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时辰正好,大家方用过晚饭。洗好碗碟自灶台出来的贺敏一吸鼻子,忽而闻到浓烈的酒香,胃中压抑日久的馋虫顷刻叫嚣着,鼓动她迈开腿,闻着味寻去。
一双探寻的脚止步于回廊转角。
贺敏本就长出细纹的眼尾里,皱起的波纹更深了:“姑娘怎喝起闷酒了?我记得乐华说过,您不能碰酒罢?”
“嘘…”
江晚璃扬手轻点唇珠,又转眸瞥了眼昏黑内室,示意她小声些:“湄儿睡了。”
“睡?”贺敏抬首寻觅月亮的方位,脸上诧异鲜明:“这才几时?刚吃饱就倦?”
江晚璃怅然一叹,指尖捏着旁边空置的酒盏,递给来人:“陪我小酌?”
“哗啦啦…”
斟出的酒水甘冽非常,隐有清雅的梅子香。
贺敏盯着倾斜的馥郁水流,不受控地口舌生津,撩袍落座,捧起小盏与江晚璃浅碰过杯沿,便一饮而尽:“酒是好酒,多谢姑娘。只不过,此物伤您,还是舍了它罢。”
“世人都道借酒浇愁,可我怎觉得,酒从来只能助兴,难解心忧?”
江晚璃半觑的凤眸随意打量着酒盏中荡漾的涟漪,眉心染着细微的惆怅:“贺将军可曾有过爱人?”
闻言,贺敏平静如水的眸子骤凛,双颊抽搐几息,神色突然变得复杂而苦闷。
她沉默少顷,自顾自抓过酒壶,连斟三盏,才道:“她走了,二十五年前,她将十九岁的韶华,永远留在了北疆战场。她说,有大漠无垠的血色做她的嫁衣,也算不枉此生…”
“…”
始料未及的凄婉故情突兀闯进江晚璃混沌的脑海,惊得她哑然良久:“我实非故意惹您伤怀。”
一杯酒洒落脚下,江晚璃惭愧道:“祭您的故人,也祭我朝的英烈。”
“都是陈年旧事了,还能记得她们的,唯有同袍而已。国朝早年在北境驻下坚实藩屏,戎狄无一敢来犯边。若‘靖安守疆,陈王拓荒,胡骑怯战金换粮’的局面未散,她们又何必…”
或是经年尘封的沉痛记忆突然被唤醒的缘故,贺敏眼眶泛红,话也多了,可酒气终究浅薄,人还算清醒,口中遗憾讲到一半,顷刻止住了话头:
“姑娘恕罪,我失言了。”
“无妨,你我身在市井,随心交谈而已。况且,您所言无错,靖安军旧日功勋刻录于国史,不容更改。后人何罪,亦与前人无涉。”
说话间,江晚璃的手又探向了酒壶。
贺敏眼疾手快,把壶硬抢来自己怀里:“姑娘今夜的心事,是为屋里那位?”
她瞧得分明,江晚璃同她谈及朝事,视线清明得很;可听她倾诉旧情时,眉眼朦胧,愁容是愈演愈烈的。
“我…”
一掌走空的江晚璃尴尬收回手,捏着小盏来回摩挲:“只是想不明白,她怎么会有那种想法?”
“哪种?”贺敏听迷糊了。
“挡我身前,盘算着随时为我挡风险的想法。”
江晚璃蹙起眉,眼含迷惘:“我们即便彼此爱慕,却总归相识日短。我扪心自问,好似舍不下性命去护别人。莫说是心上人,饶是母亲,我…我也不确定在危难关头,真能以身为盾。”
话中语气极尽真诚,贺敏听得出,江晚璃说的是掏心掏肺的实话。
倒是真没把她当外人。
什么忠孝仁义的名声,都不顾惜了吗?
沉溺愁绪的江晚璃仍在滔滔不绝,话音里的苦闷与自责感越来越明显:
“贺将军,问您句冒犯的,倘使时光回溯,战场上,您能做到舍命换那位故人长生吗?湄儿不声不响的,甘愿扑倒我担下风险,而我如今这般,可是有病?是我太冷漠么?”
“哗啦啦—”
这一次,酒水入喉,直至壶中半滴不剩,贺敏才肯罢休。
酒干时,却又有两行咸涩的泪入口:
“如果老天见怜,我何止乐意,怕是做梦都能笑醒。当初她替我挡了心口一刀,她是松快地睡去了,可我呢?长夜漫漫,人生久长的煎熬里,还要硬着头皮背负她的心愿活下去,好难…”
“其实,臣觉得您无错也无病。情陷得太深,付出太多的一方委屈,被迫承受的一方也难熬愧疚。平平淡淡就最好。至于您会否舍得拿命救人,没有危急当头的体验,您又怎知本心呢?”
