫不敢怠慢,别人不清楚,他可太明白那位在国师大人心中的分量了,一字不差地把下人得到的情报说了出来。
就连闻锐达当时是何种神态,何种语气,小道童都说的清清楚楚,同样也说了昭华公主给闻锐达准备谢礼,已经让人送去闻锐达住处的事。
“咔嚓”一声,小道童身体一抖,不敢抬头,却看到那只国师大人常用的上等狼毫毛笔硬生生断作两节,其中一节掉到了地板上,骨碌碌地滚向角落,在地上留下一道深刻的墨痕。
许怀鹤慢条斯理地取了旁边的白帕净手,神色依旧淡然,眼中凝聚着凌厉的杀意,一字一顿地喊出了那个人的名字:“闻锐达。”
他对这个人印象颇深,并不只因这人差一点就坏了他的好事,怀疑到奇珍阁头上,更因为他几次在观星楼上眺望公主府时,都看到这人从公主府门前遥遥路过。
他知道闻锐达是刑部的员外郎,可刑部所在的方向和公主府截然相反,不管走哪条路,闻锐达去当值,都必不可能路过公主府门口。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闻锐达是故意的。
今日的事再一次印证了许怀鹤内心的想法,他的指尖按着冰凉的镇纸,心中快速将如今朝廷上的各方关系博弈,还有自己手上能动的资源,得到的消息过了一遍,发现一时半会儿想要抓住闻锐达的把柄,很难。
也就是说,他不能轻易弄死闻锐达。
这个认知让许怀鹤心中很不爽,他眉峰皱起,像原本隐没在雾中的山突然
显出深浅的沟壑和锋利的断崖,无端令人感到心寒,畏惧,恨不得离他远远的,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就会从断崖摔下去,粉身碎骨。
还是太低了,许怀鹤静静地想着,现如今自己的权势地位还是太低微了,如果能够更进一步,做许多事便不必瞻前顾后。
杀不了闻锐达,但是给刑部找点事做,特别是给闻锐达找点麻烦事,让他忙起来,没空去公主府门口转悠,也不能凑到昭华公主殿下身边去,还是可以做到的。
许怀鹤轻笑了一声,在小道童更加恐惧的眼神中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袖口,语气中没有丝毫敬畏之心:“入宫,我要见老皇帝。”
明日就是腊八,也是众多官员休沐的日子,就连今日的早朝也取消了,所以当许怀鹤突然进宫,说有大事要报时,皇帝的眉头狠狠一跳,心里陡然升起几分不好的预感。
他这段时日过得太滋润了,除了宫宴遇刺,几乎没有发生任何令他不顺心的事。朝堂上虽然党派林立,但任由他们自己吵来吵去,终归是给他做事,无论怎样,他只需看到结果就好。
宫宴遇刺的事也算是有了结果,刑部和镇国公一致认定刺客就是漠北派出的暗桩,也呈上了相应的证据,他看了一眼就丢开,让底下的人继续吵。
大夏近年风调雨顺,边境安稳,漠北虽然有反心,但一时半会儿也不敢轻举妄动,依旧要向大夏俯首称臣,还要加重赋税为大夏上供。
他原本日渐沉重体虚,就连太医也束手无策的身体在国师的几枚养气丹下,效果立竿见影,神清气爽,就连那方面都回了春,宠幸后宫时再也不会觉得力不从心。
希望许怀鹤带来的是好消息,皇帝这么想着,让大太监带许怀鹤进御书房,坐在上首,转动着戴在大拇指上的翡翠帝王玉扳指,盯着走进来的青年,沉声问:“国师说有大事相报,是何事?”
“回禀陛下,”许怀鹤的声音夹着风雪带来的凛凛冷意,“臣夜观天象,发现天象异变,紫微星黯淡,其光芒被阴云遮蔽,忽明忽暗,又观测到贪狼星散发红光,偏移至财帛宫,臣恐有大祸发生。”
听到“有大祸发生”几个字,皇帝转动扳指的手一停,心都颤了一下,他有些焦急地开口:“国师能否为朕详解一番?”
