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陈均道:“却也不麻烦,我送你去就是。”
“...............”
秘书郎属秘书省,掌管图书经籍,平日里秘书监都很少去那里办公,因此她也很少在签押房见到这个长官,如今权倾朝野的肃王殿下却要陪着她去签押房,多少有些让她觉得怪异。
但那好吧......总不能再说托辞,让人家觉得你不愿请人家喝茶吧!那多扯啊!
第36章 编排 划重点
秘书省位于门下省之北,出了朝堂,往西二里才到门下省,马车则不用多久就到。
陈均送曹诗妙回签押房的时候,秘书省的官员大多还在处理政务。
几个著作佐郎正在说早朝上曹诗妙建议设立弘文馆的事。
谢环道:“听说今日在早朝上,我们县主建议设立弘文馆,陛下已然答应了.........县主的这个建议真是一个开拓性的建议,对我朝文人学子有长远的影响。”
曹诗妙心里暗暗得意,她这都是学的唐太.宗,她记得历史书上说,唐宋以来文化上的欣欣向荣与唐太.宗重视文化事业有关,弘文馆就是他下诏开设的。她今日早朝的建议就是凭着她读的相关史书上的记载提的。设立弘文馆,即为国家图书馆,又为朝廷选拨人才。
正得意的时候却听同为秘书佐郎的王澹挤兑谢环:“谢大人,不要因为昨日县主把你单独叫去闲聊了一会儿,你就非说这是什么好建议!”
他的母亲和安贵妃以及夏明玑的母亲是堂姐妹,夏明玑早授意过他,要他多编排曹诗妙的不是。
陈均听他说的话奇怪,便欲推门进去,曹诗妙对他摆摆手,让稍安勿躁。
里面,谢环一拍桌子,怒道:“王澹!你什么意思?”
其余两个著作郎都持观望态度,因为他们都不服气上峰是个女人。
王澹道:“什么意思你不明白吗?你们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能干出什么好事来!那县主能是个什么好人,哪个正经女人会抛头露面来做官!”
谢环气得鼻子都歪了,跳上去抓住王澹的袍子领:“你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和县主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不是你揣测的那样!”
“谁看见你们光明磊落了?”
谢环忍无可忍上去就抡他一拳,真气急了,打得王澹鼻血都流出来了。
曹诗妙悄悄对陈均说:“殿下不要插手这件事情,下官自会处理。”
然后曹诗妙一脚踢开房门,大喝一声:“住手!”
众人看见是曹诗妙和肃王殿下,都捏了一把汗。
曹诗妙大摇大摆走进去,问王澹:“王大人,你这是怎么啦?走路也不小心着点!瞧瞧,流了这么多血!”
王澹红着脸,瞪了一眼谢环,道:“大人!你可要替下官做主,谢大人他殴打同僚,这论起来殴打同僚可是要罢官的。”
曹诗妙莞尔一笑,问刚刚在现场的鲁善和萧藤:“是吗?你们看到谢大人打人了吗?”
她一进来就把节奏带好了,她可是问的王澹:“走路为什么这么不小心?”重点已经划好了,料他们考试也不会不合格。
她敢这么问,而且这么有把握,是因为良、越两朝并没有科举制度,鲁、萧二人都是举贤良推举上来当官的,“举贤良”的基本要求是要求他们贤良方正。
但是讽刺的是,这种选拔方式选出来的官员大多都是“关系户”。如何贤良方正还不是要看他们屁股坐在什么位置上,谁能决定他们的屁股放在什么位置上。
曹诗妙虽然不能完全决定他们屁股放在什么位置上,但跟着她一起来的陈均能,陈均兼着尚书令的职务,完全能觉得官员的任免。
两人都往陈均看,他们的肃王殿下穿着月白色的蟒袍站在门口看着他们,脸上看不出喜怒。
两人心里一想,肃王殿下多次在朝上替长城县主说话,可见二人关系不一般,这样一来,王澹被打事小,刚刚他言语冒犯长城县主事大。
鲁善道:“下官眼睛视物模糊,没有看到王大人是怎么受的伤。”
萧藤则说:“谢大人一向为人和善、温和守礼,断不会做出殴打同僚的事。”
王澹腿都软了,这两人平日里跟他称兄道弟、勾肩搭背的,没想到关键时刻却不肯为他说话,简直混账!
曹诗妙笑笑,道:“听清楚了吗?别想污蔑谢大人!......那么我再问问你,你刚刚编排我和曹谢大人怎么说?”
王澹冷汗直流,诽谤之罪轻者下狱,重者株连。
曹诗妙一拍桌子:“说!”
