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第130节
  隔着长长的谈判桌,四目相对间,那些过往尘封的记忆,似乎被打开了。
  那个阳光明媚的中秋午后。
  少女一袭白衣从芍药花后走了出来。一脸的天真稚气,却如同天上的仙子般出尘清丽。
  “你是谁呀?为什么会来这里?”
  “我叫杨卿臣,是书院的学子。你呢?为什么在这里?”
  “我叫千夜,我就住在书院后面的上清宫!”
  并肩坐在山石上,少女脸上的笑意天真烂漫:
  “我是乘着师傅不在,才偷偷溜出来的!”
  周围的一切,似乎在这一刻消散远去。
  记忆里那个站在芍药花下的少女和眼前之人慢慢重合,就仿佛时光回溯,又回到了十二年前的那个中秋午后。
  “千夜。”
  隔着长长的谈判桌,杨卿臣望着千夜,语气涩然:
  “你的心意......变了吗?”
  “从没有。”
  对面的她毫不犹豫的道。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望着他鬓边操劳征战的风霜,她的心仿佛被针刺一般的疼。
  “那你......还愿意做我的妻子吗?”
  杨卿臣伸出右手,带着一丝谨慎和期待的望着对面曾经的恋人。
  他背脊挺直,眼眸深邃如寒潭,依旧如记忆中那般芝兰玉树,却也比当年更深沉更有威仪了。
  千夜望着他笑了,欢喜的像一个孩子。
  可是笑着笑着,她的眼底却浮现出晶莹的泪花。她多么想答应呀!十二年了!这是她从少女时候便有的愿望哪!
  可她,终究不再是当年天真单纯的她。
  沉默了良久,她还是轻轻的摇了摇头:
  “我不愿意。”
  杨卿臣的眼圈瞬间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闭上眼睛,强忍着不让它落下。
  这一生,分明从出生时开始,便经历了那么多程度更甚此刻的苦难,却偏偏这一刻却如此的痛楚。
  他紧紧的抿着嘴唇,修长的双手捂着眼睛,脆弱的仿佛一个稚子。
  “千夜依旧是千夜,但永远不会有十二年前的千夜了。我是西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太后。这世上所有人都会谢幕,唯有权力永不长眠。”
  她起身背对着他,覆手而立,望着帐外流水滔滔的马莲河,任由泪水从脸颊落下。
  一字一顿的道:
  “这至高无上的权利,是我用十二年的青春换来的,我绝不会舍弃它。”
  往事已成空,他们终究还是回不去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两颗相互瞭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两颗星没有交汇的轨迹,而是纵然彼此偶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便无处寻觅。
  秋风萧瑟的马莲河畔。
  杨卿臣一身戎装,骑在高大黑色西域骏马上,望着千夜远去的辇车。
  沉默不语。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这一别,他们此生就如参星和商星一般,一个升起时,另一个落下,此生再难再相见了。
  “千夜,珍重!”
  第87章
  “哎!这结果还真是出人预料啊!可我怎么看到这里, 又有点难过,可又觉得也挺好呢!”
  曹家族学里,三姑娘曹韵语气有些感慨的道。
  “我也是!”
  坐在她前面的曹溪闻言, 也一脸赞同的道:
  “之前, 我觉得神仙妹妹最后能和十七郎在一起, 就是一个最好的结局, 但是看到这里,才发现,居然还能有另外一种选择, 唔,神仙妹妹成为主政西夏的太后,也很好啊!说不定她以后会成为吕后和窦太后那样的人物, 留名青史哪!”
  曹溪之前还担心两人最后不能在一起, 专门给杨蔓娘写信呢,此刻却觉得自己之前的而想法太天真了, 墨瑾公子的安排反倒最合适。
  曹晴闻言也一脸赞同的附和道:
  “我也觉得,别人终究都是靠不住的,你看当年皇帝和长公主关系那么好, 神仙妹妹还是长公主唯一的女儿, 都被皇帝舅舅送去和亲了,谁又知道她在异国他乡的艰难,十二年好不容易到了今时今日的地位,怎么可能再放弃呢, 那也太对不起自己了!”
  年纪最小的小妹妹曹绵还没有被现实毒打过, 比较感性,有些接受不了这么虐的结果,一脸难过的道:
  “可是, 十七郎对她也是真心的啊,他用半生来等待她,都没有成亲!他少年时候吃了那么多苦,被人那么欺负都没有哭过,但是千夜拒绝了他,他哭了,天哪,看的我好心疼啊。”
  大家虽然理解千夜的选择,但是本来心里就有些遗憾的,听了曹绵的感慨,也忍不住纷纷为两人叹息:
  “额,那倒也是,他们都没错,也都还心悦对方,但是太可惜了,时移世易,物是人非,现在的他们已经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十七郎要受先帝托孤,要为大宋鞠躬尽瘁,神仙妹妹也有自己的志向,只能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结局让我想起之前看墨瑾公子的第一本书,陆逸尘说的那句诗,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哎,若是时间永远停留在初见之时,该多好啊!”
  “人总要长大的。我倒是觉得,神仙妹妹虽然没有和十七郎在一起,但她这一生还是很圆满,既得到了十七郎的真心,又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又有哪个女人能做到呢?”
  “不错,神仙妹妹确实很让人羡慕。现实中又有哪个男人会像十七郎这样,用半生来等待一个人?又有哪个男人能有十七郎的心胸,愿意理解神仙妹妹最后的选择?”
  “你们说,既然神仙妹妹拒绝了他,十七郎会娶别人吗?”