“贺将军喝多了。”
一声“臣”字过耳,江晚璃迷离的心境转瞬清醒,所有困顿一扫而空,只剩满面警觉。
她站起身,急于搀走贺敏,生怕小鬼听见怪异的称呼,再起疑心。
贺敏受宠若惊般连连倒退,避开了江晚璃试图搭落她肘间的双手:
“我常常饮酒,三五坛都不醉。您无需担忧,今夜追思故人,是我失态,告辞。”
“…对了。”
贺敏转身正欲离开时,没走两步又顿住脚:
“刚想起来,今夜七夕。林姑娘孩子心性,您何不带她出去凑个热闹,散散心?趁着有共度良宵的机会,互相多陪伴一会,总好过独自神伤。”
“七夕…”
江晚璃若有所思地回望屋内,蜷了蜷指尖。
是啊,久困屋舍的林烟湄最近做事提不起兴致,该是憋闷太久了。
早听闻民间七夕节有诸多热闹,私心里,*太女殿下也想亲自瞧瞧:“好,多谢提议。”
于是,一刻后——
轮椅吱呀呀划上鹅卵石铺陈的小径,迎着月色直奔门外。
林烟湄无精打采的眼底难得涌现些久违的期待:“天都黑了,阿姊带我去哪?”
“带你…”江晚璃勾唇打趣:“去街边摆摊,看看有没有人想领养一只小鬼?”
“我这受着伤还什么也干不好的,倒贴钱都没人要。”林烟湄懒洋洋地拖着长音自嘲。
她每日不是在床上躺着,就是在屋里来回转轮椅,一会在桌前发呆,一会在窗边打盹,已过得不知今夕何夕,不争气的脚仍不能沾地。
扰得她心烦意乱。
江晚璃哪里听得下小鬼自黑的话,她后悔不已地抿了唇,正经道:
“好了,不逗你了。今夜热闹,我们逛逛夜市。”
“夜市?此处不宵禁?”
林烟湄扬起脸,朝江晚璃眨巴起懵懂大眼。
江晚璃好不纳闷:“糊涂么?今儿七夕,何来宵禁?”
“七夕?!我过糊涂了,没留意。”
林烟湄讪讪吐了吐舌头。
“嗯,近来你是太随性了。正好,难得上街,我们去寻书铺,给你买些书。明年这时,你该应考了,眼下合该温书。”
江晚璃推着她慢慢滑下门口台阶,摇头制止了下属上前帮忙的动作,只眼神示意人遥遥跟着,莫打搅她二人难得闲适的独处时光。
前几日林烟湄无聊狠了,居然抓起毛笔对着草纸一通抹呼,近到桌前的蚊,远到天色晴好时数十里外若隐若现的山峦,她都堆砌在一幅景中。
小鬼笔下的物件,画的模样虽像,但全然不讲布局,更无近大远小的讲究,各色景物一团乱麻似的挤于一张纸,看得江晚璃头疼。
江晚璃发觉林烟湄会无师自通的运用笔墨浓淡展现意境,起初还动了教人作画的心思。怎奈,小鬼纯粹只想打发时间、缓解焦躁,说什么也不肯静心学…
这才逼着江晚璃另辟蹊径,劝人用功读书的。
“买书?不要!”
孰料,林烟湄闻听此提议,转瞬冷脸,手拍上轮椅:“回家回家,谁爱逛谁逛,我不去。”
腿脚不便已经够心烦了,怎么还能读书呢?
江晚璃的建议,于此时的林烟湄而言,堪称酷刑!
“读书时光走得快,权当解闷,不好么?”
江晚璃分外不解,她在帮小鬼寻消遣啊。
轮椅不停,林烟湄急得不行:“阿姊快停下。我睡觉睡得好好的,一点不闷。”
“一日睡七个时辰,再纵你如此睡下去,会变傻。”
江晚璃不听,余光逡巡着纵横的街巷,对准人最多的巷口,闷头迎了上去。
气得林烟湄哼哧呼哧。
白瞪江晚璃好几眼。
那幽怨的小眼神,直教江晚璃心里犯嘀咕:
林烟湄是不想顶着这副样子上街,怕旁人看?还是单纯抵触读书上进,懒得再考更高的功名?
“不买书,去逛小吃街,如何?”她灵机一动,改了口风。
林烟湄低垂的大眼滴溜溜转两圈,回了声骄矜意味满点的:“哼!”
江晚璃不由失笑。
呵,合着小鬼只是想逃学。
“好好好,给我家大傻宝儿去买糖葫芦。让我瞅瞅,糖葫芦在哪呢?”
她故意学起妇人哄孩子的口吻,慢条斯理地拖起极尽宠溺的长音。
林烟湄顿时羞臊到捂耳朵:“哎呀,臭阿姊闭嘴啊!诶?等等,停下停下!”
