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第57节
第70章 王府
途中, 齐鸣跟裴杼还商议了许久,讨论的都是待会儿要怎么才能让父王对裴杼另眼相看。
齐鸣的建议是让裴杼直接念诗。裴杼当初在程尚书府那一鸣惊人的大作齐鸣已经拜读过了,他觉得那两首就很好, 足够征服他父王了。
裴杼陷入挣扎,其实那些诗……不是他的, 但裴杼不好直说,只弱弱地反问道:“没有别的法子吗?”
齐鸣道:“这就是现成的法子啊,我父王喜欢梅花, 你可以再作两首咏梅诗!”
裴杼迟疑了一下,华先生诗稿里正好有两首, 他准备提醒齐鸣一句:“其实我不善于作诗, 平常自己作的那些甚至不能入眼,只是刚好有两首可以拿来用,再多便不行了。”
他这么说,齐鸣能懂吗?
齐鸣压根没听进去, 只觉得裴杼在谦虚。裴杼的诗他都已经看过了,文采绝对了得, 是他学一辈子都学不来的。难得交上一个才子朋友,齐鸣哪能不想回去显摆呢?
“两首足够了, 待会儿我提一嘴后你就边念边写,父王就喜欢文采了得之人, 宗亲里谁家孩子读书好,父王便总夸谁。你那两首,绝对足够震慑我父王了。”
若不是他总跟张礼邴不对付、日日在家里咒骂对方, 父皇说不定还会喜欢张礼邴。
裴杼看他坚持,也就只能按着他说的去做了。
只盼着今日不要出差错,一切都按照齐鸣想的那样来。
一脚踏进燕王府, 裴杼也算长了见识,不是因为燕王府有多显赫,而是见识到齐鸣这家伙究竟能有多受宠。
自进府之后,靠上来的小厮丫鬟多不胜数,连带着裴杼这个客人也被热情接待了一番。这般前呼后拥地抵达正厅后,燕王府最大的两位主子已在此等候多时了。
“父王、母妃,我带朋友回来看你们了!”齐鸣欢快地嚷嚷开。
“咋咋呼呼,不成体统。”燕王骂了一下儿子,复又瞥了一眼裴杼,没对裴杼有任何表示,只吩咐丫鬟催促后厨上菜。
倒是燕王妃极为客套地请裴杼净手,并让丫鬟端来茶水,请他先坐。王府用膳时辰偏早,今儿要备饭时,家里这小祖宗偏说要去外头接个朋友回来用饭,撂下这么一句话便头也不回地跑出去了,惹得王爷动了好大的怒。
燕王妃觉得,这火并非针对裴杼,只是对小儿子如此看重一个外人而吃醋罢了,他们家这位王爷一贯是如此小性。
燕王妃却是个大度的,她一看裴杼便觉得可亲,不管跟他说什么都是一副笑模样,这般开朗乖巧,看得人心里软乎乎的。燕王妃还频频跟丈夫示意,让他别总是爱搭不理。
等饭菜上来之后,燕王妃又怕冷落了裴杼,一个劲地劝菜。因想着长子未至,还特意解释了一句:“齐鸣他兄长这些天外出公干去了,待他回来再介绍你们认识。”
齐鸣扒着饭,含糊道:“兄长这回怕是见不成了,裴杼三日后便要返程回幽州。”
“这么快?”
燕王哼了一声:“快什么快,他是刚好碰上了张丞相一家闹事,否则太守之位早定了。”
上回那个幽州太守带栖族长老进京时,可没有停留这么久。燕王意味不明地看了一眼裴杼:“若是能回去,自然越早越好,切莫在京中耽误太久,免得又生事端。”
裴杼受教。
燕王见他还算听话,倒是不好再阴阳怪气了。
也怨他今儿说漏了嘴,被小儿子知道张丞相会对裴杼出手。他这个儿子也是个糊涂蛋,得知裴杼处境艰难后,想都不想就跑出去接人了。
燕王虽然不怕跟张丞相对上,但是为了儿子跟张丞相一家刚上,那是他心甘情愿;可若是为了一个外人,他心里便不平了。而裴杼顺水推舟来燕王府小住,无非是利用他这个傻儿子心软罢了。也正因为如此,方才他没给裴杼什么好脸色。
裴杼这家伙,哄得了他儿子,却哄不了他。若是他不满意,裴杼即便来了燕王府也住不下去!
