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给雅韵姐打电话。她说,只要是来退学费的,都不要多问,直接办理就好。”
“雅韵姐是艺术家,向来懒得和他们多费唇舌的。”
几位职员的脸上愁云密布。
照这样下去,琴行迟早倒闭,又得重新找工作了。
当听祝晴问起正事,大家则神色疑惑。
“杯子?”
“我们这边用的都是一次性杯子,之前闹过一次乌龙,学生和老师经常拿错杯子。后来,方老师就让人采购了一批一次性杯子。”
“就算是我们内部的职员,也习惯用一次性杯子了,用完就丢,根本不用洗,很方便。”
茶水间里的垃圾篓里,垃圾都不知道已经丢过多少次。
就算死者是在琴行被凶手下药,证据也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离开雅韵琴行,祝晴拐进街角那家熟悉的书店。
她站在医学专区,指尖掠过书脊,最后停在几本关于植物人康复治疗的读物上。
自从得知盛佩蓉和自己的关系之后,祝晴才开始关注这类医学知识。虽然看不懂专业上的术语,但她想学着了解。
而后,她又顺手拿了几本财经杂志和商业案例集。护士提过,和病人聊聊她感兴趣的话题……曾经在谈判桌上所向披靡的她,应该最懂这些吧。
“儿童绘本区怎么走?”祝晴问。
“沿着这排书架走到底,左转就是了。”店员给她指了路。
盛放小朋友见谁都把自己当长辈,这个毛病得改。
祝晴挑了一本启蒙认知的绘本,里面用简单的图画和故事,向学龄前小朋友展示家庭成员的关系。
这个小朋友啊,什么时候才知道,他真的不是大人!
结完账,祝晴加快脚步回家。
这一整天的忙碌工作,终于结束了。
……
地产经纪没有说大话,在晴仔和小舅舅家的露台上,真的能看见落日。
夕阳西沉,从高楼望下去,来往行人匆匆,车辆也匆匆。
厨房里,萍姨动作麻利地准备晚餐,是“哐哐当当”的热闹声响。
碗碟碰撞,锅铲翻动食物,一盘又一盘的菜被端上桌……这些声音交织成温暖的烟火气息。
盛放小朋友溜达到了露台。
外甥女和舅舅有很多的约法三章,自从搬到新家,又立了不少规定,比如,她不在家的时候,不可以去露台。外甥女怕他探脑袋往外看风景,一不小心掉下去,还说要找人给露台封窗。
盛放小朋友心想,外甥女实在是太小瞧自己。他就连半山的风景都看过,区区油麻地的风景,才不稀罕呢。
同时,她也小瞧了萍姨。萍姨照顾孩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根本就不会让他落单。
但不管怎么样,现在祝晴在家,盛放是可以来露台玩的。
“哗——”小舅舅推开玻璃门出来,“好热!”
这么热的傍晚,坐在露台,连风都吹不到。
晴仔却说,在冷气房吹一天的冷气,大脑会生锈,这会儿出来吹吹热风才舒服。
“我的大脑很灵光哦。”盛放指着自己的脑门。
祝晴从书店胶袋里拿出给他准备的绘本:“真的?”
小人儿坐在盛夏傍晚的露台,感受到的风,是温温热热的。
但是他喜欢和外甥女待在一起,只能勉为其难,爬上她身边的休闲椅,看起书。
“爸爸的妈妈叫奶奶。”盛放小手指着绘本上的文字,“就是嫲嫲,我知道。”
放放说,这是常识,他当然知道。
不过很遗憾,小舅舅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奶奶。
“因为我爹地太老了。”盛放叹气。
他再翻过一页:“妈妈的哥哥叫舅舅,弟弟叫小舅舅。”
小不点看到自己感兴趣的:“这个我也知道,就是舅父嘛!”
“晴仔,舅妈是什么?舅舅的妈咪,应该是外祖母。”
“这个暂时还用不上。”祝晴说。
这些复杂的亲属关系图以及称谓,对于盛放来说,根本就不算挑战。
早在他第一次从二姐口中听说“外甥女”这个词时,就做足了功课。他可不是只会玩耍的孩子,任何疑问在他这儿都不能过夜,但凡遇到不懂的,刨根究底也要弄明白。
“好,既然你全都知道,现在我们来拓展延伸。”祝晴说。
接下来的学习,就像一场警署案情分析会。
祝晴知道小孩最吃这一套,就让他去房间里拿了一张很大的白纸,再用马克笔在上面记录,假装是会议室的白板。
她在白纸写下同事们的名字:“这是莫sir,你可以叫他——”
盛放:“振邦。”
“是莫uncle!”
