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能不能先热热,再用棉衣包着拿过来?”她问。
男人嗐了一声,举起手里的盒饭道:“记者同志,不是我们工作不到位,而是这些饭拿过去了,他们也没有时间吃。到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得凉,都得凑合吃。就连保温箱也没用。记者同志,一到雪天,我们的工作环境就恶劣一些,这都是没办法的。不过,我们也有过冬补助,也有加班补助,算起来也还行。”
一番话说得魏萱没什么脾气了,只是心里仍沉沉地不舒服。她伸出手,主动接过两个袋子。“我顺路带过去吧,正好给你节约点时间。”
“好,那就辛苦您了。”办公室的人想起来了,最近有位记者一直在跟踪采访飞机维修工程师们的事,所以便乐呵呵地应承下来。
机坪上不可能有休息室,魏萱也不愿意把盒饭放在雪地里。哪怕是有屋檐的地方,那也是冰凉的。她从工作服堆里找到了一件备用棉衣,默默把盒饭包起来,然后又重新抱在怀里。
哪怕能留住一点热度也好。这会,其实脑子里装的并不是傅予深,而是眼前每一个为了工作不计得失的人。
她是今天才知道,原来每一架平安起落的飞机背后,都有一群人在默默保障。
大约是凌晨五点,晨光熹微的时候,一群人披着朝霞的光,从远处走过来。这会大伙都身心俱疲,显然也没了开玩笑的力气。可看见魏萱手里这样抱着盒饭的时候,眼底都有些不忍。
“魏记者……”韩大宇先张了口,却不知道该说什么。眼前的魏萱鼻尖微红,眼尾发湿,栗色卷发上染着雪花,脸上的笑意却明媚大方。
“快吃饭吧。”她的眼眸很亮,里面带着惦念的意味。这种惦念无关男女,更多的是尊重和惺惺相惜的意味。
“行。”韩大宇答应下来。周遭的几个人看不下去,忍不住拉着韩大宇说话。“宇哥,你去找乔经理呗,人家一个小姑娘,让人家跟咱们熬什么啊?”
“就是啊。吃凉饭都习惯了,她在这一站,跟我妹妹似的,我心里可不是滋味了。”
人跟人都是相互的,魏萱没把自己当成例行公事的记者,他们自然也都看在眼里。
“一块去找乔经理吧。”几个人仓促吃了两口饭,韩大宇开口道。“正好我们去汇报工作。”
其实饭还是凉的。可大约是因为加了些关心的味道,所以大伙都吃得比平时香。
只是,傅予深并不在。魏萱自然不会开口问,只是在韩大宇和李辰说起来的时候,忍不住竖起耳朵听了。
“深哥呢?”
“在做最终的签字检查,不用给他留饭,反正每次他都没空吃。”李辰道。
“不吃也得留啊。要不是为了让咱们轻松点,深哥至于这么辛苦么。”韩大宇拿着手册狠狠地照着李辰的脑袋砸了一下。李辰顿时不吭声了。
两个人的对话草草结束,魏萱心里却咯噔一声。这样的雪天,他竟然是连冷饭都吃不上的。其实话说回来,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完全可以坐镇指挥或者做技术研究,根本不需要进场的,偏偏傅予深与众不同,不仅喜欢飞机,而且把这份喜欢做到了极致。
她对他的佩服又多了一层。
差不多要走了,魏萱没再多想,迅速收拾了一个干净的袋子,把最后一盒饭装好,又用棉衣裹了好几层,这才稍稍松口气。
“他们一会还得给几架回港的飞机做预除冰。这样一来,可能就得忙到下午了。哎,可惜明天还可能有降雪,后天天气才好起来。魏记者,你今天已经很辛苦了。要是坚持不住,就先回去吧,反正素材也收集得差不多了吧。”回到机库,乔森看着手都冻僵了的魏萱,颇有些不是滋味。
魏萱现在和他们多少带了点战友情谊,摇摇头道:“不用,我还可以。”
话音落下,还没听见乔森的回答,魏萱又听见了那道清冽冷淡的声音。
“她现在就得走。”
第21章
扭过头来,魏萱看见的是染着雪色的傅予深。他正低着头拆卸腰间的对讲,弧线锋锐的轮廓英俊立体,一袭工作服大衣被穿出了韩剧的味道。
“凭什么?”魏萱鼓足勇气反问。在自己的工作面前,她从来就没选择过退缩。
“涉密会议。”他挑起浓眉,眸光没有任何起伏。
“那我暂时离开机库,会后再回来可以吗?”她试探性地问他。
傅予深的眼眸轻轻掠过她靴子上的积雪,蹙眉,微愠。
乔森显然是很看重傅予深,见他不高兴,赶紧出来打圆场:“魏记者,你就先走吧。傅工程师本身就不太喜欢有人采访,这两天已经是破例了。”
乔森经理都说话了,魏萱也不好再坚持,只能不情愿地点点头。“好,我知道了。”
“我找人送你。”乔森正要招手,却被魏萱拦住。“不用了,都挺忙的,乔经理,我记得路,来了很多次了。”
