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江晚璃沉默了。
她是不信鬼神的,下意识怀疑此事另有蹊跷。
“对咯,你住哪嘛?我得把你们送回家,验过过所,好交差。”小姑娘又道。
神游的江晚璃怔忡须臾,转眸指了指城北的小巷:“那边第三家。”
小姑娘循着那处瞧去,眼神蓦地僵住:“槐花巷?你们敢住那里?胆子真大噢!”
“这,又怎么了?”
江晚璃的心里被闹得毛毛的。
“槐花巷,你听听这名字,属阴。”
姑娘叹声游说:“你别不信,那巷子之前有两家丢女娃了呢!据说,还有人见过一身红嫁衣在巷口飘。后来,那里老乡都搬了家,把房卖给了牙行。”
“噫…”
默默竖耳朵的林烟湄牙关打颤,开口时嗓音颤巍巍的:“阿姊,我有点怕…”
说话间,三人已抵达巷口。窄巷起了雾,老槐的树冠高耸而宽大,遮蔽了月色,晚风穿梭,不时发出沙沙的声响。
静谧幽暗的氛围,确实冷清的过分。
江晚璃蹙起眉,满面为难。
怕能怎样,家在那边呢。现下荷包的银子都花在玉器行了,也不知道贺敏那还有多少余钱,连夜搬家不太现实。
她深呼吸给自己壮壮胆,维持着惯常的理智,问小衙役:“扬言见过女鬼的人,可还在世?”
“那是个老翁,活着呢。红衣鬼只抓女孩。”小姑娘笃定道。
闻言,江晚璃哂笑了声:“这鬼倒是有原则。”
她心说,世人都说鬼可怖,人既撞上了作恶多端的鬼,按理说不该有活命的机会才对罢?一个老翁,眼神只怕不好,又逢夜黑风高,究竟是否真见到了鬼,也未可知。
眼下,她置身巷口,极目远眺,都不太能瞧清巷子尽头的模样。
思及此,她俯身与林烟湄咬耳朵:“湄儿莫怕。你我鸳鸯已成双,她饶是来,单掳走一个,红衣怕要变绿衣;掳走两个,眼瞅着你我缠绵,她还不得气得魂飞魄散?”
“哎呀!阿姊!”
林烟湄顿时哭笑不得。
心中惶恐竟无意间消散好多。
江晚璃没起身,继续趴小鬼耳畔施法:“今夜你我抱着睡,抱的紧紧的,气死她。”
林烟湄差点翻个白眼:“行吧。”
于是,三人一道回了家。衙役姑娘验看过江晚璃的假过所后,急匆匆跑出宅子,连杯热茶都不敢用,还劝江晚璃早日搬出去住。
江晚璃腹诽,这鬼怪作祟的言论还真是深入人心,连官府中人都深信不疑。
可是,这派出来巡街的,不还是小姑娘吗?
想到这,江晚璃猝然起身,唤住疾走的人:
“留步。此处以往丢的女孩,没有衙役官眷么?若不然,你年岁轻轻,怎敢出来的?”
小姑娘恍然大悟般拊掌一拍:“嘿,真让你说着了!那家伙从不对穿官袍的动手。”
说着,她突然兴冲冲捯饬着碎步凑上江晚璃肩头:“偷偷告诉你,我们参军也撞见过一次,据说差点不敌,幸亏倒地时腰牌外露,竟吓跑了鬼。后来她回家高烧两日,就没事了。”
此言过耳,江晚璃觑起眸子,嘴角无声上扬。
她活了二十年,只见过怕官的匪,还没见过怕官的鬼呢!