许怀鹤颔首,嘴角露出一抹不明显的冷笑:“臣遵旨。紫薇星暗淡,预示君权受蒙蔽,朝堂有奸佞作乱,而贪狼星主欲望贪婪,又偏移到财帛宫,说明朝中有官员贪腐,使民生凋敝,动摇国之根基。”
皇帝的心剧烈跳动起来,脑中闪过一声声嗡鸣,他立刻捂住了眉头,大脑隐隐作痛,眼前一片昏花,就连许怀鹤说的话也变得模糊飘渺起来,一字一字地往他脑内钻。
“可惜天象异变仅仅只有半刻钟就消散,臣只来得及记在录事本上。又因为此事太过重大,臣唯恐看错,在今日的良辰吉时,又向祖师爷问了一卦。”
许怀鹤的语调变得沉重起来,好像他当真是忠心耿耿的臣子,十分关心家国大事,为皇权受蒙蔽而担忧:“卦象上艮下巽,臣算出财富停滞于高位,有高官中饱私囊,此乃祖师爷指点,又贴合了昨夜天象,必然不会出错。”
说来说去就是朝中有高官贪腐,而且贪的还不少,已经隐隐影响到了皇权统治,这是老皇帝绝对不可能容忍的。
果然,皇帝强撑着头痛,厉声问许怀鹤:“国师敢以性命作保,你所测算出的东西绝对不得作假?!”
从进御书房起,许怀鹤就没说过一句真话,但他听到皇帝的诘问,反而生出想笑的冲动,因为他知道,皇帝信了。
许怀鹤丝毫不惧,用低头的动作掩饰住癫狂的笑意,拱手道:“臣敢。”
他有何不敢?!
御书房内陡然陷入令人心惊的沉默,大太监无声吞咽着唾沫,哪怕是经历过了这么些年的风雨,他此刻依旧觉得心惊肉跳。
容钰心里生出几分钦佩,她之前一直对许怀鹤未来会登基称帝这件事没有什么实感,毕竟她只在前世回魂里见过一面,也不知许怀鹤是如何做到的,但如今,她越发确信前世看到的也会在今世实现。
她轻轻呼了口气,心绪复杂,她依旧不知事到如今,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是否能够所求圆满,只能尽力而为。
明日就要回府,小丫鬟们在收拾箱笼,容钰看了一眼,她带过来的珠宝首饰还没送完,她也不想再带回去,又折腾一趟,干脆分了几份,让春桃带着小丫鬟们又去各个院落里送了一次。
余下的首饰次了一些,不适合送礼,但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依旧是不可多得的宝物,光是一根簪子上的珍珠,就抵得上一个丫鬟半年的月钱。
容钰招招手,让周围的侍女们挑选,就连新来的青竹都得了一颗翡翠戒指和两只青玉簪,样式简朴,但玉石通透,入手凉润,一摸就知道是上好的青玉。
青竹和其他侍女们一起谢了恩,心里对容钰的出手阔绰和大方程度又有了新的认识,只是在昭华公主殿下身边待的这几天,她得到的东西就远比在镇国公府几年,特别是在镇国公夫人身边得的东西都多。
顾林氏一早就知道昭华公主要回公主府的消息,她没料到容钰回去的这么快,心里忐忑极了,生怕是自己招待不周,昭华公主在这边待的不爽利,所以才想早点离开,但又不敢来问。
直到容钰让人又送了东西过来,她才喜笑颜开,心里一颗石头落下,从里面挑了几件最亮眼的头面首饰,在耳边比划,准备赶明儿就去高门贵妇们的小聚宴会上好好炫耀一番。
顾云溪虽然也得了一大匣子珍宝,但兴致不高,她捏着圆润的粉色珍珠,撅着嘴:“也不知下次再见到昭华公主殿下,又是什么时候了。”
“你呀,”顾林氏点了点女儿的额头,“马上就是年节了,初一那日,公主殿下是必然会来镇国公府向你祖父和舅舅拜年的,你都忘了吗?”
