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8章
  临川握拳挥动:“拿下——”
  两翼包抄,尘土飞扬,刹那间,将其所有人马都围在内。
  望岳朝那射箭的将士看了一眼,便过去抱她的小狗狗。小狗狗被砸伤了,发出呜咽之声。她生气了,下令:“围住他们,不许放。”
  谁都知道,这是闯了大祸了,箭簇射到北华两位殿下马前,说你心怀不轨,意图刺杀,你就说这算冤枉吗?
  其实,他们是射雕的。
  于是,他们就辩解:“殿下,外臣绝无恶意!”
  谁理他?俩孩子一人抱一只肥狗狗,吃力的朝回走。
  桐桐与李世民带着两边的臣属,正议事呢。外面来报,说两边起了冲突。
  俩孩子直接过来了,抱着受伤的狗狗,坐在父母的边上。
  六郎和七郎手流血,一来就喊误会。
  望岳一边撸狗,一边抬着下巴指外面的雕儿,“本公主每日里带着雕儿进进出出,谁人不知那是本公主的雕儿?”
  “……”
  “既知是本公主的雕儿,为何敢放箭?”
  “……”
  “看见雕儿,雕儿护着狗儿,你们不知道那狗儿是本公主与阿弟的么?”
  “……”
  “既知是我二人的,还要射杀?尔等这是丝毫未将我华朝放在眼里!”
  韦尼子蹭的起身:“此事自然是国事!轻慢折辱我朝殿下,便是轻慢我华朝。此事若无交代,国事暂搁置。”
  然后大臣们纷纷起身,事不议了,告辞。
  李世民:“……”这要是我儿子跟我侄儿打架,那问题真不打。而今是叔叔跟侄儿起了争执,若息事宁人,那什么意思呢?尊卑怎么算?
  这不是辈分伦常的问题,人家强调的是:俩孩子辈分小,但身份不小。这就是北华的待储之人,身份尊贵。
  太皇上的儿子又如何?论起尊贵,谁更尊贵?
  窦太后岂能不生气?几个庶子而已,便没有北华,你们的身份又凭什么挑衅嫡子嫡孙。这俩孩子乃是嫡枝嫡蔓。论起血脉尊贵,这时间还有比他们更尊贵的血脉?
  杨氏显贵,李氏显贵,父母皆为显贵出身,这俩孩子乃贵中之贵。而今,又有国祚可守,敢问,谁给的胆子敢轻慢他们。
  那一个个的,什么东西。
  自己身体不好,无暇管束。
  二郎与长孙氏,碍着身份,只要不在大事上添乱,并不多管。结果养出些什么东西?
  窦太后一声从未说过过激之言,直到此次,她说李渊:“说句不怕你生气的话,便是望岳与临川身边的狗儿,也比他们尊贵。”
  李渊愕然,像是不认识妻子一样,就那般看着对方。
  “鲜卑自来母贵子贵,为何?”多少部族而今依旧如此,“母贵,则证明母家显赫,能身处居高者,总有过人之处。也唯有如此,女子所生育子女,才能优于旁人。正经出身的宫妃所育,那倒也罢了。只不过一些以色侍人者,其生育子女,愚蠢而不自知,轻狂悖礼,不知所谓。”
  李渊:“……”
  “承乾还小两岁,如何?他温厚知礼,与望岳与临川玩耍,如何?连争执也无。处处照顾,思虑周详。”可你看看你那些庶子,张狂无辖制,焉知不是你纵容之故。
  李渊:“……”
  “你也莫要说俩孩子的不是!小小年纪,国事家事分的清清楚楚,颇多不凡之处。后继有人,你我之幸矣!你娶我,我为你生儿育女,各个不算庸碌;长孙氏如何?聪慧明达,故而教养长子谦谦如君子。林公何等样人,而今在看其生育子女,如何?”
  李渊:“…………你待遇如何?”
  “六郎七郎废为庶人,养育于宫外,过活去吧。”
  “此事……”
  “此事不要去问二郎与长孙氏,我说了就算。”为甚要难为我儿子?你的话,我儿子不好驳,以后这样的事我处理,莫要问晚辈,“也莫要去为难三郎,北华朝廷上下一致不满此事,叫三郎息事宁人,那更是为难三郎。”
  李世民也确实是躲着李渊,一边是亲侄儿,这跟各自什么立场无关。两个招人喜欢的孩子,还是亲侄儿,人的心态上来说,咱就说,心偏着嫡亲的侄儿呢?还是偏着庶出的,几乎没怎么见过的庶弟呢?
  别说这牵扯国事,便是只家事,我也偏我侄儿。
  莫说我侄儿占理,便是不占理,我依旧会偏着我侄儿。
  但是,对于太上皇来说:年长的儿子哪有年幼的儿子亲?那么多小儿子围绕着,他稀罕孙子么?承乾都未必多爱,能更爱美见过的孙子孙女?