送走衙役,她匆匆赶回内院,就见小鬼不知几时喊来了贺敏,正揪着人的腰带不放。
见状,她“噗嗤”一声,实在没憋住笑:“至于么?还得叫个伴儿陪着?你前几日睡得很香的。”
“那不一样。”林烟湄委屈巴巴道:“听过了就怕。”
“怕什么?”贺敏一头雾水。
江晚璃讪笑着摆摆手,将人打发走后,随即关门落锁,与林烟湄小声蛐蛐:
“我怀疑,此事八成是人作乱,借了鬼之名。你可还记得,前阵子深山客栈,你也曾被一袭红嫁衣吓晕?”
疑神疑鬼的林烟湄战战兢兢抱了烛台在怀,嘴巴就快贴上灼热的火苗了。她呆呆地望着江晚璃,懵懂点了头:“所以呢?那里是蜀州,这里是夷陵,隔着好远呢。”
“蜀州的鬼是假把戏,夷陵的鬼就是真么?”
江晚璃怕小鬼把自己烧毁容了,忙伸手夺走烛台,放回桌案:“湄儿可是读书人,胆子大些可否?”
“否否否!”
没了烛火壮胆的林烟湄,“嗖”的一下,把头扎进江晚璃心口,双手绞紧江晚璃的腰带,缠得密不透风:“阿姊有话天亮再说。”
“怕成这样?”
江晚璃转瞬拧眉:“那你今夜可还睡得着?”
林烟湄把脑袋摇成了拨浪鼓。
她睡个鬼鬼!
江晚璃“嗯”了声,再无下文。
“阿姊?你说说话,太安静更可怕。”
林烟湄有点受不了,听见外头风声,身上就起鸡皮疙瘩。
“既睡不着,闲着也是闲着。前日裁缝送来的那套红襦裙,湄儿还没试过罢?”
江晚璃揪出小鬼,勾唇诡笑:“在屋中干等无聊,凡事治标不如治本。我们人手多,阿姊带你去巷口蹲守,抓了鬼换你心安可好?”
第94章 蹊跷
是夜,林烟湄没扛住江晚璃舌灿莲花般的引诱,半怀好奇半心惧的,陪人在巷口候了大半宿。
直至“咯咯咯—”的鸡鸣声起,窄巷中弥漫的雾气渐消,周遭仍是一派祥和。
莫说什么鲜红嫁衣,她们连个飘渺鬼影都没见到。
起初杏眼瞪若铜铃、神情紧绷到刘海儿竖起的小鬼,早已垂着脑袋打起瞌睡。
墙头后埋伏的大伙更是哈欠连连,巴不得即刻扑向床褥。
江晚璃深觉败兴,无奈只得拂袖一挥,收了队。
大不了,明日再战!
七月还长着呢。
如是,昼夜颠倒的日程延续整整三夜,悉数扑了空。她们夜披红衣招摇诱鬼的反常行径,甚至招来了府衙巡夜官兵的注意,却没能引来一只鬼怪。
最终,碍于大家精力不济,熬不住白日睡夜里醒的作息,此番冒险被迫以失败告终。
顶着黑眼圈的江晚璃接连受挫,嘴边不时吐露几声苦闷的幽叹,暗诽此“鬼”脑子灵光,愣是不往她的圈套里闯。
不过,她兴师动众折腾一番,也并非全无收获——
这不,月上重楼,夤夜又至。林烟湄正在榻前抖搂被子,急于入梦呢,瞧着昔日的忧惧早已烟消云散。
江晚璃忍不住凑弄她:“不怕鬼来捉你?”
“爱来不来,谁都休想扰我睡大觉,阎王也不成!”缺觉的林烟湄气哼哼道。
闻言,江晚璃无声挑眉,唇角斜扬,勾起一抹会心浅笑:
“可要一起沐浴后再睡?多日未曾抱过了。”
“我好累,改日…”
“咚咚!有人在吗!”
林烟湄纠结的话还没说全,突兀的砸门声意外响起。
江晚璃警觉起身,觑着凤眸与林烟湄小声问:“这嗓音,是否耳熟?”