乔森看了看那边刚进机库的众人,一个个才刚暖过来一点,于是便点了点头,不再坚持。
魏萱再次道了谢。正要转头离开,没想到却被傅予深伸手拦住。
“进场证。”他幽幽开口。
魏萱抬眼,因寒冷而有些湿润的鹿眸撞上他的视线。她这才发觉,原来他的睫毛已经染着些许的白色,与那乌黑的眼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他颇有一种从时尚大片里走出来的摩登感。
她愣住了。他却淡然重复。“进场证,魏记者。”
要了进场证,就意味着以后都不许她进场了。魏萱心里难过又委屈,更充满了不明白。怎么,这是在报复自己?报复自己没回他的微信,还是报复自己不愿意与他坐一辆车?她不能接受这件事,没了进场证,跟没有了这篇报道有什么区别?
可能也是冷极了,一晚上起起伏伏的情绪忽然在这会有些绷不住。魏萱咬着嘴唇,眼泪几乎要啪嗒落下来。可这会进机库的人不少,总有一个两个会看过来,于是她生生忍了,攥紧拳头问道:“凭什么不许我再进场?我做错什么了?”
傅予深反而被问住了,沉默了须臾,才垂眸开口道:“你误会了。”
?魏萱不明白。
他却没再继续解释,而是随手接过她的进场证,轻声道:“下次进场定在后天。我会提前叫人把证给你送过去。”
魏萱傻眼了。她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他只是……怕自己今天再折回来,所以要扣下自己的进场证?
涌进机库的人越来越多了。魏萱再抬眸时看见的,已经是傅予深忙碌的背影了。她试图在他的手上找寻自己刚刚递过去的进场证,可惜却徒劳无功。
大约是被他放进了大衣的兜里。她暗暗想着,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然后,她正要转头离开机库,没想到却被身后的一群男人叫住了。
“魏记者,咖啡。”李辰最先过来,手里递过来一个塑料瓶的雀巢。魏萱一怔,李辰的下巴点了点飞机道:“从上面顺的。”
魏萱闻言一笑,知道他是在胡扯。明航一向很人性化,飞机上给旅客预备的餐食如果有剩余,都是允许空乘和机务们享用的。所以这杯咖啡并不违规。
她知道这是
他的好意,便大方接了过来。没想到,像李辰这样的人不止一个。韩大宇举着大衣,说要她再穿一件。还有两个则递过一副全新的手套。
乔森在旁边见了,忍不住笑了笑。“魏记者你都拿着吧。他们没有别的意思。”
魏萱和他们相处不是一天两天了,当然明白大伙的心理。其实也不是男女那点事,就是人家知道你对他们好,他们也愿意投桃报李。人和人不就这样,都是相互的。只是大约因为他们都是修飞机的大直男,所以比外头的人更讲义气些。
韩大宇挠着头。他怎么总挠头?魏萱忍不住笑了。
“能跟咱们一起吃苦,你挺厉害的。魏记者,之前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还真是小瞧你了。”韩大宇说道。
魏萱抱着大伙给的东西出了门,脸色微微涨红。
这会,已经是凌晨五点了。往远处看,已经是银装素裹的世界了。魏萱走出大门,跺一跺脚上的落雪,忍不住想起自己最喜欢的韩剧里的情节。
初雪的时节,是告白的时节。只可惜,她无人可告白,也无人会向她告白。但不要紧,她至少收获了来自朋友们的温暖。
更要紧的是,昨晚的夜没有白熬。魏萱想好了一个很新也很好的报道视角。她有信心,这篇报道会比之前的任何一篇都要精彩。她要通过这篇报道让世界上的人都知道,雪夜不仅属于浪漫,也属于机务,更属于明航。
魏萱的心情好极了。走到机场路,她站到了早餐车旁,买了一杯又甜又热的豆浆。“怎么不用保温箱了?”她看着早餐车上新安的加热装置笑着问卖早餐的姐姐。这两天也算混个脸熟了。
“保温箱不大顶用,最多就能撑三四小时。”姐姐笑着说。
男人嗐了一声,举起手里的盒饭道:“记者同志,不是我们工作不到位,而是这些饭拿过去了,他们也没有时间吃。到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得凉,都得凑合吃。就连保温箱也没用。记者同志,一到雪天,我们的工作环境就恶劣一些,这都是没办法的。不过,我们也有过冬补助,也有加班补助,算起来也还行。”
一番话说得魏萱没什么脾气了,只是心里仍沉沉地不舒服。她伸出手,主动接过两个袋子。“我顺路带过去吧,正好给你节约点时间。”
