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这个时辰的太阳,倒是温和些。
哪怕是在府中,南柯和黄粱二人亦是紧紧跟随。
顾荃走得不快,她比谁都在意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也比所有人都不想磕着绊着。
主仆几人将将近园子时,打老远看到有人过来,听那几人与领路的下人搭着话,言语中似是颇为熟悉的样子。
等到人走近,一主三仆的轮廓慢慢清楚。
为首的夫人约摸二十五六的年纪,身材高挑而清瘦,衣着素净容貌婉约,一看就是知书达理的大家出身。后面跟着两个丫环并一个婆子,手里都提着东西。
当那夫人望过来时,哪怕隔着一定的距离,顾荃还是从对方眼中捕捉到一丝不太寻常的情绪。几乎是一刹那,她便猜到对方的身份。
程淑!
第91章 顾
荃从未见过他这个样子……
从湖州到南安城,路途遥远。
这么熱的天赶路,想来并不容易。相比程淑仿若来串门的从容淡定,那婆子和两个丫头则是肉眼可见的滿脸风尘仆仆之色。
“几年没回来,奴婢瞧着这些景致都没變。”一个丫环四處张望着,言语间不掩懷念与兴奋之色。
另一个反驳道:“倒也不是一点都没,你看那棵樹,比我们那时离开时长高长粗了许多。”
那婆子听着她们的话,也跟着感慨,“郡主是念旧之人,这府里的景致不是几年没變,而是十几年都未有过变动。”
几人说着话走近,那先前还在四處张望的丫头,忽地看到了顧荃,明显愣了一下,眼神中全是惊艳之色。
“那是……”
那婆子和另一个丫环感觉到她的异样,也朝这边看来,等看到顧荃时,一时都被惊艳到说不出话来。
滿园子的綠意盎然,竟是压不过那一抹淡綠之色。
浅淡的绿,风过时若水般流动,亦有飘然之感,衬得顧荃那张玉色的小脸越发的精致娇美,雪肤花貌堪比绿波中的芙蕖。
随着她们走近,所受到的冲击更大,也越发的惊为天人。
“原来世间还有如此貌美的女子……”不由自主发现这声感慨的,还是之前的那个丫环,她下意识问那婆子,“柳媽媽,她是不是就是二公子新娶的夫人?”
柳妈妈看了她一眼,不太赞同地摇头,“这里不是湖州,你们以后说话要谨慎些。”
她立马闭嘴,眼睛却还是不自觉地往顧荃这边看。
等到她们走近,南柯出声,先是介绍顾荃,“这是我家夫人。”
然后问程淑,“不知是哪家的夫人,来我裴府何事?”
程淑看着顾荃,淡然不迫地回道:“原来是表弟妹,我姓程,单名一个淑字,是赵家的外孙女。”
果然是她。
顾荃作出适当的惊讶之色,“原来是程表姐。”
“我远在湖州时,听闻郅表弟成了親,心里还想着以他的性子,也不知道会娶个什么样的夫人。如今见着表弟妹,才知什么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哪怕是夸人时,程淑都是一副从容的模样,不熱情也不拘谨,仿佛是随口说一句“今日天气真好”之类的话,讓人听不出真心还是客套。
顾荃笑了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两行人汇成一行,前往芳宜郡主的院子。
一路上,皆是再无话。
程淑不主动和顾荃套近乎,不打听不试探。顾荃也没有故意套她的话,问她过得如何,为何回京?
芳宜郡主早一步得到消息,竟然出院子来迎。
等看到程淑之后,眼中隐有泪光,“淑儿。”
这般动情的模样,还有这淑儿两个字,任是谁都能听得出来,她对程淑的喜欢与思念。
程淑亦是动容,轻唤一声“郡主。”
“我昨日才收到你的信,没成想你今日人已到了京中。”芳宜郡主上下一打量,目光中全是心疼之色,“长大了,也瘦了。”
一别七年,曾经的妙龄少女先为人妇,后又和离,眉宇间再难寻一丝稚气,更多的是日子不顺遂的淡愁。
“你这孩子,信里怎么也不说一声?”
“郡主莫怪,淑儿也是将信送出后,才临时决定回京。”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芳宜郡主看向顾荃,“祜娘,你们應该已经见过了吧?”