“像是那衙役姐姐。”林烟湄道。
敲门声又紧又急,留宿厢房的乌瑞被吵醒,便走来院中。赶巧,江晚璃方推开正房门,随口吩咐:“打开瞧瞧。”
少顷,俩不算陌生的面孔入了院。
不过,她们的表情略显凝重。
江晚璃心下奇怪,紧走两步迎上前,主动询问其登门的因由。
那立于衙役姑娘跟前的着青色官袍的女子抱拳一礼:
“打搅了。我是本府法曹参军,奉命公干。听下属说,几位近来曾在巷口设下埋伏捉鬼,可当真?”
江晚璃迷惘点头:“确有此事。”
“出事了。府衙方才接案,城西昨夜有女孩失踪。据传,失踪者街坊曾于子夜听到风铃声,往年但凡红衣鬼劫人,每次必起风铃。我来此,是想问几位,昨夜可瞧见何异样?”
参军肃然倾诉着始末,眼底满是期待与探寻。
江晚璃听罢,免不得心生讶异:“未曾,所谓风铃声,也从没听见过。我们主动暴露于夜色,鬼反倒躲着,去害旁人?那失踪者是深夜出门的么?”
“非也。”
参军怅然叹了口气:“是家里大人吵架,她躲去院门哭。长辈情绪差,没顾及她,直到今晚不见人回家睡觉,这才慌了,想起报官。既无线索,我告辞了。你们的行为太危险,莫再做。”
这人风风火火,说走就要走。
江晚璃眸光一转,忙问:
“且慢,我有一计或能帮衬,参军可愿入内详谈?”
“你有主意?”
参军半信半疑顿住脚,回眸与江晚璃对视须臾,见人一幅沉着自若、成竹在胸的模样,便动了赌一把的心思,转回身跟入了正房。
窗边倒影处,几颗脑袋扎于一处,小声合计半个时辰方休。
不多时,屋中人连同跨院的侍从鱼贯而出,迎着夜色离了家。
房中灯火仍亮着。
她是不信鬼神的,下意识怀疑此事另有蹊跷。
“对咯,你住哪嘛?我得把你们送回家,验过过所,好交差。”小姑娘又道。
神游的江晚璃怔忡须臾,转眸指了指城北的小巷:“那边第三家。”
小姑娘循着那处瞧去,眼神蓦地僵住:“槐花巷?你们敢住那里?胆子真大噢!”
“这,又怎么了?”
江晚璃的心里被闹得毛毛的。
“槐花巷,你听听这名字,属阴。”
姑娘叹声游说:“你别不信,那巷子之前有两家丢女娃了呢!据说,还有人见过一身红嫁衣在巷口飘。后来,那里老乡都搬了家,把房卖给了牙行。”
“噫…”
默默竖耳朵的林烟湄牙关打颤,开口时嗓音颤巍巍的:“阿姊,我有点怕…”
说话间,三人已抵达巷口。窄巷起了雾,老槐的树冠高耸而宽大,遮蔽了月色,晚风穿梭,不时发出沙沙的声响。
静谧幽暗的氛围,确实冷清的过分。
江晚璃蹙起眉,满面为难。
怕能怎样,家在那边呢。现下荷包的银子都花在玉器行了,也不知道贺敏那还有多少余钱,连夜搬家不太现实。
她深呼吸给自己壮壮胆,维持着惯常的理智,问小衙役:“扬言见过女鬼的人,可还在世?”
“那是个老翁,活着呢。红衣鬼只抓女孩。”小姑娘笃定道。
闻言,江晚璃哂笑了声:“这鬼倒是有原则。”
她心说,世人都说鬼可怖,人既撞上了作恶多端的鬼,按理说不该有活命的机会才对罢?一个老翁,眼神只怕不好,又逢夜黑风高,究竟是否真见到了鬼,也未可知。
眼下,她置身巷口,极目远眺,都不太能瞧清巷子尽头的模样。
思及此,她俯身与林烟湄咬耳朵:“湄儿莫怕。你我鸳鸯已成双,她饶是来,单掳走一个,红衣怕要变绿衣;掳走两个,眼瞅着你我缠绵,她还不得气得魂飞魄散?”