“好,那就辛苦您了。”办公室的人想起来了,最近有位记者一直在跟踪采访飞机维修工程师们的事,所以便乐呵呵地应承下来。
机坪上不可能有休息室,魏萱也不愿意把盒饭放在雪地里。哪怕是有屋檐的地方,那也是冰凉的。她从工作服堆里找到了一件备用棉衣,默默把盒饭包起来,然后又重新抱在怀里。
哪怕能留住一点热度也好。这会,其实脑子里装的并不是傅予深,而是眼前每一个为了工作不计得失的人。
她是今天才知道,原来每一架平安起落的飞机背后,都有一群人在默默保障。
大约是凌晨五点,晨光熹微的时候,一群人披着朝霞的光,从远处走过来。这会大伙都身心俱疲,显然也没了开玩笑的力气。可看见魏萱手里这样抱着盒饭的时候,眼底都有些不忍。
“魏记者……”韩大宇先张了口,却不知道该说什么。眼前的魏萱鼻尖微红,眼尾发湿,栗色卷发上染着雪花,脸上的笑意却明媚大方。
“快吃饭吧。”她的眼眸很亮,里面带着惦念的意味。这种惦念无关男女,更多的是尊重和惺惺相惜的意味。
“行。”韩大宇答应下来。周遭的几个人看不下去,忍不住拉着韩大宇说话。“宇哥,你去找乔经理呗,人家一个小姑娘,让人家跟咱们熬什么啊?”
“就是啊。吃凉饭都习惯了,她在这一站,跟我妹妹似的,我心里可不是滋味了。”
人跟人都是相互的,魏萱没把自己当成例行公事的记者,他们自然也都看在眼里。
“一块去找乔经理吧。”几个人仓促吃了两口饭,韩大宇开口道。“正好我们去汇报工作。”
其实饭还是凉的。可大约是因为加了些关心的味道,所以大伙都吃得比平时香。
只是,傅予深并不在。魏萱自然不会开口问,只是在韩大宇和李辰说起来的时候,忍不住竖起耳朵听了。
“深哥呢?”
“在做最终的签字检查,不用给他留饭,反正每次他都没空吃。”李辰道。
“不吃也得留啊。要不是为了让咱们轻松点,深哥至于这么辛苦么。”韩大宇拿着手册狠狠地照着李辰的脑袋砸了一下。李辰顿时不吭声了。
两个人的对话草草结束,魏萱心里却咯噔一声。这样的雪天,他竟然是连冷饭都吃不上的。其实话说回来,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完全可以坐镇指挥或者做技术研究,根本不需要进场的,偏偏傅予深与众不同,不仅喜欢飞机,而且把这份喜欢做到了极致。
她对他的佩服又多了一层。
差不多要走了,魏萱没再多想,迅速收拾了一个干净的袋子,把最后一盒饭装好,又用棉衣裹了好几层,这才稍稍松口气。
“他们一会还得给几架回港的飞机做预除冰。这样一来,可能就得忙到下午了。哎,可惜明天还可能有降雪,后天天气才好起来。魏记者,你今天已经很辛苦了。要是坚持不住,就先回去吧,反正素材也收集得差不多了吧。”回到机库,乔森看着手都冻僵了的魏萱,颇有些不是滋味。
魏萱现在和他们多少带了点战友情谊,摇摇头道:“不用,我还可以。”
话音落下,还没听见乔森的回答,魏萱又听见了那道清冽冷淡的声音。
“她现在就得走。”
第21章
扭过头来,魏萱看见的是染着雪色的傅予深。他正低着头拆卸腰间的对讲,弧线锋锐的轮廓英俊立体,一袭工作服大衣被穿出了韩剧的味道。
“凭什么?”魏萱鼓足勇气反问。在自己的工作面前,她从来就没选择过退缩。
“涉密会议。”他挑起浓眉,眸光没有任何起伏。
“那我暂时离开机库,会后再回来可以吗?”她试探性地问他。
傅予深的眼眸轻轻掠过她靴子上的积雪,蹙眉,微愠。
乔森显然是很看重傅予深,见他不高兴,赶紧出来打圆场:“魏记者,你就先走吧。傅工程师本身就不太喜欢有人采访,这两天已经是破例了。”
乔森经理都说话了,魏萱也不好再坚持,只能不情愿地点点头。“好,我知道了。”
“我找人送你。”乔森正要招手,却被魏萱拦住。“不用了,都挺忙的,乔经理,我记得路,来了很多次了。”
乔森看了看那边刚进机库的众人,一个个才刚暖过来一点,于是便点了点头,不再坚持。
魏萱再次道了谢。正要转头离开,没想到却被傅予深伸手拦住。
“进场证。”他幽幽开口。
魏萱抬眼,因寒冷而有些湿润的鹿眸撞上他的视线。她这才发觉,原来他的睫毛已经染着些许的白色,与那乌黑的眼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他颇有一种从时尚大片里走出来的摩登感。
她愣住了。他却淡然重复。“进场证,魏记者。”
要了进场证,就意味着以后都不许她进场了。魏萱心里难过又委屈,更充满了不明白。怎么,这是在报复自己?报复自己没回他的微信,还是报复自己不愿意与他坐一辆车?她不能接受这件事,没了进场证,跟没有了这篇报道有什么区别?