可除了燕王,剩下三人完全不在意他脸色如何,一顿饭吃得高高兴兴。尤其是裴杼,自打得罪了丞相府之后,他每日提心吊胆的,今儿来了燕王府,才觉得脑袋重新回到了自己脖子上。
想来张丞相也不敢将手伸到皇室宗亲家中吧。只要能顺利留下,自己便能平安混到回程了。
晚膳用过之后,燕王借口有事要问,将齐鸣跟裴杼都带去了书房。齐鸣也意识到父王对裴杼心有不满,一心想要给自己的好朋友正名!
“父王,裴杼虽然跟我一见如故,但他跟我从前交的那些朋友都不同,裴杼可是程尚书等人都交口称赞的大才子呢!”
裴杼惴惴不安地等着燕王的反应。
齐鸣却十分积极,说完赶紧拿出纸笔,又看向裴杼:“你之前作的诗呢,快写给父王看看!”
已经说到自己“长处”了,裴杼当然得表态,于是不顾自己手还受着伤,准备忍痛表现一番,好让燕王刮目相看。
结果刚拿到笔,就被燕王给叫停了:“旧诗重提有什么意思,听闻你今日在朝中舌战群儒,好生风光。可有所得?不如作诗一首好让本王开开眼界?”
裴杼:“……”
华老先生给他准备了那么多的应试题,万万没想到会碰到这样抽象的燕王。若是别的,他还能应付两句,但是这么抽象的,裴杼属实束手无策了。
他放下了笔,怂了:“晚辈前些日子伤了手,怕是不能动笔了。”
燕王好整以暇地看着他:“你念也行。”
齐鸣兴冲冲地看着他的好友:“快念啊。”
他是真的相信裴杼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
念什么?麻木的裴杼在父子二人的目光中渐渐败下阵来,转头心虚地看着齐鸣。
能明白吗,他方才真的没在谦虚。
齐鸣:“……?”
他不太想明白,好不容易才交了一个文采好的朋友啊,就这样没了。
燕王冷笑一声,就知道会是这个结局,并非是对裴杼不信任,而是他坚信,倘若真有一个才学过人的大才子,绝对不会跟他这个傻蛋一样的儿子做朋友。
从期待到不可思议,再到认清现实,前后不过眨眼的功夫,想通之后的齐鸣立马改口,讪笑着道:“其实作诗什么的都无所谓,咱们又不是那等耕读人家,更不靠作诗写文章谋生,何必揪着这些劳什子诗词不放呢?裴杼最厉害的显然不是读书,而是治理地方,父王难道不知裴杼的功绩吗?”
齐鸣还能有什么法子呢,自己交的朋友当然得宠着,未免父王真的厌恶了裴杼,他必须全力为裴杼说话:“父王,您就问问吧,别问都不问就将人给拒了。”
裴杼也眼巴巴地看着燕王。
快问问他是如何治理永宁县的吧!让他有个表现的机会吧!求求了!
两个人都盯着自己,目光殷切,像是两条可怜的小狗。燕王终究还是没有为难他们任何一个,顺势下坡,同裴杼提起了永宁县。
好在裴杼在这方面是有真材实料的,不管燕王问什么都能答得头头是道。
燕王这才缓和了态度,这家伙虽然没多少文采,但却是个务实的,能将岌岌可危的永宁县扶持到如今这等地步,也算是本领过人了。燕王喜欢文采好的,同样也喜欢能力过人的,这个裴杼,勉强算是过关了。
尽管之前齐鸣大放厥词,说自己请回来的人家里必不敢质疑,但是直到燕王默许之后,裴杼才算是被彻底接纳了。
二人对视一笑,那浑身冒傻气的模样看得燕王已经绝望了。他就知道,能跟自己儿子交朋友的人,能是什么聪明的?