顾云溪躲开,依旧不怎么高兴:“要是昭华公主能再办一个像小寒宴那样的宴会多好,不如在小寒那日再办一次,或者办个大寒宴,正巧过了腊八就是大寒了。”
沁梅坞里,容钰也在思索,上一世她办小寒宴只是取了巧,并非是在小寒节那日,而是按了京城初雪的名头,替许怀鹤宣扬玉容膏。
她前世在小寒宴上被永宁和刘夫人堵了心,心里气不顺,总想着再办一个宴会来挽回面子,就定在了腊八之后的大寒那日,取了大寒宴的名,邀请了和她差不多大的京城贵女们,独独没有请永宁。
据说永宁委屈地在怀柔宫哭了半日,惊动了父皇去安慰,而在大寒宴上又发生了一件丑事,父皇难得对她动了怒,让她入宫问罪,罚她禁足半月,日日抄经不得懈怠。
父皇不愿听她的辩解,只是一味责骂她,总觉得那件事里有她的手笔,让她去给那位贵女赔罪,向永宁道歉。
她对父皇的做法觉得寒心,她的辩驳父皇一字不听,满京城都看着她的笑话,或许是从那时起,父皇就对她完全失望了……
“喵——喵嗷——”
一声声猫叫打断了容钰的思绪,容钰定了定神,收起那些悲伤难过的情绪,安慰自己那都是上一世的事了,她心道自己这一世不办大寒宴就是了,不办难道还躲不过吗?
“去看看哪里来的猫。”容钰对着春桃和青竹说了声,两人立刻出了院子,在梅园里四处寻找猫的踪影。
一抹瘦弱的白跃上梅树,压的梅树剧烈颤动起来,积雪和梅花瓣一同坠落,洒了春桃和青竹满头满身。
春桃伸手想去捉猫,那猫却灵活地一缩头,又踩上了另外一根枝叶,前半身下压,尾部高高竖起,跃跃欲试地朝着瓦墙跳过去,想要逃离这方寸之地。
然而它才刚刚摆出架势,就被一只手抓住了后颈,气势顿消,无助地在空中扑腾了一下爪子,最后乖乖地被青竹抱着进了院内。
容钰这才发现这是一只通体雪白的猫,眼瞳金黄,只是长期流浪没人喂养,身体极其瘦弱,骨头都凸显了形状,又因为刚才在梅树间跳跃躲藏,白色的毛发染上了几块污迹,看起来狼狈极了,神色也很惊慌,小声地喵呜叫着,听着十分可怜。
沁梅坞是镇国公府的边院,隔着梅林和一堵厚墙就是长街,有流浪的猫儿不小心越过墙头藏进来也很正常。
小猫可怜又可爱,容钰有了几分怜惜的心思,她伸出指尖,轻轻在白猫的头顶揉了揉,那白猫竟然也通人性,喵呜声小了下去,还主动用头蹭了蹭容钰的手心,十分乖顺。
春桃和青竹都忍不住发出了小声的惊呼,桂嬷嬷也笑了出来,脸上全是慈祥,温声说道:“公主殿下金贵万福,就连小猫儿也知道您是主子,特意来讨好您呢。”
容钰抿了抿唇,浅笑了下,脸上浮现浅浅的酒窝,旁边的青竹一贯会察言观色,往日伺候顾林氏她不屑做这一套,但面对容钰她却心甘情愿。
青竹试探道:“殿下,奴婢听说,这样的白猫是最易受其他猫欺负的,所以它才这么瘦小,胆子也不大,冬日严寒,若是放它在外面,指不定哪日就冻死了。”
青竹这一番话可谓说到了容钰心坎上,她本就有想要养这只猫的心思,现在这么一听,更是坚定了收下它的想法,连忙道:“那就让它随我们回公主府去吧,好好养着,也是只漂亮狸奴。”
于是容钰来镇
国公府时,马车沉沉,塞满了金银珠宝,车轮深深压进雪里,回去时却轻松无比,只是膝上卧着一只洗刷干净,吃饱喝足打盹的白色猫儿,名叫雪团。
雪团丝毫不怕生,回了公主府后也活蹦乱跳,好奇地东闻闻西嗅嗅,时不时就要回头看一眼容钰所在的地方,好像是怕自己犯了错,碰了不该碰的东西。
它连玩耍也不会跑的太远,完全不像一只流浪的野性难驯的猫儿,自顾自玩一会儿就又回到容钰身边,趴卧在她膝盖上打哈欠,是桂嬷嬷平生所见最乖觉,最爱主的小猫。
