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7章
  只要孝顺公婆, 伺候好丈夫, 给夫家生儿育女, 温顺些, 忍让些, 这日子都能过。
  秋红能被这个金家二嫂子气死:“你也干活了, 你干了活就应该吃饭!不是谁养了你, 是你自己养活了你自己。”在哪干活不给口饭吃呀? 就只有这种夫家的饭吃的嘴难下咽。
  但是罗宝琴不这么觉得, 她只说:“秋红妹子, 这是我家的事! ”
  秋红直接去金花屋里,金花刚才躲在窗口看, 这会子见人进来, 她急忙在炕上盘脚坐好, 红着脸低了头。
  秋红问说:“金家, 婶儿问你, 你想不想走出去……”
  金花不敢言语, 只不停地搓着衣角。
  “你还想过你奶你妈的日子吗? 她们今儿的日子, 就是你将来要过的日子。你要不能走出去, 你妈今天的样子就是二十年后你的样子, 你奶今天的样子就是四十年之后你的样子……”
  金家激灵一下, 跟蚊子哼哼似得说了三个字:“我不敢。”
  又是一次无功而返!
  沈惜跟着从这姑娘的房间里出来, 看见了规矩的站在男主人面前的中年男子, 这就是金安吧。
  她想起了林桐的丈夫金镇, 他像是正值壮年正蓬勃旺盛的大树, 枝叶繁茂欣欣向荣。这个作为弟弟的金安像是坟头的老槐树, 一半被雷劈了, 树干黑漆漆的一片, 看着有枝有叶, 但其实内里已经腐朽。
  不得不说, 这个家庭是极具代表性的! 一个追赶机遇, 新社会如雨露甘霖, 滋养的他们焕发了新的生机; 一个残破守旧, 固守己见, 不肯从老壳子里出来。
  张腊梅陪沈惜回公社, 就说:“基层的工作就是这样的! 下一步我会亲自盯着, 金花还有俩哥哥, 到底是年轻人, 脑子更容易转弯……”
  是啊! 整天坐在办公室是不知道基层的样子。这个见闻, 给她提供了足够多的创作素材。
  张腊梅又说起了林桐找她说这个金花的事, “……她做到这一点, 十分难得! ”
  是啊! 难得。
  了解的差不多了, 沈惜才跟桐桐告辞, 并且赠送了一支钢笔, “以后若是回省城, 千万记得去找我。”
  “好! 下次一定去。”
  沈惜没有直接回省城, 而是又去了市里, 去了金寿他们兄妹三人的学校, 得到允许后调取了三个人的试卷和成绩。
  她把试卷拍下来, 这些可都是极好的素材。
  这些能说明孩子们都是思想进步的青年, 他们愿意为这个崭新的国家工作, 服务, 奉献!
  这个人物太饱满, 甚至不用雕琢, 不用艺术加工去升华, 而是林桐本身就很好, 她足够闪耀, 只要将这些经历完整的写出来, 把她的故事讲好就可以了。
  电影嘛, 周期挺长的。这事过了之后, 慢慢的就被淡忘了, 日子总还是得过的。
  八月底, 要送三个小的去上学。
  羊皮的褥子没有, 用兔皮给拼出三条褥子来, 至少隔潮。每个人一床被子, 这个真没多的, 把家里盖的拿去就行了。就现在这就学条件, 必然是很艰苦的。
  把棉衣都带的都带了, 暖水瓶, 洋瓷杯子, 一人两个洋瓷碗, 一双筷子。脸盆毛巾, 牙缸牙刷牙膏梳子, 包括洋碱都一人准备了两块。
  牡丹把一包袱的鞋都拿上, 有单鞋有棉鞋, 还有草鞋, 要是下雨下雪了, 草鞋穿在单鞋外面不容易脏鞋。
  她看了金福一眼, “第一个月去, 啥也没有! 咱拿点钱吧。”
  行! 听你的。
  他把做好的箱子摞起来,这是给三个做的木箱, 放在宿舍能放自己的东西, 平时锁起来, 每个上面都带一把锁子。木板是找同事从家具厂弄来的废料, 麻烦一点, 拼凑拼凑, 凑了三个箱子。
  今儿跟人说好了, 搭供销站的车回去。
  在门口等了半个小时, 车来了, 金禄和润叶, 还有小如都在车里呢,在下面接着东西。
  润叶背了个包袱, 坐在车厢里拉开叫牡丹看, “我用旧布头给拼的……”不值钱, 就是费功夫, 搭上点线, “拼了三个床单。”
  把牡丹看的羡慕的, 这手真巧, 这颜色拼着, 多鲜亮呀, 一点也不怪看。
  她们都没问大姑姐准备了啥, 能专门回去, 那肯定是准备了东西的。
  小如没敢拿自己准备的, 怕弟媳妇攀比。自己是亲姐, 关小海对自己的工资咋用说不上话, 自己吃饭是不开销啥的, 还有从各单位挣来的福利,可以说是挣多少就能攒多少。
  所以, 她给弟弟妹妹一人准备了一支钢笔。这玩意贼贵了!