这一夜,张丞相彻夜未眠。
得知裴杼跟燕王府彻底搅和在一块儿,张丞相恨得牙痒痒,燕王府他早晚会出手,至于裴杼,则更加不会放过。
不止是张丞相,知道裴杼顺利成为幽州太守后,杜良川一整夜都在辗转反侧,恨得不能入眠。
他不能接受自己筹谋了这么久还输给裴杼!更不能接受在裴杼彻底得罪丞相府后,还能斩获幽州太守之位!若是随随便便就能当上幽州太守,那他的努力算什么?他对张家的投诚、示好、阿谀奉承算什么?
杜良川不愿意面对这个现实。
翌日一早,准备前往吏部的裴杼身边多了两个侍卫。
燕王虽然态度一般,但却还是顾着裴杼的安危,早起就给他准备好了两个侍卫。
裴杼舔着脸求他再帮一个忙:“能够劳烦王爷帮我给大理寺卿带个信,让他稍安勿躁,暂时不必管我这边。”
燕王一言难尽地看着裴杼,这家伙脸皮倒是挺厚,怪不得跟他儿子玩得好。
没拒绝就是答应,裴杼万分感激道:“多谢王爷,王爷您真是个好人!”
说完便开开心心领着两个侍卫去吏部商议属官一事了。
留下来的燕王表情复杂,他并不是很想做这个好人。而且裴杼这个小子也太自来熟了吧,自来熟到他都觉得有些可怕了。
待溜达到妻子身边时,又见她在忙着收拾行李,说是给裴杼准备的,这孩子两日后就要离开了,得提前准备。
燕王觉得不可思议:“你刚认识那小子不过一天,何必这样费心?”
燕王妃白了他一眼:“认识一天也是咱们的晚辈,这孩子同鸣儿交好,又生得乖巧听话,我说什么他听什么,多贴心啊。”
她这辈子没见过这样听长辈话的孩子。有些孩子只是表面听话,可是裴杼不一样,他是真的听话。
不好……燕王有种莫名的直觉,这个裴杼若是继续待在燕王府,整个燕王府的人都会被他拿下。
幸好他只住三日。
已在吏部的裴杼正积极地为自己人争取。其实他最想推王师爷几个上位,可惜来之前王师爷已经交代过,他们四个不爱做官,让裴杼千万别提他们的名字。
裴杼不好违背他们都意愿,但是其他人该安排的自然得安排上。他尽最大的能力,是否采纳便不得而知了。
吏部拟好之后便呈给齐霆过目,出人意料的是,杜良川竟然有了新的调令,具体调去哪儿并无消息透露。裴杼只知道别驾换了个人,也是个新人,还是前两年从地方上调来京城的小官儿,年仅三十,名叫贺朝俞。
裴杼心中有了计较,这位贺朝俞大概就是齐霆放在他身边的眼线,他们二人彼此牵制,也彼此监视,如此一来齐霆才能牢牢掌握住幽州,这都是齐霆惯用的平衡之道。
虽然不知道这位贺朝俞贺大人是个什么性子,但是再坏也坏不过杜良川了。
对于这个结果裴杼还是能接受的。幸运的是他这边的人也都升官了,不知道消息传回去后,他们会作何反应,裴杼还真有些期待呢。
三日一晃即过,裴杼这些日子在王府住得极好。齐鸣跟他是一路人,都有点不靠谱。燕王妃和蔼可亲,关心小辈,尤其喜欢听裴杼说边境的见闻,还有他如何智斗幽州官府这些事儿。
燕王一边觉得裴杼太过招摇,一边忍不住在旁边点评。一会儿说这些州衙官员太蠢,一会儿说裴杼手段太粗糙,左右都看不上。
但没人搭理他,燕王妃跟齐鸣都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候齐鸣的妻子也会过来听一听。
没两日,裴杼便得离开了。为了不让师兄牵扯其中,裴杼再三叮嘱不许他来送行,即便这样,徐尧叟还是趁天黑偷偷赶来燕王府,给裴杼塞了好大几个包裹。
裴杼推说不用,徐尧叟还生气:“你不要,先生还要呢,又不是给你准备的!”
