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在他的记忆里,一般都是耕牛拖着沉重的直辕木犁,慢悠悠甩着牛尾巴,不慌不忙地帮着农户犁地。加之直辕木犁笨重,回转困难,耕地效率有多低,可想而知。
  耕牛还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
  一般是多少户人家一块儿共用。
  犁地一阵子就要休息几日。
  赶上农忙高峰期,庶民就算用人力背犁耕地也不能让耕牛超额工作,因为它的命比庶民更加贵重。耕作效率非常低,庶民劳作一整年下来,一家老小还是要饿着肚子。
  自家将军只出去大半日而已,回来居然告诉他犁好了五十来亩?
  真是五十来亩,不是五十来分?
  他一再跟赵奉确认。
  赵奉也好脾气地再三肯定回答。
  看到心腹属官的表情,他也猜到了什么,嘀咕道:“便是有这个能力又如何?做到这点至少也得十等左庶长,实力稍微低些,干不了这么多的活儿……”
  别看劳作的时间不长,但耕地要求多啊。那么一会儿的功夫,他丹府武气空了两回,要不是有褚曜帮忙恢复,他今天就不是自己骑马回来而是被人背回来了。
  谁能为了耕好五十来亩地,请一个十等左庶长和二品上中文心文士出手?
  也就是自己来报恩(自投罗网),共叔武无法拒绝他那位主公,褚无晦任由沈君胡来——才有俩武胆武者耕地一幕。
  五十亩地才多少产出利润?
  心腹属官却不这么想,他道:“其他武胆武者是做不到将军那般短时间耕那么多地,但可以分作几天,或者多派遣一些武胆武者,诸如末流公士、二等上造……”
  赵奉闻言嗤笑了一声。
  将拧干的布巾丢到一边,起身。
  “事情可没那么简单,多少武胆武者修炼不是图个人上人?谋个体面正经的活儿,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谁愿意举一家之力,数年苦修,最后跑去泥地打滚儿?”
  赵奉对此看得非常清楚。
  他是出于报恩恩情不好拒绝。
  再加上沈棠是请自己帮忙,而不是刻意羞辱自己,也没有让他在田间常干的意思。
  赵奉愿意去干,也是出于“游戏”心理,纯粹跟共叔武较劲儿打发时间罢了。
  其他的武胆武者呢?
  愿意的,寥寥无几。
  缺少粮食?
  攻打有粮食的就行。
  抢夺可比老老实实耕作效率高。
  以前也不是没有君主异想天开让武胆武者这么干,但结果不是高级武胆武者离心、反叛,便是勤于耕作、疏于修炼,最后被邻国所灭。这世道,强大才是一切的根本!
  再者——
  因为频繁的天灾人祸的影响,十年之中有三年丰收都极为少见,剩下多是灾年……一亩地的产出实在是太少,那点儿价值根本不配武胆武者“纡尊降贵”。
  心腹属官闻此,不再多言。
  赵奉又问:“你此番来作甚?”
  跳过先前的话题。
  心腹属官这才想起来自己干嘛的。
  “给将军送酒来着。”
  赵奉道:“酒?”
  酒都是用粮食酿造的。
  那可是“奢侈品”,浮姑城这穷地方连买都没地方买,也就沈君那边有不少美酒。
  赵奉想喝了就去讨要。
  不过,考虑沈君的经济拮据,他也尽量克制自己的饮酒量。仔细数来,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好好喝过了。心腹属官带来的几个坛子,里头居然装着酒?那他不客气了。
  “这酒怎么像是沈君的?”
  赵奉一尝就尝出来问题。
  酒水不可多得,美酒更是少有。
  自打离开主公吴贤,他只在沈君这边尝到这样上佳品质的美酒。这些酒水,不是浮姑几家地头蛇的酒窖珍藏便是沈君的。
  猜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谁知心腹属官的回答却不是,他道:“不是,用‘酒条’在‘浮姑百货杂铺’买的。”
  赵奉诧然:“浮姑百货杂铺?”
