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许山晴(萧秋身体)扶了扶额,萧秋说的是事实。她有时思考问题会不自觉地用物理模型来类比商业逻辑,这是她的习惯,但对萧秋来说确实如同天书。
  “会议资料在我办公室,”许山晴(萧秋身体)迅速回忆着,“你先去办公室,把资料看一遍,主要看结论和重点数据,那些专业术语和公式,你不用理解,记住几个关键词,开会的时候尽量少说话,实在要问,就问一些方向性、策略性的问题,不要深入技术细节。”她语速极快,试图在最短时间内给萧秋“补课”。
  “关键词……方向性问题……”萧秋(许山晴身体)抓了抓头发,感觉头更大了,“我试试吧……那你呢?”
  “我联系洛筠,让她尽快过来,”许山晴(萧秋身体)拿起萧秋放在一旁的手机,指纹解锁——还好,灵魂换了,指纹应该还能用,“这个喷雾的有效时间,洛筠之前提过,理论上在稳定状态下是12小时左右,但具体要看个体差异和外界干扰。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是撑到洛筠来,或者……撑过这12小时。”
  12小时!萧秋倒吸一口凉气,想到要以许山晴的身份在嘉秋集团待12小时,还要面对那群精明的高管,她就一阵头皮发麻。
  “快去吧,别迟到了,”许山晴(萧秋身体)推了她一把,“记住,你是许山晴,冷静、果断,即使不懂,也不能露怯。”
  “我……好吧!”萧秋(许山晴身体)咬了咬牙,努力模仿着许山晴平时的神态,挺直了背脊,走出了实验室。高跟鞋踩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让她很不适应,走得有些僵硬。
  看着“自己”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许山晴(萧秋身体)深吸一口气,打开手机通讯录,找到林洛筠的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响了几声才被接起,那边传来林洛筠一贯冷静理智的声音,
  “阿锦?怎么了?今天不忙吗?”
  “洛筠,是我,许山晴,”许山晴(萧秋身体)直接说道,“我们现在遇到了点紧急情况。”
  “许山晴?”林洛筠那边似乎愣了一下,随即是一丝疑惑,“你用阿锦的手机?阿锦呢?”
  “秋秋现在……在我的身体里,”许山晴(萧秋身体)言简意赅,“我们刚才在实验室,不小心触发了你那个交换喷雾,现在灵魂互换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林洛筠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声音,
  “……你说什么?交换喷雾?触发了?灵魂互换?”这位以冷静著称的林大法官,语气里也带上了几分罕见的惊愕和不可思议。
  “是的,情况紧急,”许山晴(萧秋身体)道,
  “你现在能过来嘉秋集团吗?我们需要你帮忙看看怎么回事,或者……有没有办法提前结束这个状态。”
  “……我下午一点有个庭要开,”林洛筠迅速整理着思路,“不过看样子你们这个情况更紧急。我马上和院里报备一下,争取尽快过去。你们现在在哪里?”
  “在我的实验室,秋秋她……现在需要去开一个会,以我的身份。”许山晴(萧秋身体)无奈地补充道。
  林洛筠又是一阵沉默,真是服了,然后叹了口气,
  “……我知道了,许山晴,你看好阿锦,别让她把你的集团给‘卖’了。我尽快到。”
  挂了电话,许山晴(萧秋身体)揉了揉眉心。现在她需要以萧秋的身份,待在许山晴的办公室,或者……可能会有文联的电话打过来?她对萧秋的工作内容并不算完全了解,只知道个大概。
  果然,没过多久,萧秋的手机就响了,来电显示是“文联办公室小王”。
  许山晴(萧秋身体)深吸一口气,接起电话,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像萧秋那样温和:“喂,小王。”
  “萧副主席,”小王的声音传来,“下午两点的协会秘书长碰头会,您还记得吧?资料我已经发到您邮箱了,您看一下,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碰头会?许山晴在脑子里迅速搜索关于萧秋工作的信息。文联的协会碰头会,主要是协调各文艺协会的工作,处理一些文艺活动的审批和组织事宜。这和她的商业逻辑完全不同,更注重沟通和人文关怀。
