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趁热喝,这汤养人,等出了远门,喝不到家里的味道。”
“你这一走就是半个月,得把身体养好了才行。这汤里的榴莲能驱寒,老母鸡补元气……”
榴莲的气味在屋子里弥漫。
祝晴安静地坐在餐桌前,小口喝着汤。
放放盯着她看了很久,突然忧伤地说:“晴仔臭掉了。”
……
最后的时光,在时钟的滴答声中流逝。
盛放小朋友趴在茶几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秒针,小脸皱成一团。
“少爷仔,别数啦。”萍姨轻声劝道,“你这样才是真的在浪费时间。”
小不点这才重新依偎在晴仔身边。
他的睫毛湿漉漉的,光是想要分别这么久,眨一眨眼睛,又是悲从中来。
这一次,盛放没有闹。
他知道,这趟出门,晴仔不方便带着自己。小长辈留在家里,就已经是给她分担压力。可是,他还是舍不得。
这么长的时光,他们从来没有分开过。
这个家里,外甥女是最坚强的人,从不会掉眼泪。
而放放已经哭成小泪人儿。
放放将小脸埋在晴仔肩膀上,委屈地问:“一共几天?”
祝晴捏了捏他软乎乎的小脸,转头去书桌上拿台历。
“评估需要三天到五天,手术是一天,术后观察一周……如果顺利的话,包机回国。”祝晴说,“如果治疗无效——”
“不许乱说,没有无效。”放放一字一顿,小手捂住祝晴的嘴巴,“童言无忌!”
“一定会顺利的!”
放放的每一个字,都说得格外用力。
仿佛这样就能愿望成真。
“放放说得对。”祝晴失笑,心里却没有底气,“不会无效的。”
萍姨悄悄别过脸去抹眼泪。她不敢想象晴仔独自在异国他乡面对一切的模样,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平安。
整理了三天的行李,此刻整齐地摆在门口。萍姨细心地分门别类,连最小的缝隙都塞进了必需品。
突然,盛放小朋友抱着他的"雷霆钢爪战甲螳螂"冲过来:“晴仔,带这个去壮胆。”
“……”祝晴不再婉拒,拒绝得很认真,“真的不用。”
“那就这个。”放放从身后抽出一只咸蛋超人的小玩偶。
看来他早有准备。
盛放小朋友将自己珍藏的宝贝塞给外甥女:“给你力量!”
这一夜,家里充斥着离别的不舍——
还有盘旋在心底没有真正说出口的担忧。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祝晴就轻手轻脚地起了床。
她特意叮嘱萍姨,别叫醒放放,否则这小孩的脸上又要挂着泪珠。
她不忍心看着放放泪汪汪的样子。
出发前一晚,程星朗就给祝晴发了短信。
此时,他的车准时出现在楼下。
直到行李箱轮子在地面滚动的声音逐渐远去,儿童房的门悄悄打开一个缝隙。
放放和萍姨一起站在露台,望着楼下。
他们住在高楼,那么远的距离,只能看见程医生将祝晴的行李箱提起,放进后备箱……
但是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
同样地,放放的声音也消散在清晨的雾气中——
“晴仔,要带大姐回家!”