  仅从字面上理解,赵奉知道这是什么,但据他的了解,浮姑城好像没这地儿啊。
  心腹属官笑道:“这两日下了工,沈君那边给结算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条,属下去了解后,跟一群兄弟一块儿凑够了‘酒条’,去浮姑百货杂铺给您换来了几坛美酒。”
  浮姑百货杂铺隶属于治所。
  店铺虽简陋,但卖的东西倒是不少。
  除了少部分物件,大部分都是每日限量供应,而且只能用每日下工结算的“条子”购买。每一日,店铺门前还会竖着一个牌子,写着今日有优惠的商品,价格很实惠。
  赵奉带来的一千人,沈棠要管着他们的饭,每日干活也会给予一定的工钱。
  兵卒没地方花,手中有不少条子。
  心腹属官无意间进了那家临时搭建的“浮姑百货杂铺”,还真在里面看到不少好东西,特别是美酒的标价,更是心动。这两日都被他抢走了,跟一帮兄弟分着喝,美!
  还剩了两坛跟赵奉将军分享。
  赵奉嘀咕:“倒是新奇。”
  确实是非常新奇。
  浮姑百货杂铺初时无人问津。
  即便有人来兑换,也是兑换饼子,拿回家给家人吃,之后有人壮着胆子进去,发现里头的物件可真不少。关键是价格比其他地方便宜小一成,想多买还买不了呢。
  说是不能影响其他商贾的利益。
  每日限量供应。
  而且还要拿着相应的“条子”来换。
  不止如此,每日还有“特惠商品”。
  有人掰着手指算了算——
  一算,彻底心动了。
  不买就是亏钱!
  特别是“布”、“盐”等物件,那都是必须要采购的,趁着活动买了划算。再加上小吏走街串巷、敲锣打鼓地宣传,其他商品也逐渐入了庶民的眼,店铺内客流量肉眼可见地增多。每日一下工,便有攥着各式条子的庶民进来兑换需要的物品……
  甚至还有庶民用自家的东西跟其他工友交换等价的条子,各取所需。
  浮姑百货杂铺最难买,或者说价格最高的,便是货架最高处的“房子”!
  所需“房条”太多了!
  但真正折算下来,这却是最实惠的。
  地段从浮姑城西南角到东北角,面积从三口一家到三进、五进,它们陈列在浮姑百货杂铺最显眼的地方。几乎每个从门口进来的客人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来三张饼子……”
  “一匹粗布……”
  “还有没有盐?”
  “打三两油。”
  “鞋呢?鞋已经卖完了?”
  浮姑百货杂铺之外。
  下了工的庶民已经排起长队。
  一个出口,一个入口。
  店铺两侧还有一看就不好惹的青壮看守,柜台后面的是个身形魁梧的中年男子。头发灰白不少,但看着精神面貌还不错。尽管穿着朴素,但给人的感觉却比门口那两个青壮还要不好惹。赵奉看到此人,怔了下。
  愕然唤道:“杨公怎在此处?”
  是的,柜台后的中年男人就是杨都尉。
  虽说伤势已经完全养好,但毕竟元气大伤过,如今又没了武气护体,加之天气寒冷,他每隔一阵就要病一回。赵奉已经好几日不见他身影,没想到再见会在此处。
  杨都尉抬眼,神色淡淡。
  问道:“要买什么?”
  下一句才是回答赵奉问题。
  “找点儿事情做,总不能当个闲人。”
  他病上一回,抓药还要不少钱。
  总不能全指望沈君照拂,也不能给以前的下属袍泽添麻烦,杨都尉感觉自己都快闷出毛病了。又听说沈棠搞了个浮姑百货杂铺,便主动请缨来帮忙,心里能舒坦点。
  杨都尉也不觉得自己丢人。
  人到中年混到这个地步,还有什么架子放不下的,活儿还清闲,倒适合他。
  待天气稍微暖一些,再帮着沈棠练练兵——他人是不能打了,但练兵的经验都还在脑子里,也不算完全废物——现在先在这里干点儿活,免得自己闲下来就东想西想。
  赵奉看着神色淡然,周身颇有些返璞归真之意的杨都尉,心下不是滋味。
  杨都尉武胆虽然废了,但武意反而涨了不少,倘若根基没毁,实力应该会有长足进步……唉,可惜了。赵奉收敛眼底的情绪,神色如常道:“来换酒的,我没来迟吧?”
  据说每一种都是限量供应,若来迟,可就被自己底下那一伙兄弟换走了。
  杨都尉看了一眼册子库存。
  道:“还有两坛杜康。”
  他顿了顿:“据说有十八年了。”
  那可是好东西。
  年份足,滋味醇厚。
  赵奉自然不会错过。
  当即便掏出足够的“酒条”。
  杨都尉揶揄道:“从哪儿搜刮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