容钰轻抚着雪团背部的毛发,心情都跟着轻盈愉悦起来,忍不住又挠了挠雪团的下巴,看着雪团舒服地闭上眼睛,她温柔笑出了声,就连看账本都没那么烦恼了。
平时账册都由专门的管事记录,只是腊八节所需的桂圆莲子那些食物,容钰不希望下人以次充好,伪造账册从中获利,便亲自拨账让人采买,又亲自检查。
容钰从大竹筐里抓了一把干桂圆,让小丫鬟们剥开,哪怕已经晒干,桂圆里面的果肉也饱满,吃起来自带甜味;糯米和小米等都是整颗,不是碎粒,也没有掺沙掺土;豆类也是满满十几筐,山药整根整根地成捆摆放,加在粥里既能饱腹又能养脾。
腊八粥里最贵的便是糖,有桂圆和红枣增甜味,糖可以少放些,但容钰向来舍得,还是命人买了大筐的冰糖,送去了厨房。
清点完食材,公主府上下都动了起来,小厮和侍卫们做清洗的力气活,小丫鬟们便做些细致的活计,厨娘也忙得满头大汗,不断有甜香味从昭华公主府飘出去,引得路上行人都纷纷驻足,忍不住抬头深嗅,有嘴馋的甚至流了口水,连忙用帕子擦了。
有路人忍不住道:“昭华公主这是又开始准备腊八节施粥了吧,公主殿下可真是心善。”
不知有谁突然阴阳怪气地笑了一声,回他道:“沽名钓誉罢了,昭华公主名声有多差,大家又不是不知道,当街纵马,虐杀奴仆,还让朝廷命官的夫人给她下跪……不过是施个粥,出的银钱对于公主府来说九牛一毛都不如,就又有人说她心善了,真是可笑。”
“你吃过昭华公主施的粥吗?”
一道锐的声音从旁边像一把利剑一样直直刺来,闻锐达看着那人,冷笑道:“昭华公主年年施粥,从不间断,她给的粥是最浓稠最甜的,你说殿下沽名钓誉,她得了什么名?得了什么誉?她请人为她写诗赞颂,替她歌唱美言了吗?”
闻锐达向前走了一步,他身材高大,气势惊人,刚才说话那人都忍不住害怕地往后退了步,刚想反驳,就听到闻锐达继续道:
“施粥所需的银钱对于殿下来说,或许确实算不上什么,但对那些世家大族同样算不上什么,可有几家能像殿下一样,年年施粥?”
闻锐达言辞锐利,步步紧逼:“你偏听偏信,拿传言当事实,在这里大放厥词,信口雌黄,不尊公主殿下,蔑视皇权,若你是今年的考生,我劝你还是别出来丢人现眼,趁早回乡去吧!”
那人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最后连脖子都涨红了,掩面快速逃离了人群,也不知去了哪里,只余下身后的一片哄笑。
闻锐达缓了口气,对着围观的人拱了拱手,也大步离开,只是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公主府的匾额,公主府的大门依旧紧闭着,昭华公主并没有因为外面的响动出门观看。
明明与他上职的路相隔甚远,和刑部的方向几乎南辕北辙,但他听说今日是昭华公主从镇国公府回来的日子,便想着若是自己赶得上,或许能再看昭华公主殿下一眼。
他问那人有没有喝过昭华公主施的粥,那人想必是没有,但他确实喝过,就在他进京拜师孔大儒的那一年。
他在路上已经用光了所有的盘缠,几乎是撑着一口气到了京郊,眼看就要饿晕过去,却恰好是腊八那天,遇到了昭华公主在棚下施粥。
那时他饥肠辘辘,形如乞丐,接过粥后就大口吞咽了起来,也没细看施粥的人到底是谁,也是后来才听说那人是昭华公主。
那日在奇珍阁上,是他和昭华公主所见的第一面,又或许不算第一面,他已经心生妄念,他深深知晓,也无从抵抗。
第21章
“闻锐达?”