顾荃点头,“祖母,外头热得很,我们进去说话。”
“对,对,对。”芳宜郡主笑起来,“看我,一时高兴,竟是忘了外头有多晒。这人年纪大了,忘性就是大。”
若是往常,顾荃必会说些话来哄老太太高兴。
但如今芳宜郡主的注意力大部分都在程淑身上,她倒想听听这位程表姐会如何接话,于是干脆不出声。
而程淑的话,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岁月匆匆,譬如朝露,郡主不是老了,而是已看淡太多。您以前不是总教我们,这世间太多累赘,热也好,冷也罢,不在意,那便都不是苦。”
“我说的话,你还记得。”芳宜郡主目光欣慰,“你这孩子,打小心思就重,我不是告诉过你,很多事不要去记,记得越多,记得越清楚,反而是痛苦。”
比如悲伤,比如痛苦。
顾荃听着她们的对话,对她们的感情有了明确的认知。
她们久别重逢,其他的人都是多余。她送她们进屋之后,主动要求去找人帮程淑收拾打扫住处。
芳宜郡主忙讓她坐下别动,“淑儿的院子一些都有人打扫,这些事不用你操心,你现在身子最紧要,且安心坐着,哪也不要去。”
这话一出,程淑就朝她看过来。
她目光不避,微微一笑。
“恭喜郡主,恭喜表弟妹。”
这次程淑的语气中,明显能听出替她们开心的情绪。
芳宜郡主很是高兴,对程淑道:“祜娘就是我们裴府的福星,你日后与她相处久了,更能知道她的好。”
从这话里,顾荃听出另一层意思来,那就是程淑大概率会在裴府住很长一段时间。
程淑是湖州人氏,父族夫家都在湖州,到底会是什么原因讓她一个已经出嫁的女子不远千里来到南安城,且还要在裴府长住?
“表弟妹见笑,我已和离。”
顾荃已经猜到,有些没料到她的坦诚。
芳宜郡主脸上的欢喜,因为她的话而变得伤感。
她们几年未见,这样的情形之下,旁人在场必是有很多的不方便。
顾荃正准备再找什么借口走人时,彭嬤嬤来了。
彭嬷嬷是来替自己的主子传话的。
“我家殿下说了,如今她住在宫外,裴夫人可别忘了常去看她。”
原来今日鲁昌公主就搬出了宫,动作十分之迅速。
顾荃自是應下,让人送彭嬷嬷出去。
借着这个由头,她向芳宜郡主道:“大殿下乔迁之喜,确实值得庆贺,我这就去库房找找,看看送什么礼合适。”
芳宜郡主笑眯眯地点头,这才放她走人。
程淑望着她的身影消失在院外,似不经意地问道:“想不到表弟妹和大公主还有这等交情。”
“这孩子乖巧懂事,谁见了都喜欢。”芳宜郡主对自己的孙媳妇没有半点不满意的地方,逮着机会就夸,“你别看她面嫩,处起事来却让很是放心。”
“方才我见着,还当是个娇美人,没想到是个心有成算的。若是大舅舅和大舅母在,想来也会很喜欢她。”
一听程淑提到裴宣夫妇,芳宜郡主立马红了眼眶,“若是他们还在,看到你如今这样子,怕是该伤心了。”
程淑脸上露出淡淡的苦澀,“我让他们失望了。”
芳宜郡主拉着她的手,问:“上回你写信来,还提起打算过继嗣子之事,为何突然和离?”
“是我不好,我不能生养,害得他这些年与公婆离心。他是个好人,好人应该有好报,不能因为我而被自己的父母责怪,嗣子再好,也不是他的親骨肉。我怎能因为只图自己下半子安稳,而让他断了香火?”
“你这孩子,还是这样事事为别人着
想。”芳宜郡主感慨着,看她的目光满是怜惜,“就是苦了你了。”
她摇摇头,望向门外,目光幽幽。
*
裴府大,主子少。
顾荃和裴郅住的不是正院,而是一片偏院。
正院已空了十六年,匾额上的德容二字,是当年长公主府建成时,淮阳大长公主的父皇亲手所书。
院子虽空着,但一直有人打扫,看上去华贵干净如故,却因为常年无人居住而显得空荡没有人气。
推门进院,院中的梧桐樹高大参天,樹如擎,冠如盖,凤栖梧桐飞于天,这棵树是淮阳长公主所种。
顾荃站在树下,仰望着被从树叶间隙透进来的天。
有脚步声从外面传来,慢慢走到她身后不远处。
“我年幼时,常在这里玩耍,那时这棵树好像也是这么大。”声音渐近,程淑越过她,到了树前。“你看这里,还有我们刻的字。”
https:///yanqing/01_b/bjzfy.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manbuchangan.html" title="漫步长安"target="_blank">漫步长安
哪怕是在府中,南柯和黄粱二人亦是紧紧跟随。
顾荃走得不快,她比谁都在意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也比所有人都不想磕着绊着。
主仆几人将将近园子时,打老远看到有人过来,听那几人与领路的下人搭着话,言语中似是颇为熟悉的样子。
等到人走近,一主三仆的轮廓慢慢清楚。
为首的夫人约摸二十五六的年纪,身材高挑而清瘦,衣着素净容貌婉约,一看就是知书达理的大家出身。后面跟着两个丫环并一个婆子,手里都提着东西。
当那夫人望过来时,哪怕隔着一定的距离,顾荃还是从对方眼中捕捉到一丝不太寻常的情绪。几乎是一刹那,她便猜到对方的身份。
程淑!
