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韩逸点头,从怀里摸出一个信封来。“雪露姐的意思,说是一片心意。你们帮忙转达吧。还有啊,雪露姐叮嘱了,不许外头的记者采访吴允,你们两个跟吴允关系好,盯着点吧。陆言言的对家不少,没准就会拿这事做文章呢。”
  苏晓伸手一摸,信封不薄不厚。魏萱却有些按捺不住,上前把信封塞还给韩逸道:“就这样?就没了?公司不应该对吴允负责吗?”
  “你犯不着跟我说啊。”韩逸两手举起,不肯接那信封,又笑着嘲讽道:“我说魏萱你怎么还是这么个脾气,导师说了多少遍了,你进的不是体制内,不要太冲了。你说我好心好意过来的,跟我甩什么脸子啊?”
  “我不信你没打听吴允的事。你也是做新闻的,连最基本的同情心都没有么?”魏萱冷冷道。
  韩逸闻言倒是心一虚,他的确私下打听了吴允的事,更知道这事其实池雪露多少有点责任。可他不愿意出这个头,更不可能得罪池雪露。所以最好的法子就是装鸵鸟。
  不过此刻,面对魏萱的质问,韩逸不大满意。“当初你进学生会的时候,还是我提拔的你呢。现在你倒是翅膀硬了。行了,魏萱,别装什么老资格了,我告诉你,等我转了正,这a组就没你们什么事了。”
  “你先转正再说吧。”苏晓一边不屑地翻了个白眼,一边拉过魏萱。
  韩逸脸一白,呵呵冷笑两声道:“行,走着瞧。等我当上组长的那一天,第一件事就是先开了你,魏萱。”
  “滚吧你。”苏晓不耐烦地拉着魏萱走开了。魏萱倒是不生气,心里格外清醒。“听他的意思,池雪露大概是要升了。”
  苏晓也听出来了,脸色更加不好看,嘴里却安慰道:“行了,别想那么多了。说回吴允的事吧,萱萱,咱俩得想想办法了。”
  “我给我导师打电话问问。”
  “嗯。”
  说话的功夫,吴允的父母已经缴费回来了。两个人便赶紧跑去安慰。这样足足折腾了一夜,等到第二天回家,魏萱的妈妈又发来要钱的微信,说是给她哥哥的孩子过生日。
  “你去看脚伤了吗?”魏萱发问。上次她妈妈说脚扭伤了,魏萱就多给她转了三千块,想着加上保险的钱,怎么也够用了。
  “不严重,不用看。”对面回答。
  “那钱呢?”
  她妈妈没有回复,直到魏萱反复问了几次,才问出答案来。“给你哥买车。”
  ……魏萱真是无语死了。她锁上屏幕,叹着气打开了冰箱。等到这会,她才想起来,昨晚傅予深的微信,她还没回。
  可细想想,她又觉得没什么好回的。范姜合都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自己要是再不识趣,就真是自找没趣了。
  于是,她任由那条微信躺在那,再也没搭腔。
  偏偏,机坪上的工作躲不过去。不过隔了一天的功夫,她又看见了傅予深。但这回,显然局势比上次紧张多了。
  天气预报早早就说了明天会有今年冬天的第一场大雪。魏萱从来不知道,原来浪漫的雪天在机务眼里,意味着彻夜不休的加班任务。
  飞机要在出港前除冰,除冰要用专门的除冰车,除冰车要加配比明确的除冰液……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魏萱坐在会议室的角落里,听着各个部门的准备,然后惊觉,眼前的这群人几乎把所有的预案都做好了,几乎把所有的漏洞都补全了。
  果然,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高标准。直觉告诉魏萱,今天的经历对她写出一篇优秀的报道有很大帮助。
  这会,众人的发言已经说得七七八八。最后,主持人开口,有些恭敬地看向傅予深。“李专家,您有什么想法?”
