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这一次,章嫔在儿子儿媳的陪伴下离世,也见到了除夕夜美丽的烟火,她怀着对儿子的无限眷念离开,但走得很安详。漪兰在她床前答应,会好好照顾十三阿哥,直到很多很多年以后,十三阿哥白发苍苍的时候,她再来接他。
  过年的喜庆被丧事冲断,元宵未过,宫里就换上了白幡。康熙追封章嫔为敏妃,安置于景陵琉璃花门宝城之内。
  二月初二,龙抬头。京城竟又下起雪。
  雪花簌簌,片刻未停。胤禛站在窗前静看落雪,忽有人轻轻叩了两下门。
  “进来。”
  来人是苏培盛,苏培盛弓着身子关门进屋,走两步停下来。
  “四爷,刚才宫里传来消息,有人告发诚郡王在府中剃发,皇上龙颜大怒,下旨降了三阿哥的爵位。”
  依照礼制,皇室成员为直系尊亲守丧需严格遵守“百日不剃发”的规定。敏妃虽非皇后,但作为十三阿哥的生母,其丧礼依然需要遵循礼制。胤祉作为皇子,未满百日便剃发,公然违背礼制、挑衅皇权,这是皇帝绝不允许的。
  苏培盛垂着头,看见四爷的鹿皮靴,四爷听后便转身走回了书案前,苏培盛抬眼偷瞧,瞧见四爷表情平静,正铺开一张宣纸,四爷似乎对这消息一点也不意外,就好像刚才站在这里正是为了等这个消息。
  苏培盛不禁心中纳罕。
  胤禛铺开宣纸,随手描了一副画,画的正是窗外雪景。他知道胤祉会被降爵,日前见面他也随口提醒了一句,不过,他没想认真改变这件事。胤祉被降罪为贝勒,对眼下时局并非坏事。
  乡试刚过,各方势力便蠢蠢欲动,诸皇子及背后党羽正是角逐的时候,作为年长皇子,胤祉学问出众,且一样受陛下器重,陛下借此事敲打胤祉,既为惩戒其违背礼制,亦为借此严惩以儆效尤,如此一来,无论是大皇子与明珠一方,还是太子与索额图一方,这些人都能收敛点。
  “还有一事,陈晟今日进城采买,受冯瑛所托,又顺路给府里送东西了。奴才亲自看过,这回是两罐酱菜、两盒酥饼以及一袋腊肠,都送去福晋那里了。”每回冯瑛送东西来,福晋总是很高兴,敏妃薨逝后,府里上下一片萧索,他是想着,福晋看见冯瑛送的这些小食能宽心些。
  “嗯,她会喜欢。”
  “福晋刚才打发小李子过来,问今个龙抬头,四爷去不去陪小阿哥过节?”
  “去。”胤禛当即放下宣纸,“看看今年她想怎么过。”
  正院里,丫鬟太监们正有条不紊打扫庭院。
  一般来说,龙抬头的传统习俗有三:剃龙头、敲龙头、引田龙。
  剃龙头,为大人小孩理发,给小孩理发通常称为“剃喜头”,寓意健康成长,给大人理发为辞旧迎新,能开启新一年的好运。
  敏妃过世不久,此时还在丧期,扶摇没打算喜庆地过这个节,只是龙抬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节日,借这个节日为自己为众人打打气也是挺好的,毕竟活着的人还要活下去嘛。
  往前几年的这个时候,正是男子剃头的好时机,今年为敏妃守丧,不宜剃头,扶摇就给府里每人都发了一把木梳。
  一拿到新梳子,大家纷纷找身边人给自己梳发,寓意新年好运,小李子拿着梳子一扭头找到春兰,春兰握着梳子在他光脑壳上滑了两下,权当走个仪式。
  扶摇在屋里也象征性地给弘晖在脑袋上滑了两下,并一边给儿子解释此节日的由来及风俗。她在里头慢慢地诉说,屋外房梁上忽然“咚咚”响了两声。
  扶摇指着屋顶,“听,这就是敲龙头,把神龙敲醒,好让它保佑咱们这一年风调雨顺,时和岁丰,嗯……意思就是家家都有饭吃!”
  她说着用手指敲了敲妆案,弘晖学着她的模样也敲上去,虽听不懂,但连敲四五下后弘晖就感到开心了,两只圆圆的眼睛笑眯眯地弯起来,像两轮倒扣的弦月。
  弘晖正是无忧无虑的时候,当府中取下红灯笼,人人穿上素服,当扶摇为敏妃的离去叹息,弘晖会伸出他两只小手,戳到扶摇脸颊,给她戳出两个小酒窝。
  看着这样会哄人的儿子,扶摇眼底一片柔软,拿起梳子让弘晖给自己梳头,但三千青丝都盘到头上去了,弘晖够不到她发顶,最后弘晖拿着梳子在她脸上梳起来。
  四阿哥便是这时候进屋的,孩子不知轻重,在扶摇薄薄的脸皮上划拉,没一会扶摇脸上就出现了梳子的齿痕。四阿哥看见,叹气一声,夺走儿子的梳子,在扶摇额头敲了一记。
  “哎哟”扶摇捂额。
  四阿哥白她一眼,“儿子折腾你,你高高兴兴,我轻轻碰一下,你就哎哟。”
  “这哪能一样嘛?”扶摇辩解。
  “那把你手拿下来,我瞧瞧。”
  扶摇拿下捂额头的手,一片雪白,哪有一点挨打的痕迹?
