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不是怕了谢九九,而是他有些拿不准谢九九到底是个什么性子。
要是当着关家人的面,她这个当小辈儿的不管不顾的挤兑自己,自己能怎么办?怎么办都丢人。只能先忍着气儿,把关家的事先办了再说。
裴元和谢九九在屋里一坐定,严管事就忍不住把来意又跟裴元说了一遍。
“好叫小爷知道,老夫人和家中大爷、五爷都盼着姑小姐回去,老夫人去年病重,病中更是一直念叨着姑小姐。
说句僭越的话,上了年纪的人,今日睡下明日还能不能起来又有谁知道,小人们这次出
来找不到姑小姐便罢,找到了不赶紧回去,若是赶不上见老夫人最后一面,想来也是一桩憾事。”
宰相门前七品官,关家还没出个宰相,但关家的二管事出了府门走到哪儿也是老有体面的爷们。这次伏低做小等了几天早有些不耐烦,对裴元说话自然颇有几分不客气。
裴元见他这样也不恼,点点头理了理袍角,起身走到他跟前居高临下俯视着,“你说你家着急找我娘,那为何找来了却处处语焉不详。”
“你来寻人却不明说关家如今到底什么境况,你说没说你家如今在京城是何等家世,家中还有何人,接我娘回去见老夫人一面,见过之后呢。
是留在京城还是送回来,要是送回来那这次去京城就是去探亲的。要是留在京城又该以什么名义,是你关家把流落在外的姑小姐接回家,还是……”
裴元看了一眼坐在一旁脸色难看的裴老三,又看了看自己的娘亲,深深吸了一口气才把话继续往下说,“还是以裴家三爷外室的身份接回去,你们什么都不说清楚,我娘凭什么跟你们走。”
两个管事千里迢迢从京城到岳州,要说关家老夫人不想女儿,肯定是假的。
可他们难道从未想过女儿要是真的活着,是靠什么活下来的?被好心人捡回去收养,好好养大然后嫁做人妇,那可不是委屈,那是天大的运道。
自己的娘没有这样的运道,自己和娘也都不是听别人说几句话就会什么都不管不顾跟着走的人。
或许这两天娘背地里也盼着骨肉团聚,但盼过了也就过了,不是十几岁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能不顾的姑娘了,方才在院子里母子两个一对眼,裴元就明白关氏到底是个什么打算。
“一个病得只剩一口气的女孩儿独自流落在外,贵府是真的从没想过我娘这些年该是什么境遇?恐怕是不敢想,想了也不敢说罢了。
贵府的主子们没说,两位管事就不敢自作主张,只能意会主子们没说出口的意思,先想法子把人带回去,至于其他的那就到时候再说。”
可关氏不能跟他们到时候再说啊,这些年给裴老三当外室,难道是什么好名声不成。
再这么黑不提白不提的跟着关家人走了,旁人哪里知晓内情,还不知道要说出多难听的话来编排关氏,就连裴元也免不了被卷进来。
一个给人做了二十多年外室的女人,都徐娘半老还闷声不响不见人影了,到时候众人是相信是关氏的娘家找来把人接走了,还是别的更香艳更不堪的流言,猜都猜得到。
被说中了打算的严管事脸上的神情有些讪讪,“小爷说的事情小的们想过,本是想着先把姑小姐带回府,等日后再派人来解释……”
“都说身正不怕影子歪,这话在理却也不在理。”
裴元没等严管事把话说完,就冷着脸打断了,“人言可畏,流言兴起时用不着证据,一夜之间就能满城皆知。之后你们再想要把流言澄清,就是难上加难!”