“这是黎叔,你可以叫他——”
“老黎。”盛放盘腿坐得端正,两只小手抓住自己的小脚丫。
“黎伯伯!”
“梁奇凯、曾咏珊、程星朗……”
盛放问:“晴仔,程星朗是谁?”
“程医生。”祝晴说。
“哦。”盛放恍然大悟,“原来他叫阿朗!”
祝晴快要炸毛。
原剧情说他是天才反派。
谁家小天才是听不懂人话的?
“盛放,你故意的?”祝晴眯起眼睛。
放放宝宝歪头,咧嘴露出小米牙:“没有啦。”
……
对于萍姨来说,做饭从来不是苦差事。相反,当满屋飘散着饭菜香气,她心里涌起的,是满足和欣慰。
一桌子的丰盛饭菜,喂饱了嘴刁的少爷仔,和总是随便应付三餐的祝晴。
晚饭过后,萍姨刚要收拾碗筷,就被祝晴坚决拦住。
“让他自己来。”
外甥女坚持要给小舅舅养成好习惯,将他从未来的反派之路上拉回来。
厨房里,盛放踩着小板凳洗洗刷刷。
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洗碗不是麻烦的事,他喜欢用小手托着泡泡,轻轻一吹。
“盛放,不要吹到我身上!”祝晴说。
少爷仔的脸颊就更加鼓了,直接朝着外甥女瞄准:“呼!”
厨房里传来欢笑声,坐在沙发上的萍姨简直是如坐针毡。
哪有雇主家洗碗,她坐着好好休息的道理呢!
萍姨站起来,在客厅转了好几圈。
太干净了,就算是想给自己找点活儿干,都很难。
洗完碗,盛放小朋友晃一晃祝晴的衣角,讨奖励。
洗几个碗,要什么奖励?祝晴是这样想的,但是,小不点眨巴着清澈的眼睛,实在是让人心软。
“你要什么奖励?”
“菠萝雪條!”
“家里没有,改天——”
“嚯”一下,盛放小朋友拉开冰箱。
在冰箱的冷冻层,装着满满当当的雪糕和冰棍。
萍姨赶紧过来解释:“少爷仔说,大夏天的,家里肯定要准备一点雪糕雪條嘛……所以我就买过来了。”
外甥女唇角微扬,摇着头,一副拿他没办法的表情。
盛放小朋友料事如神,现在也能算到——
可以吃雪條了!
……
一支菠萝冰棍,就哄得放放小舅舅在客厅里欢呼。
他“啪嗒啪嗒”的脚步声回荡着,小奶音清脆可爱,而祝晴则进了房,将福利院郭院长给她的那封信,摆在书桌上。
李子瑶身上,藏着太多谜团了。
她和曾经的欣欣姐姐,性格截然不同,而一切变化与转折的起点,也许就从这封信开始。
祝晴的视线,再次落向和信件一起寄来的老照片上。
十四岁的欣欣姐姐,被养父母揽在中间,笑容一如祝晴的记忆,干净明亮。
而现在的李子瑶,也经常笑。
在方颂声面前,是讨好的、娇媚的笑,面对警方,是满不在乎的笑,再到重逢福利院故人,轻轻地勾起唇角,带着几分随意的调侃。
是那对养父母,碾碎她曾经纯粹的笑容吗?
他们到底对她做了些什么?
祝晴的心底,又冒出难以解释的直觉,她总觉得,这封信能成为破案的关键。
“晴仔!”盛放的小奶音从门外响起,“雪條要融化啦!”
祝晴手中的菠萝冰棍,差点要融化。
她快速地消灭它,将棍子递给跑腿小孩:“扔到垃圾桶里。”
盛放小朋友接过,坐在外甥女身边。
“你不开心吗?”他问。
放放还小,心思却很细腻。
外甥女趴在书桌前,背影多落寞,小舅舅一眼就看穿她。
不等祝晴回答,小舅舅就转身跑走。
又过了片刻,他踢着小短腿,重新跑回来。
祝晴回头,看见放放手里拿着他自己的卡通小水杯。
两根吃剩的雪條棍棍就装在杯子里。
“晴仔,你摇一摇,就飞出来喽。”
“雅韵姐是艺术家,向来懒得和他们多费唇舌的。”
几位职员的脸上愁云密布。
照这样下去,琴行迟早倒闭,又得重新找工作了。
当听祝晴问起正事,大家则神色疑惑。
“杯子?”