谢环道:“王澹非毁朝廷,历抵公卿,理应除官入狱。”
曹诗妙起身对陈均作揖:“尚书令大人,您怎么看?”
陈均转首对自己的护卫长秦讯说:“请王大人去见吏部尚书徐彬,给徐彬把话说清楚,王澹是如何污蔑诽谤上司曹大人的。他拥有从五品以下官员的考核权,让他依律处罚并写上书给父皇。”
他认为还是要让父皇知道,毕竟王澹是安贵妃的姨侄、夏丽妃又是王澹表妹。
曹诗妙知道陈均此举是不愿得罪安瑶和夏明玑。
不过,这是别人的权利。
......
等二人回了曹诗妙在城东清溪的长城县主府时,夕阳已经西下。
含真一看是陈均,头皮就开始发麻,她们这个府上,一直只有曹诗妙一人独居,她又孤僻,平时很少有人来往,就宫里的太后身边的大宫女时常送些吃食过来,再没有别人来过了。不对,英王殿下上次都在门口了,县主却称病不让他进来。
她生怕招待肃王殿下不周,赶快去找回事处、宴席处、厨房的管事。
第37章 寿司 术业有专攻
曹诗妙的宅子虽说是御赐的,却也并不奢华,但难得的别致。三间七架的宅子,花园里四时都有鲜花盛开,花香四溢。
北风刮得碎雪在空中打转,陈圻看着曹诗妙烹茶:她用和田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烟罗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然后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载在碗中浮饽沫.........陈均想起有几个吏部官员私下里说她爬树捉鸟的事,诋毁她像个男人婆一样,一点没有小姐贵女风范。
男人婆?陈均觉得好笑,要想诋毁一个人,那还不容易。
看着她优雅从容的动作,陈均心里不是没有赞许。
他道:“曹大人懂的事情太多了,云升佩服。”云升是陈均的字。
曹诗妙手上动作不停,笑笑:“......只不过术业有专攻罢了……我读书写文,就是要学会修身养性。烹茶就是修身养性的方式之一……”
她暗想,幸亏她读书的时候背诵过唐代元稹的宝塔诗《一七令·茶》,然后融会贯通,才能在这里沽名钓誉,要不然她哪里会烹茶?她一直习惯喝咖啡,对茶的爱好只是一般。
曹诗妙亲捧了茶递给陈均,葱白的手指指甲因为温热的茶碗泛着粉嫩的颜色,陈圻接过,喝茶的间隙看了一眼曹诗妙的脸,:她的小脸略显苍白,鼻尖已经没有下朝时那样红了,显然有炭盆里那忽明忽暗的炭火的功劳,但依然有不堪寒风凛冽的痕迹。
冬月里,宫里的女人个个都披着毛茸茸的貂氅,手里拿着暖炉。而朝臣们一出了太极殿,也会披上厚厚的鹤氅。
她要上朝,处理政务,自然不能拿着暖炉,可为什么不披着鹤氅呢?
陈均喝了一口茶,道:“曹大人不必拘谨,大可以去换件衣裳。”
曹诗妙道了谢,挑开帘子走出宴席处,只看见自己呼出的热气变白,刚刚回家的时候真的是冻死她了。
这边陈均则坐在黑漆嵌螺钿的小几前看落雪。他需要曹诗妙及王书兰带给他的力量,当然要打入她的生活,知道她的喜好。
他当然还需要了解她的美貌,一直以来,穿官服的她特意把眉眼化成了男子的风格,抹去了女子的娇艳,突出的是英气和干练,自然是最美的郎君,只是他格外好奇能让皇兄执着的美貌究竟是多么迫人的荣光?
走至窗前,近处有一梅园,里面遍种龙游、绿萼,都是曹诗妙去各处寻来的,据说皇兄听说她喜欢梅花,曾经命人送来了极为罕见的骨里红梅,那人却吃了闭门羹。
绿萼舒枝傲立,枝上承接了脉脉细雪,莹白的雪色和着五连珠圆形羊角宫灯的光亮照亮了雪径,雪白素锦底银丝边纹月雪貂皮裘披风踏雪而来,那素白的颜色提醒了陈均她身世的可怜——半年前曹蕴被妾室戕害,她彻底变成了一个失侍失怙之人。
可是她一点都不顾影自怜,在朝堂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身上的倔强如冰雪风骨,亦如绿萼寒梅。
父皇对她的喜爱并不低于任何拥护他登基的近臣,如今想来不是没有道理。
但是正是因为她在男人堆里无法忽视的才能,让人们忽视了她化妆技术巧妙掩饰下的美貌。
今日若不是他执意要窥视她的美貌,恐怕也会只得出“尚可”的结论。
“...............”
