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为了降低工作量,治所官署便决定在秋收的第一天随机择定一片地方的几亩地,计算每一亩的产出,定下这一年的田税。
每一亩地都是顾池精心重新丈量划分过的,这边的数据可以相信。
据以往的记录,粟的产量不高。
哪怕是最有经验的种地好手,用肥沃上等的良田,辛辛苦苦伺候一整年,一亩也就三石的样子。若普通庶民用的肥力贫瘠的劣田,亩产能有个一石就不错啦。
沈棠紧张看着称量的小吏。
想催又不敢催。
“怎么样?怎么样?多少石?”
百国割据,每个国家所用单位都略有不同,沈棠掂量过辛国所用的铜权,一石大概三十公斤。据说庚国一石差不多五十公斤,因为衡量不同,换算能要人命。
小吏称量了又称量。
声音哆嗦:“四、四石二钧三斤……”
“四石二钧三斤?”
沈棠在内心迅速换了一下。
不就是两百五十来斤?
哪怕脱了壳,也比以往多得多!
小吏几乎要乐得哆嗦。
这個亩产他多少年没有见过了?
这绝对是丰年上熟!!!
几亩田的亩产都在四石上下,沈棠等了等,又有其他小吏狂奔过来汇报消息。那些田倒是没四石这么高,但也在三石半左右。
浮姑城以外的地区,亩产约莫三石。
这个亩产足以让庶民喜极而泣,沸腾欢呼,要知道今年的年景远算不上丰年,天气不咋好,大部分都是新开垦的田,肥力也没怎么培养积攒,亩产顶天了两石。
结果、结果产量超出预期一大截!
倘若碰上真正的上熟丰年,亩产还不得翻一翻?小吏捧着竹简的手在抖。
沈棠倒是觉得这个数字不高。
她隐约记得应该还有亩产六七十石的农作物,那亩产才叫高,只是看着田间不住抹泪、感激上天、感谢沈君的庶民,明年终于能过一个宽裕年,沈棠不由得浅笑。
罢了,惊喜要层层递进才行。
耳畔传来顾池轻笑:“主公可开心?”
沈棠闻言转头:“你说呢?”
她这会儿已经开心得说不出话啦。
顾池见众生百态,未说出内心感慨。
【有你,大幸。】
沈棠干脆一屁股在田埂坐下来。
看着忙碌众人,悠悠念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下一句就不念叨了,晦气。总之,期望有一天四海五湖再无人因为一口粮食而丧命……”
祈善闻言十分欣慰。
主公终于能正常念出言灵了。
褚曜也老怀甚慰。
唯独康时想起一件扫兴的事:“主公,先前跟联盟军借的粮草要还回去?”
沈棠:“……”
态度强硬,理直气壮地道:“我凭本事借来的,凭啥要还?再说了,这一天饱日子还没过上呢,等咱河尹官署粮仓什么时候堆满五谷塞不下的时候,再还他们好了……”
深谙老赖精髓。
康时:“倒也是,谁都比咱们富。”
不可能等着主公这点米下锅啦。
众人在愉快氛围中说说笑笑。
那一头,小吏已经将几亩的粟米都收拾好了,询问沈棠如何处置它们。
沈棠便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此等好事,自然要与诸位先生共享!”
让大家伙儿都尝尝她种出来的粟米。
小米粥软糯滑口,加点甜,更美。
不止祈善几个,如今领了河尹都尉一职的共叔武也有份。赵奉领着兵去帮庶民收粮,不在附近,也记着他一份好了。
嘿嘿,量不多,表个心意,大家一起沾沾喜气,期待来年更好。
每人能得几斤,她心里有数。
沈棠是这么想的。
谁料众人毫无预兆地开始流鼻血。
众人:“”
沈棠:“……”
集体捂鼻子什么的……
这场面有些魔性啊。
她后知后觉想起来自己忽略了什么。
还不待她回神,天地之气震荡翻涌。
第359章 文心文宫(一)
众人齐齐看向动静源头——
林风!
褚曜几个都有过相同经历,特别是褚曜本人还经历过两次,对此再熟悉不过。
这、这分明是即将成丹的前兆!
