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祝晴低下头继续整理报告。
  还好她家里的小长辈不在,否则以盛放的性子,肯定要拍着小胸脯说——
  我去考啊。
  她将一摞报告叠在一起。
  这个案子,就像是那首不成调的童谣,每一个转折变调都令人猝不及防。
  但童谣终究是童谣,总是能唱到最后一个音符的。
  就像这起案件一样,再周折都好,最终厚厚一沓案卷上,还是敲下“结案”的红章。
  ……
  距离出发只剩两天,恰逢周末,盛放小朋友就像是跟屁虫,成了祝晴的小尾巴,寸步不离地跟着她。
  出门时,他总是背着小书包,里面装满玩具和糖果——
  这个小朋友把自己照顾得很好。
  繁琐的手续像一座小山压在肩头,相比之下,巨额医疗费反倒成了最不值一提的小事。小富翁放放只负责刷卡,而祝晴想的是,原来金钱真的能带来很多安慰,就像此时此刻,它换来一线生机。
  钢笔在指尖转了个圈,祝晴盯着转运危重患者的风险通知书,将笔尖停在签字栏。
  “院方必须再次强调,跨国转运存在极大风险。”罗院长推了推眼镜,“我们对后续治疗效果不做任何保证。”
  放放小朋友双手插兜,扬着下巴表达不满:“都这时候了还说这些!”
  祝晴在签字栏上落笔,签下自己的名字。
  她牵着盛放的小手来到病房门口,护士正在做最后的检查。
  祝晴靠着冰冷的墙壁,反复翻看程星朗帮忙准备的资料。
  盛放小朋友踮起脚尖。
  柏林脑专科医院以严谨的康复医学著称,康复科数据对外公开,另外还有手术的案例报告……这些专业术语,比天书还要晦涩难懂,不仅仅是放放看不明白,祝晴也是。
  “咔嗒”一声,病房门开了。
  护士温柔地点头示意:“可以进去了。”
  走廊里,两位护士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她们还记得多年前的那个场景,盛女士总是安静地望着窗外,手里攥着那本墨绿色的笔记簿,她说,笔记簿里有女儿的消息。如今,她女儿回来了,正握着母亲的手,做出人生最艰难的决定。
  脚步声彻底消失,是放放关上了病房的门。
  祝晴握住盛佩蓉的手。
  依稀记得,就在一个月前,他们看见她的手指微微颤动。她的手心温热,呼吸平稳,却无法动弹,祝晴相信如果母亲清醒着,也必然会选择搏一搏三成的生机,因此,她选择签署手术同意书。
  “你害怕吗?”祝晴轻声问。
  病床上的人,当然不会回答。
  可突然之间,放放把自己的小手叠上来。
  放放的小肉手,热乎乎的,就像个小暖炉一样。
  “我们晴仔有点怕。”盛放对着沉睡的大姐说道,“你不要再让她担心了。”
  “大姐,你要早点醒来。”
  “我们一起玩《大富翁2》,我让你先选‘钱夫人’,你会喜欢她的。”
  萍姨说,他大姐是女强人。
  钱夫人也一样,她多么精明。
  “晴仔,大姐会同意我玩游戏吗?”放放突然考虑到一个问题。
  等到大姐醒来,他就不再是家里唯一的长辈。
  这可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晴仔要帮我!”放放奶声道。
  祝晴伸手勾了下他的鼻尖。
  这个小不点,总是能恰到好处地驱散阴霾。
  病房里沉闷的氛围被赶跑,祝晴的心脏不再剧烈慌乱地跳动,她做了无数个深呼吸。
  就像放放小朋友说的,放轻松。
  回到警署已经是黄昏,cid办公室里吵得像菜市场。
  翁兆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就默契地当他已经把两只眼睛都闭上,开始无法无天。
  祝晴是和放放一起来的,简单完成最后的交接工作。徐家乐和豪仔嚷嚷着,让她记得带伴手礼,还罗列了一连串的清单,被黎叔一把夺走。
  “人家是去办正事。”黎叔没好气道。
  “别的就算了,记得带酒心巧克力……”
  “反正这次的庆功宴,就先不算你的了。听说是阿嫂亲手下厨,你就没口福喽——”
  “这样好了,等你回来,我们再庆祝一次。”