他搬出华老先生,裴杼只好收下。
没多久,徐尧叟又别扭地叮嘱:“里面放着风干的肉条,你路上记得吃,别饿着自己,免得先生埋怨我把你养瘦了。另有些饮子,这个不禁放,你快点喝完才行。还有那些伤药我都给你备好了,路上记得换药,去了驿站也得忌口。”
裴杼心中暖暖的:“谢谢师兄。”
徐尧叟忽然又恼怒道:“我又不是为了你,我是为了哄先生别生我的气!”
师弟的手毕竟伤成那样,他作为师兄,自然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临行前为他打点好也是应该的。
第二日一早,裴杼便准备启程出发了。
同行的除了贺朝俞,还有燕王府跟师兄给他雇的镖师,另有齐霆象征性地派了二十侍卫护送。
裴杼跟燕王一家道别,最后同齐鸣挥了挥手:“我回去之后会常给你写信的。”
齐鸣不在意地点点头,催促裴杼快走。
裴杼费解地看了他一眼,觉得怪怪的,但因为忙着赶路,还是启程出发了。
燕王、燕王妃都在目送裴杼离开,站着街角的徐尧叟甚至又掉了几颗眼泪珠子,只有齐鸣仿佛闲不住一样,眼睛轱辘轱辘地转着。
途中, 齐鸣跟裴杼还商议了许久,讨论的都是待会儿要怎么才能让父王对裴杼另眼相看。
齐鸣的建议是让裴杼直接念诗。裴杼当初在程尚书府那一鸣惊人的大作齐鸣已经拜读过了,他觉得那两首就很好, 足够征服他父王了。
裴杼陷入挣扎,其实那些诗……不是他的, 但裴杼不好直说,只弱弱地反问道:“没有别的法子吗?”
齐鸣道:“这就是现成的法子啊,我父王喜欢梅花, 你可以再作两首咏梅诗!”
裴杼迟疑了一下,华先生诗稿里正好有两首, 他准备提醒齐鸣一句:“其实我不善于作诗, 平常自己作的那些甚至不能入眼,只是刚好有两首可以拿来用,再多便不行了。”
他这么说,齐鸣能懂吗?
齐鸣压根没听进去, 只觉得裴杼在谦虚。裴杼的诗他都已经看过了,文采绝对了得, 是他学一辈子都学不来的。难得交上一个才子朋友,齐鸣哪能不想回去显摆呢?
