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青夏故作轻松,笑道:“我若是不好,如今还能回来见奶奶,见你和爹爹吗?所以哥哥,这只不过是我人生中的一种可能罢了,可能不那么光彩,也不那么体面,说出去会给家里丢人,可是我们试着去接受它好不好?只有接受了,才能让以后的日子过的舒心。”
总是纠结现在,纠结之前有什么用?时间不会倒流,所有的选择也不会因为今日的结果而改变,因为人无法回到过去,责怪当时的自己,没有更努力,没有去选择更好的路,因为谁人都不敢保证,自己一旦换了一种选择,会比现在的结果更好或者更差。
心有执念,才是困境。
琉钰和田田总觉得她是不争不抢,太过淡然,反而失了脾气,将来会落到一个任人拿捏的下场。
可眼下的境况,她能做的也都是她能想到最好的结果了。
她曾试着反抗,可是反抗之意还未起,就已经被扑灭,她无法去跟权贵抗衡,也无法抛下一切一走了之。
……
吃饭时,连父总是在给青夏添菜,嘴里直念叨:“你在外这么多年,家里的饭菜许久没吃到,今天做的都是你小时候喜欢的,爹爹今天是真高兴啊。”
青夏看着眼前满满一大碗,忙端起来侧了侧身,说:“先让我吃些吧,这太多了,我就是再怎么想吃也吃不下这么多呀。”
连父笑呵呵的,只让她快吃,随后看了眼沉默不言的儿子,道:“你哥现在忙得很,一天天的都不着家,也不知道在外干些啥,现在你回来了,可得叫你哥在家里好好陪陪你。”
青夏点点头,嘴里塞得满满当当的,咽下以后才说:“等明天一早,要叫我哥陪我一起去城里,请大夫来再给奶奶看看。”
连父一顿,轻叹了口气,才道:“能找的人我都找了,大夫说这样的情况他治不好,村里的赤脚大夫也来看过,只叫我们准备着。”
青夏蹙眉:“奶奶情况凶险,如今时而清醒,可只要能清醒,就还有救的机会,成与不成都得试过才行。”
连少启也同意,说:“这两天我去镇上打听过,林口镇倒是有一位颇有盛名的大夫,只是听说请他老人家出山不那么容易。”
“如何不易?”
“咋不容易?”
父母两人齐声问。
连少启叹了口气,说:“听说是他曾经跋山涉水,给一户深山里的猎户治了腿,腿是保住了却成了跛脚,那村里的人个个都凶悍无比,说是他学医不精以至于此,将他一顿痛打,还讹了一笔钱,才放他离开。”
连父蹙眉:“这还有没有王法了?咋还能随便打人欺负人哩?”
青夏沉下脸来,摇了摇头,说:“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因为这样的事情,这位老大夫,不肯在为我们这样的人看病,是不是?”
穷山恶水出刁民,在这样的人身上摔过跤吃过亏,才不会再轻易的做同样的事情。
连少启“嗯”了一声。
“确实如此,后来再有农家、猎户,稍远一些的陌生的山林地带,他通通不出诊,奶奶这样的情况不敢轻易挪动,我们也不好送下去。”
“那这可咋办?”连父饭也吃不下了,若说对于老母亲的病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也就罢了,可现在只要还有机会,他定然是愿意,哪怕是掏空家底都要救命的啊!
