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5章
  这不是不需要看年景,干一天活就能拿到一份钱的。
  又有煤山挖掘,煤炭运输,铁矿……在草原上修官道,等等等等,这都是只要干活就必有饭吃的。
  只要身在北华,不是你想念书,而是朝廷叫你必须念书。这几年下来,不光是各族族人会说简单的汉话,能写汉字,便是从关中逃出来的庶民,这几年也都学起来了。
  汉人学汉字比别的族可快多了,许多家中半大的姑娘小子,学两年之后,一部分已经选官了,哪怕是小官,但确实是官身。便是没选官,也去了作坊里做管事去了。
  有地方住,可叫安居。
  有活干,有钱赚,这叫乐业。
  安居乐业了,谁愿意回去呢?便是在这边种地的,也有开荒区给予开荒,全免税!开荒出来的土地,一半种植粮食,一半可种植白叠子。
  白叠子从西域来,今年朝廷的皇家作坊用白叠子织出了棉布,沿着河西走廊一路往西,换回了真金白银。
  而今北华的某些地方繁华程度,可比江南。
  关中百姓擅农耕,白叠子的种植,关中百姓出力极大。
  而今,百姓不归,朝廷不能强迫。但是,对于白叠子能否在大唐种植?种子能大宗交易么?
  便是种植了,一时半会,大唐没有北华这么成熟的纺织工艺和大型作坊。可能需要把白叠子卖给北华,再把北华纺织好的布匹运回大唐。
  另外,又有粮食的交易。之前的协议,可以说是林公很厚道,两国是粮食的平价交易。但是,北华要的粮食种类很全,比如稻米。
  稻米哪怕是运汉中郡的来,那也在南山以南,需得翻山越岭。隋朝之所以灭亡,有一点特别重要,那便是徭役太重。交了赋税得送到地方!这个运费是粮食价值的许多许多倍。
  北华少稻米,多是北方农作物。两国的契书里,有稻米的需求,而北华只要支付稻米的价钱,运费却要大唐承担。
  当然了,出于报恩的心思,这个费用承担了就承担了。但是咱是不是能谈一谈白叠子的买卖呢?
  平阳公主就说:“我大唐皇帝陛下欲明春四月,与您会盟。您看此事,可行。”说着,就看向两个孩子,“太上皇和太后亦是思念大殿下与二殿下,日日盼着能得一见。”
  桐桐就看俩孩子,俩人同时放下筷子。
  望岳一板一眼:“劳贵国太上皇与太后惦记,本公主遥祝二老安康。”
  临川朝平阳公主浅笑:“我与家姐亦惦记老人家,请长公主代为转达。”
  平阳:“…………”这么可爱的孩子说出这么疏远的话来……这必是跟父皇母后所想不同!
  第1581章 隋唐风云(107)一更
  相约的是来年四月, 那便就四月吧。
  四月,正是草原景色最好的时节。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绿涂抹在天地间,一群一群的牛羊像是移动的花朵,就那么肆意的绽放在草原之上。
  御辇内, 桐桐正跟王伯当说两国国界划分的事。
  王伯当认为:“李唐势必要拿回雁门关, 然则,此地可交割么?可!需得置换。西北数部族长期受吐蕃骚扰, 要与吐蕃为敌, 征伐它,可胜!但李唐物产丰富, 远非咱们能比。他们能提供给吐蕃的, 也非咱们可比。再加上, 两月前,李唐答应嫁公主于吐蕃,和亲。”
  桐桐朝后一靠, 人家满朝也是精英,也在设法试图给自家施加压力。
  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以时间线来说,是十多年之后的事了。是松赞干布一而再, 再而三的求娶, 李唐才答应嫁公主的。
  最开始,松赞干布求娶,李唐压根就不答应。松赞干布派遣的使臣说, 是吐谷浑的使者在挑拨李唐和咱们的关系, 这才使得李唐不肯嫁公主。
  于是, 松赞干布就把吐谷浑给揍了, 而吐谷浑认李唐为主, 故而李唐出兵揍了吐蕃。这一仗打的松赞干布心生惧意!跟李唐告罪,请求娶公主,李世民这才嫁宗室女给吐蕃。
  松赞干布是一位雄主,吐蕃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文化信仰、生活方式,这也决定了别人想直接掌控那片地域,是十分困难的!或者说,想要直接掌控,无异于一场将本国拖入战争旋涡的灾难。
  所以,数千年来,谁去试图直接治理这个地方么?没有的!