萍姨摸了摸他的小脑袋,两人静静地看着车子渐行渐远。
直到消失在街角。
……
十三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在整个医疗团队的精心照料下平稳度过。
机舱内专业的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熟悉的操作,恍惚让祝晴觉得,仿佛仍在国内。
在过去半个月里,医疗团队与祝晴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尽可能避免一切将会面临的困难。
祝晴唯一需要独自克服的障碍,是时差问题。
安顿好母亲后,她终于能在医院套房的陪护床上稍稍休息。手术不会立即进行,长途飞行对健康的她来说,都是负担,更何况是沉睡多年的病人。但令人欣慰的是,初步评估显示盛佩蓉的各项指标都很稳定。
手提电话铃声总是会突然响起。
七个小时的时差,放放似乎还不会计算,而萍姨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偶尔电话来得不是时候,祝晴正在休息,但她从来没有提醒过他们。因为放放的小奶音,和行李箱里早就已经被取出放在床头的咸蛋超人玩偶一样,可以给她力量。
程星朗传真手写信件到医院,还附上放放小朋友的最新画作。
虽然隔着漫长的距离,但刚从机器里吐出的纸张带着微微的温热,就像是家的问候。
这封手写信里,程星朗的字迹洒脱有力,笔锋间透着随性。
他在信中写道,放放这两天出现在法医科,眼巴巴地缠着他要坐机车。不过这次,他态度坚决,虽然香江法律并未明文禁止儿童乘坐机车,但考虑到安全隐患,他不能再带着小鬼冒险。
原来前些天收集剪报时,程医生无意间看到一则骇人的交通事故新闻。
祝晴这才惊觉,有关于这一点,不仅仅是程医生,就连她自己也确实是疏忽大意。
她从小不受管束,习惯横冲直撞,总是察觉不到潜在的危险,这次也一样,以为有儿童型号的头盔就万事大吉。现在想来,即便程星朗车技再好,即便选择最安全的路线,意外总是防不胜防。
作为成年人,理应为孩子规避一切可能的风险才对。
附件的画作上,放放画了辆酷炫的机车,旁边配了颗破碎的心。
不过崽崽的机车梦只是暂告段落,程星朗承诺等他长大一定兑现。
这倒不是空头支票,毕竟他们还会做很久的同事——
只要程医生不像之前那位叶医生一样,突然休大假后被调走。
到了傍晚,是最后一次术前谈话,医生仍在强调,手术成功率只有三成。
病房里只有监护仪设备平稳的声音,祝晴坐在病床边,轻轻握着母亲的手。
她好像第一次对妈妈说这么多的话。
“我小时候想象过,我的妈妈会是什么样子……”
这一次,放放不在身边,是独属于她们母女的谈心时光。
第一次得知盛佩蓉的存在,是数个月前,过去祝晴从未奢望过自己也能拥有母亲,这已经是意外之喜。可是现在,她贪心地想要更多。
护士推门进来提醒休息时,祝晴沉默片刻。
她请护士,再给自己五分钟。
就像放放说的,祝晴有点害怕。
她怕明天过后,一切就结束了,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对盛佩蓉说话。
床头柜上的相框里,是祝晴在半山别墅里找到的照片。
那是父母的合照。
“没有我的照片,连小婴儿时期的照片都没有。”
“如果你能醒来,我们再去拍,好吗?”
这样温柔的语调,连祝晴自己都陌生。
话音落下,她怔住,将盛佩蓉的手握得更紧一些。
她多么希望,母亲能回应自己的期盼。
……
盛放小朋友对着日历数过,晴仔已经离开五天了。
他盼了好久,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才回来。
最近在幼稚园里,放放迷上新的角色扮演游戏。
他不再热衷于当奶茶小师傅,也厌倦超级市场的顾客角色,就连之前最受他欢迎的“警察抓小偷”游戏,他都拒绝扮演自己最拿手的警察。
现在,盛放只愿意当医生。
幼稚园的教具装备越来越齐全,都是纪老师和两位助教手工做的。
盛放争取到医生的工作,如今是盛医生了。
此时,盛医生戴着塑料听诊器,一本正经地给每一个毛绒玩具看病。
“这只小熊要打针。”他严肃地宣布。
盛放很快就发现,给毛绒玩偶看病毫无乐趣,因为毛绒小熊的家长也是毛绒小熊……
都不会说话的!
因此,很有号召力的放放组织其他小朋友一起排成队,假装是病人。
“小美发烧啦——让你妈妈去开点药。”
“大明要做手术。”
“金宝去验血,要空腹……你吃过早餐了吗?”