秘书郎属秘书省,掌管图书经籍,平日里秘书监都很少去那里办公,因此她也很少在签押房见到这个长官,如今权倾朝野的肃王殿下却要陪着她去签押房,多少有些让她觉得怪异。
但那好吧......总不能再说托辞,让人家觉得你不愿请人家喝茶吧!那多扯啊!
第36章 编排 划重点
秘书省位于门下省之北,出了朝堂,往西二里才到门下省,马车则不用多久就到。
陈均送曹诗妙回签押房的时候,秘书省的官员大多还在处理政务。
几个著作佐郎正在说早朝上曹诗妙建议设立弘文馆的事。
谢环道:“听说今日在早朝上,我们县主建议设立弘文馆,陛下已然答应了.........县主的这个建议真是一个开拓性的建议,对我朝文人学子有长远的影响。”
曹诗妙心里暗暗得意,她这都是学的唐太.宗,她记得历史书上说,唐宋以来文化上的欣欣向荣与唐太.宗重视文化事业有关,弘文馆就是他下诏开设的。她今日早朝的建议就是凭着她读的相关史书上的记载提的。设立弘文馆,即为国家图书馆,又为朝廷选拨人才。
正得意的时候却听同为秘书佐郎的王澹挤兑谢环:“谢大人,不要因为昨日县主把你单独叫去闲聊了一会儿,你就非说这是什么好建议!”
他的母亲和安贵妃以及夏明玑的母亲是堂姐妹,夏明玑早授意过他,要他多编排曹诗妙的不是。
陈均听他说的话奇怪,便欲推门进去,曹诗妙对他摆摆手,让稍安勿躁。
里面,谢环一拍桌子,怒道:“王澹!你什么意思?”
其余两个著作郎都持观望态度,因为他们都不服气上峰是个女人。
王澹道:“什么意思你不明白吗?你们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能干出什么好事来!那县主能是个什么好人,哪个正经女人会抛头露面来做官!”
谢环气得鼻子都歪了,跳上去抓住王澹的袍子领:“你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和县主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不是你揣测的那样!”
“谁看见你们光明磊落了?”
谢环忍无可忍上去就抡他一拳,真气急了,打得王澹鼻血都流出来了。
曹诗妙悄悄对陈均说:“殿下不要插手这件事情,下官自会处理。”
然后曹诗妙一脚踢开房门,大喝一声:“住手!”
众人看见是曹诗妙和肃王殿下,都捏了一把汗。
曹诗妙大摇大摆走进去,问王澹:“王大人,你这是怎么啦?走路也不小心着点!瞧瞧,流了这么多血!”
王澹红着脸,瞪了一眼谢环,道:“大人!你可要替下官做主,谢大人他殴打同僚,这论起来殴打同僚可是要罢官的。”
曹诗妙莞尔一笑,问刚刚在现场的鲁善和萧藤:“是吗?你们看到谢大人打人了吗?”
她一进来就把节奏带好了,她可是问的王澹:“走路为什么这么不小心?”重点已经划好了,料他们考试也不会不合格。
她敢这么问,而且这么有把握,是因为良、越两朝并没有科举制度,鲁、萧二人都是举贤良推举上来当官的,“举贤良”的基本要求是要求他们贤良方正。
但是讽刺的是,这种选拔方式选出来的官员大多都是“关系户”。如何贤良方正还不是要看他们屁股坐在什么位置上,谁能决定他们的屁股放在什么位置上。
曹诗妙虽然不能完全决定他们屁股放在什么位置上,但跟着她一起来的陈均能,陈均兼着尚书令的职务,完全能觉得官员的任免。
两人都往陈均看,他们的肃王殿下穿着月白色的蟒袍站在门口看着他们,脸上看不出喜怒。
两人心里一想,肃王殿下多次在朝上替长城县主说话,可见二人关系不一般,这样一来,王澹被打事小,刚刚他言语冒犯长城县主事大。
鲁善道:“下官眼睛视物模糊,没有看到王大人是怎么受的伤。”
萧藤则说:“谢大人一向为人和善、温和守礼,断不会做出殴打同僚的事。”
王澹腿都软了,这两人平日里跟他称兄道弟、勾肩搭背的,没想到关键时刻却不肯为他说话,简直混账!
曹诗妙笑笑,道:“听清楚了吗?别想污蔑谢大人!......那么我再问问你,你刚刚编排我和曹谢大人怎么说?”
王澹冷汗直流,诽谤之罪轻者下狱,重者株连。
曹诗妙一拍桌子:“说!”