  魏萱一怔,这才知道原来他已经是专家级别的人物了。可是,她垂眸看了看自己的笔记,里面从头到尾所有环节所有设备都安排好了,他还能有什么想法呢?哪怕是刚刚发过言的副总,也只是做了些可有可无的补充而已。毕竟,明航成立这么多年,对除冰这种事已经建立明确的制度了。
  她有些好奇。
  坐在黑色办公椅上的傅予深淡淡合拢手中的钢笔。那笔光泽极好,看着便造价不菲。魏萱远远看着他,只见他坐在一众领导中很是拔尖,颇有一种大明星开了公司,又亲自担任总裁的感觉。而他一开口,众人全都安静下来了。
  “我对预案没意见。”他漫声说着,语气里有一种淡淡的压迫感。随后,他站起身来,随手在白板上写下两个字。银色袖口的光芒微微闪烁,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气。
  他写下的两个字是“数据。”
  魏萱顿时眼前一亮。
  下一刻,傅予深慢慢解释起来。“整合除冰数据,不仅能将我们的除冰范式推广开来,而且也能为后续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一次做好没有用,要次次做好,才是提质增效的关键。”他一番话说完,又随手放下手中的笔。
  魏萱无意看了一眼,旁边的年轻女秘书眼睛都已经直了。也是,又帅气又优秀的男人,谁不佩服呢。
  果然,下头的众人连连点起头来。这会,魏萱也明白了,为什么傅予深能成为傅予深,就因为他的格局与旁人不一样。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成为了这场准备会当中最有意义的一条建议。
  魏萱忍不住唏嘘。自己前天到底是哪根筋没搭对,怎么能让这么珍贵的专家级人物因为自己而淋得全身湿漉……
  她咬着唇,一边后悔,一边跟着众人重新进了场。所谓的场,就是停机坪,没有工作证和航司批准,一般人是很难进入的。
  “这样的天你也来?”韩大宇见了她,一脸惊讶。
  “这样的天气才更要来啊。”魏萱对着他客气地笑了笑。
  韩大宇给了她一个大拇指,没再说什么,一头便扎进机库拖飞机去了。魏萱四处走走记记,直到晚上八点,四十二架次的飞机除冰任务正式开始了。
  机坪很大,人很多,所以魏萱是看不见也找不到傅予深的。而此刻的她也没想到,那一晚的经历,会让她很久很久都忘不掉。
  一个又一个穿着厚厚制服的人站在与飞机一样高的梯子上,带着沉重的面罩,手持喷嘴,让喷撒而出的除冰液尽量覆盖飞机的每一寸钢铁肌肤。魏萱光看着就觉得壮观,其次是觉得冷。她垂眸看了一眼衣服上带着的温度计。
  此刻,机坪温度,零下二十五度。
  一辆又一辆的除冰车往返于机坪和油罐之间,既要加除冰液,又要加供车辆所用的燃油。除冰车走不快,燃油费得多,偏偏除冰时间又紧张。稍稍慢了,就有可能导致一架飞机的延误或者浪费一架飞机的维修时间。一架飞机的延误或维修,又意味着浪费旅客的时间。
  当然,里面又涉及很多的安全问题。所以此刻,速度就是生命。
  那是魏萱第一次知道,原来停机坪也可以像战场一样热烈。她骤然明白了傅予深所热爱的事业,也意识到原来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不容易。
  问题出现在了燃油上。不同航司共用一个油罐,所以加油需要排队。偏偏这十几辆除冰车要应对四十余架飞机和五十二个在冰天雪地里等着干活的工作者,谁都等不得。这一刻,预案也显得不那么全面了。
  “能不能让那边等着除冰的工作者趁机歇一会?”这是魏萱想说而没说出口的话。当然说不出口,所有人都在争分夺秒呢,她又怎么能拖后腿。
  “没办法了。”车队的司机一收刹车,拿着对讲开始喊。“空调车有没有油?借我。”
  大伙思路打开。“电源车也调过来,把油借我。”
  陆陆续续的,果然来了不少车辆。可问题又来了,柴油怎么导出来?
  “用嘴。”有人大喊。
  魏萱简直惊呆了。这天气呼气成霜,脚都冻得没知觉了,要拿嘴去吸油,怎么可能?可人家都没魏萱这么犹豫,几乎是一呼百应般,大伙全都答应下来了。
  不答应怎么办,不能让我兄弟们都在那冻着吧。有人道。
  魏萱急得直跺脚,总算乔森乔经理反应快,很快安排了吸油的装置过来,这才算是免了大伙的一场辛苦。
  油算是解决了,但还有二十
  七架飞机在等着除冰。所以这一干,便从晚上八点忙到了后半夜的四点。整整八个小时,或是站在除冰机上,或是守在飞机下面,所有人都冻得双手僵硬,连眼皮都挂了白色的霜。
  再抬头,魏萱看见的是办公室的一个男人拎着两大袋子盒饭走进来。她蹙蹙眉,忍不住唤住即将擦肩而过的男人。“您好,请问这些饭,没有保温箱吗?”
  男人起初还不愿意理她,直到看见她胸前的记者证,才客气地笑笑道:“本来是有的,但是出门前太乱,临时摔坏了两个,所以就没有了。不过,很快就会配备上的。”
  魏萱忍不住,到底还是伸手摸了摸那袋子。隔着塑料,她能感受到那些饭早就没有热乎气了。想着辛辛苦苦一晚上的人,想着在冰天雪地里冻得手脚都麻木的人要吃这些,她心里窝火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