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6章
“你好, 我叫林桐! 很荣幸。”
两人说深谈……所谓的深谈其实就是随行。沈惜在观察林桐, 看到了她生活的点滴, 看到了她处理工作的游刃有余, 看到了她的工作日记。
但最叫她有触动的是, 她跟丈夫的相处, 点滴中看到夫妻本来就该有的样子。
最叫她动容的却是对孩子的教育, 她把孩子教养的很好, 儿女真没有不同。
为此,她还专门去了她成年的子女工作的地方, 从侧面去打听她的子女都是什么样的人。
在她大女儿工作的地方, 她尝到了爽口的酸辣萝卜皮。
“师傅, 你们这个萝卜皮腌的好吃, 哪个师傅做的?”
“又想借我们的人, 是吧? 金师傅被纺织厂的食堂借去两天, 给他们泡个汤底就回来。”
“这个金师傅怎么有这么好的手艺?”
“听说她娘家妈以前是省城的, 说啥看当年一个腌菜铺子的大娘这么做过, 后来想起了试着做了, 确实好吃……这可是我们经理特招进来的。”
哦! 靠手艺吃饭。
紧跟着她去了金福的单位, 拿着工作证明, 领导很热情。说起了金福, “是个在青工里很有威信的小伙子, 也是学习最勤勉的。我们公司派人去总公司去培训, 大家都推荐他, 他刚学习回来, 正给青工做技能培训……”
在会议室外面, 能看见一个高大挺拔的小伙子站在一个移动黑板的前面, 一边摆弄水龙头, 一边讲解。
黑板上是一串串的数据, 都是水龙头和水管的型号。
了解了情况, 又去了城东街道办, 路上看见有人拎着个石灰桶用刷子在墙上写字, 字体规范漂亮, 写的都是宣传标语。
她到单位一打听, 人家说, “金禄? 写标语的。”
大妈们对金禄的评价特别高, 像什么有亲和力, 为人谦虚有礼貌, 热心肠又上进, 正要推荐他去d校学习三个月云云。
还有人夸:“这小子疼媳妇, 都没听过他跟媳妇子高声说话。”这可太少见了。
沈惜点头, 这只能是家庭教育做的好。
她一一用相机把这些都记录下来, 有金福培训青工, 有金禄在路边写标语的场景。
林桐做媳妇, 被婆婆欺压, 她做婆婆呢?
沈惜又去了布铺, 润叶在柜台后面, 用掸子掸灰尘, 一看见客人就先笑:“同志, 先看看! 你想做什么用, 我给你合适的布。”
“做个夏天穿的短袖。”
润叶打量了沈惜一眼:“一瞧您就是个文化人……”她拿了纯白的出来,把上面裹着的布拿开, “您瞧瞧, 这布多百净。”
沈惜伸手要摸,润叶麻溜的从边上拿了布条, “布料是一样的, 您摸摸这个手感!”说着, 把白布又盖上了, “还请您理解, 这布要是人人都摸一把, 就不好卖了。所以, 我们是有规定的, 颜色浅的布, 一律不上手, 包括我们自己。”
理解! 理解。
沈惜没说买, 润叶也不恼, 把布放好:“您要是不喜欢, 就再看看, 看上颜色了, 我给您拿样布, 你摸摸质地。”
柜台前只有三个人, 另外两个年岁都不对, 这个就该是林桐的二儿媳吧。
她啥也没买就出来了, 等到人家下班了, 她才去找另外一个售货员,问起了润叶。
这人就说:“那可是个厉害的性子, 不让人, 不吃亏。好吃好穿……不过谁叫人家命好呢? 嫁了个好人家, 她婆婆就是那个林桐……润叶跟我们炫耀她婆婆疼她, 她的内衣都是她婆婆给她买的。挣了点稿费, 全都给她和她嫂子买了这些女人的小衣裳了。
两口子拌嘴,当婆婆的从来只骂儿子, 不说儿媳妇! 催着儿子干活,不许把家务都放在媳妇身上。身上要是不舒坦, 饭不做衣服不洗, 说是婆婆交代过了, 不许沾冷水! 要叫男人多体贴些。你说说人家这是啥命?”
那么尖酸的媳妇子,婆婆还当宝呢?!
沈惜就笑了, 同事之间有竞争, 心里不服气, 难免言语不善。但工作人家做的不差,比动辄拉个脸不耐烦的销售员好多了。就算是性子上有些欠缺, 可也正说明做婆婆的是宽和的。
第二天又去屠宰场, 跟着人家的领导拍到了牡丹在工作车间的样子。这个领着沈惜的是场里的妇女主任, 就说:“这个牡丹, 就是踏实, 肯干, 不计较! 但就是一样, 不积极进取。识字班也不好好去!
