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碰上那种很有想法但脑子有限的,会坏事。若忠心不足,谁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其他势力收买了?河尹粟米大熟的消息,瞒不了外界。怕就怕有人在秋收这节骨眼搞事。
  沈棠笑道:“望潮放心,此人也是再三查过的,能用。一个背井离乡的可怜流民,离开家乡的时候带走了一袋子麦种,饿得快死了也舍不得吃……恰巧提醒了我一件事。”
  “何事?”
  “粟米一年一熟,产量也不高,倒不如寻些一年两熟的轮着耕作。谁也不知以后如何,庶民家中若无足够储粮,一旦碰上天灾粮荒,咱们经营这么久的河尹就毁了。”
  沈棠便将目光瞄准了小麦。
  稻、黍、稷、麦、菽,此为五谷。
  粟米即为其中的“稷”,通俗理解就是小米,是目前西北大陆最主要的农作物。而小麦作为五谷之一,并不受重视。
  倒不是不想大规模种,而是这玩意儿有一点点水土不服,不好种!
  小麦适合在冬季寒冷潮湿、夏季炎热干燥地区种植,但河尹所处的大陆西北跟人家种植环境不太一样。春季栽种出苗急需雨水,偏偏此地春季干旱少雨,灌溉成难题。
  如此一来,小麦种植规模不大。
  河尹乃至大陆西北的主要农作物还是粟米,小麦就是弟中弟,根本撼动不了它的地位,若能解决春季供水难题,或许能大规模定点定向培育,取代粟米成为主要食物。
  一年两种就是个极大诱惑。
  回头再改进一下石磨。
  说起这个,沈棠便觉得有些操蛋。
  若非国家政权更迭频繁,庶民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安定下来休养生息,或许农业上能发展得快一些。不至于耕地用的木犁还是笨重、回转困难的直辕木犁,耕种效益极低。
  顾池道:“那得去寻找好的麦种。”
  小麦种植少,但不代表没有。
  沈棠说:“此前我已经拜托徐文注去找了,下次他再过来,应该能有好消息。”
  论人脉和门路,沈棠这个河尹郡守还远不如徐解这位徐家家主。因为沈棠对天海有恩,再加上吴贤这厮良心发现,沈棠这边的困难,只要不过分,天海方面都会满足。
  当然,不是人家不白干活的。
  仍要给友情价_(:3)∠)_
  因为秋收工作量骤增,官署众人晚上还要掌灯加班一两个时辰,沈棠吃饱喝足,养好精神继续干活。这次不是处理政务,而是去看工坊,准确来说是她的梦想基石!
  去岁的时候,沈棠还念叨着搞副业。
  毕竟,她爱画笔爱得深沉。
  但摆在她面前的难题太多太多,例如印刷技术简陋,复印靠手抄;造纸效率低,能用来写字画画的纸张少还不易保存。沈棠只有将这些问题完全解决了,再将造价成本打下来,庶民也买得起纸,他们才会来欣赏沈棠的画。有人买,沈棠副业才能赚钱。
  不过,胖子不是一口就能吃成的。
  同理呢——
  问题也是需要一个一个慢慢解决的。
  沈棠最先盯上“纸”。
  木材、竹子、芦苇乃至稻草、麦秸秆都能作为制造纸张的原材料,今年春时,沈棠便让人去砍伐搜集嫩竹子。同时还搜罗了其他的材料,试一试哪一种更适合。
  整个流程复杂繁琐,诸如浸泡脱青、锤破洗净,之后再煮、洗、二次蒸煮、污水去净再以水发酵,以石臼捣料,反复淘洗打浆,最后才是用竹帘捞纸晾晒。
  整个流程归纳就几句话。
  砍其麻、去其青、酱其灰、煮以火、洗以水、抄以帘,刷以碧。沈棠只知道大致流程,想办法搞出纸浆再捞纸晾晒。各种的流程只能靠工匠自己琢磨,一一把握。
  其他材料也采用大同小异的法子处理,弄出纸浆,之后流程大差不差。
  顾池嘴角微微一抽。
  道:“主公还真是毅力可嘉啊。”
  去年那几张活色生香的秘戏图出自祈元良之手,主公真实画功如何,他不知,但从祈某人的表情来看,似乎与其唱功相仿。主公哪儿来的自信,能靠画技吃饭?
  “哈哈,当不得望潮夸赞。”沈棠自然而然认为顾池是在夸自己,于是礼貌性谦逊两句,之后又兴致勃勃地道,“回头等我的画册弄出版了,我免费送你一套!”
  顾池面无表情。
  主公的画拿来作甚?
  如某人所言,拿来辟邪吗?