  于是,吐蕃称臣,李唐嫁公主,这就是一种交融的方式。而今呢,情况有变。
  文成公主还是文成公主的封号,但人应该不是那个人。松赞干布比文成公主大很多岁,而今这个时间点,松赞干布可娶亲,可历史上的文成公主年岁应该没到婚龄。
  事件提前了,过程没那么复杂了。这里面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家插入进来了,蝴蝶翅膀煽动,李唐与吐蕃正式结盟。
  吐蕃与自家也接壤,不仅接壤,吐谷浑向自己称臣,而吐蕃与吐谷浑之间的恩恩怨怨,可以用世仇来形容。而吐谷浑又在自己前往西域的通道上,要么将其灭了,要么就接纳为臣。
  民族间的世仇不是谁简单的一句话就能化解的,哪怕自己试图跟吐蕃建立良好的关系,可这种关系也只是没有大规模的摩擦,只要事涉吐谷浑,往往就变得棘手敏感。
  吐蕃未与自己交恶,但是却与李唐联合了。李唐为此还付出了什么,暂时未可知!此事,人家办的极其机密。连四爷都未能得到消息。
  人家这么小心防的是谁?不就是四爷这个李家皇子有的是时间和机会在李唐埋眼线么?!
  桐桐挠头,高手过招,招招致命。
  而今的局势就是:你占着我的雁门关,叫我屋边防可守;那我就个吐蕃联合,叫你日日面临边防之患。
  在这之后,我再说:咱重新划定国界线吧。
  这意思就是:你把雁门关还给我,我拿其他地域给你置换;你要不还给我,我就支持吐蕃日常骚扰你。
  不得不说,站在对立面的话,这李唐君臣也属实挺狗的。
  两人正说着呢,就听到御辇的顶子上发出’咚咚咚‘的声音,像是人踩上去了一样。王伯当朝上看了一眼,是不是那些雕又飞到顶子上了。
  桐桐拿了手边的长剑,抬手杵了顶子:“你俩给我下来,老实些。”
  王伯当赶紧伸出头去,就看到眼前一双穿着马靴的小脚,人坐在马车棚顶上,脚垂在空里,他:“……”多危险呐!这是啥时候爬上去的。
  只看马靴,也看不出来是哪位殿下呀。
  他尽量温和不吓人:“好殿下,咱下来……”摔了怎么办?
  然后这双小脚还在,上面蹭的一下,面前就多了一张倒立的明媚的笑脸:“王阁老,您在呢?”
  王伯当吓的心差点没跳出来,感情大殿下坐在棚子边缘,垂着小脚晃悠;二殿下干脆倒挂着,脚在上面勾着什么,头垂了下来,这更危险了。
  “好殿下……咱下来……”说着,就喊周围的近卫:“接着!都接着。”
  但是近卫们并不紧张,嘴上却只应着。
  王伯当退回来,指着外面,才要说什么。结果陛下动了,坐到窗口,伸手一抓。抓着大殿下的脚踝,拎着二殿下的衣领,把两人从窗口给拎回来塞到后面的榻上去了。
  两人也没有被逮的自觉,依旧是嘻嘻哈哈的。
  “爹爹呢?”你爹要是在,绝不会纵着你们瞎闹。
  “爹爹看见一片草场枯着,今年的草长的不好。他带着人去瞅瞅,就回来。”
  “那你们老实呆着。”
  安顿了孩子,这才看王伯当:“你继续说。”
  王伯当:“……”刚才说哪了?
  望岳一边摆弄笔筒,一边说:“说李唐和吐蕃联姻……”
  对!说到这两方联姻对咱们的影响,“现在的问题是,咱们把雁门郡置换给李唐,吐蕃与咱们的边界之患就解决了吗?”
  没有!这种摩擦一直会存在。
  “可咱们要是不把雁门郡置换给李唐,吐蕃会大规模用兵吗?”
  会的!
  “李唐会花费大量的钱财、辎重、粮草,暗中支持吐蕃与咱们长期开战么?”
  会的!
  王伯当再没说话,这是个怎么做咱都会吃亏的局。
  桐桐没急着说话,而是问俩孩子:“你们觉得呢?”
  王伯当:“……”太早了些吧!能听懂说的是什么么?
  望岳一脸赞叹:“李唐的皇帝和大臣都很聪明。”
  嗯!是很聪明。你能赞美对手,看到对手的优点,你也棒棒哒。
  临川把果脯往嘴里塞,一边吃,一边含混着道:“大花睡觉,小黑老去咬大花的尾巴。大花对着小黑呲牙,小黑就找了大黑。大花不想跟大黑打架,就喊了小花也去咬大黑的尾巴。”
  大黑小黑、大花小花都是这俩孩子养的獒犬。
  初一听,觉得这前言不搭后语的,说的是什么。
  可再多想两边,摆弄明白了关系,就懂了他要说什么了。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