“哎呀!阿姊!”
林烟湄顿时哭笑不得。
心中惶恐竟无意间消散好多。
江晚璃没起身,继续趴小鬼耳畔施法:“今夜你我抱着睡,抱的紧紧的,气死她。”
林烟湄差点翻个白眼:“行吧。”
于是,三人一道回了家。衙役姑娘验看过江晚璃的假过所后,急匆匆跑出宅子,连杯热茶都不敢用,还劝江晚璃早日搬出去住。
江晚璃腹诽,这鬼怪作祟的言论还真是深入人心,连官府中人都深信不疑。
可是,这派出来巡街的,不还是小姑娘吗?
想到这,江晚璃猝然起身,唤住疾走的人:
“留步。此处以往丢的女孩,没有衙役官眷么?若不然,你年岁轻轻,怎敢出来的?”
小姑娘恍然大悟般拊掌一拍:“嘿,真让你说着了!那家伙从不对穿官袍的动手。”
说着,她突然兴冲冲捯饬着碎步凑上江晚璃肩头:“偷偷告诉你,我们参军也撞见过一次,据说差点不敌,幸亏倒地时腰牌外露,竟吓跑了鬼。后来她回家高烧两日,就没事了。”
此言过耳,江晚璃觑起眸子,嘴角无声上扬。
她活了二十年,只见过怕官的匪,还没见过怕官的鬼呢!
送走衙役,她匆匆赶回内院,就见小鬼不知几时喊来了贺敏,正揪着人的腰带不放。
见状,她“噗嗤”一声,实在没憋住笑:“至于么?还得叫个伴儿陪着?你前几日睡得很香的。”
“那不一样。”林烟湄委屈巴巴道:“听过了就怕。”
“怕什么?”贺敏一头雾水。
江晚璃讪笑着摆摆手,将人打发走后,随即关门落锁,与林烟湄小声蛐蛐:
“我怀疑,此事八成是人作乱,借了鬼之名。你可还记得,前阵子深山客栈,你也曾被一袭红嫁衣吓晕?”
疑神疑鬼的林烟湄战战兢兢抱了烛台在怀,嘴巴就快贴上灼热的火苗了。她呆呆地望着江晚璃,懵懂点了头:“所以呢?那里是蜀州,这里是夷陵,隔着好远呢。”
“蜀州的鬼是假把戏,夷陵的鬼就是真么?”
江晚璃怕小鬼把自己烧毁容了,忙伸手夺走烛台,放回桌案:“湄儿可是读书人,胆子大些可否?”
“否否否!”
没了烛火壮胆的林烟湄,“嗖”的一下,把头扎进江晚璃心口,双手绞紧江晚璃的腰带,缠得密不透风:“阿姊有话天亮再说。”
“怕成这样?”
江晚璃转瞬拧眉:“那你今夜可还睡得着?”
林烟湄把脑袋摇成了拨浪鼓。
她睡个鬼鬼!
江晚璃“嗯”了声,再无下文。
“阿姊?你说说话,太安静更可怕。”
林烟湄有点受不了,听见外头风声,身上就起鸡皮疙瘩。
“既睡不着,闲着也是闲着。前日裁缝送来的那套红襦裙,湄儿还没试过罢?”
江晚璃揪出小鬼,勾唇诡笑:“在屋中干等无聊,凡事治标不如治本。我们人手多,阿姊带你去巷口蹲守,抓了鬼换你心安可好?”