为这个的, 她婆婆私下找过我, 希望我多要求一些。牡丹想趁着晚上多给家里纳鞋底, 说她婆婆一个人要管五个人穿鞋, 忙不过来!
她婆婆说希望把她晚上的时间占满, 该识字识字, 该学算术就学算术, 等将来生了孩子了, 就更没时间了。
说实话, 这样的婆婆少。这是怕牡丹跟不上金福的脚步, 那金福可是个能文能武的……”
第1365章 世俗烟火 (34)
沈惜不仅要了解正面的,也想见见林桐的公婆以及跟她牵绊了那么长时间的婆家亲属。
但这次, 她不露身份。有张腊梅帮着安排, 跟着大队上的妇女干部,去金家做工作。金家也不知道她是谁, 只以为又是派下来的女干部。
一脚迈进来,她就感觉到了一股子死气,死气沉沉的。
刚下了雨, 地里不能进人。好些妇女在场院, 聚在一块又是缝补又是纳鞋底,不到学龄的孩子到处乱跑,打的闹的, 叽叽喳喳。男人们去河沟里,或是摸鱼, 或是摸黄鳝泥鳅,虽说看着穷哈哈的, 但精气神不错。
“咱们大队适龄了女娃娃都入学了, 小意这一考上, 可都看得见好处了。”
沈惜就想起那个打扮的跟洋娃娃一样的姑娘, 父母慈爱开明,兄嫂疼爱, 在这个孩子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她跟大部分女孩子不一样的气质来自于自小被疼爱。
金家砖瓦房,一路走来,农村除了地主家,很少见到这么好的房舍。
院子里,男主人叼着旱烟靠在摇椅上摇着,一个穿着大襟袄,绑腿小脚的老太太端了水过来,放在边上的小几上。
老太太的偏襟袄上塞着个大手帕子, 看见来客人了, 许是因为都是女人的缘故, 男主人只扫了一眼, 就把视线挪开了。没起身待客, 没打招呼,视若无睹。
这老太太脸色不好,对着大队的妇女干部:“桩子家的, 你能辖制你男人你婆婆, 那是你的能耐, 那是你家得事, 你说了算。但你管我家的事干啥, 谁请你管了? ”
“大娘, 话不是这样说的! 新社会的, 人人平等。该孝顺孝顺, 但动辄打骂, 这就是不对的。”
“我打骂的是我的儿孙,管你啥事? 平等啥? 我看在家里, 谁敢跟我平起平坐。还有没有老少了?”王翠枝把人往出撵, “你爱去谁家就去谁家, 我家这日子知道该咋过, 外人谁也管不着。”
都是本大队的人, 这个妇女主任叫秋红, 家里的男人叫桩子, 解放以后就是积极分子, 王翠枝是顶顶瞧不上这种‘不守妇道’的女人的。
秋红站在院子里不走, “大娘, 新社会了, 人人得干活, 人人都有一双手……你家金花, 也得干活的! ”
“纺线织布, 谁不干活了?”
“大娘, 你去外面看看, 看看布铺里面的布! 去县城, 看看纺织厂, 看看人家那机器一天能织多少布。将来这大厂子到处都是, 啥样的布没有? 金花还小, 能去学堂念书, 能去扫盲班认认字, 见识见识外面的世道。你一不叫念书, 二不叫放脚, 你这是想干啥?”
秋红说着, 就喊罗宝琴:“二嫂子, 你出来! 孩子是你的孩子, 她爷奶都管不着。你就说,能不能给孩子放脚, 能不能把孩子送去念书认字?”
罗宝琴在家里的炕上坐着呢, 她男人瞪了她一眼, 她从炕上下去, 这才说:“放了脚……要是将来找不到好婆家, 谁管?”
“自己有手有脚, 你指望啥好婆家? 你也裹了脚了, 你找到了好婆家了吗? ”
罗宝琴:“……至少我没饿着! 我有饭吃。”女人一辈子不就是这样, 还要咋? 整天抛头露脸的, 在男人群里混, 不是个正派人的样子, 这是要叫男人蒙羞, 要毁了清白家风, 连先人的脸都丢光了。
自家男人都说了, 别看着太嫂子好像多能干似的, 可那丢的都是大哥的脸。一个大男人叫媳妇在外面混,是啥有本事的能耐呢?