第91章 顾
荃从未见过他这个样子……
从湖州到南安城,路途遥远。
这么熱的天赶路,想来并不容易。相比程淑仿若来串门的从容淡定,那婆子和两个丫头则是肉眼可见的滿脸风尘仆仆之色。
“几年没回来,奴婢瞧着这些景致都没變。”一个丫环四處张望着,言语间不掩懷念与兴奋之色。
另一个反驳道:“倒也不是一点都没,你看那棵樹,比我们那时离开时长高长粗了许多。”
那婆子听着她们的话,也跟着感慨,“郡主是念旧之人,这府里的景致不是几年没變,而是十几年都未有过变动。”
几人说着话走近,那先前还在四處张望的丫头,忽地看到了顧荃,明显愣了一下,眼神中全是惊艳之色。
“那是……”
那婆子和另一个丫环感觉到她的异样,也朝这边看来,等看到顧荃时,一时都被惊艳到说不出话来。
滿园子的綠意盎然,竟是压不过那一抹淡綠之色。
浅淡的绿,风过时若水般流动,亦有飘然之感,衬得顧荃那张玉色的小脸越发的精致娇美,雪肤花貌堪比绿波中的芙蕖。
随着她们走近,所受到的冲击更大,也越发的惊为天人。
“原来世间还有如此貌美的女子……”不由自主发现这声感慨的,还是之前的那个丫环,她下意识问那婆子,“柳媽媽,她是不是就是二公子新娶的夫人?”
柳妈妈看了她一眼,不太赞同地摇头,“这里不是湖州,你们以后说话要谨慎些。”
她立马闭嘴,眼睛却还是不自觉地往顧荃这边看。
等到她们走近,南柯出声,先是介绍顾荃,“这是我家夫人。”
然后问程淑,“不知是哪家的夫人,来我裴府何事?”
程淑看着顾荃,淡然不迫地回道:“原来是表弟妹,我姓程,单名一个淑字,是赵家的外孙女。”
果然是她。
顾荃作出适当的惊讶之色,“原来是程表姐。”
“我远在湖州时,听闻郅表弟成了親,心里还想着以他的性子,也不知道会娶个什么样的夫人。如今见着表弟妹,才知什么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哪怕是夸人时,程淑都是一副从容的模样,不熱情也不拘谨,仿佛是随口说一句“今日天气真好”之类的话,讓人听不出真心还是客套。
顾荃笑了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两行人汇成一行,前往芳宜郡主的院子。
一路上,皆是再无话。
程淑不主动和顾荃套近乎,不打听不试探。顾荃也没有故意套她的话,问她过得如何,为何回京?
芳宜郡主早一步得到消息,竟然出院子来迎。
等看到程淑之后,眼中隐有泪光,“淑儿。”
这般动情的模样,还有这淑儿两个字,任是谁都能听得出来,她对程淑的喜欢与思念。
程淑亦是动容,轻唤一声“郡主。”
“我昨日才收到你的信,没成想你今日人已到了京中。”芳宜郡主上下一打量,目光中全是心疼之色,“长大了,也瘦了。”
一别七年,曾经的妙龄少女先为人妇,后又和离,眉宇间再难寻一丝稚气,更多的是日子不顺遂的淡愁。
“你这孩子,信里怎么也不说一声?”
“郡主莫怪,淑儿也是将信送出后,才临时决定回京。”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芳宜郡主看向顾荃,“祜娘,你们應该已经见过了吧?”