金宝为难道:“盛医生,我吃过早餐,连午餐都吃啦。”
放放给排队的病人们开处方,语气很轻松。
因为他坚信,今天所有的病人都能康复。
包括他大姐。
虽然萍姨还是搞不懂时差,但放放小朋友已经学会计算,这是他从程医生那儿学来的。
下午三点,幼稚园教室内的时钟指向大姐的手术时间。
放放扯下听诊器:“老师,我要回家。”
今天是个特殊而又重要的日子。
盛放小朋友心急火燎催着萍姨赶紧来接自己,到家时,比平日里要早一个小时。
电话接通时,祝晴紧绷的声音从遥远的柏林传来。
“你这一走就是半个月,得把身体养好了才行。这汤里的榴莲能驱寒,老母鸡补元气……”
榴莲的气味在屋子里弥漫。
祝晴安静地坐在餐桌前,小口喝着汤。
放放盯着她看了很久,突然忧伤地说:“晴仔臭掉了。”
……
最后的时光,在时钟的滴答声中流逝。
盛放小朋友趴在茶几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秒针,小脸皱成一团。
“少爷仔,别数啦。”萍姨轻声劝道,“你这样才是真的在浪费时间。”
小不点这才重新依偎在晴仔身边。
他的睫毛湿漉漉的,光是想要分别这么久,眨一眨眼睛,又是悲从中来。
这一次,盛放没有闹。
他知道,这趟出门,晴仔不方便带着自己。小长辈留在家里,就已经是给她分担压力。可是,他还是舍不得。
这么长的时光,他们从来没有分开过。
这个家里,外甥女是最坚强的人,从不会掉眼泪。
而放放已经哭成小泪人儿。
放放将小脸埋在晴仔肩膀上,委屈地问:“一共几天?”
祝晴捏了捏他软乎乎的小脸,转头去书桌上拿台历。
“评估需要三天到五天,手术是一天,术后观察一周……如果顺利的话,包机回国。”祝晴说,“如果治疗无效——”
“不许乱说,没有无效。”放放一字一顿,小手捂住祝晴的嘴巴,“童言无忌!”
“一定会顺利的!”
放放的每一个字,都说得格外用力。
仿佛这样就能愿望成真。
“放放说得对。”祝晴失笑,心里却没有底气,“不会无效的。”
萍姨悄悄别过脸去抹眼泪。她不敢想象晴仔独自在异国他乡面对一切的模样,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平安。
整理了三天的行李,此刻整齐地摆在门口。萍姨细心地分门别类,连最小的缝隙都塞进了必需品。
突然,盛放小朋友抱着他的"雷霆钢爪战甲螳螂"冲过来:“晴仔,带这个去壮胆。”
“……”祝晴不再婉拒,拒绝得很认真,“真的不用。”
“那就这个。”放放从身后抽出一只咸蛋超人的小玩偶。
看来他早有准备。
盛放小朋友将自己珍藏的宝贝塞给外甥女:“给你力量!”
这一夜,家里充斥着离别的不舍——
还有盘旋在心底没有真正说出口的担忧。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祝晴就轻手轻脚地起了床。
她特意叮嘱萍姨,别叫醒放放,否则这小孩的脸上又要挂着泪珠。
她不忍心看着放放泪汪汪的样子。
出发前一晚,程星朗就给祝晴发了短信。
此时,他的车准时出现在楼下。
直到行李箱轮子在地面滚动的声音逐渐远去,儿童房的门悄悄打开一个缝隙。
放放和萍姨一起站在露台,望着楼下。
他们住在高楼,那么远的距离,只能看见程医生将祝晴的行李箱提起,放进后备箱……
但是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
同样地,放放的声音也消散在清晨的雾气中——
“晴仔,要带大姐回家!”