丹府文气将由虚转实、凝气为丹!
杨都尉武虽废,但也曾是个高手,对天地之气的感知比普通人强许多。他今日也难得跑出来凑凑热闹,谁能抗拒丰收盛景呢?
他问:“怎得了?”
一侧的白素一瞬不瞬地看着。
白素道:“文心将成。”
“文心将成?”杨都尉一怔,“谁?”
问完他就回过神了。
抿了抿唇,缄默不言。
但内心是何等翻江倒海,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打从他知道白素作为女性却能凝聚武胆,隐约便有了些猜测,但他毕竟不擅长玩脑子,性格本身也带着点缺陷,有些猜到有些仍迷糊。但有一点他有心理准备,那便是女性文心文士,迟早会现身。
白素道:“是令德。”
一侧屠荣满脸写着羡慕二字。
唉,他何时才能凝聚自己的武胆呢?
屠荣小声道:“师妹这次能成功吧?”
他是知道林风多次尝试凝练都失败了,有一阵子情绪还格外焦躁,被老师抓着好一顿批评,倘若这次仍失败了,不知会多难过。
白素也不清楚。
她是武胆武者而非文心文士。
不过——
观几位先生轻松神色,想必很顺利。
白素耐心等着。
其实也没等多久。
凝聚文心的过程非常短暂,期间也没什么霞光漫天、瑞气千条的祥瑞异象,除了对天地之气感应敏锐的人有所察觉,其余庶民至多觉得这阵微风吹着有些舒服。
“咦?”
沈棠倏忽咦了一声。
目光从突然突破的林风身上挪开。
视线落在周遭祭田之上。
“怎么了,主公?”顾池离沈棠最近也是最先发现她异常的人,循着沈棠视线看去,但没看到特殊的东西,“那里有什么吗?”
沈棠眼睛眨也不眨。
“光……”
“光?”
顾池不解,又抬头看了眼天色。
“你没看到吗?”沈棠指着远处几亩正在收割的粟米地,“一点点的,类似萤火虫旳微茫从地里升起……”这下不止顾池,康时几人注意力也被吸引,面面相觑。
那点点微茫逐渐汇聚成金黄璀璨的星海,受到某种引力,逐渐向一个方向旋涡状汇聚。漩涡眼中心便是林风!透过其肌肤,一点点没入她的身体,或者说——
丹府!
【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
【是谁在说话?】
林风隐约觉得这声音很耳熟。
很快便想起,春耕祭祀曾经出现过。
【晚辈林令德,不知前辈是谁……】
她脚下似乎踩着叶片柔软的云,冥冥中有一股冲动让她向着某个方向靠近。
同时内心有个温柔的声音告诉她——
令德,放心大胆地过去吧!
不知走了多久,模糊视野豁然开朗。
乐声天籁,白鹤共舞。
远处,一座宫殿高耸入云。
宫殿各处窗漏绘有不同景色,有人躬耕插苗,有人鞭策耕牛,有人收割麦浪,有人在田间喜笑颜开。明明那座宫殿相隔甚远,一级台阶比三四个她还要高,但神奇的是她居然都看到了,且每一幅细节都看得清楚。
脚下,一座石桥直铺宫殿。
林风想也不想踏上去。
第一步,万物始醒。
第二步,植物生机焕发。
第三步,金黄稻穗铺就一片汪洋。
第四步,鹅毛大雪顷刻覆盖她的全身。
林风越走越快,一步也未停留。
第五步,赤地千里。
第六步,人相食。
第七步,兵燹灾祸。
第八步,荒城叠白骨。
无数骨瘦如柴、表情麻木的幽魂从她身边穿过,林风终于止住了脚步,眺望似乎越发遥远的宫殿。她咬了咬牙,脚步从慢走变成快走,由快走变成奔跑……
【等等!】
穿过某一道透明屏障,她感觉身体陡然一轻,似乎脱离这具沉重无用的肉身,灵魂宛若一缕清风,腾云驾雾般飞向宫殿。
眨眼间,远在天边的宫殿已近在眼前。
只是殿门紧闭,周遭悄无声息。
唯余那匾额静静立在原处。
林风忍着眼睛刺痛,半眯半睁,勉强才看清上面的字,赫然便是一个【农】字。
这里……
每一亩地都是顾池精心重新丈量划分过的,这边的数据可以相信。
据以往的记录,粟的产量不高。
哪怕是最有经验的种地好手,用肥沃上等的良田,辛辛苦苦伺候一整年,一亩也就三石的样子。若普通庶民用的肥力贫瘠的劣田,亩产能有个一石就不错啦。
沈棠紧张看着称量的小吏。
想催又不敢催。
“怎么样?怎么样?多少石?”