  还是拿来招邪?
  顾池默默将心声咽了回去。
  不忍打击自家主公,待她画册出来却无人问津的时候,她就知道现实残酷了。
  第二日,秋分。
  丰收、大吉。
  有了春耕祭祀的前车之鉴,沈棠将写好的小纸条贴身收藏,生怕再出意外——素商和它的九个崽有祈善这尊强有力的靠山,喵仗人势,平日里在治所官署来去自如、“横行霸道”,俨然从一只喵霸进化成十只喵霸暴力团。沈棠都不敢得罪这些小祖宗。
  得罪它们,谁来抓老鼠啊。
  褚曜家的蠢狗估计是最心塞的那个,天天被它们十个合伙欺负。喵霸团伙开心不开心都要去挑衅欺负它,甚至用上祈善精心调教的穿插配合战术。倘若蠢狗喊了其他帮手,它们还会“围点打援”,将那只狗欺负得上蹿下跳,嗷呜不止。
  那阵子,褚曜的脸色那叫一个黑。
  沈棠觉得自己帐下即便有派系之分,估计也是猫派和狗派不共戴天之仇。
  _(:3)∠)_
  有了经验,沈棠这次从容许多。
  赶在吉时之前集结众人。
  跟春耕祭祀的流程差不多,沈棠要先念了祝祷,祭拜天地,感谢春神一年恩赐,然后再下地收割一束粟米。她做完这些,附近庶民才能开始正式秋收。
  一般要持续小半个月。
  考虑到各家各户人手不足,沈棠还将跑出去修路,不知修到哪里的赵奉一行人抓回来,现成的壮丁嘛,不用多可惜。
  河尹今年能丰收跟他们的辛劳分不开,他们也该过来一起享受这硕果。
  她整理仪容:“春神在上,下关河尹郡守沈幼梨,率领治下一众官吏……”
  第358章 秋收万颗子
  案前供奉五谷杂粮。
  沈棠点燃香烛。
  这次她学乖了。
  准备的小纸条尽量避开言灵,心中还要不断默念“这是主祷词不是言灵,绝对不能再出差错”,死死盯着自个儿的丹府。
  如临大敌的不止她,褚曜祈善几个也绷紧了神经,眼睛牢牢盯着沈棠的反应。
  生怕一个走神,某人文气就空了。
  庆幸的是,这一幕并未发生。
  【谢天谢地!】
  这是几位文心文士此刻的真实心情,沈棠也似打了一场仗般,背后冷汗涔涔。
  周遭庶民也虔诚祭拜。
  甚至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佝偻着背,偷偷转过身抹泪,先前穷的时候,莫说吃饱有活儿干,哪怕是种地都没得种。家家户户挖菜喝水啃树皮,一度将几座山挖到秃头。
  熬了一年又一年。
  他们没想到,老天爷终于肯垂怜,给他们派下一位真正为他们着想的郡守。沈棠这边刚结束,便听到人群中传来呜呜哭声。
  哪怕是最年幼的孩童也不再调皮。
  乖乖跟在家长身边学着祭拜。
  他们多少已经记事,知道饿肚子的苦。
  仪式结束,便到了最关键的环节。
  沈棠卷起衣摆裤腿下了地。
  掏出了特制旳大剪刀。
  粟的模样像极了放大版的狗尾巴草,根须粗大而植物体细弱矮小,端部沉甸甸,压得整个植株几乎要伏倒。沈棠小心翼翼将其剪下,收入手肘挎着的竹篮之中。
  这几亩田名义上属于治所官署。
  除了耕作和收割需要沈棠参与一下下,其他时候都由专人照料。看得出来,这几亩粟被照顾得极好,放眼望去金黄一片,既无未成熟的绿色,也无遭受病害的黑色。
  穗长结实,每一束都沉沉有分量。
  沈棠借着大剪刀剪了小半篮,还蛮有意思,便扭头冲祈善几个挥手:“站着作甚?”
  有一个算一个都别想偷懒。
  “唯,这就来。”
  习惯主公大大咧咧的豪放作风,众人也没在这种时候说什么“于礼不合”的扫兴话。
  一众庶民也开始热火朝天地干活,每一片都有负责统计亩产的小吏在一旁盯着。
  小孩儿则跟在大人后边儿捡不慎掉落的粟米粒,田间皆是劳碌影子。
  一亩地收完还要称重量。
  因为这些田名义上都属于沈棠的,从她手中租借给没有田的庶民,也就是佃农,由她做主将租金并入田税。而田税高低与农田优劣以及附近一片地区的平均亩产挂钩。
  每一亩根据这个比例收田税。
  收成好就多收一点。
  收成差就少收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