青夏目光一定,声音也变得坚定,她说:“既然如此,明日我和哥哥亲自去,无论如何都会将人请过来。”
饭后,连父收拾了碗筷,也“收拾”了非要洗碗刷锅的女儿,将她推到一边去坐下,又顺势将累活给了来接手的儿子。
连少启看着手中一摞三个碗,失笑摇头,端着碗去洗,不曾有“怨言”。
青夏被连父拉进房间,连父在床头的木箱中拿出一个布袋,翻开几层后,数着里面的银钱,将它们交到青夏手中,说道:“这里面的钱,有以前你寄回来的,也有这些日子你哥哥带回来的,也有卖这些家禽和谷子卖的,你都带上,不管那位大夫要多少钱,咱都治。”
青夏看着手中的银钱,眼眶微湿,喉咙干涩,她没细数,只将布又一层一层裹好,放回父亲手中,说:“这次回来,我身上带了钱的,够用,家里的钱爹爹留住,若家里有别的事情再拿出来。”
连父却不赞同:“咋能老叫你一个女娃出钱?家里有就从家里拿,你如今的钱就自己好好攒着,不管以后你在往家寄多少钱,爹爹也都给你攒着。”说罢,将钱又塞给她,还拍了拍她的手,不容拒绝道:“我知道,你和你哥,如今一个在城里给富贵人家做活不缺钱,他也有他来钱的路子,可是我是你们的爹,不能什么都叫你们出钱。”
青夏知道爹爹爱子女心切,见他这般坚持,便也没在推搡着放回去,只有收下才能叫爹爹安心。
“那好吧,我拿着明天去用。”
连父这才有了笑脸:“这才是嘞,你们去城里若是遇上了你喜欢的,你也买,不必太给爹爹省钱。”
青夏微微勾唇,莞尔一笑。
连父轻叹一声,感叹道:“这些年你给家里攒的每一笔钱都叫我好好收起来了,一直到去年,下大雨,将房屋冲垮了一些,我和你哥寻思着,既然手中有钱,就将屋子重新弄一下,弄得大一点漂亮一点,等你将来回来,也能住上舒服的房子,把这房子弄好,钱也用得七七八八了,这些年你带回来的钱,爹爹还养了鸭鹅还有鸡,他们下的蛋金贵着哩,拿去镇上卖,好卖着哩,城里有老板喜欢咱们山上养的野味,爹爹靠这些也赚了些钱,如今家里和以前可是大不一样了,圆圆,等到你真正回来,我们一家人团聚的那一天,也绝不会叫你在过以前的苦日子。”
那个时候太苦了,苦到有些家里人卖儿卖女才能得以度日。
他家也苦,只是好歹寻了条不死人的路子。
总算儿女也有福,这些年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
第251章 不去
为了不耽误时间,天还没亮,兄妹二人披星戴月赶着牛车就下山去了。
牛车不是自家的,找村长借的,秋末的凌晨是很冷的,青夏一大早起来烤了几个红薯,这会儿揣在怀里,给哥哥塞了几个,一边捂手也一边当早饭吃。
连少启说:“你这次一个人回来,都没叫人带路,可觉得回到山上来陌生吗?”
青夏掰开红薯,吹着热气,咬了口含糊道:“走的那年,我眼睛睁的大大的,从家里到山下一路是怎么走的,我记得清清楚楚,只是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回来只有依稀的记忆,好歹没走错路。”
连少启回头看了眼板车上的妹妹,早上走的时候,妹妹不知道从哪儿找出了两个头巾,将两人的头包裹得严严实实,就怕早上的风太冷,吹的头痛,现在转过头去看,只看见妹妹吃的嘴巴鼓鼓的,眼睛睁的圆溜溜的,他一笑,笑着笑着,便想到了当年,他和爹一路相送,看着妹妹越走越远。
他指着前路,感慨道:“当年送你走的时候我问爹,山的那头还是山,妹妹要翻过几座山才能到京城去?京城是不是也在山里?路可好走不?妹妹若是去,人生地不熟,会不会吓得哭?可我分明记得,你走的时候一直笑啊一直笑……倒是我和爹哭的不行。”
青夏抿唇笑了,当时走的时候哪敢哭啊,只怕一哭更舍不得了,十二岁离家,一路上有半路同路的人,也有那些年纪稍微大些的婆子,总是笑她被家里人抛弃了,送到城里给人当丫鬟,就是要给哥哥卖出娶媳妇儿的钱。
她当时生气反驳:“才不是!哥哥自有本事娶媳妇,若是卖我的钱能让哥哥娶个好点的媳妇,那才是我的本事哩!”