“两首足够了, 待会儿我提一嘴后你就边念边写,父王就喜欢文采了得之人, 宗亲里谁家孩子读书好,父王便总夸谁。你那两首,绝对足够震慑我父王了。”
若不是他总跟张礼邴不对付、日日在家里咒骂对方, 父皇说不定还会喜欢张礼邴。
裴杼看他坚持,也就只能按着他说的去做了。
只盼着今日不要出差错,一切都按照齐鸣想的那样来。
一脚踏进燕王府, 裴杼也算长了见识,不是因为燕王府有多显赫,而是见识到齐鸣这家伙究竟能有多受宠。
自进府之后,靠上来的小厮丫鬟多不胜数,连带着裴杼这个客人也被热情接待了一番。这般前呼后拥地抵达正厅后,燕王府最大的两位主子已在此等候多时了。
“父王、母妃,我带朋友回来看你们了!”齐鸣欢快地嚷嚷开。
“咋咋呼呼,不成体统。”燕王骂了一下儿子,复又瞥了一眼裴杼,没对裴杼有任何表示,只吩咐丫鬟催促后厨上菜。
倒是燕王妃极为客套地请裴杼净手,并让丫鬟端来茶水,请他先坐。王府用膳时辰偏早,今儿要备饭时,家里这小祖宗偏说要去外头接个朋友回来用饭,撂下这么一句话便头也不回地跑出去了,惹得王爷动了好大的怒。
燕王妃觉得,这火并非针对裴杼,只是对小儿子如此看重一个外人而吃醋罢了,他们家这位王爷一贯是如此小性。
燕王妃却是个大度的,她一看裴杼便觉得可亲,不管跟他说什么都是一副笑模样,这般开朗乖巧,看得人心里软乎乎的。燕王妃还频频跟丈夫示意,让他别总是爱搭不理。
等饭菜上来之后,燕王妃又怕冷落了裴杼,一个劲地劝菜。因想着长子未至,还特意解释了一句:“齐鸣他兄长这些天外出公干去了,待他回来再介绍你们认识。”
齐鸣扒着饭,含糊道:“兄长这回怕是见不成了,裴杼三日后便要返程回幽州。”
“这么快?”
燕王哼了一声:“快什么快,他是刚好碰上了张丞相一家闹事,否则太守之位早定了。”
上回那个幽州太守带栖族长老进京时,可没有停留这么久。燕王意味不明地看了一眼裴杼:“若是能回去,自然越早越好,切莫在京中耽误太久,免得又生事端。”
裴杼受教。
燕王见他还算听话,倒是不好再阴阳怪气了。
也怨他今儿说漏了嘴,被小儿子知道张丞相会对裴杼出手。他这个儿子也是个糊涂蛋,得知裴杼处境艰难后,想都不想就跑出去接人了。
燕王虽然不怕跟张丞相对上,但是为了儿子跟张丞相一家刚上,那是他心甘情愿;可若是为了一个外人,他心里便不平了。而裴杼顺水推舟来燕王府小住,无非是利用他这个傻儿子心软罢了。也正因为如此,方才他没给裴杼什么好脸色。
裴杼这家伙,哄得了他儿子,却哄不了他。若是他不满意,裴杼即便来了燕王府也住不下去!
可除了燕王,剩下三人完全不在意他脸色如何,一顿饭吃得高高兴兴。尤其是裴杼,自打得罪了丞相府之后,他每日提心吊胆的,今儿来了燕王府,才觉得脑袋重新回到了自己脖子上。
想来张丞相也不敢将手伸到皇室宗亲家中吧。只要能顺利留下,自己便能平安混到回程了。
晚膳用过之后,燕王借口有事要问,将齐鸣跟裴杼都带去了书房。齐鸣也意识到父王对裴杼心有不满,一心想要给自己的好朋友正名!
“父王,裴杼虽然跟我一见如故,但他跟我从前交的那些朋友都不同,裴杼可是程尚书等人都交口称赞的大才子呢!”
裴杼惴惴不安地等着燕王的反应。
齐鸣却十分积极,说完赶紧拿出纸笔,又看向裴杼:“你之前作的诗呢,快写给父王看看!”
已经说到自己“长处”了,裴杼当然得表态,于是不顾自己手还受着伤,准备忍痛表现一番,好让燕王刮目相看。
结果刚拿到笔,就被燕王给叫停了:“旧诗重提有什么意思,听闻你今日在朝中舌战群儒,好生风光。可有所得?不如作诗一首好让本王开开眼界?”