  “嗯,知道了,”许山晴(萧秋身体)尽量放缓语速,“资料我会看的,有问题我再联系你。”
  “好的,萧副主席,那您忙。”
  挂了电话,许山晴(萧秋身体)拿起桌上萧秋的笔记本电脑,打开邮箱,开始看那份碰头会的资料。里面是关于几个文学、美术协会近期活动的计划和需要协调的事项。对于许山晴来说,这些内容不算难,只是需要转换思维,从人文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商业利益最大化。
  与此同时,萧秋(许山晴身体)正坐在许山晴办公室的大班椅上,对着面前厚厚的会议资料愁眉苦脸。
  许山晴说得轻松,看结论和重点数据,记关键词。可这资料里全是“季度营收增长率”、“新材料生产线投产进度”、“海外市场拓展策略”,还有夹杂在其中的、让她头晕眼花的物理学术语——“界面能垒”、“载流子迁移率”、“声子散射”……
  “量子隧穿效应……量子隧穿效应……”萧秋嘴里念叨着这个她昨天刚听过的词,试图把它和眼前的资料联系起来,“应用模型……模型……”
  她死记硬背了几个关键词和数据,感觉脑子都要炸了。这时,杨婉清敲门进来,
  “许总,可以去会议室了,各位总监都到了。”
  “……知道了。”萧秋(许山晴身体)站起身,努力模仿着许山晴平时走路的姿态,高跟鞋踩得还是有些不稳,但她尽量让自己看起来镇定。
  走进会议室,长条桌两侧坐满了西装革履的高管,看到“许山晴”进来,纷纷起身致意:“许总。”
  “嗯,坐吧。”萧秋(许山晴身体)点了点头,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像许山晴那样清冷、有威严,但她自己听着都觉得有点发虚。她在主位坐下,杨婉清将话筒递给她。
  会议开始,首先是各部门总监汇报工作。市场总监讲近期的市场调研数据,研发总监讲新材料的研发进展,财务总监讲季度预算执行情况……
  萧秋(许山晴身体)竖起耳朵听着,努力捕捉着许山晴让她记的关键词和数据。还好,许山晴平时开会风格简洁,要求汇报直奔主题,否则她真的要晕过去了。
  轮到研发总监汇报时,他提到了新材料在测试中遇到的一个瓶颈,涉及到材料界面的热传导问题。
  “……根据模拟计算,界面处的声子散射效应明显,导致热阻增大,这和我们之前建立的模型存在一定偏差,”研发总监说着,开始在投影上展示公式和图表,“我们考虑是否需要引入新的界面修饰层,来降低能垒,促进声子传输……这里涉及到量子隧穿效应的应用模型调整……”
  来了!萧秋心里咯噔一下,量子隧穿效应!她昨天刚听许山晴说过,今天早上还死记硬背了半天!
  高管们的目光都集中在“许山晴”身上,等待她的指示。这是许山晴一贯的风格,在技术问题上她往往能一针见血。
  萧秋(许山晴身体)手心开始冒汗,她努力回忆着许山晴可能的思路,以及她死记硬背的那点东西。她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发现那些物理概念在脑子里乱成一团,根本组织不成一句通顺的、符合“许山晴”身份的话。
  “那个……”萧秋(许山晴身体)清了清嗓子,试图拖延时间,“这个……量子隧穿效应……嗯……模型的问题……”她磕磕绊绊地说着,脸上维持着尽量严肃的表情,心里却慌得一批。
  底下的高管们面面相觑,都觉得今天的许总有点不一样。平时许总分析起技术问题来条理清晰,言简意赅,今天怎么……有点卡壳?
  研发总监也有些疑惑:“许总,您是指模型的假设条件需要修正吗?还是……”
  “啊……对,假设条件,”萧秋(许山晴身体)赶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是不是……忽略了一些……实际界面的……不规则性?”她想起许山晴好像提过材料界面的微观结构影响,只能往这方面猜。
  研发总监眼睛一亮:“许总您说得对!我们确实在模型中简化了界面的微观粗糙度,这可能是导致偏差的重要原因!我会后立刻安排团队重新考虑这个因素,修正模型!”
  萧秋(许山晴身体)暗暗松了口气,幸好蒙对了!她赶紧摆出许山晴惯有的、微微颔首的样子:“嗯,这个方向可以深入研究,尽快拿出修正方案。”
  接下来的会议,萧秋(许山晴身体)学聪明了,尽量少说话,多听,遇到必须发表意见的地方,就用一些概括性、指导性的话语带过,比如“这个方案可行性需要再论证”、“资源配置要向重点项目倾斜”、“风险评估要做全面”。好在许山晴平时也不是话痨,这样的表现虽然不像平时那样犀利,但也勉强算是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