懒得继续跟他们掰扯这些,裴元转身重新在谢九九身边坐下,“贵府想要带我娘走,得跟裴家说明白,得名正言顺的接我娘走。”
“我娘没嫁过人,关家把人接回去我娘便只是关家的女儿,跟裴家、跟岳州,往后就没有半点关系了。”
是了,关氏没嫁过人,她这些年就是没名没分的跟着裴老三。
关家真要接人回去不是不行,但得名正言顺的接,得叫人知道关家清楚关氏这些年的境遇,还愿意认这个女儿,得叫街坊四邻和裴家知道,从今往后关氏就跟裴家没有关系了。
这么着,关氏回京不管是在关老夫人跟前伺候尽孝,还是关家养着她这个姑小姐,亦或是关氏自己在京城另立门户自己过日子都行。
但关家眼下明摆着从没想过怎么替关氏周全,他们只是想把人带回去哄着关家老夫人安心,关氏以后是好是歹对于关家来说,倒也不是全然不在意。
不过他们骨子里就透着一股傲慢,傲慢得连想都不愿意想自己的母亲会有如何不堪的遭遇,傲慢得以为把人带上一走了之,就能抹去母亲这几十年的人生。
裴元的话严管事听懂了,他本以为关氏一口咬定非要把裴元找来,裴元端着架子连跟着老韦一起回府城都不肯,肯定是想要关家把姑小姐母子两个一起带回京城。
甚至昨天晚上严管事和韦管事两人都商量好了,姑小姐要是非要带上裴元那就带上。
府里还有几个偏僻的小院子,收拾出来让裴元住着,就当是投奔府里的亲戚,也不是多为难的事。
当年关家遭贬,被关家牵连的亲戚朋友也不少,后来关家起复来投奔的关家或多或少都得帮衬一二。哪怕裴元是想借着关家的势,跟谢家把已然成了婚事给退了,也算不得什么不能办的大事。
“不行!”却不想一直坐在一旁没说话的裴老三却突然插嘴,一脸阴沉的看向裴元,“你娘跟了我大半辈子,如今你连商量都不跟我商量,就要别人把你娘带走,你这安的是什么心!”
这话一出,别说关氏和裴元皱眉,就是一直坐在一旁没说话谢九九都以一种十分惊诧的目光看向裴老三。
人家关氏那是跟了你大半辈子吗,那是不得不被你买回来圈在这个小院子里,当个玩意儿圈了大半辈子。但凡真把关氏当个人,带回裴家当个姨娘,也比现在这样强吧。
现在跳出来说这个话,难道还指望关氏和裴元感念你的情不成?这人脑子里想什么呢。
第31章
或许是众人的眼神过于不加掩饰,裴老三有些恼羞成怒。
眼睛顺着屋里的人看了一圈,最后落在裴元身上,几乎是噌一下从椅子里跳起来,手指哆里哆嗦指着裴元的鼻子破口大骂。
“你是老子生的,没有老子哪来的你,从出生起老子是缺你吃了还是少你穿了。
你自作主张入赘去了别人家也就罢了,还敢反过头来撺掇你娘抛夫,这是哪门子的道理。你娘说要供你读书,读了这么多年就读出你这个没人伦的混账!”
“裴三爷,这怎么话说的。你既知道远舟已经入赘到我家了,怎么还好当着我的面这么骂人。难道裴家没有出嫁的女子,难道裴家的长辈平日也是这么当着女婿的面骂你家女儿的?”
裴老三是个混球,骂起人来不管不顾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本朝把孝道看得极重,要不然也不会裴元给裴雨伯结结实实守了三年孝,大家伙就认他是裴雨伯这一支的嗣孙,至于他之前是不是外室子,反而不那么要紧了。
裴老三是裴元的亲生父亲,这也是眼下谁也不能更改的事实。
裴老三不用裴元的供养,可要是裴老三真的到处宣扬说裴元不孝没人伦,裴元别说科举,就是日后再要读书,恐怕好一点的先生都不会收他。
谢九九不想插手裴家和关家的事,但她不能让人骂到裴元头上来。打狗都得看主人,他裴老三太没有分寸了。
“你!哪里来的小家妇,一点规矩也没有。”
“容县谢家的女儿,你待如何!”
谢九九拉过裴元藏到自己身后,裴元被她要高大半个头,又不是个文弱身子,这么挡又能挡得住什么。
偏谢九九生来一副霸道性子,凶起来那股恶狠狠的劲儿还真有些吓唬人。至少裴老三就没再继续数落裴元,说出更加不好听的话来。
而是转身看向关氏,哪怕强压着火气也忍不住显露出三分颐指
气使和无端的傲慢。
“五娘,你来说,这事该怎么办,难不成你也要舍了我和元哥儿。你可想好,你要是真走了,往后再想回来见儿子可就难了。”
“别叫我五娘!”被周寡妇收养的女孩儿不止关氏一个,她是大户人家养出来的小姐,底子好身段也好,那几年除了琴棋书画,周寡妇还教了她跳舞。
她不想学就得挨打,被打得死去活来的再不想学也都学会了。
碰上裴老三的时候,他喊她的是舞娘。后来被他收做外室,舞娘实在不好听才成了关五娘。关氏从未告诉过裴老三,自己有名字,从来不是他的什么狗屁五娘!