  .......
  “当然会!”
  朱骷楼茶馆儿里。
  满脸虬髯的祝老三一脸愤怒,蒲扇般的大手一拍桌子,忿忿的道:
  “必须娶亲!十七郎总得留个后!他可是摄政王,太尉,太子太傅,这么大的家业,怎么能没有人继承!”
  “就是!那千夜竟然为了权力,抛弃情郎,我实在是为十七郎不值!等她十二年干啥!他在大宋又不是娶不上媳妇!之前那大宋太后还说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的,那可是嫡公主呢!”
  显然,相比于女人们的理解和遗憾,男人们则都无法理解神仙妹妹的选择,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女人居然会胆大包天去选择权力,这还了得,这可是他们男人的专利啊!
  所以,这会子都看千夜不顺眼了,也不叫神仙妹妹了。
  一个个义愤填膺的讨伐起来:
  “呔!果然最毒妇人心,这女人狠心起来,当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就是,这千夜果然不是个好女人,不安于室!一点都不知道三从四德!”
  可以说,杨蔓娘的新章节一出,满京哗然,汴京人对神仙妹妹的态度可以说瞬间两极分化。
  女人们则更喜欢更心疼她了,男人们却恰恰相反,虽然不是全部,大几乎一大半男读者都很不爽神仙妹妹的选择,甚至很多男读者都写信要求杨蔓娘让十七郎也尽快娶亲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爱之深,责之切吧。之前有多喜欢神仙妹妹,现在就有多不爽。
  就连《虹桥小报》上,也有一个叫章公非张公的撰稿人,很是阴阳的点评了最新章节。
  大抵意思就是,他原本是很喜欢神仙妹妹的,尤其是和亲之前的那次告别,让他看出了她的深情和身不由己,也让她在他的心目中地位非常的高。可是如今十七郎亲自求亲,她竟然为了权力拒绝了,难道之前的那般告别,都是惺惺作态不成?难道他对十七郎的感情是假的吗?
  这篇评论还引起了许多男人的讨论和认同。杨蔓娘自然也是看了的,不过她却没有时间回应什么。
  如今《杨卿臣的随身师父》也写了好几个月了,已经到了最后的大结局,她必须全力以赴。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这是杨卿臣人生最后一次踏上西夏的土地,也是他和千夜最后一次相见。
  接下来的七年,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大宋,一直在南征北战中度过,率军深入大定府,击败了北方的辽国,金国,南下成都府和泸州,征服了吐蕃诸部和西南夷,后南下泉州,乘船出海,击败了当地驻军,占据了琉球。
  可以说,随着他的足迹,大宋的边境线在不断地扩张,他将大宋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的同时,他本人在军中的个人威望也在无限的拔高,是大宋将士心中当之无愧的军神。
  十年午时正,汴京各大城门全部开启,迎接军队的凯旋。这已经是大宋的惯例,当年他第一次击败金国,才十一岁的小皇帝便亲率百官迎接他归来,时隔近五年,当他从琉球归来,十六岁的年轻皇帝,再次亲率汴京六品以上官员,来陈桥门迎接自己入城。
  陈桥门外,杨卿臣在三千亲兵的护卫下,骑在高大的西域骏马上,横戈立马,望着皇帝身后朝服整齐,神色复杂的同僚们,面无表情。
  这两年他不在京,皇帝身边之人的心思便越发的复杂,朝中多了两名叫于晖和张齐的官员,一直进言说自己功高震主,有不臣之心,要皇帝罢免自己的摄政王和太傅职位,削减自己的兵权,甚至,两年前在他即将战胜辽国的关键时刻,于晖甚至说自己要谋逆篡位,联名百官逼迫皇帝下旨召自己回来。
  当时的杨卿臣距离京城太远,便一直隐忍不发。
  这二人便越发的变本加厉,不断地给皇帝进谗言,试图离间君臣之间的信任,在市井和朝官中大肆抹黑自己,使得虽然他在将士们心中有着崇高的威望,但在汴京百姓和朝官的心中,却和王莽董卓无异。
  杨卿臣没有下马,他一言不发,目光冷厉地投向了人群中的御史中丞于晖和张齐。
  这笔帐是时候算一算了。
  他这无礼的表现,让迎接的众官员都一阵愕然,面面相觑。
  对此,杨卿臣并不在意,他举起马鞭一指官员中的于晖和张齐,身边的亲兵便如狼似虎地冲了上去,将这二人按倒在地,捆绑起来。于晖心中惊恐之急,他被按在地上,口中大喊道:“杨卿臣,你要干什么?皇上在此,你敢无礼吗?”
  张齐则是吓得浑身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杨卿臣向皇帝抱拳道:
  “陛下,于晖和张齐身为御史台朝官,不思勤于朝政,谨慎安民,却渎职枉法,构陷同僚,离间臣与陛下君臣之情,按军规,其罪当斩,我愿以此二人人头,祭先帝在天之灵。”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杨卿臣便一声喝令:
  “就地处斩!”
  两名士兵踩住了于晖和张齐的头和身子,高高举起锋利无比的横刀,对准于晖二人的脖子一刀劈下,只听一声闷叫,二人顿时人头落地,脖腔中大量的鲜血喷出,附近的几名官员来不及躲闪,被鲜血喷了一身,竟吓得当场晕了过去。
  士兵们把人头高高举起,大臣们才反应过来,吓得一片惊呼,一连后退了十几步。
  杨卿臣看也不看,直接翻身下马,单膝跪在皇帝面前,高声道:
  “臣杨卿臣参见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