萍姨摸了摸他的小脑袋,两人静静地看着车子渐行渐远。
直到消失在街角。
……
十三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在整个医疗团队的精心照料下平稳度过。
机舱内专业的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熟悉的操作,恍惚让祝晴觉得,仿佛仍在国内。
在过去半个月里,医疗团队与祝晴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尽可能避免一切将会面临的困难。
祝晴唯一需要独自克服的障碍,是时差问题。
安顿好母亲后,她终于能在医院套房的陪护床上稍稍休息。手术不会立即进行,长途飞行对健康的她来说,都是负担,更何况是沉睡多年的病人。但令人欣慰的是,初步评估显示盛佩蓉的各项指标都很稳定。
手提电话铃声总是会突然响起。
七个小时的时差,放放似乎还不会计算,而萍姨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偶尔电话来得不是时候,祝晴正在休息,但她从来没有提醒过他们。因为放放的小奶音,和行李箱里早就已经被取出放在床头的咸蛋超人玩偶一样,可以给她力量。
程星朗传真手写信件到医院,还附上放放小朋友的最新画作。
虽然隔着漫长的距离,但刚从机器里吐出的纸张带着微微的温热,就像是家的问候。
这封手写信里,程星朗的字迹洒脱有力,笔锋间透着随性。
他在信中写道,放放这两天出现在法医科,眼巴巴地缠着他要坐机车。不过这次,他态度坚决,虽然香江法律并未明文禁止儿童乘坐机车,但考虑到安全隐患,他不能再带着小鬼冒险。
原来前些天收集剪报时,程医生无意间看到一则骇人的交通事故新闻。
祝晴这才惊觉,有关于这一点,不仅仅是程医生,就连她自己也确实是疏忽大意。
她从小不受管束,习惯横冲直撞,总是察觉不到潜在的危险,这次也一样,以为有儿童型号的头盔就万事大吉。现在想来,即便程星朗车技再好,即便选择最安全的路线,意外总是防不胜防。
作为成年人,理应为孩子规避一切可能的风险才对。
附件的画作上,放放画了辆酷炫的机车,旁边配了颗破碎的心。
不过崽崽的机车梦只是暂告段落,程星朗承诺等他长大一定兑现。
这倒不是空头支票,毕竟他们还会做很久的同事——
只要程医生不像之前那位叶医生一样,突然休大假后被调走。
到了傍晚,是最后一次术前谈话,医生仍在强调,手术成功率只有三成。
病房里只有监护仪设备平稳的声音,祝晴坐在病床边,轻轻握着母亲的手。
她好像第一次对妈妈说这么多的话。
“我小时候想象过,我的妈妈会是什么样子……”
这一次,放放不在身边,是独属于她们母女的谈心时光。
第一次得知盛佩蓉的存在,是数个月前,过去祝晴从未奢望过自己也能拥有母亲,这已经是意外之喜。可是现在,她贪心地想要更多。
护士推门进来提醒休息时,祝晴沉默片刻。
她请护士,再给自己五分钟。
就像放放说的,祝晴有点害怕。
她怕明天过后,一切就结束了,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对盛佩蓉说话。
床头柜上的相框里,是祝晴在半山别墅里找到的照片。
那是父母的合照。
“没有我的照片,连小婴儿时期的照片都没有。”
“如果你能醒来,我们再去拍,好吗?”
这样温柔的语调,连祝晴自己都陌生。
话音落下,她怔住,将盛佩蓉的手握得更紧一些。
她多么希望,母亲能回应自己的期盼。
……
盛放小朋友对着日历数过,晴仔已经离开五天了。
他盼了好久,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才回来。
最近在幼稚园里,放放迷上新的角色扮演游戏。
他不再热衷于当奶茶小师傅,也厌倦超级市场的顾客角色,就连之前最受他欢迎的“警察抓小偷”游戏,他都拒绝扮演自己最拿手的警察。
现在,盛放只愿意当医生。
幼稚园的教具装备越来越齐全,都是纪老师和两位助教手工做的。
盛放争取到医生的工作,如今是盛医生了。
此时,盛医生戴着塑料听诊器,一本正经地给每一个毛绒玩具看病。
“这只小熊要打针。”他严肃地宣布。
盛放很快就发现,给毛绒玩偶看病毫无乐趣,因为毛绒小熊的家长也是毛绒小熊……
都不会说话的!
因此,很有号召力的放放组织其他小朋友一起排成队,假装是病人。
“小美发烧啦——让你妈妈去开点药。”
“大明要做手术。”
“金宝去验血,要空腹……你吃过早餐了吗?”
金宝为难道:“盛医生,我吃过早餐,连午餐都吃啦。”
放放给排队的病人们开处方,语气很轻松。
因为他坚信,今天所有的病人都能康复。
包括他大姐。
虽然萍姨还是搞不懂时差,但放放小朋友已经学会计算,这是他从程医生那儿学来的。
下午三点,幼稚园教室内的时钟指向大姐的手术时间。
放放扯下听诊器:“老师,我要回家。”
今天是个特殊而又重要的日子。
盛放小朋友心急火燎催着萍姨赶紧来接自己,到家时,比平日里要早一个小时。
电话接通时,祝晴紧绷的声音从遥远的柏林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