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可请来的女大夫知道,人家这大户人家讲究,巡抚夫人专门请了自己来是给她家的小姐调理月事的。
  姑娘家金贵,来月事总也疼。大的那个年纪不小,说出嫁就出嫁了,出嫁了生养子嗣的前提就是身子好;小的那个才来月事没多久,一来就难受。想着长期调一调,三个月半年的,好好养着。
  巡抚夫人是这个意思,那她这个当大夫就得这么说。事实上,这么养也没错。
  于是,各种汤药被开了许多。又是喝的,又是泡脚泡澡的。
  这后宅天天都飘着一股子药味。
  泡着调着,折腾的俩闺女都觉得皮肤更好了,不嚷着出去了,京城里又有消息。
  周碧云急切的看着丈夫:咱闺女今儿杀人了吗?
  林宪怀:“……”他摇头,“朝廷又下旨意,抽调各地实际的赋税情况,会随机抽调各地父母官进京,说明各地的情况。据说夏税开始下调!此事要发布告,使得新明官民皆知!”
  “这是好事呀!”
  是!没说这不是好事。随机抽调也是合情合理,毕竟南北有差别,东西部也有差别。朝廷在开春之际放出这样的消息,可以说是上下欢腾,民心拥护,“现在上上下下,都在谈论赋税……”
  案子悬空就这么悬空着,反正春耕也没耽搁,时间久了,连谈论的人好像都少了。
  又过了月余,大致是春耕结束了。邸报中有一条消息,是关于求真馆的。
  表彰几十年前的求真馆,说是根据求真馆留下的实验数据,成功的制造出了新火器。其射程、其威力翻倍。又说,军中军械革新,兵种调整,已经迫在眉睫。
  一看这个,林宪怀就往起一坐,他想,铺垫做的差不多了,铡刀必是快落下了。
  这一道道圣旨,一条条政策,都是在安天下人心。
  先是安定官员的心,朝廷说:别怕!没想怎么样,安心的呆着吧。
  紧跟着安定天下民心,朝廷说:轻徭薄赋这次要落到实处。百姓这个时候的注意力都在减免赋税上,便是父母官被带走了,百姓也只交好,觉得这必是跟之前的赋税征收有关。朝廷听的见百姓的声音,看得见民间的疾苦,心如何能不安?
  再然后,便是军中!这才是重中之重!这就是明晃晃的告诉军中那些将领,少跟地方官勾勾搭搭的,你们能造反还是怎么着呀?军械革新就意味着,你就是反了,依旧打不了持久战,干不过朝廷。既然是注定会死的局面,那就都消停点,呆着吧。
  铺垫都到这里了,那朝廷现在下什么决定,都不怕了。
  林宪怀的手点在邸报上,“这是陛下的主意?”陛下要是有这个能耐,之前就不会受制于人。只能说,陛下身边有谋臣了!这个谋臣不是任何人熟悉的。他的这个办事风格,很稳健。
  可以说,若是下棋,他是步步不落空。
  但是,这人不是叔珩!
  叔珩是否有此能力,他不敢下结论。这个孩子总是出人意料!但是,她手里要过那么多的人命,她必然会非常认真的把案子做好,势必叫每个人都得到公正的判决。
  所以,陛下身边还有其他的高人。
  没来由的,林宪怀想到了金肆晔,是他吗?
  就是他!
  小皇帝落下一子,问坐在对面的人:“下一步……下一步,朕希望以朕的名义来做这件事。”
  “为何?”
  小皇帝叹了一声,“林叔珩……朕不能将她陷在旋涡里。”
  四爷执棋的手一顿,然后缓缓的落下,“那陛下陷入旋涡中,臣等又如何忍心?”
  “朕是君王,生杀予夺之权,乃天授!”说完,非常坚定的落下了白棋。
  四爷瞥了一眼因为用力而抿起嘴的小皇帝,他又慢慢的落下一子,这才道:“陛下,您不觉得律法还是需要完善吗?”
  嗯?
  “当年,新明为了修订律法,从各地各行各业选了百姓前来为了修订一部能普遍施行的律法。而今,百余年过去了,也该有一些适当的补充了。”
  本来也应该如此。但这两件事有关系吗?
  四爷就笑了,“臣以为,既然都将那么些人请来了,不若将事关之后朝廷发展的大事,也来征询百姓的意见……”
  小皇帝手里的棋子‘啪嗒’一声掉落了,将棋盘砸的散乱:“你的意思是……”叫那么些人一起参与判决!