一番话叫那几个婆子嗤笑摇头,指着她叽里咕噜的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不喜欢她牙尖嘴利的样子,便吓唬她:“你这丫头脾气大的很呢,这样的个性哪个好人家敢将你收进去?小小年纪牙尖嘴利,等你入了门去做了丫鬟迟早要挨收拾。”
一行的人拿她取笑逗乐,也有护着她的人,看她年纪小,长得也很俊,对她多了维护之心。
总之那一路总归是没叫她安然,一直到了宋府,她也不曾觉得自己稳定了下来,那些人的告诫历历在目,城里人金贵着,脾气大着呢,不能像在家里那般什么话都敢说。
一路的心酸她不打算与家里人说,总归那些日子都过去了,现在回到家里也只想挑些松快的和哥哥讲。
“我运气好,去到京城没怎么折腾就进了宋家,到了宋家后,遇到了个如姐如母一般的长辈,一路过来,多亏有她指点。”
连少启放在心上了。
“那是何人?等哥哥下次去京城,可方便将她约出来,哥哥请她吃饭。”
青夏笑着“嗯”了声,说了“李娘子”的名讳后,道了声好。
这一路从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娃长到现在,若非有李娘子谆谆教导,她也不知要走多少的弯路。
https:///yanqing/03_b/bjzgo.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总是纠结现在,纠结之前有什么用?时间不会倒流,所有的选择也不会因为今日的结果而改变,因为人无法回到过去,责怪当时的自己,没有更努力,没有去选择更好的路,因为谁人都不敢保证,自己一旦换了一种选择,会比现在的结果更好或者更差。
心有执念,才是困境。
琉钰和田田总觉得她是不争不抢,太过淡然,反而失了脾气,将来会落到一个任人拿捏的下场。
可眼下的境况,她能做的也都是她能想到最好的结果了。
她曾试着反抗,可是反抗之意还未起,就已经被扑灭,她无法去跟权贵抗衡,也无法抛下一切一走了之。
……
吃饭时,连父总是在给青夏添菜,嘴里直念叨:“你在外这么多年,家里的饭菜许久没吃到,今天做的都是你小时候喜欢的,爹爹今天是真高兴啊。”
青夏看着眼前满满一大碗,忙端起来侧了侧身,说:“先让我吃些吧,这太多了,我就是再怎么想吃也吃不下这么多呀。”
连父笑呵呵的,只让她快吃,随后看了眼沉默不言的儿子,道:“你哥现在忙得很,一天天的都不着家,也不知道在外干些啥,现在你回来了,可得叫你哥在家里好好陪陪你。”
青夏点点头,嘴里塞得满满当当的,咽下以后才说:“等明天一早,要叫我哥陪我一起去城里,请大夫来再给奶奶看看。”
连父一顿,轻叹了口气,才道:“能找的人我都找了,大夫说这样的情况他治不好,村里的赤脚大夫也来看过,只叫我们准备着。”
青夏蹙眉:“奶奶情况凶险,如今时而清醒,可只要能清醒,就还有救的机会,成与不成都得试过才行。”
连少启也同意,说:“这两天我去镇上打听过,林口镇倒是有一位颇有盛名的大夫,只是听说请他老人家出山不那么容易。”
“如何不易?”
“咋不容易?”
父母两人齐声问。
连少启叹了口气,说:“听说是他曾经跋山涉水,给一户深山里的猎户治了腿,腿是保住了却成了跛脚,那村里的人个个都凶悍无比,说是他学医不精以至于此,将他一顿痛打,还讹了一笔钱,才放他离开。”
连父蹙眉:“这还有没有王法了?咋还能随便打人欺负人哩?”
青夏沉下脸来,摇了摇头,说:“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因为这样的事情,这位老大夫,不肯在为我们这样的人看病,是不是?”
穷山恶水出刁民,在这样的人身上摔过跤吃过亏,才不会再轻易的做同样的事情。
连少启“嗯”了一声。
“确实如此,后来再有农家、猎户,稍远一些的陌生的山林地带,他通通不出诊,奶奶这样的情况不敢轻易挪动,我们也不好送下去。”
“那这可咋办?”连父饭也吃不下了,若说对于老母亲的病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也就罢了,可现在只要还有机会,他定然是愿意,哪怕是掏空家底都要救命的啊!
青夏目光一定,声音也变得坚定,她说:“既然如此,明日我和哥哥亲自去,无论如何都会将人请过来。”
饭后,连父收拾了碗筷,也“收拾”了非要洗碗刷锅的女儿,将她推到一边去坐下,又顺势将累活给了来接手的儿子。
连少启看着手中一摞三个碗,失笑摇头,端着碗去洗,不曾有“怨言”。
青夏被连父拉进房间,连父在床头的木箱中拿出一个布袋,翻开几层后,数着里面的银钱,将它们交到青夏手中,说道:“这里面的钱,有以前你寄回来的,也有这些日子你哥哥带回来的,也有卖这些家禽和谷子卖的,你都带上,不管那位大夫要多少钱,咱都治。”