第94章 蹊跷
是夜,林烟湄没扛住江晚璃舌灿莲花般的引诱,半怀好奇半心惧的,陪人在巷口候了大半宿。
直至“咯咯咯—”的鸡鸣声起,窄巷中弥漫的雾气渐消,周遭仍是一派祥和。
莫说什么鲜红嫁衣,她们连个飘渺鬼影都没见到。
起初杏眼瞪若铜铃、神情紧绷到刘海儿竖起的小鬼,早已垂着脑袋打起瞌睡。
墙头后埋伏的大伙更是哈欠连连,巴不得即刻扑向床褥。
江晚璃深觉败兴,无奈只得拂袖一挥,收了队。
大不了,明日再战!
七月还长着呢。
如是,昼夜颠倒的日程延续整整三夜,悉数扑了空。她们夜披红衣招摇诱鬼的反常行径,甚至招来了府衙巡夜官兵的注意,却没能引来一只鬼怪。
最终,碍于大家精力不济,熬不住白日睡夜里醒的作息,此番冒险被迫以失败告终。
顶着黑眼圈的江晚璃接连受挫,嘴边不时吐露几声苦闷的幽叹,暗诽此“鬼”脑子灵光,愣是不往她的圈套里闯。
不过,她兴师动众折腾一番,也并非全无收获——
这不,月上重楼,夤夜又至。林烟湄正在榻前抖搂被子,急于入梦呢,瞧着昔日的忧惧早已烟消云散。
江晚璃忍不住凑弄她:“不怕鬼来捉你?”
“爱来不来,谁都休想扰我睡大觉,阎王也不成!”缺觉的林烟湄气哼哼道。
闻言,江晚璃无声挑眉,唇角斜扬,勾起一抹会心浅笑:
“可要一起沐浴后再睡?多日未曾抱过了。”
“我好累,改日…”
“咚咚!有人在吗!”
林烟湄纠结的话还没说全,突兀的砸门声意外响起。
江晚璃警觉起身,觑着凤眸与林烟湄小声问:“这嗓音,是否耳熟?”
“像是那衙役姐姐。”林烟湄道。
敲门声又紧又急,留宿厢房的乌瑞被吵醒,便走来院中。赶巧,江晚璃方推开正房门,随口吩咐:“打开瞧瞧。”
少顷,俩不算陌生的面孔入了院。
不过,她们的表情略显凝重。
江晚璃心下奇怪,紧走两步迎上前,主动询问其登门的因由。
那立于衙役姑娘跟前的着青色官袍的女子抱拳一礼:
“打搅了。我是本府法曹参军,奉命公干。听下属说,几位近来曾在巷口设下埋伏捉鬼,可当真?”
江晚璃迷惘点头:“确有此事。”
“出事了。府衙方才接案,城西昨夜有女孩失踪。据传,失踪者街坊曾于子夜听到风铃声,往年但凡红衣鬼劫人,每次必起风铃。我来此,是想问几位,昨夜可瞧见何异样?”
参军肃然倾诉着始末,眼底满是期待与探寻。
江晚璃听罢,免不得心生讶异:“未曾,所谓风铃声,也从没听见过。我们主动暴露于夜色,鬼反倒躲着,去害旁人?那失踪者是深夜出门的么?”
“非也。”
参军怅然叹了口气:“是家里大人吵架,她躲去院门哭。长辈情绪差,没顾及她,直到今晚不见人回家睡觉,这才慌了,想起报官。既无线索,我告辞了。你们的行为太危险,莫再做。”
这人风风火火,说走就要走。
江晚璃眸光一转,忙问:
“且慢,我有一计或能帮衬,参军可愿入内详谈?”
“你有主意?”
参军半信半疑顿住脚,回眸与江晚璃对视须臾,见人一幅沉着自若、成竹在胸的模样,便动了赌一把的心思,转回身跟入了正房。
窗边倒影处,几颗脑袋扎于一处,小声合计半个时辰方休。
不多时,屋中人连同跨院的侍从鱼贯而出,迎着夜色离了家。
房中灯火仍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