  对自己来说,那弟弟是庶出的,爱不起来。
  对于太上皇来说,这些儿子是亲生的,那些儿子也是亲生的。年长的叫人心伤,年幼的却招人稀罕。
  故而,偏着谁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晚上了,草原上临水的缓坡上,四爷和李世民相对而坐。晚风习习,虫叫鸟鸣,李世民将酒递过来:“孩子没吓着?”
  没有!
  李世民说:“等在过几年,我把承乾送到华国受教,你若舍得,也可把望岳或是临川送回长安……”
  四爷拿着酒囊没急着喝,侧脸看对方。
  李世民笑了:承乾太文善了,而望岳和临川都不熟悉李唐。
  其实,将来不管是谁吃掉谁,都能三分留情,给对方留一条性命,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或者,朕其实是有些害怕了:自朕之后,后人可强过人家么?
  怕是难了!
  长孙无忌曾暗示,可以做掉那俩孩子。
  李世民拒绝了,申斥了长孙无忌:谁都不许这么下作!
  桐桐接到这个密报的时候还怔愣了半晌:跟有底线的人对垒,畅快!
  第1584章 隋唐风云(110)一更
  会盟期间, 出现了这么一个小插曲,最终以六郎、七郎废黜为庶人而结束。
  李世民下了旨意之后,李渊就病了!裴寂等老臣便围在李渊身边,数次传递出来的消息都是:父有疾, 子当侍。
  父亲病了, 做儿子的若是不侍疾,那便是大不孝呀!
  陛下是不是太上皇的儿子?若是, 就该侍疾。
  雍王是不是太上皇的儿子?若是, 更该侍疾。常年不在父母身边尽孝,而今舍弃了大唐, 难道也舍弃了父母么?
  李世民:“……”太上皇闹脾气, 这是最难处理的。
  往常不是没有闹过, 小嫔妃们难免有这样那样的诉求,尤其是为娘家谋利益的时候,从不手软。太上皇觉得这是小事, 便时常有所交代。
  因着被逼逊位的事,太上皇并不爱见李世民。除非年节需要彰显皇室安定,父慈子孝,两人会共同出现在宴会上之外, 其他时间, 李世民去请安,能顺利见到父亲的机会并不多。
  李世民是个立志要做明君的帝王,不孝这个罪名就是能拿捏住他。
  长孙皇后日常帮李世民处理与李渊的关系, 她几乎每天都去请安, 时而会带着孩子过去。凡是小事, 都尽心竭力。哪怕是太上皇身边的小妃嫔, 各个都不曾慢待。
  正如此刻, 六郎的生母就站在太上皇的病榻边,该是刚给太上皇哭完,而今还白着一张脸。她倨傲的坐在边上,便是一国之母的长孙氏,那又如何?我就挂着脸子叫你看,看着太上皇不说退休,你长孙氏就得一直站着侍奉。
  长孙氏对这些脸色并不在意,在早前几年,李建成安排了许多人在父皇身边,那时候每次见公公才是艰难。需得陪着笑脸跟她们周旋,这才不至于叫人觉得父皇恶了秦王。
  今儿,她又早早来了,亲自给熬药,亲自端了过去。太上皇就那么半靠着,摆摆手,也不说是不想喝,还是等一等再喝。
  她才要说话,边上的小妃嫔便说:“皇后,莫要扰了太上皇养神。”
  长孙皇后看了对方一眼,当时没言语,站着等就站着等,她并不急躁。等药凉了,转身去热药的时候,她却跟侍奉的太医说:“要用心,用药要急时!宫内我与陛下看的见的地方,你们当差还算勤勉。在我和陛下看不见的地方,亦要如此勤勉才是。尤其是各府的小主子,莫要怠慢了。”
  “喏!”太医应着,心中跳的厉害。
  这声音不小,小嫔妃听在耳中,心里却惧怕。她轻轻的推了太上皇一下:“您听听……”这分明就是恐吓!
  孩子小,若是用药不及时,说没了就没了,谁也怨不着。
  这哪里是警告妾身?这分明就是警告您呀。
  李渊睁开眼,长孙皇后一如既往的贤淑模样,恭敬的端着汤药来了,站在一边,也不言语,绝不打搅他养神。
  李渊一眼一眼的看,一眼一眼的打量,这儿媳妇的表情都丝毫未变,十分孝顺的模样。
  药汤不冒热气了,他伸出手,长孙皇后把药奉上。李渊接了汤碗,长孙皇后便拿了蜂蜜腌渍过的果脯,端着小小的碟子等在边上。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