可能也是冷极了,一晚上起起伏伏的情绪忽然在这会有些绷不住。魏萱咬着嘴唇,眼泪几乎要啪嗒落下来。可这会进机库的人不少,总有一个两个会看过来,于是她生生忍了,攥紧拳头问道:“凭什么不许我再进场?我做错什么了?”
傅予深反而被问住了,沉默了须臾,才垂眸开口道:“你误会了。”
?魏萱不明白。
他却没再继续解释,而是随手接过她的进场证,轻声道:“下次进场定在后天。我会提前叫人把证给你送过去。”
魏萱傻眼了。她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他只是……怕自己今天再折回来,所以要扣下自己的进场证?
涌进机库的人越来越多了。魏萱再抬眸时看见的,已经是傅予深忙碌的背影了。她试图在他的手上找寻自己刚刚递过去的进场证,可惜却徒劳无功。
大约是被他放进了大衣的兜里。她暗暗想着,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然后,她正要转头离开机库,没想到却被身后的一群男人叫住了。
“魏记者,咖啡。”李辰最先过来,手里递过来一个塑料瓶的雀巢。魏萱一怔,李辰的下巴点了点飞机道:“从上面顺的。”
魏萱闻言一笑,知道他是在胡扯。明航一向很人性化,飞机上给旅客预备的餐食如果有剩余,都是允许空乘和机务们享用的。所以这杯咖啡并不违规。
她知道这是
他的好意,便大方接了过来。没想到,像李辰这样的人不止一个。韩大宇举着大衣,说要她再穿一件。还有两个则递过一副全新的手套。
乔森在旁边见了,忍不住笑了笑。“魏记者你都拿着吧。他们没有别的意思。”
魏萱和他们相处不是一天两天了,当然明白大伙的心理。其实也不是男女那点事,就是人家知道你对他们好,他们也愿意投桃报李。人和人不就这样,都是相互的。只是大约因为他们都是修飞机的大直男,所以比外头的人更讲义气些。
韩大宇挠着头。他怎么总挠头?魏萱忍不住笑了。
“能跟咱们一起吃苦,你挺厉害的。魏记者,之前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还真是小瞧你了。”韩大宇说道。
魏萱抱着大伙给的东西出了门,脸色微微涨红。
这会,已经是凌晨五点了。往远处看,已经是银装素裹的世界了。魏萱走出大门,跺一跺脚上的落雪,忍不住想起自己最喜欢的韩剧里的情节。
初雪的时节,是告白的时节。只可惜,她无人可告白,也无人会向她告白。但不要紧,她至少收获了来自朋友们的温暖。
更要紧的是,昨晚的夜没有白熬。魏萱想好了一个很新也很好的报道视角。她有信心,这篇报道会比之前的任何一篇都要精彩。她要通过这篇报道让世界上的人都知道,雪夜不仅属于浪漫,也属于机务,更属于明航。
魏萱的心情好极了。走到机场路,她站到了早餐车旁,买了一杯又甜又热的豆浆。“怎么不用保温箱了?”她看着早餐车上新安的加热装置笑着问卖早餐的姐姐。这两天也算混个脸熟了。
“保温箱不大顶用,最多就能撑三四小时。”姐姐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