顾荃点头,“祖母,外头热得很,我们进去说话。”
“对,对,对。”芳宜郡主笑起来,“看我,一时高兴,竟是忘了外头有多晒。这人年纪大了,忘性就是大。”
若是往常,顾荃必会说些话来哄老太太高兴。
但如今芳宜郡主的注意力大部分都在程淑身上,她倒想听听这位程表姐会如何接话,于是干脆不出声。
而程淑的话,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岁月匆匆,譬如朝露,郡主不是老了,而是已看淡太多。您以前不是总教我们,这世间太多累赘,热也好,冷也罢,不在意,那便都不是苦。”
“我说的话,你还记得。”芳宜郡主目光欣慰,“你这孩子,打小心思就重,我不是告诉过你,很多事不要去记,记得越多,记得越清楚,反而是痛苦。”
比如悲伤,比如痛苦。
顾荃听着她们的对话,对她们的感情有了明确的认知。
她们久别重逢,其他的人都是多余。她送她们进屋之后,主动要求去找人帮程淑收拾打扫住处。
芳宜郡主忙讓她坐下别动,“淑儿的院子一些都有人打扫,这些事不用你操心,你现在身子最紧要,且安心坐着,哪也不要去。”
这话一出,程淑就朝她看过来。
她目光不避,微微一笑。
“恭喜郡主,恭喜表弟妹。”
这次程淑的语气中,明显能听出替她们开心的情绪。
芳宜郡主很是高兴,对程淑道:“祜娘就是我们裴府的福星,你日后与她相处久了,更能知道她的好。”
从这话里,顾荃听出另一层意思来,那就是程淑大概率会在裴府住很长一段时间。
程淑是湖州人氏,父族夫家都在湖州,到底会是什么原因讓她一个已经出嫁的女子不远千里来到南安城,且还要在裴府长住?
“表弟妹见笑,我已和离。”
顾荃已经猜到,有些没料到她的坦诚。
芳宜郡主脸上的欢喜,因为她的话而变得伤感。
她们几年未见,这样的情形之下,旁人在场必是有很多的不方便。
顾荃正准备再找什么借口走人时,彭嬤嬤来了。
彭嬷嬷是来替自己的主子传话的。
“我家殿下说了,如今她住在宫外,裴夫人可别忘了常去看她。”
原来今日鲁昌公主就搬出了宫,动作十分之迅速。
顾荃自是應下,让人送彭嬷嬷出去。
借着这个由头,她向芳宜郡主道:“大殿下乔迁之喜,确实值得庆贺,我这就去库房找找,看看送什么礼合适。”
芳宜郡主笑眯眯地点头,这才放她走人。
程淑望着她的身影消失在院外,似不经意地问道:“想不到表弟妹和大公主还有这等交情。”
“这孩子乖巧懂事,谁见了都喜欢。”芳宜郡主对自己的孙媳妇没有半点不满意的地方,逮着机会就夸,“你别看她面嫩,处起事来却让很是放心。”
“方才我见着,还当是个娇美人,没想到是个心有成算的。若是大舅舅和大舅母在,想来也会很喜欢她。”
一听程淑提到裴宣夫妇,芳宜郡主立马红了眼眶,“若是他们还在,看到你如今这样子,怕是该伤心了。”
程淑脸上露出淡淡的苦澀,“我让他们失望了。”
芳宜郡主拉着她的手,问:“上回你写信来,还提起打算过继嗣子之事,为何突然和离?”
“是我不好,我不能生养,害得他这些年与公婆离心。他是个好人,好人应该有好报,不能因为我而被自己的父母责怪,嗣子再好,也不是他的親骨肉。我怎能因为只图自己下半子安稳,而让他断了香火?”
“你这孩子,还是这样事事为别人着
想。”芳宜郡主感慨着,看她的目光满是怜惜,“就是苦了你了。”
她摇摇头,望向门外,目光幽幽。
*
裴府大,主子少。
顾荃和裴郅住的不是正院,而是一片偏院。
正院已空了十六年,匾额上的德容二字,是当年长公主府建成时,淮阳大长公主的父皇亲手所书。
院子虽空着,但一直有人打扫,看上去华贵干净如故,却因为常年无人居住而显得空荡没有人气。
推门进院,院中的梧桐樹高大参天,樹如擎,冠如盖,凤栖梧桐飞于天,这棵树是淮阳长公主所种。
顾荃站在树下,仰望着被从树叶间隙透进来的天。
有脚步声从外面传来,慢慢走到她身后不远处。
“我年幼时,常在这里玩耍,那时这棵树好像也是这么大。”声音渐近,程淑越过她,到了树前。“你看这里,还有我们刻的字。”
https:///yanqing/01_b/bjzfy.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manbuchangan.html" title="漫步长安"target="_blank">漫步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