百国割据,每个国家所用单位都略有不同,沈棠掂量过辛国所用的铜权,一石大概三十公斤。据说庚国一石差不多五十公斤,因为衡量不同,换算能要人命。
小吏称量了又称量。
声音哆嗦:“四、四石二钧三斤……”
“四石二钧三斤?”
沈棠在内心迅速换了一下。
不就是两百五十来斤?
哪怕脱了壳,也比以往多得多!
小吏几乎要乐得哆嗦。
这個亩产他多少年没有见过了?
这绝对是丰年上熟!!!
几亩田的亩产都在四石上下,沈棠等了等,又有其他小吏狂奔过来汇报消息。那些田倒是没四石这么高,但也在三石半左右。
浮姑城以外的地区,亩产约莫三石。
这个亩产足以让庶民喜极而泣,沸腾欢呼,要知道今年的年景远算不上丰年,天气不咋好,大部分都是新开垦的田,肥力也没怎么培养积攒,亩产顶天了两石。
结果、结果产量超出预期一大截!
倘若碰上真正的上熟丰年,亩产还不得翻一翻?小吏捧着竹简的手在抖。
沈棠倒是觉得这个数字不高。
她隐约记得应该还有亩产六七十石的农作物,那亩产才叫高,只是看着田间不住抹泪、感激上天、感谢沈君的庶民,明年终于能过一个宽裕年,沈棠不由得浅笑。
罢了,惊喜要层层递进才行。
耳畔传来顾池轻笑:“主公可开心?”
沈棠闻言转头:“你说呢?”
她这会儿已经开心得说不出话啦。
顾池见众生百态,未说出内心感慨。
【有你,大幸。】
沈棠干脆一屁股在田埂坐下来。
看着忙碌众人,悠悠念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下一句就不念叨了,晦气。总之,期望有一天四海五湖再无人因为一口粮食而丧命……”
祈善闻言十分欣慰。
主公终于能正常念出言灵了。
褚曜也老怀甚慰。
唯独康时想起一件扫兴的事:“主公,先前跟联盟军借的粮草要还回去?”
沈棠:“……”
态度强硬,理直气壮地道:“我凭本事借来的,凭啥要还?再说了,这一天饱日子还没过上呢,等咱河尹官署粮仓什么时候堆满五谷塞不下的时候,再还他们好了……”
深谙老赖精髓。
康时:“倒也是,谁都比咱们富。”
不可能等着主公这点米下锅啦。
众人在愉快氛围中说说笑笑。
那一头,小吏已经将几亩的粟米都收拾好了,询问沈棠如何处置它们。
沈棠便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此等好事,自然要与诸位先生共享!”
让大家伙儿都尝尝她种出来的粟米。
小米粥软糯滑口,加点甜,更美。
不止祈善几个,如今领了河尹都尉一职的共叔武也有份。赵奉领着兵去帮庶民收粮,不在附近,也记着他一份好了。
嘿嘿,量不多,表个心意,大家一起沾沾喜气,期待来年更好。
每人能得几斤,她心里有数。
沈棠是这么想的。
谁料众人毫无预兆地开始流鼻血。
众人:“”
沈棠:“……”
集体捂鼻子什么的……
这场面有些魔性啊。
她后知后觉想起来自己忽略了什么。
还不待她回神,天地之气震荡翻涌。
第359章 文心文宫(一)
众人齐齐看向动静源头——
林风!
褚曜几个都有过相同经历,特别是褚曜本人还经历过两次,对此再熟悉不过。
这、这分明是即将成丹的前兆!
丹府文气将由虚转实、凝气为丹!