叫小如去上班, 这是荣耀的事? 关家也是倒霉了, 碰到这么个亲事。不叫孩子孝敬公婆, 不叫姑娘伺候姑爷, 这到哪说都是没理。
小意考出去又怎么了? 将来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关金家啥事?再宝贝, 那受益的也是外姓人, 一点也分不清里外。
罗宝琴倒是真不艳羡妯娌能工作,也不羡慕侄女们工作的工作, 上学的上学, 她就只想叫女儿嫁个好婆家, 一辈子有饭吃。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
两人说深谈……所谓的深谈其实就是随行。沈惜在观察林桐, 看到了她生活的点滴, 看到了她处理工作的游刃有余, 看到了她的工作日记。
但最叫她有触动的是, 她跟丈夫的相处, 点滴中看到夫妻本来就该有的样子。
最叫她动容的却是对孩子的教育, 她把孩子教养的很好, 儿女真没有不同。
为此,她还专门去了她成年的子女工作的地方, 从侧面去打听她的子女都是什么样的人。
在她大女儿工作的地方, 她尝到了爽口的酸辣萝卜皮。
“师傅, 你们这个萝卜皮腌的好吃, 哪个师傅做的?”
“又想借我们的人, 是吧? 金师傅被纺织厂的食堂借去两天, 给他们泡个汤底就回来。”
“这个金师傅怎么有这么好的手艺?”
“听说她娘家妈以前是省城的, 说啥看当年一个腌菜铺子的大娘这么做过, 后来想起了试着做了, 确实好吃……这可是我们经理特招进来的。”
哦! 靠手艺吃饭。
紧跟着她去了金福的单位, 拿着工作证明, 领导很热情。说起了金福, “是个在青工里很有威信的小伙子, 也是学习最勤勉的。我们公司派人去总公司去培训, 大家都推荐他, 他刚学习回来, 正给青工做技能培训……”
在会议室外面, 能看见一个高大挺拔的小伙子站在一个移动黑板的前面, 一边摆弄水龙头, 一边讲解。
黑板上是一串串的数据, 都是水龙头和水管的型号。
了解了情况, 又去了城东街道办, 路上看见有人拎着个石灰桶用刷子在墙上写字, 字体规范漂亮, 写的都是宣传标语。
她到单位一打听, 人家说, “金禄? 写标语的。”
大妈们对金禄的评价特别高, 像什么有亲和力, 为人谦虚有礼貌, 热心肠又上进, 正要推荐他去d校学习三个月云云。
还有人夸:“这小子疼媳妇, 都没听过他跟媳妇子高声说话。”这可太少见了。
沈惜点头, 这只能是家庭教育做的好。
她一一用相机把这些都记录下来, 有金福培训青工, 有金禄在路边写标语的场景。
林桐做媳妇, 被婆婆欺压, 她做婆婆呢?
沈惜又去了布铺, 润叶在柜台后面, 用掸子掸灰尘, 一看见客人就先笑:“同志, 先看看! 你想做什么用, 我给你合适的布。”
“做个夏天穿的短袖。”
润叶打量了沈惜一眼:“一瞧您就是个文化人……”她拿了纯白的出来,把上面裹着的布拿开, “您瞧瞧, 这布多百净。”
沈惜伸手要摸,润叶麻溜的从边上拿了布条, “布料是一样的, 您摸摸这个手感!”说着, 把白布又盖上了, “还请您理解, 这布要是人人都摸一把, 就不好卖了。所以, 我们是有规定的, 颜色浅的布, 一律不上手, 包括我们自己。”
理解! 理解。
沈惜没说买, 润叶也不恼, 把布放好:“您要是不喜欢, 就再看看, 看上颜色了, 我给您拿样布, 你摸摸质地。”
柜台前只有三个人, 另外两个年岁都不对, 这个就该是林桐的二儿媳吧。
她啥也没买就出来了, 等到人家下班了, 她才去找另外一个售货员,问起了润叶。
这人就说:“那可是个厉害的性子, 不让人, 不吃亏。好吃好穿……不过谁叫人家命好呢? 嫁了个好人家, 她婆婆就是那个林桐……润叶跟我们炫耀她婆婆疼她, 她的内衣都是她婆婆给她买的。挣了点稿费, 全都给她和她嫂子买了这些女人的小衣裳了。
两口子拌嘴,当婆婆的从来只骂儿子, 不说儿媳妇! 催着儿子干活,不许把家务都放在媳妇身上。身上要是不舒坦, 饭不做衣服不洗, 说是婆婆交代过了, 不许沾冷水! 要叫男人多体贴些。你说说人家这是啥命?”
那么尖酸的媳妇子,婆婆还当宝呢?!
沈惜就笑了, 同事之间有竞争, 心里不服气, 难免言语不善。但工作人家做的不差,比动辄拉个脸不耐烦的销售员好多了。就算是性子上有些欠缺, 可也正说明做婆婆的是宽和的。
第二天又去屠宰场, 跟着人家的领导拍到了牡丹在工作车间的样子。这个领着沈惜的是场里的妇女主任, 就说:“这个牡丹, 就是踏实, 肯干, 不计较! 但就是一样, 不积极进取。识字班也不好好去!