忽而,小鬼眼前一亮,指着路边一个杂货摊位,猴急地拍轮椅。
一双探寻的脚止步于回廊转角。
贺敏本就长出细纹的眼尾里,皱起的波纹更深了:“姑娘怎喝起闷酒了?我记得乐华说过,您不能碰酒罢?”
“嘘…”
江晚璃扬手轻点唇珠,又转眸瞥了眼昏黑内室,示意她小声些:“湄儿睡了。”
“睡?”贺敏抬首寻觅月亮的方位,脸上诧异鲜明:“这才几时?刚吃饱就倦?”
江晚璃怅然一叹,指尖捏着旁边空置的酒盏,递给来人:“陪我小酌?”
“哗啦啦…”
斟出的酒水甘冽非常,隐有清雅的梅子香。
贺敏盯着倾斜的馥郁水流,不受控地口舌生津,撩袍落座,捧起小盏与江晚璃浅碰过杯沿,便一饮而尽:“酒是好酒,多谢姑娘。只不过,此物伤您,还是舍了它罢。”
“世人都道借酒浇愁,可我怎觉得,酒从来只能助兴,难解心忧?”
江晚璃半觑的凤眸随意打量着酒盏中荡漾的涟漪,眉心染着细微的惆怅:“贺将军可曾有过爱人?”
闻言,贺敏平静如水的眸子骤凛,双颊抽搐几息,神色突然变得复杂而苦闷。
她沉默少顷,自顾自抓过酒壶,连斟三盏,才道:“她走了,二十五年前,她将十九岁的韶华,永远留在了北疆战场。她说,有大漠无垠的血色做她的嫁衣,也算不枉此生…”
“…”
始料未及的凄婉故情突兀闯进江晚璃混沌的脑海,惊得她哑然良久:“我实非故意惹您伤怀。”
一杯酒洒落脚下,江晚璃惭愧道:“祭您的故人,也祭我朝的英烈。”
“都是陈年旧事了,还能记得她们的,唯有同袍而已。国朝早年在北境驻下坚实藩屏,戎狄无一敢来犯边。若‘靖安守疆,陈王拓荒,胡骑怯战金换粮’的局面未散,她们又何必…”
或是经年尘封的沉痛记忆突然被唤醒的缘故,贺敏眼眶泛红,话也多了,可酒气终究浅薄,人还算清醒,口中遗憾讲到一半,顷刻止住了话头:
“姑娘恕罪,我失言了。”
“无妨,你我身在市井,随心交谈而已。况且,您所言无错,靖安军旧日功勋刻录于国史,不容更改。后人何罪,亦与前人无涉。”
说话间,江晚璃的手又探向了酒壶。
贺敏眼疾手快,把壶硬抢来自己怀里:“姑娘今夜的心事,是为屋里那位?”
她瞧得分明,江晚璃同她谈及朝事,视线清明得很;可听她倾诉旧情时,眉眼朦胧,愁容是愈演愈烈的。
“我…”
一掌走空的江晚璃尴尬收回手,捏着小盏来回摩挲:“只是想不明白,她怎么会有那种想法?”
“哪种?”贺敏听迷糊了。
“挡我身前,盘算着随时为我挡风险的想法。”
江晚璃蹙起眉,眼含迷惘:“我们即便彼此爱慕,却总归相识日短。我扪心自问,好似舍不下性命去护别人。莫说是心上人,饶是母亲,我…我也不确定在危难关头,真能以身为盾。”
话中语气极尽真诚,贺敏听得出,江晚璃说的是掏心掏肺的实话。
倒是真没把她当外人。
什么忠孝仁义的名声,都不顾惜了吗?
沉溺愁绪的江晚璃仍在滔滔不绝,话音里的苦闷与自责感越来越明显:
“贺将军,问您句冒犯的,倘使时光回溯,战场上,您能做到舍命换那位故人长生吗?湄儿不声不响的,甘愿扑倒我担下风险,而我如今这般,可是有病?是我太冷漠么?”
“哗啦啦—”
这一次,酒水入喉,直至壶中半滴不剩,贺敏才肯罢休。
酒干时,却又有两行咸涩的泪入口:
“如果老天见怜,我何止乐意,怕是做梦都能笑醒。当初她替我挡了心口一刀,她是松快地睡去了,可我呢?长夜漫漫,人生久长的煎熬里,还要硬着头皮背负她的心愿活下去,好难…”
“其实,臣觉得您无错也无病。情陷得太深,付出太多的一方委屈,被迫承受的一方也难熬愧疚。平平淡淡就最好。至于您会否舍得拿命救人,没有危急当头的体验,您又怎知本心呢?”