因为吃惊,容钰的眼睛睁地圆圆的,她放下甜香四溢的八宝粥,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碗在桌面轻轻一碰,趴在她腿上打盹的雪团警觉地抬起头,同样用一双圆眼睛看过来。
青竹和春桃都因为这样的景象忍俊不禁,春桃忍了笑:“是呢,上次他在孔府斥责永宁公主的时候,奴婢便觉得他为人公正,今日再看果真如此,不听风就是雨,也不信那些人碎嘴的话,知道咱们家公主殿下的好。”
春桃内心对闻锐达满意极了,她觉得虽然闻大人如今官职比较低,但他有这份见识和胆色,肯定过不了多久就会升官的。
容钰还是意外,没想到闻锐达居然会维护自己。上一世她和闻锐达无甚交集,闻锐达自然也从未帮她说过话,而今世他们也只不过见了一面而已,就是奇珍阁那回,闻锐达或许并不了解她,也愿意替她出头吗?
送贵重的礼物感谢,似乎不太妥当,容钰伸手揉了揉雪团的脑袋,慢慢思索着。
她知道闻锐达为人清正廉洁,不喜收礼,看不惯官场上那套收礼才办事,互相开方便之门的官官相护,人情往来也很少,有不少人都在背地里骂他假清高,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
若是自己贸然送礼感谢闻锐达,闻锐达说不定并不会高兴,于是容钰想了想,对着青竹道:“你去库房取一盒煮八宝粥的食材来,不用太多,可供两三个人吃饱就好,再多放些糖在盒子里,送去闻锐达的住处。”
见惯了容钰的大手笔,送礼最次也是价值百银的物件,这还是她们,特别是春桃头一次见公主殿下送这么“寒酸”的礼物,两人不约而同地愣了愣。
但青竹谨遵着做下人的本分,并未多问,也从不质疑主子的决定,立刻起身去办。
闻锐达在公主府门口斥责诋毁昭华公主名誉的人,替昭华公主说话这事还未传出长街,就已经传到了许怀鹤的耳朵里。
事关昭华公主,小道童丝毫不敢怠慢,别人不清楚,他可太明白那位在国师大人心中的分量了,一字不差地把下人得到的情报说了出来。
就连闻锐达当时是何种神态,何种语气,小道童都说的清清楚楚,同样也说了昭华公主给闻锐达准备谢礼,已经让人送去闻锐达住处的事。
“咔嚓”一声,小道童身体一抖,不敢抬头,却看到那只国师大人常用的上等狼毫毛笔硬生生断作两节,其中一节掉到了地板上,骨碌碌地滚向角落,在地上留下一道深刻的墨痕。
许怀鹤慢条斯理地取了旁边的白帕净手,神色依旧淡然,眼中凝聚着凌厉的杀意,一字一顿地喊出了那个人的名字:“闻锐达。”
他对这个人印象颇深,并不只因这人差一点就坏了他的好事,怀疑到奇珍阁头上,更因为他几次在观星楼上眺望公主府时,都看到这人从公主府门前遥遥路过。
他知道闻锐达是刑部的员外郎,可刑部所在的方向和公主府截然相反,不管走哪条路,闻锐达去当值,都必不可能路过公主府门口。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闻锐达是故意的。
今日的事再一次印证了许怀鹤内心的想法,他的指尖按着冰凉的镇纸,心中快速将如今朝廷上的各方关系博弈,还有自己手上能动的资源,得到的消息过了一遍,发现一时半会儿想要抓住闻锐达的把柄,很难。
也就是说,他不能轻易弄死闻锐达。
这个认知让许怀鹤心中很不爽,他眉峰皱起,像原本隐没在雾中的山突然
显出深浅的沟壑和锋利的断崖,无端令人感到心寒,畏惧,恨不得离他远远的,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就会从断崖摔下去,粉身碎骨。