裴杼:“……”
华老先生给他准备了那么多的应试题,万万没想到会碰到这样抽象的燕王。若是别的,他还能应付两句,但是这么抽象的,裴杼属实束手无策了。
他放下了笔,怂了:“晚辈前些日子伤了手,怕是不能动笔了。”
燕王好整以暇地看着他:“你念也行。”
齐鸣兴冲冲地看着他的好友:“快念啊。”
他是真的相信裴杼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
念什么?麻木的裴杼在父子二人的目光中渐渐败下阵来,转头心虚地看着齐鸣。
能明白吗,他方才真的没在谦虚。
齐鸣:“……?”
他不太想明白,好不容易才交了一个文采好的朋友啊,就这样没了。
燕王冷笑一声,就知道会是这个结局,并非是对裴杼不信任,而是他坚信,倘若真有一个才学过人的大才子,绝对不会跟他这个傻蛋一样的儿子做朋友。
从期待到不可思议,再到认清现实,前后不过眨眼的功夫,想通之后的齐鸣立马改口,讪笑着道:“其实作诗什么的都无所谓,咱们又不是那等耕读人家,更不靠作诗写文章谋生,何必揪着这些劳什子诗词不放呢?裴杼最厉害的显然不是读书,而是治理地方,父王难道不知裴杼的功绩吗?”
齐鸣还能有什么法子呢,自己交的朋友当然得宠着,未免父王真的厌恶了裴杼,他必须全力为裴杼说话:“父王,您就问问吧,别问都不问就将人给拒了。”
裴杼也眼巴巴地看着燕王。
快问问他是如何治理永宁县的吧!让他有个表现的机会吧!求求了!
两个人都盯着自己,目光殷切,像是两条可怜的小狗。燕王终究还是没有为难他们任何一个,顺势下坡,同裴杼提起了永宁县。
好在裴杼在这方面是有真材实料的,不管燕王问什么都能答得头头是道。
燕王这才缓和了态度,这家伙虽然没多少文采,但却是个务实的,能将岌岌可危的永宁县扶持到如今这等地步,也算是本领过人了。燕王喜欢文采好的,同样也喜欢能力过人的,这个裴杼,勉强算是过关了。
尽管之前齐鸣大放厥词,说自己请回来的人家里必不敢质疑,但是直到燕王默许之后,裴杼才算是被彻底接纳了。
二人对视一笑,那浑身冒傻气的模样看得燕王已经绝望了。他就知道,能跟自己儿子交朋友的人,能是什么聪明的?
这一夜,张丞相彻夜未眠。
得知裴杼跟燕王府彻底搅和在一块儿,张丞相恨得牙痒痒,燕王府他早晚会出手,至于裴杼,则更加不会放过。
不止是张丞相,知道裴杼顺利成为幽州太守后,杜良川一整夜都在辗转反侧,恨得不能入眠。
他不能接受自己筹谋了这么久还输给裴杼!更不能接受在裴杼彻底得罪丞相府后,还能斩获幽州太守之位!若是随随便便就能当上幽州太守,那他的努力算什么?他对张家的投诚、示好、阿谀奉承算什么?
杜良川不愿意面对这个现实。
翌日一早,准备前往吏部的裴杼身边多了两个侍卫。
燕王虽然态度一般,但却还是顾着裴杼的安危,早起就给他准备好了两个侍卫。
裴杼舔着脸求他再帮一个忙:“能够劳烦王爷帮我给大理寺卿带个信,让他稍安勿躁,暂时不必管我这边。”
燕王一言难尽地看着裴杼,这家伙脸皮倒是挺厚,怪不得跟他儿子玩得好。
没拒绝就是答应,裴杼万分感激道:“多谢王爷,王爷您真是个好人!”
说完便开开心心领着两个侍卫去吏部商议属官一事了。
留下来的燕王表情复杂,他并不是很想做这个好人。而且裴杼这个小子也太自来熟了吧,自来熟到他都觉得有些可怕了。
待溜达到妻子身边时,又见她在忙着收拾行李,说是给裴杼准备的,这孩子两日后就要离开了,得提前准备。
燕王觉得不可思议:“你刚认识那小子不过一天,何必这样费心?”