“我们这边用的都是一次性杯子,之前闹过一次乌龙,学生和老师经常拿错杯子。后来,方老师就让人采购了一批一次性杯子。”
“就算是我们内部的职员,也习惯用一次性杯子了,用完就丢,根本不用洗,很方便。”
茶水间里的垃圾篓里,垃圾都不知道已经丢过多少次。
就算死者是在琴行被凶手下药,证据也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离开雅韵琴行,祝晴拐进街角那家熟悉的书店。
她站在医学专区,指尖掠过书脊,最后停在几本关于植物人康复治疗的读物上。
自从得知盛佩蓉和自己的关系之后,祝晴才开始关注这类医学知识。虽然看不懂专业上的术语,但她想学着了解。
而后,她又顺手拿了几本财经杂志和商业案例集。护士提过,和病人聊聊她感兴趣的话题……曾经在谈判桌上所向披靡的她,应该最懂这些吧。
“儿童绘本区怎么走?”祝晴问。
“沿着这排书架走到底,左转就是了。”店员给她指了路。
盛放小朋友见谁都把自己当长辈,这个毛病得改。
祝晴挑了一本启蒙认知的绘本,里面用简单的图画和故事,向学龄前小朋友展示家庭成员的关系。
这个小朋友啊,什么时候才知道,他真的不是大人!
结完账,祝晴加快脚步回家。
这一整天的忙碌工作,终于结束了。
……
地产经纪没有说大话,在晴仔和小舅舅家的露台上,真的能看见落日。
夕阳西沉,从高楼望下去,来往行人匆匆,车辆也匆匆。
厨房里,萍姨动作麻利地准备晚餐,是“哐哐当当”的热闹声响。
碗碟碰撞,锅铲翻动食物,一盘又一盘的菜被端上桌……这些声音交织成温暖的烟火气息。
盛放小朋友溜达到了露台。
外甥女和舅舅有很多的约法三章,自从搬到新家,又立了不少规定,比如,她不在家的时候,不可以去露台。外甥女怕他探脑袋往外看风景,一不小心掉下去,还说要找人给露台封窗。
盛放小朋友心想,外甥女实在是太小瞧自己。他就连半山的风景都看过,区区油麻地的风景,才不稀罕呢。
同时,她也小瞧了萍姨。萍姨照顾孩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根本就不会让他落单。
但不管怎么样,现在祝晴在家,盛放是可以来露台玩的。
“哗——”小舅舅推开玻璃门出来,“好热!”
这么热的傍晚,坐在露台,连风都吹不到。
晴仔却说,在冷气房吹一天的冷气,大脑会生锈,这会儿出来吹吹热风才舒服。
“我的大脑很灵光哦。”盛放指着自己的脑门。
祝晴从书店胶袋里拿出给他准备的绘本:“真的?”
小人儿坐在盛夏傍晚的露台,感受到的风,是温温热热的。
但是他喜欢和外甥女待在一起,只能勉为其难,爬上她身边的休闲椅,看起书。
“爸爸的妈妈叫奶奶。”盛放小手指着绘本上的文字,“就是嫲嫲,我知道。”
放放说,这是常识,他当然知道。
不过很遗憾,小舅舅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奶奶。
“因为我爹地太老了。”盛放叹气。
他再翻过一页:“妈妈的哥哥叫舅舅,弟弟叫小舅舅。”
小不点看到自己感兴趣的:“这个我也知道,就是舅父嘛!”
“晴仔,舅妈是什么?舅舅的妈咪,应该是外祖母。”
“这个暂时还用不上。”祝晴说。
这些复杂的亲属关系图以及称谓,对于盛放来说,根本就不算挑战。
早在他第一次从二姐口中听说“外甥女”这个词时,就做足了功课。他可不是只会玩耍的孩子,任何疑问在他这儿都不能过夜,但凡遇到不懂的,刨根究底也要弄明白。
“好,既然你全都知道,现在我们来拓展延伸。”祝晴说。
接下来的学习,就像一场警署案情分析会。
祝晴知道小孩最吃这一套,就让他去房间里拿了一张很大的白纸,再用马克笔在上面记录,假装是会议室的白板。
她在白纸写下同事们的名字:“这是莫sir,你可以叫他——”
盛放:“振邦。”
“是莫uncle!”