为这个的, 她婆婆私下找过我, 希望我多要求一些。牡丹想趁着晚上多给家里纳鞋底, 说她婆婆一个人要管五个人穿鞋, 忙不过来!
她婆婆说希望把她晚上的时间占满, 该识字识字, 该学算术就学算术, 等将来生了孩子了, 就更没时间了。
说实话, 这样的婆婆少。这是怕牡丹跟不上金福的脚步, 那金福可是个能文能武的……”
第1365章 世俗烟火 (34)
沈惜不仅要了解正面的,也想见见林桐的公婆以及跟她牵绊了那么长时间的婆家亲属。
但这次, 她不露身份。有张腊梅帮着安排, 跟着大队上的妇女干部,去金家做工作。金家也不知道她是谁, 只以为又是派下来的女干部。
一脚迈进来,她就感觉到了一股子死气,死气沉沉的。
刚下了雨, 地里不能进人。好些妇女在场院, 聚在一块又是缝补又是纳鞋底,不到学龄的孩子到处乱跑,打的闹的, 叽叽喳喳。男人们去河沟里,或是摸鱼, 或是摸黄鳝泥鳅,虽说看着穷哈哈的, 但精气神不错。
“咱们大队适龄了女娃娃都入学了, 小意这一考上, 可都看得见好处了。”
沈惜就想起那个打扮的跟洋娃娃一样的姑娘, 父母慈爱开明,兄嫂疼爱, 在这个孩子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她跟大部分女孩子不一样的气质来自于自小被疼爱。
金家砖瓦房,一路走来,农村除了地主家,很少见到这么好的房舍。
院子里,男主人叼着旱烟靠在摇椅上摇着,一个穿着大襟袄,绑腿小脚的老太太端了水过来,放在边上的小几上。
老太太的偏襟袄上塞着个大手帕子, 看见来客人了, 许是因为都是女人的缘故, 男主人只扫了一眼, 就把视线挪开了。没起身待客, 没打招呼,视若无睹。
这老太太脸色不好,对着大队的妇女干部:“桩子家的, 你能辖制你男人你婆婆, 那是你的能耐, 那是你家得事, 你说了算。但你管我家的事干啥, 谁请你管了? ”
“大娘, 话不是这样说的! 新社会的, 人人平等。该孝顺孝顺, 但动辄打骂, 这就是不对的。”
“我打骂的是我的儿孙,管你啥事? 平等啥? 我看在家里, 谁敢跟我平起平坐。还有没有老少了?”王翠枝把人往出撵, “你爱去谁家就去谁家, 我家这日子知道该咋过, 外人谁也管不着。”
都是本大队的人, 这个妇女主任叫秋红, 家里的男人叫桩子, 解放以后就是积极分子, 王翠枝是顶顶瞧不上这种‘不守妇道’的女人的。
秋红站在院子里不走, “大娘, 新社会了, 人人得干活, 人人都有一双手……你家金花, 也得干活的! ”
“纺线织布, 谁不干活了?”
“大娘, 你去外面看看, 看看布铺里面的布! 去县城, 看看纺织厂, 看看人家那机器一天能织多少布。将来这大厂子到处都是, 啥样的布没有? 金花还小, 能去学堂念书, 能去扫盲班认认字, 见识见识外面的世道。你一不叫念书, 二不叫放脚, 你这是想干啥?”
秋红说着, 就喊罗宝琴:“二嫂子, 你出来! 孩子是你的孩子, 她爷奶都管不着。你就说,能不能给孩子放脚, 能不能把孩子送去念书认字?”
罗宝琴在家里的炕上坐着呢, 她男人瞪了她一眼, 她从炕上下去, 这才说:“放了脚……要是将来找不到好婆家, 谁管?”
“自己有手有脚, 你指望啥好婆家? 你也裹了脚了, 你找到了好婆家了吗? ”
罗宝琴:“……至少我没饿着! 我有饭吃。”女人一辈子不就是这样, 还要咋? 整天抛头露脸的, 在男人群里混, 不是个正派人的样子, 这是要叫男人蒙羞, 要毁了清白家风, 连先人的脸都丢光了。
自家男人都说了, 别看着太嫂子好像多能干似的, 可那丢的都是大哥的脸。一个大男人叫媳妇在外面混,是啥有本事的能耐呢?
叫小如去上班, 这是荣耀的事? 关家也是倒霉了, 碰到这么个亲事。不叫孩子孝敬公婆, 不叫姑娘伺候姑爷, 这到哪说都是没理。
小意考出去又怎么了? 将来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关金家啥事?再宝贝, 那受益的也是外姓人, 一点也分不清里外。
罗宝琴倒是真不艳羡妯娌能工作,也不羡慕侄女们工作的工作, 上学的上学, 她就只想叫女儿嫁个好婆家, 一辈子有饭吃。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