还是太低了,许怀鹤静静地想着,现如今自己的权势地位还是太低微了,如果能够更进一步,做许多事便不必瞻前顾后。
杀不了闻锐达,但是给刑部找点事做,特别是给闻锐达找点麻烦事,让他忙起来,没空去公主府门口转悠,也不能凑到昭华公主殿下身边去,还是可以做到的。
许怀鹤轻笑了一声,在小道童更加恐惧的眼神中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袖口,语气中没有丝毫敬畏之心:“入宫,我要见老皇帝。”
明日就是腊八,也是众多官员休沐的日子,就连今日的早朝也取消了,所以当许怀鹤突然进宫,说有大事要报时,皇帝的眉头狠狠一跳,心里陡然升起几分不好的预感。
他这段时日过得太滋润了,除了宫宴遇刺,几乎没有发生任何令他不顺心的事。朝堂上虽然党派林立,但任由他们自己吵来吵去,终归是给他做事,无论怎样,他只需看到结果就好。
宫宴遇刺的事也算是有了结果,刑部和镇国公一致认定刺客就是漠北派出的暗桩,也呈上了相应的证据,他看了一眼就丢开,让底下的人继续吵。
大夏近年风调雨顺,边境安稳,漠北虽然有反心,但一时半会儿也不敢轻举妄动,依旧要向大夏俯首称臣,还要加重赋税为大夏上供。
他原本日渐沉重体虚,就连太医也束手无策的身体在国师的几枚养气丹下,效果立竿见影,神清气爽,就连那方面都回了春,宠幸后宫时再也不会觉得力不从心。
希望许怀鹤带来的是好消息,皇帝这么想着,让大太监带许怀鹤进御书房,坐在上首,转动着戴在大拇指上的翡翠帝王玉扳指,盯着走进来的青年,沉声问:“国师说有大事相报,是何事?”
“回禀陛下,”许怀鹤的声音夹着风雪带来的凛凛冷意,“臣夜观天象,发现天象异变,紫微星黯淡,其光芒被阴云遮蔽,忽明忽暗,又观测到贪狼星散发红光,偏移至财帛宫,臣恐有大祸发生。”
听到“有大祸发生”几个字,皇帝转动扳指的手一停,心都颤了一下,他有些焦急地开口:“国师能否为朕详解一番?”
许怀鹤颔首,嘴角露出一抹不明显的冷笑:“臣遵旨。紫薇星暗淡,预示君权受蒙蔽,朝堂有奸佞作乱,而贪狼星主欲望贪婪,又偏移到财帛宫,说明朝中有官员贪腐,使民生凋敝,动摇国之根基。”
皇帝的心剧烈跳动起来,脑中闪过一声声嗡鸣,他立刻捂住了眉头,大脑隐隐作痛,眼前一片昏花,就连许怀鹤说的话也变得模糊飘渺起来,一字一字地往他脑内钻。
“可惜天象异变仅仅只有半刻钟就消散,臣只来得及记在录事本上。又因为此事太过重大,臣唯恐看错,在今日的良辰吉时,又向祖师爷问了一卦。”
许怀鹤的语调变得沉重起来,好像他当真是忠心耿耿的臣子,十分关心家国大事,为皇权受蒙蔽而担忧:“卦象上艮下巽,臣算出财富停滞于高位,有高官中饱私囊,此乃祖师爷指点,又贴合了昨夜天象,必然不会出错。”
说来说去就是朝中有高官贪腐,而且贪的还不少,已经隐隐影响到了皇权统治,这是老皇帝绝对不可能容忍的。
果然,皇帝强撑着头痛,厉声问许怀鹤:“国师敢以性命作保,你所测算出的东西绝对不得作假?!”
从进御书房起,许怀鹤就没说过一句真话,但他听到皇帝的诘问,反而生出想笑的冲动,因为他知道,皇帝信了。
许怀鹤丝毫不惧,用低头的动作掩饰住癫狂的笑意,拱手道:“臣敢。”
他有何不敢?!
御书房内陡然陷入令人心惊的沉默,大太监无声吞咽着唾沫,哪怕是经历过了这么些年的风雨,他此刻依旧觉得心惊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