  四阿哥也不与她计较,握着梳子问:“剃龙头敲龙头都有了,是否还有一招引田龙?”
  引田龙,顾名思义,将水龙引进田里,听他这样问,扶摇恍然大悟,“四爷,你又在外面偷听!”
  四爷这回结结实实地敲了上去,“怎么说话,是光明正大地听!”
  第130章 第130章吃早饭前,四……
  吃早饭前,四阿哥叫来小李子吩咐了几句,吃过早饭
  ,四阿哥便抱起儿子出门。
  扶摇一头雾水跟在他身后,感觉他神神秘秘不知要做什么,出门后,一家三口来到院中,只见小李子领着几个太监共同搬来两个水缸,一个水缸有水,一个水缸没水,小李子一声令下,两个太监便提起水桶,从有水的缸里挑水倒进没水的缸里。
  看到这一幕,扶摇额头竖起看不见的黑线,若非这几个太监不敢吭声,估计他们也觉得无语。
  扶摇瞥向四阿哥,正撞上四阿哥投过来的目光。
  四阿哥冲她一扬下巴,扶摇看看兴致勃勃的儿子,不情愿地开口:“他们现在做的就是引田龙,在家中挑水入缸,寓意引财。”对着儿子话语轻柔,心中却讪:四阿哥,你好无聊啊!就为了让儿子看这个,让人平白无故两个缸里挑水!
  四阿哥一点也不觉得此事不妥,摸了摸儿子的脑袋,接着扶摇的话道:“改日带你去看真正的引田龙,引水入田,祈祷五谷丰登。”
  不知是否敏妃的事给了四阿哥启发,近几次休沐日,四阿哥没像以前那样流连公务,都好好地到正远陪着扶摇母子。
  想起昨日四阿哥进宫,扶摇便问:“十三阿哥如何?他们还好吗?”
  他们,自然是指胤祉和漪兰。四阿哥道:“十三是父皇引以为傲的皇子,他从未令我们失望。”言外之意,不用担心胤祉,他接受得很好。
  顿了片刻,又道:“也多亏有你妹妹陪伴。”
  这并非四阿哥抬举,昨日他去看望胤祉,这是胤祉的原话。忆及此,不禁想起前世,十三终究还是如愿以偿。
  扶摇不知四爷此刻思绪飘远,点了点头,十三阿哥无恙,那么漪兰也会无恙,她放下心来,又试探着问:“昨儿连心约我去庙里进香,正好我也想去拜拜……四爷?”
  四阿哥回过神,听见她说的话,片刻犹豫都无,“明天?过几日吧,我陪你。”
  这古代已嫁作人妇的女眷想要见面也不是那么容易,要么各自府中摆宴一聚,要么寻个正经能出府的由头在外碰面,总不能明目张胆约着逛街,扶摇是想和连心见面,说些闺房话,哪里要四阿哥陪?
  她已许久没提这样的要求,以为会应,没料到四爷如此不给面子。
  这不是直截了当告诉她,暂且别见面的意思?
  扶摇不大高兴,但她也毫无办法,撒娇这种事对四阿哥行不通。
  扶摇“哦”了声,“那算了,改日再说吧。”
  察觉到她不乐,四阿哥也没反应,甚至不再追问,扶摇便知道四阿哥确实是不要她与连心见面。
  彼时扶摇还不知道为什么,只当四阿哥一贯如此,重礼教、看人看得紧,直到傍晚,前院的消息传到后院,小李子告诉春溪,春溪又立刻禀报到扶摇耳中,扶摇才知道,原来三阿哥因剃头惹怒康熙,遭贬了。
  如此一来,事情就说得通,四阿哥必然早早就知道这件事,三阿哥获罪被罚,原诚郡王府所有人短时间内肯定不能有任何动作,最重要的是,若不想祸及己身,所有人都得避嫌。
  四爷还是那个四爷,什么都不愿明说。
  三月,顺天府贡院举行会试。
  会试和乡试一样,每三年举办一次,考中者为“贡士”,可参加随后在四月举行的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算是科举的最终章。
  殿试之后确定进士名次,一甲的三人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可直接入翰林院,其余进士或通过朝考选拔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见习,或外放地方,任知县之类的基层官职。
  对许多举子来说,会试不亚于跃龙门,每次会试张榜之后,上榜名单瞬间便会传遍朝野,从前四阿哥涉政少,不大在意谁上榜谁落选,而这一次,他拿着名单,在窗明几净的书房仔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