“这是黎叔,你可以叫他——”
“老黎。”盛放盘腿坐得端正,两只小手抓住自己的小脚丫。
“黎伯伯!”
“梁奇凯、曾咏珊、程星朗……”
盛放问:“晴仔,程星朗是谁?”
“程医生。”祝晴说。
“哦。”盛放恍然大悟,“原来他叫阿朗!”
祝晴快要炸毛。
原剧情说他是天才反派。
谁家小天才是听不懂人话的?
“盛放,你故意的?”祝晴眯起眼睛。
放放宝宝歪头,咧嘴露出小米牙:“没有啦。”
……
对于萍姨来说,做饭从来不是苦差事。相反,当满屋飘散着饭菜香气,她心里涌起的,是满足和欣慰。
一桌子的丰盛饭菜,喂饱了嘴刁的少爷仔,和总是随便应付三餐的祝晴。
晚饭过后,萍姨刚要收拾碗筷,就被祝晴坚决拦住。
“让他自己来。”
外甥女坚持要给小舅舅养成好习惯,将他从未来的反派之路上拉回来。
厨房里,盛放踩着小板凳洗洗刷刷。
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洗碗不是麻烦的事,他喜欢用小手托着泡泡,轻轻一吹。
“盛放,不要吹到我身上!”祝晴说。
少爷仔的脸颊就更加鼓了,直接朝着外甥女瞄准:“呼!”
厨房里传来欢笑声,坐在沙发上的萍姨简直是如坐针毡。
哪有雇主家洗碗,她坐着好好休息的道理呢!
萍姨站起来,在客厅转了好几圈。
太干净了,就算是想给自己找点活儿干,都很难。
洗完碗,盛放小朋友晃一晃祝晴的衣角,讨奖励。
洗几个碗,要什么奖励?祝晴是这样想的,但是,小不点眨巴着清澈的眼睛,实在是让人心软。
“你要什么奖励?”
“菠萝雪條!”
“家里没有,改天——”
“嚯”一下,盛放小朋友拉开冰箱。
在冰箱的冷冻层,装着满满当当的雪糕和冰棍。
萍姨赶紧过来解释:“少爷仔说,大夏天的,家里肯定要准备一点雪糕雪條嘛……所以我就买过来了。”
外甥女唇角微扬,摇着头,一副拿他没办法的表情。
盛放小朋友料事如神,现在也能算到——
可以吃雪條了!
……
一支菠萝冰棍,就哄得放放小舅舅在客厅里欢呼。
他“啪嗒啪嗒”的脚步声回荡着,小奶音清脆可爱,而祝晴则进了房,将福利院郭院长给她的那封信,摆在书桌上。
李子瑶身上,藏着太多谜团了。
她和曾经的欣欣姐姐,性格截然不同,而一切变化与转折的起点,也许就从这封信开始。
祝晴的视线,再次落向和信件一起寄来的老照片上。
十四岁的欣欣姐姐,被养父母揽在中间,笑容一如祝晴的记忆,干净明亮。
而现在的李子瑶,也经常笑。
在方颂声面前,是讨好的、娇媚的笑,面对警方,是满不在乎的笑,再到重逢福利院故人,轻轻地勾起唇角,带着几分随意的调侃。
是那对养父母,碾碎她曾经纯粹的笑容吗?
他们到底对她做了些什么?
祝晴的心底,又冒出难以解释的直觉,她总觉得,这封信能成为破案的关键。
“晴仔!”盛放的小奶音从门外响起,“雪條要融化啦!”
祝晴手中的菠萝冰棍,差点要融化。
她快速地消灭它,将棍子递给跑腿小孩:“扔到垃圾桶里。”
盛放小朋友接过,坐在外甥女身边。
“你不开心吗?”他问。
放放还小,心思却很细腻。
外甥女趴在书桌前,背影多落寞,小舅舅一眼就看穿她。
不等祝晴回答,小舅舅就转身跑走。
又过了片刻,他踢着小短腿,重新跑回来。
祝晴回头,看见放放手里拿着他自己的卡通小水杯。
两根吃剩的雪條棍棍就装在杯子里。
“晴仔,你摇一摇,就飞出来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