燕王妃白了他一眼:“认识一天也是咱们的晚辈,这孩子同鸣儿交好,又生得乖巧听话,我说什么他听什么,多贴心啊。”
她这辈子没见过这样听长辈话的孩子。有些孩子只是表面听话,可是裴杼不一样,他是真的听话。
不好……燕王有种莫名的直觉,这个裴杼若是继续待在燕王府,整个燕王府的人都会被他拿下。
幸好他只住三日。
已在吏部的裴杼正积极地为自己人争取。其实他最想推王师爷几个上位,可惜来之前王师爷已经交代过,他们四个不爱做官,让裴杼千万别提他们的名字。
裴杼不好违背他们都意愿,但是其他人该安排的自然得安排上。他尽最大的能力,是否采纳便不得而知了。
吏部拟好之后便呈给齐霆过目,出人意料的是,杜良川竟然有了新的调令,具体调去哪儿并无消息透露。裴杼只知道别驾换了个人,也是个新人,还是前两年从地方上调来京城的小官儿,年仅三十,名叫贺朝俞。
裴杼心中有了计较,这位贺朝俞大概就是齐霆放在他身边的眼线,他们二人彼此牵制,也彼此监视,如此一来齐霆才能牢牢掌握住幽州,这都是齐霆惯用的平衡之道。
虽然不知道这位贺朝俞贺大人是个什么性子,但是再坏也坏不过杜良川了。
对于这个结果裴杼还是能接受的。幸运的是他这边的人也都升官了,不知道消息传回去后,他们会作何反应,裴杼还真有些期待呢。
三日一晃即过,裴杼这些日子在王府住得极好。齐鸣跟他是一路人,都有点不靠谱。燕王妃和蔼可亲,关心小辈,尤其喜欢听裴杼说边境的见闻,还有他如何智斗幽州官府这些事儿。
燕王一边觉得裴杼太过招摇,一边忍不住在旁边点评。一会儿说这些州衙官员太蠢,一会儿说裴杼手段太粗糙,左右都看不上。
但没人搭理他,燕王妃跟齐鸣都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候齐鸣的妻子也会过来听一听。
没两日,裴杼便得离开了。为了不让师兄牵扯其中,裴杼再三叮嘱不许他来送行,即便这样,徐尧叟还是趁天黑偷偷赶来燕王府,给裴杼塞了好大几个包裹。
裴杼推说不用,徐尧叟还生气:“你不要,先生还要呢,又不是给你准备的!”
他搬出华老先生,裴杼只好收下。
没多久,徐尧叟又别扭地叮嘱:“里面放着风干的肉条,你路上记得吃,别饿着自己,免得先生埋怨我把你养瘦了。另有些饮子,这个不禁放,你快点喝完才行。还有那些伤药我都给你备好了,路上记得换药,去了驿站也得忌口。”
裴杼心中暖暖的:“谢谢师兄。”
徐尧叟忽然又恼怒道:“我又不是为了你,我是为了哄先生别生我的气!”
师弟的手毕竟伤成那样,他作为师兄,自然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临行前为他打点好也是应该的。
第二日一早,裴杼便准备启程出发了。
同行的除了贺朝俞,还有燕王府跟师兄给他雇的镖师,另有齐霆象征性地派了二十侍卫护送。
裴杼跟燕王一家道别,最后同齐鸣挥了挥手:“我回去之后会常给你写信的。”
齐鸣不在意地点点头,催促裴杼快走。
裴杼费解地看了他一眼,觉得怪怪的,但因为忙着赶路,还是启程出发了。
燕王、燕王妃都在目送裴杼离开,站着街角的徐尧叟甚至又掉了几颗眼泪珠子,只有齐鸣仿佛闲不住一样,眼睛轱辘轱辘地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