谢环道:“王澹非毁朝廷,历抵公卿,理应除官入狱。”
曹诗妙起身对陈均作揖:“尚书令大人,您怎么看?”
陈均转首对自己的护卫长秦讯说:“请王大人去见吏部尚书徐彬,给徐彬把话说清楚,王澹是如何污蔑诽谤上司曹大人的。他拥有从五品以下官员的考核权,让他依律处罚并写上书给父皇。”
他认为还是要让父皇知道,毕竟王澹是安贵妃的姨侄、夏丽妃又是王澹表妹。
曹诗妙知道陈均此举是不愿得罪安瑶和夏明玑。
不过,这是别人的权利。
......
等二人回了曹诗妙在城东清溪的长城县主府时,夕阳已经西下。
含真一看是陈均,头皮就开始发麻,她们这个府上,一直只有曹诗妙一人独居,她又孤僻,平时很少有人来往,就宫里的太后身边的大宫女时常送些吃食过来,再没有别人来过了。不对,英王殿下上次都在门口了,县主却称病不让他进来。
她生怕招待肃王殿下不周,赶快去找回事处、宴席处、厨房的管事。
第37章 寿司 术业有专攻
曹诗妙的宅子虽说是御赐的,却也并不奢华,但难得的别致。三间七架的宅子,花园里四时都有鲜花盛开,花香四溢。
北风刮得碎雪在空中打转,陈圻看着曹诗妙烹茶:她用和田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烟罗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然后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载在碗中浮饽沫.........陈均想起有几个吏部官员私下里说她爬树捉鸟的事,诋毁她像个男人婆一样,一点没有小姐贵女风范。
男人婆?陈均觉得好笑,要想诋毁一个人,那还不容易。
看着她优雅从容的动作,陈均心里不是没有赞许。
他道:“曹大人懂的事情太多了,云升佩服。”云升是陈均的字。
曹诗妙手上动作不停,笑笑:“......只不过术业有专攻罢了……我读书写文,就是要学会修身养性。烹茶就是修身养性的方式之一……”
她暗想,幸亏她读书的时候背诵过唐代元稹的宝塔诗《一七令·茶》,然后融会贯通,才能在这里沽名钓誉,要不然她哪里会烹茶?她一直习惯喝咖啡,对茶的爱好只是一般。
曹诗妙亲捧了茶递给陈均,葱白的手指指甲因为温热的茶碗泛着粉嫩的颜色,陈圻接过,喝茶的间隙看了一眼曹诗妙的脸,:她的小脸略显苍白,鼻尖已经没有下朝时那样红了,显然有炭盆里那忽明忽暗的炭火的功劳,但依然有不堪寒风凛冽的痕迹。
冬月里,宫里的女人个个都披着毛茸茸的貂氅,手里拿着暖炉。而朝臣们一出了太极殿,也会披上厚厚的鹤氅。
她要上朝,处理政务,自然不能拿着暖炉,可为什么不披着鹤氅呢?
陈均喝了一口茶,道:“曹大人不必拘谨,大可以去换件衣裳。”
曹诗妙道了谢,挑开帘子走出宴席处,只看见自己呼出的热气变白,刚刚回家的时候真的是冻死她了。
这边陈均则坐在黑漆嵌螺钿的小几前看落雪。他需要曹诗妙及王书兰带给他的力量,当然要打入她的生活,知道她的喜好。
他当然还需要了解她的美貌,一直以来,穿官服的她特意把眉眼化成了男子的风格,抹去了女子的娇艳,突出的是英气和干练,自然是最美的郎君,只是他格外好奇能让皇兄执着的美貌究竟是多么迫人的荣光?
走至窗前,近处有一梅园,里面遍种龙游、绿萼,都是曹诗妙去各处寻来的,据说皇兄听说她喜欢梅花,曾经命人送来了极为罕见的骨里红梅,那人却吃了闭门羹。
绿萼舒枝傲立,枝上承接了脉脉细雪,莹白的雪色和着五连珠圆形羊角宫灯的光亮照亮了雪径,雪白素锦底银丝边纹月雪貂皮裘披风踏雪而来,那素白的颜色提醒了陈均她身世的可怜——半年前曹蕴被妾室戕害,她彻底变成了一个失侍失怙之人。
可是她一点都不顾影自怜,在朝堂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身上的倔强如冰雪风骨,亦如绿萼寒梅。
父皇对她的喜爱并不低于任何拥护他登基的近臣,如今想来不是没有道理。
但是正是因为她在男人堆里无法忽视的才能,让人们忽视了她化妆技术巧妙掩饰下的美貌。
今日若不是他执意要窥视她的美貌,恐怕也会只得出“尚可”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