关氏站起身挺直腰杆,却是径直走向严管事。
“当年母亲把我留在岳州,我这才留了一命。按理说家中找来,我这个做女儿的半句多话都不该有,就得跟着两位管事回家,伺候在母亲身旁,才能报她生我一场又救我一命的大恩。”
要是当着关家人的面,她这个当小辈儿的不管不顾的挤兑自己,自己能怎么办?怎么办都丢人。只能先忍着气儿,把关家的事先办了再说。
裴元和谢九九在屋里一坐定,严管事就忍不住把来意又跟裴元说了一遍。
“好叫小爷知道,老夫人和家中大爷、五爷都盼着姑小姐回去,老夫人去年病重,病中更是一直念叨着姑小姐。
说句僭越的话,上了年纪的人,今日睡下明日还能不能起来又有谁知道,小人们这次出
来找不到姑小姐便罢,找到了不赶紧回去,若是赶不上见老夫人最后一面,想来也是一桩憾事。”
宰相门前七品官,关家还没出个宰相,但关家的二管事出了府门走到哪儿也是老有体面的爷们。这次伏低做小等了几天早有些不耐烦,对裴元说话自然颇有几分不客气。
裴元见他这样也不恼,点点头理了理袍角,起身走到他跟前居高临下俯视着,“你说你家着急找我娘,那为何找来了却处处语焉不详。”
“你来寻人却不明说关家如今到底什么境况,你说没说你家如今在京城是何等家世,家中还有何人,接我娘回去见老夫人一面,见过之后呢。
是留在京城还是送回来,要是送回来那这次去京城就是去探亲的。要是留在京城又该以什么名义,是你关家把流落在外的姑小姐接回家,还是……”
裴元看了一眼坐在一旁脸色难看的裴老三,又看了看自己的娘亲,深深吸了一口气才把话继续往下说,“还是以裴家三爷外室的身份接回去,你们什么都不说清楚,我娘凭什么跟你们走。”
两个管事千里迢迢从京城到岳州,要说关家老夫人不想女儿,肯定是假的。
可他们难道从未想过女儿要是真的活着,是靠什么活下来的?被好心人捡回去收养,好好养大然后嫁做人妇,那可不是委屈,那是天大的运道。
自己的娘没有这样的运道,自己和娘也都不是听别人说几句话就会什么都不管不顾跟着走的人。
或许这两天娘背地里也盼着骨肉团聚,但盼过了也就过了,不是十几岁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能不顾的姑娘了,方才在院子里母子两个一对眼,裴元就明白关氏到底是个什么打算。
“一个病得只剩一口气的女孩儿独自流落在外,贵府是真的从没想过我娘这些年该是什么境遇?恐怕是不敢想,想了也不敢说罢了。
贵府的主子们没说,两位管事就不敢自作主张,只能意会主子们没说出口的意思,先想法子把人带回去,至于其他的那就到时候再说。”
可关氏不能跟他们到时候再说啊,这些年给裴老三当外室,难道是什么好名声不成。
再这么黑不提白不提的跟着关家人走了,旁人哪里知晓内情,还不知道要说出多难听的话来编排关氏,就连裴元也免不了被卷进来。
一个给人做了二十多年外室的女人,都徐娘半老还闷声不响不见人影了,到时候众人是相信是关氏的娘家找来把人接走了,还是别的更香艳更不堪的流言,猜都猜得到。
被说中了打算的严管事脸上的神情有些讪讪,“小爷说的事情小的们想过,本是想着先把姑小姐带回府,等日后再派人来解释……”
“都说身正不怕影子歪,这话在理却也不在理。”
裴元没等严管事把话说完,就冷着脸打断了,“人言可畏,流言兴起时用不着证据,一夜之间就能满城皆知。之后你们再想要把流言澄清,就是难上加难!”