  四爷将棋子归位,然后看向小皇帝:“不该呀?百姓无权参与?”
  不是!
  “对啊!监察阁既然出了问题,但也不该只有一个借调过去的人员做这个判决。职权应该分明,林大人来判,本就不合法。她只是奉命调查案件,还案件一个真相。至于说,怎么判,这该是监察阁的事。监察阁渎职在前,为了彰显公平公正,请更大规模的人来监督其行事,难道不在法之内?”
  小皇帝:“……”好像懂了!道理占的住脚,那是说服别人的。可其实骨子,他却摸到了权利的用法,它原来还这么这么用呀!
  四爷这才笑了,“……”权利这种东西,该独断的才独断,不该独断的就要让渡权利。
  小皇帝越琢磨越有味道,所以,之前的那些降低赋税征收,求真馆的枪械革新……这都是他一言而定的。可等到了后续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的时候,他却说,该叫更多的人来参与!
  说这是耍滑头吧?也不是!因为更多人知情、更多人参与,不仅更有威慑力,而且更能得最底层的人心,这才是统治的基石。
  基石稳定,军心安稳,还能翻了天?
  小皇帝就说,“从治下清明的州府县随即抽人,户部拨银子,着官府妥善将人送到京城,即刻就办。”
  四爷又道:“陛下,军机和兵部该上折子,请各区军帅、大帅回京,试用新军械。此事,也该广而告之!”
  小皇帝一下子就笑了,这个安排:妙妙妙!
  四爷起身去安排去了,小皇帝看着此人的背影,真就觉得:朕也算是从小受过皇室教育的,怎么对于权力的用法,还不如此人娴熟呢?
  他看着棋盘,良久:此人之能,不在这尺寸棋盘上。他是个能把天下做棋盘,万物做棋子的人!
  唉!林叔珩啊林叔珩,朕是真心看好你!朕也是真心想帮你。可是,你自己也得争气呀!朕现在就是觉得,你可能不是金肆晔的对手。
  第179章 万里扶摇(78)二更
  京城里忙忙碌碌,坊间各种传闻沸沸扬扬的。
  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朝廷确实是在建政事堂,已经开工了。占地不小,还饮了活水,据说建成之后,跟个园林似得。
  齐渭手里拿着书,看着齐二翻地,听着管家说着外面的消息,“……都说是犯了错的官员重新入学的地方,考核极其严厉。若是……可能就得读一辈子,一辈子都出不去。还听说,进了里面,最多只管一日三餐。衣裳应该是也是管的……其他的就没有了。俸禄没有了,其他的优待也取消了……比监狱好些!”
  “都是坊间的小道消息吧?”
  是!
  齐渭点点头,坊间的消息哪有准的?“还有其他什么消息?”
  “还有……听说林伯爷要乔迁,陛下御赐了匾额,本月二十三设乔迁宴。咱们未曾接到请帖。”
  咱们在守孝,请咱们做什么?
  不在这事上!
  齐渭沉吟着,说管家,“明儿继续出去,再听听外面的消息。”
  是!
  管家转身走了,齐——把将锄头扔了,看着手上的血泡,“咱家都这样,还养着管家?”
  那么大年纪了,无儿无女的,你叫他去哪?再说了,没个人看着你们行吗?庄子上也不在乎多养一口人吃饭,事何必往绝的做。
  他重亲拿起说,说齐民:“那一垄锄完了?”
  “没有!”
  “还有半个时辰该用饭了,按时做完了,吃热饭。若是干不完,就等干完再吃。几时干完几时吃,不着急,慢慢来。累了就歇着。”
  齐二:“……”欺人太甚,“我去找娘。”
  “娘又几个舅舅的来信气着了,用了药正躺着……大夫也说了,娘不能再生气了。你若是质疑闹腾,那你就去吧!我若是跟娘吵起来,责任全在你。”
  齐二将手伸过去,“大哥,你看看我的手……血泡……”
  “书又不好好念,经商算盘又打不明白,做工是给别人干活,你干的慢,人家不肯要你。只就农这一条路!自家庄子,自家的地,便是草盛豆苗稀,那也稀着吧!收成好,你吃干饭;收成不好,你吃稀饭。总得靠一样本事养活你自己呀!要不然呢?指着我养你?”
  “这庄子本就有我一份。”
  “嗯!有你的!一百亩,加上娘,咱们三人分。娘一个人占四十亩,多出来的算是咱俩的孝敬,你有意见么?”
  没有。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