杨都尉武虽废,但也曾是个高手,对天地之气的感知比普通人强许多。他今日也难得跑出来凑凑热闹,谁能抗拒丰收盛景呢?
他问:“怎得了?”
一侧的白素一瞬不瞬地看着。
白素道:“文心将成。”
“文心将成?”杨都尉一怔,“谁?”
问完他就回过神了。
抿了抿唇,缄默不言。
但内心是何等翻江倒海,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打从他知道白素作为女性却能凝聚武胆,隐约便有了些猜测,但他毕竟不擅长玩脑子,性格本身也带着点缺陷,有些猜到有些仍迷糊。但有一点他有心理准备,那便是女性文心文士,迟早会现身。
白素道:“是令德。”
一侧屠荣满脸写着羡慕二字。
唉,他何时才能凝聚自己的武胆呢?
屠荣小声道:“师妹这次能成功吧?”
他是知道林风多次尝试凝练都失败了,有一阵子情绪还格外焦躁,被老师抓着好一顿批评,倘若这次仍失败了,不知会多难过。
白素也不清楚。
她是武胆武者而非文心文士。
不过——
观几位先生轻松神色,想必很顺利。
白素耐心等着。
其实也没等多久。
凝聚文心的过程非常短暂,期间也没什么霞光漫天、瑞气千条的祥瑞异象,除了对天地之气感应敏锐的人有所察觉,其余庶民至多觉得这阵微风吹着有些舒服。
“咦?”
沈棠倏忽咦了一声。
目光从突然突破的林风身上挪开。
视线落在周遭祭田之上。
“怎么了,主公?”顾池离沈棠最近也是最先发现她异常的人,循着沈棠视线看去,但没看到特殊的东西,“那里有什么吗?”
沈棠眼睛眨也不眨。
“光……”
“光?”
顾池不解,又抬头看了眼天色。
“你没看到吗?”沈棠指着远处几亩正在收割的粟米地,“一点点的,类似萤火虫旳微茫从地里升起……”这下不止顾池,康时几人注意力也被吸引,面面相觑。
那点点微茫逐渐汇聚成金黄璀璨的星海,受到某种引力,逐渐向一个方向旋涡状汇聚。漩涡眼中心便是林风!透过其肌肤,一点点没入她的身体,或者说——
丹府!
【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
【是谁在说话?】
林风隐约觉得这声音很耳熟。
很快便想起,春耕祭祀曾经出现过。
【晚辈林令德,不知前辈是谁……】
她脚下似乎踩着叶片柔软的云,冥冥中有一股冲动让她向着某个方向靠近。
同时内心有个温柔的声音告诉她——
令德,放心大胆地过去吧!
不知走了多久,模糊视野豁然开朗。
乐声天籁,白鹤共舞。
远处,一座宫殿高耸入云。
宫殿各处窗漏绘有不同景色,有人躬耕插苗,有人鞭策耕牛,有人收割麦浪,有人在田间喜笑颜开。明明那座宫殿相隔甚远,一级台阶比三四个她还要高,但神奇的是她居然都看到了,且每一幅细节都看得清楚。
脚下,一座石桥直铺宫殿。
林风想也不想踏上去。
第一步,万物始醒。
第二步,植物生机焕发。
第三步,金黄稻穗铺就一片汪洋。
第四步,鹅毛大雪顷刻覆盖她的全身。
林风越走越快,一步也未停留。
第五步,赤地千里。
第六步,人相食。
第七步,兵燹灾祸。
第八步,荒城叠白骨。
无数骨瘦如柴、表情麻木的幽魂从她身边穿过,林风终于止住了脚步,眺望似乎越发遥远的宫殿。她咬了咬牙,脚步从慢走变成快走,由快走变成奔跑……
【等等!】
穿过某一道透明屏障,她感觉身体陡然一轻,似乎脱离这具沉重无用的肉身,灵魂宛若一缕清风,腾云驾雾般飞向宫殿。
眨眼间,远在天边的宫殿已近在眼前。
只是殿门紧闭,周遭悄无声息。
唯余那匾额静静立在原处。
林风忍着眼睛刺痛,半眯半睁,勉强才看清上面的字,赫然便是一个【农】字。
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