懒得继续跟他们掰扯这些,裴元转身重新在谢九九身边坐下,“贵府想要带我娘走,得跟裴家说明白,得名正言顺的接我娘走。”
“我娘没嫁过人,关家把人接回去我娘便只是关家的女儿,跟裴家、跟岳州,往后就没有半点关系了。”
是了,关氏没嫁过人,她这些年就是没名没分的跟着裴老三。
关家真要接人回去不是不行,但得名正言顺的接,得叫人知道关家清楚关氏这些年的境遇,还愿意认这个女儿,得叫街坊四邻和裴家知道,从今往后关氏就跟裴家没有关系了。
这么着,关氏回京不管是在关老夫人跟前伺候尽孝,还是关家养着她这个姑小姐,亦或是关氏自己在京城另立门户自己过日子都行。
但关家眼下明摆着从没想过怎么替关氏周全,他们只是想把人带回去哄着关家老夫人安心,关氏以后是好是歹对于关家来说,倒也不是全然不在意。
不过他们骨子里就透着一股傲慢,傲慢得连想都不愿意想自己的母亲会有如何不堪的遭遇,傲慢得以为把人带上一走了之,就能抹去母亲这几十年的人生。
裴元的话严管事听懂了,他本以为关氏一口咬定非要把裴元找来,裴元端着架子连跟着老韦一起回府城都不肯,肯定是想要关家把姑小姐母子两个一起带回京城。
甚至昨天晚上严管事和韦管事两人都商量好了,姑小姐要是非要带上裴元那就带上。
府里还有几个偏僻的小院子,收拾出来让裴元住着,就当是投奔府里的亲戚,也不是多为难的事。
当年关家遭贬,被关家牵连的亲戚朋友也不少,后来关家起复来投奔的关家或多或少都得帮衬一二。哪怕裴元是想借着关家的势,跟谢家把已然成了婚事给退了,也算不得什么不能办的大事。
“不行!”却不想一直坐在一旁没说话的裴老三却突然插嘴,一脸阴沉的看向裴元,“你娘跟了我大半辈子,如今你连商量都不跟我商量,就要别人把你娘带走,你这安的是什么心!”
这话一出,别说关氏和裴元皱眉,就是一直坐在一旁没说话谢九九都以一种十分惊诧的目光看向裴老三。
人家关氏那是跟了你大半辈子吗,那是不得不被你买回来圈在这个小院子里,当个玩意儿圈了大半辈子。但凡真把关氏当个人,带回裴家当个姨娘,也比现在这样强吧。
现在跳出来说这个话,难道还指望关氏和裴元感念你的情不成?这人脑子里想什么呢。
第31章
或许是众人的眼神过于不加掩饰,裴老三有些恼羞成怒。
眼睛顺着屋里的人看了一圈,最后落在裴元身上,几乎是噌一下从椅子里跳起来,手指哆里哆嗦指着裴元的鼻子破口大骂。
“你是老子生的,没有老子哪来的你,从出生起老子是缺你吃了还是少你穿了。
你自作主张入赘去了别人家也就罢了,还敢反过头来撺掇你娘抛夫,这是哪门子的道理。你娘说要供你读书,读了这么多年就读出你这个没人伦的混账!”
“裴三爷,这怎么话说的。你既知道远舟已经入赘到我家了,怎么还好当着我的面这么骂人。难道裴家没有出嫁的女子,难道裴家的长辈平日也是这么当着女婿的面骂你家女儿的?”
裴老三是个混球,骂起人来不管不顾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本朝把孝道看得极重,要不然也不会裴元给裴雨伯结结实实守了三年孝,大家伙就认他是裴雨伯这一支的嗣孙,至于他之前是不是外室子,反而不那么要紧了。
裴老三是裴元的亲生父亲,这也是眼下谁也不能更改的事实。
裴老三不用裴元的供养,可要是裴老三真的到处宣扬说裴元不孝没人伦,裴元别说科举,就是日后再要读书,恐怕好一点的先生都不会收他。
谢九九不想插手裴家和关家的事,但她不能让人骂到裴元头上来。打狗都得看主人,他裴老三太没有分寸了。
“你!哪里来的小家妇,一点规矩也没有。”
“容县谢家的女儿,你待如何!”
谢九九拉过裴元藏到自己身后,裴元被她要高大半个头,又不是个文弱身子,这么挡又能挡得住什么。
偏谢九九生来一副霸道性子,凶起来那股恶狠狠的劲儿还真有些吓唬人。至少裴老三就没再继续数落裴元,说出更加不好听的话来。
而是转身看向关氏,哪怕强压着火气也忍不住显露出三分颐指
气使和无端的傲慢。
“五娘,你来说,这事该怎么办,难不成你也要舍了我和元哥儿。你可想好,你要是真走了,往后再想回来见儿子可就难了。”
“别叫我五娘!”被周寡妇收养的女孩儿不止关氏一个,她是大户人家养出来的小姐,底子好身段也好,那几年除了琴棋书画,周寡妇还教了她跳舞。
她不想学就得挨打,被打得死去活来的再不想学也都学会了。
碰上裴老三的时候,他喊她的是舞娘。后来被他收做外室,舞娘实在不好听才成了关五娘。关氏从未告诉过裴老三,自己有名字,从来不是他的什么狗屁五娘!
关氏站起身挺直腰杆,却是径直走向严管事。
“当年母亲把我留在岳州,我这才留了一命。按理说家中找来,我这个做女儿的半句多话都不该有,就得跟着两位管事回家,伺候在母亲身旁,才能报她生我一场又救我一命的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