“贺将军喝多了。”
一声“臣”字过耳,江晚璃迷离的心境转瞬清醒,所有困顿一扫而空,只剩满面警觉。
她站起身,急于搀走贺敏,生怕小鬼听见怪异的称呼,再起疑心。
贺敏受宠若惊般连连倒退,避开了江晚璃试图搭落她肘间的双手:
“我常常饮酒,三五坛都不醉。您无需担忧,今夜追思故人,是我失态,告辞。”
“…对了。”
贺敏转身正欲离开时,没走两步又顿住脚:
“刚想起来,今夜七夕。林姑娘孩子心性,您何不带她出去凑个热闹,散散心?趁着有共度良宵的机会,互相多陪伴一会,总好过独自神伤。”
“七夕…”
江晚璃若有所思地回望屋内,蜷了蜷指尖。
是啊,久困屋舍的林烟湄最近做事提不起兴致,该是憋闷太久了。
早听闻民间七夕节有诸多热闹,私心里,*太女殿下也想亲自瞧瞧:“好,多谢提议。”
于是,一刻后——
轮椅吱呀呀划上鹅卵石铺陈的小径,迎着月色直奔门外。
林烟湄无精打采的眼底难得涌现些久违的期待:“天都黑了,阿姊带我去哪?”
“带你…”江晚璃勾唇打趣:“去街边摆摊,看看有没有人想领养一只小鬼?”
“我这受着伤还什么也干不好的,倒贴钱都没人要。”林烟湄懒洋洋地拖着长音自嘲。
她每日不是在床上躺着,就是在屋里来回转轮椅,一会在桌前发呆,一会在窗边打盹,已过得不知今夕何夕,不争气的脚仍不能沾地。
扰得她心烦意乱。
江晚璃哪里听得下小鬼自黑的话,她后悔不已地抿了唇,正经道:
“好了,不逗你了。今夜热闹,我们逛逛夜市。”
“夜市?此处不宵禁?”
林烟湄扬起脸,朝江晚璃眨巴起懵懂大眼。
江晚璃好不纳闷:“糊涂么?今儿七夕,何来宵禁?”
“七夕?!我过糊涂了,没留意。”
林烟湄讪讪吐了吐舌头。
“嗯,近来你是太随性了。正好,难得上街,我们去寻书铺,给你买些书。明年这时,你该应考了,眼下合该温书。”
江晚璃推着她慢慢滑下门口台阶,摇头制止了下属上前帮忙的动作,只眼神示意人遥遥跟着,莫打搅她二人难得闲适的独处时光。
前几日林烟湄无聊狠了,居然抓起毛笔对着草纸一通抹呼,近到桌前的蚊,远到天色晴好时数十里外若隐若现的山峦,她都堆砌在一幅景中。
小鬼笔下的物件,画的模样虽像,但全然不讲布局,更无近大远小的讲究,各色景物一团乱麻似的挤于一张纸,看得江晚璃头疼。
江晚璃发觉林烟湄会无师自通的运用笔墨浓淡展现意境,起初还动了教人作画的心思。怎奈,小鬼纯粹只想打发时间、缓解焦躁,说什么也不肯静心学…
这才逼着江晚璃另辟蹊径,劝人用功读书的。
“买书?不要!”
孰料,林烟湄闻听此提议,转瞬冷脸,手拍上轮椅:“回家回家,谁爱逛谁逛,我不去。”
腿脚不便已经够心烦了,怎么还能读书呢?
江晚璃的建议,于此时的林烟湄而言,堪称酷刑!
“读书时光走得快,权当解闷,不好么?”
江晚璃分外不解,她在帮小鬼寻消遣啊。
轮椅不停,林烟湄急得不行:“阿姊快停下。我睡觉睡得好好的,一点不闷。”
“一日睡七个时辰,再纵你如此睡下去,会变傻。”
江晚璃不听,余光逡巡着纵横的街巷,对准人最多的巷口,闷头迎了上去。
气得林烟湄哼哧呼哧。
白瞪江晚璃好几眼。
那幽怨的小眼神,直教江晚璃心里犯嘀咕:
林烟湄是不想顶着这副样子上街,怕旁人看?还是单纯抵触读书上进,懒得再考更高的功名?
“不买书,去逛小吃街,如何?”她灵机一动,改了口风。
林烟湄低垂的大眼滴溜溜转两圈,回了声骄矜意味满点的:“哼!”
江晚璃不由失笑。
呵,合着小鬼只是想逃学。
“好好好,给我家大傻宝儿去买糖葫芦。让我瞅瞅,糖葫芦在哪呢?”
她故意学起妇人哄孩子的口吻,慢条斯理地拖起极尽宠溺的长音。
林烟湄顿时羞臊到捂耳朵:“哎呀,臭阿姊闭嘴啊!诶?等等,停下停下!”
忽而,小鬼眼前一亮,指着路边一个杂货摊位,猴急地拍轮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