  自己拿出这个来, 叫弟妹看见了, 是不是就觉得简薄了。
  何况, 润叶跟牡丹可不一样, 牡丹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是能攒下钱的。润叶在她自己身上花销是很舍得的, 所以, 她基本是攒不下的。
  到家后, 三个孩子收了啥, 自然要跟当妈的说。
  收到二嫂的床单,很高兴。
  大哥大嫂给准备了鞋, 准备了箱子, 这也很满足, “我大嫂偷偷塞给我钱了……”没叫二嫂看见。
  桐桐了然, 各家的日子不同。牡丹怕润叶知道了不高兴, 仅此而已。
  “大姐给了这个……”钢笔!
  桐桐就笑, “给了就拿着吧。”你姐把挣来的一大半给你们买钢笔了。
  润叶的眼睛多贼呀, 这些她能看不见吗? 但是我可以当做看不见, 你们有, 那你们给! 我……我就是有, 我也舍不得呀! 我就是想吃点好的, 穿的好点, 怎么了呢?
  却不知道, 金禄送弟弟妹妹上学的时候, 临走了, 塞了钱过去, “收着, 不够了写信到单位, 哥能收到。”
  他不知道咋瞒着媳妇攒了点钱, 偷摸的补贴给弟弟妹妹了。
  第1366章 世俗烟火(35)三更
  孩子们都走了,只剩下两口子了。
  桐桐胳膊一伸,挂在四爷脖子上晃悠。
  四爷就笑,揽着她由着她晃悠:“遭罪了!”这么多人在,这么多双眼睛,真的是干啥都不方便。
  他低声道:“咱俩换个地方。
  去哪?
  四爷慢慢摇着她:“往后很长时间,只跟吃有关。”得叫你吃饱,吃好,想吃水果有水果,想吃蔬菜有蔬菜,可选择的就不多了。
  建国初年,战争不断,外部封锁,吃饭问题不仅是个人、是家庭的问题,也是国家的大问题。
  为了保障国家的五谷粮食,会有大批量的农场开始开垦。
  大到北大荒,小到各个县都有自己的农垦农场。开始必然会艰苦一些,但比起这顿顿难以下咽的饭食,偷摸的不敢这样不敢那样,其实还是吃饱吃好更重要一点。
  就像是农场,也不都是下地的活。
  得给你找个安生的、清闲的地方呆着,叫你吃饱吃好。
  桐桐撒手,看四爷:“去哪?”
  “县城东边,有大概十多万亩的盐碱砂石荒地。听冯军的意思,县里决定改造这一片,建一个国营农场。”招工?
  “跟部队合建!”四爷低声道:“干部从各个单位抽调,自愿报名。”桐桐:“…”条件艰苦,未必有人乐意去。
  “各个生产大队有三个名额!”算是招工招一部分,“有技能的优先。”桐桐就说:“不如把小海放到农场,能开拖拉机这算个特长。”
  四爷摇头,咱去这地方有咱的打算,可但对于关小海来说,虽然拿了工资,可还是换了个地方种地,还更辛苦。那就不如给他放到县城!
  女婿跟儿媳妇还不一样!他还是去人力车管理所,里面蹬人力车的,原先都是县城里拉黄包车的。能坐的起黄包车的本就不多,金镇跟人谈生意,必然是用车的。当年常年包车的老张,而今是里面的一个头头,事都是说好的。再加上县城周边有了厂子,也需要能跑远道的人。
  谁有面子谁进嘛!下次关小海来,就告诉他这件事,先把他塞进去。刚好天慢慢凉了,要给人力车加棚子,要维修这些个东西,他去正好。
  行吧!这也有半年了,关家老两口换着来了好几回,关小海是得空就来。小麦收了之后,有了新粮食,关母整了一篦子黑面花卷,叫小海给小如送去了。
  黑面虽粗糙,但确实是细粮。
  这次小如回来送弟弟妹妹,关母又叫小海送来了十个鸡蛋。
  又不是诚心不过了,态度到这里,知道我们在意什么就行了。
  隔了一天,关小海又来了。秋里的嫩南瓜,这玩意高产,他用筐子背上四五个,“妈,给你放着炒菜蒸包子。”桐桐刚下班,正做饭呢,顺手就捞了个南瓜叫小海去洗:“那就炒个嫩南瓜。”
  小海洗了个最小最嫩的,又去烧火。桐桐一边切菜,这才一边说:“你爸给说好了,去人力三轮管理所,也不要你去跑,就多长些心眼,多学学维修的技术!”小海愕然的抬起头来,赶紧站起来:“妈,您看…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