青夏看着手中的银钱,眼眶微湿,喉咙干涩,她没细数,只将布又一层一层裹好,放回父亲手中,说:“这次回来,我身上带了钱的,够用,家里的钱爹爹留住,若家里有别的事情再拿出来。”
连父却不赞同:“咋能老叫你一个女娃出钱?家里有就从家里拿,你如今的钱就自己好好攒着,不管以后你在往家寄多少钱,爹爹也都给你攒着。”说罢,将钱又塞给她,还拍了拍她的手,不容拒绝道:“我知道,你和你哥,如今一个在城里给富贵人家做活不缺钱,他也有他来钱的路子,可是我是你们的爹,不能什么都叫你们出钱。”
青夏知道爹爹爱子女心切,见他这般坚持,便也没在推搡着放回去,只有收下才能叫爹爹安心。
“那好吧,我拿着明天去用。”
连父这才有了笑脸:“这才是嘞,你们去城里若是遇上了你喜欢的,你也买,不必太给爹爹省钱。”
青夏微微勾唇,莞尔一笑。
连父轻叹一声,感叹道:“这些年你给家里攒的每一笔钱都叫我好好收起来了,一直到去年,下大雨,将房屋冲垮了一些,我和你哥寻思着,既然手中有钱,就将屋子重新弄一下,弄得大一点漂亮一点,等你将来回来,也能住上舒服的房子,把这房子弄好,钱也用得七七八八了,这些年你带回来的钱,爹爹还养了鸭鹅还有鸡,他们下的蛋金贵着哩,拿去镇上卖,好卖着哩,城里有老板喜欢咱们山上养的野味,爹爹靠这些也赚了些钱,如今家里和以前可是大不一样了,圆圆,等到你真正回来,我们一家人团聚的那一天,也绝不会叫你在过以前的苦日子。”
那个时候太苦了,苦到有些家里人卖儿卖女才能得以度日。
他家也苦,只是好歹寻了条不死人的路子。
总算儿女也有福,这些年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
第251章 不去
为了不耽误时间,天还没亮,兄妹二人披星戴月赶着牛车就下山去了。
牛车不是自家的,找村长借的,秋末的凌晨是很冷的,青夏一大早起来烤了几个红薯,这会儿揣在怀里,给哥哥塞了几个,一边捂手也一边当早饭吃。
连少启说:“你这次一个人回来,都没叫人带路,可觉得回到山上来陌生吗?”
青夏掰开红薯,吹着热气,咬了口含糊道:“走的那年,我眼睛睁的大大的,从家里到山下一路是怎么走的,我记得清清楚楚,只是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回来只有依稀的记忆,好歹没走错路。”
连少启回头看了眼板车上的妹妹,早上走的时候,妹妹不知道从哪儿找出了两个头巾,将两人的头包裹得严严实实,就怕早上的风太冷,吹的头痛,现在转过头去看,只看见妹妹吃的嘴巴鼓鼓的,眼睛睁的圆溜溜的,他一笑,笑着笑着,便想到了当年,他和爹一路相送,看着妹妹越走越远。
他指着前路,感慨道:“当年送你走的时候我问爹,山的那头还是山,妹妹要翻过几座山才能到京城去?京城是不是也在山里?路可好走不?妹妹若是去,人生地不熟,会不会吓得哭?可我分明记得,你走的时候一直笑啊一直笑……倒是我和爹哭的不行。”
青夏抿唇笑了,当时走的时候哪敢哭啊,只怕一哭更舍不得了,十二岁离家,一路上有半路同路的人,也有那些年纪稍微大些的婆子,总是笑她被家里人抛弃了,送到城里给人当丫鬟,就是要给哥哥卖出娶媳妇儿的钱。
她当时生气反驳:“才不是!哥哥自有本事娶媳妇,若是卖我的钱能让哥哥娶个好点的媳妇,那才是我的本事哩!”
一番话叫那几个婆子嗤笑摇头,指着她叽里咕噜的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不喜欢她牙尖嘴利的样子,便吓唬她:“你这丫头脾气大的很呢,这样的个性哪个好人家敢将你收进去?小小年纪牙尖嘴利,等你入了门去做了丫鬟迟早要挨收拾。”
一行的人拿她取笑逗乐,也有护着她的人,看她年纪小,长得也很俊,对她多了维护之心。
总之那一路总归是没叫她安然,一直到了宋府,她也不曾觉得自己稳定了下来,那些人的告诫历历在目,城里人金贵着,脾气大着呢,不能像在家里那般什么话都敢说。
一路的心酸她不打算与家里人说,总归那些日子都过去了,现在回到家里也只想挑些松快的和哥哥讲。
“我运气好,去到京城没怎么折腾就进了宋家,到了宋家后,遇到了个如姐如母一般的长辈,一路过来,多亏有她指点。”
连少启放在心上了。
“那是何人?等哥哥下次去京城,可方便将她约出来,哥哥请她吃饭。”
青夏笑着“嗯”了声,说了“李娘子”的名讳后,道了声好。
这一路从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娃长到现在,若非有李娘子谆谆教导,她也不知要走多少的弯路。
https:///yanqing/03_b/bjzgo.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