  这些看似没心没肺的玩笑里,藏着温暖的关心。
  “会好的。”曾咏珊拍拍她的肩,“等手术成功,我们好好庆祝。”
  莫振邦:“放宽心,有事随时联系。”
  “对了——”
  曾咏珊匆匆转身,身影消失又出现时,像变魔术般捧出个精致的礼盒。
  包装盒里装着驼色的羊绒围巾,连标签都还挂在上面。
  曾咏珊帮她比了比长度。
  祝晴能感觉到,围巾柔软得仿佛云朵。
  “那边下雪呢。”曾咏珊笑着说,“要照顾好妈妈,也要照顾好自己。”
  盛放仰着小脸,看着外甥女。
  他们家晴仔总是习惯独来独往,将大家的关切推得远远的。但是这一次不一样,她用很轻的声音向大家道谢,就像有什么在悄悄融化。
  而后,他又听见曾咏珊说了那句熟悉的台词——
  “大家都是自己人嘛。”
  ……
  所有人都明白,祝晴将面对的是什么。
  从小孤身一人的她,忽然拥有了一个母亲。她从未感受过母爱的温情,就必须仓促地承担起这份沉重的责任。刚结束案件的奔波,又要扛起另一座大山,她走得跌跌撞撞,而萍姨和放放能给予的帮助,又实在有限。
  傍晚时分,祝晴房间的灯光亮起。
  她将那些医疗资料一一摊开,仔细检查一遍,再按照日期重新排列,将边角对齐收好。
  门外,放放小朋友靠着墙坐在地板上。
  这位小少爷不爱穿拖鞋,还喜欢随地乱坐,为了他的小脚丫和小屁股着想,家里客厅几乎已经铺满地毯。然而他总是能找到冰凉的小角落,蜷缩在那里。
  “萍姨。”放放小声问,“大姐以前很厉害吗?”
  萍姨拿了一个柔软的抱枕,让少爷仔坐在上面,自己则继续叠衣服。
  她正忙着帮祝晴收拾行李,柏林天气凉,这趟至少需要半个月。她想多分担一些,好让祝晴不必再操心这些琐碎事。
  ”当然厉害。”萍姨手里的动作没停。
  “那她得快点好起来,照顾晴仔。”放放认真地说,“晴仔太累了。”
  放放望向祝晴的房间,透过半开的门缝,能看到她单薄的身影。
  外甥女是大孩子了,可是她也需要依靠,需要妈咪的关爱。小舅舅操碎了心,只希望大姐快快醒来,帮晴仔分担压力。
  萍姨无奈地笑:“少爷仔,你大姐现在还躺在医院呢。”
  大姐还躺在医院呢,外甥女又忙得脚不沾地。
  放放关心完这个,又要关心那个。
  此时,他突然跑开,不一会儿就端着杯温水从厨房出来。
  等着大姐醒来照顾晴仔,还是他自己来比较快。
  ……
  出发前的最后一天,盛家小少爷拉着外甥女去了商场。
  他的小口袋里插着银行卡,短短的手指时不时夹着卡片递出去。作为尊贵的小vip客户,他买了一大堆东西。曾咏珊送的礼物给了他灵感——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晴仔一个人在外,可不能生病。
  “不是一个人。”祝晴说,“有整个医疗团队呢。”
  放放小朋友和萍姨总是将她想得太凄惨。
  其实不会,她早就已经习惯扛起重担。
  祝晴笑着:“我哪有这么可怜?”
  她话音未落,放放小朋友已经踮起脚尖,试图给她戴上一副墨镜。
  崽崽身高不够,镜腿戳在了祝晴的脸颊。
  “又不是去旅游。”祝晴说。
  她这样说着,却还是微微往下蹲,任由他摆弄。
  放放小朋友一脸满意:“我们晴仔更加酷啦!”
  整个上午,放放花钱如流水。
  而这一次,晴仔也没有阻拦——
  “买。”
  盛放小朋友知道,现在的外甥女没有心思再拉着他上理财课。
  晴仔的所有精力都被占据,就算现在他再刷卡买一层楼,她都懒得管啦。
  从商场出来,舅甥俩慢慢往家的方向走去。
  自从确定要出远门,萍姨就仿佛成了专业的营养师,开启她的“食补大计”,每天钻研药膳食谱,变着花样准备滋补的佳肴。
  这些日子以来,他们见识了萍姨层出不穷的创意——
  可今天推开家门,一股奇特的味道扑面而来。
  放放立马意识到不妙。
  这味道好像从来没闻过!
  萍姨兴冲冲地从厨房端出砂锅:“榴莲炖鸡,尝尝怎么样。”
  “我是特意学的,三年以上的老母鸡,再用新鲜的榴莲肉一起炖,最温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