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他一路嘴上抗议着,脚下却也没真停。
而钟渐青本人则一脸“功成身退”的得意模样,拍了拍屁股溜进了客厅,躺沙发上点着遥控器,开始翻找今晚的背景音。
裴青寂站在餐桌边,安静地收拾着碗筷。
他动作很轻,不慌不忙,把油腻的锅底端去厨房,又取来干净的抹布,一点儿一点儿地擦去桌面上溅出的酱汁和水痕。
直到橙子香气从厨房那边飘出来,笑声再次在屋里荡开,他才不动声色地擦干手,转身离开热闹的客厅。
书房的门半掩着,他推门进去,灯光随即亮起。
暖白色的光笼罩下,一室沉静。
裴青寂脱下外套搭在椅背上,坐到书桌前。
他伸手拉开书桌最底层的抽屉,那只旧盒子静静地躺在一堆文件的下面。
-----------------------
作者有话说:[撒花]感谢宝宝们的支持!
第48章 四库残卷(四)
裴青寂伸手取出它,指腹滑过盒盖,动作比往常更轻。
这是他穿越过来之后,专门偷偷跑去他曾经的住处,从那满是灰尘的书架暗层里带回来的。
盒子打开,那些熟悉的物件再次和他问好。
一本他曾经的修复笔记,封面已经被岁月打磨出了软折的边。
那把用的非常顺手的纸刀,刀锋贴着鹿皮的保护套掩去了锋芒。
还有一个伪装成沉甸甸的项链一般的云端盾。
裴青寂伸手拿出那个云端盾,细细端详了半天。
这是他前一世毕生的心血,他所有的研发、校对、验证过的古籍修复数据都存在那个他设计的云端网页里。
而这个云端盾是唯一的钥匙。
他看着、看着就笑了,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
走廊里还回荡着电视节目的声音,但还断断续续夹着一点林序南轻轻哼歌的调子。
他抬手轻轻地敲了敲林序南房间的门。
“收拾好了吗?”
门虚掩着,轻轻一推就开了。
房间里的灯亮着,林序南跪坐在床边,正一件一件地把衣服挂进衣柜,耳侧的头发微微翘起,像是刚洗过没还没干透。
“快好了。”林序南点了点头,回头冲着裴青寂笑了笑。
裴青寂走近,半跪在他面前,缓缓地伸出手,挂在手指上的云端盾就这么垂了下来,在他的手下一摇一摇地缓缓晃动。
这个云端盾的造型是一本被翻开展开的古籍,通体银灰,打磨地非常精细,但质感却是温润的,入手带着一丝冷意但却不彻骨。
“送你个小玩意儿。”
“好漂亮。”林序南伸手接住,指腹贴着那本小小的古籍,一点一点地摩挲着上面精致的浮雕花纹。
他看到这个上面有一个很小的图案,和之前那本笔记本的封面里的一样,“这是你做的吗?”
“算是吧,你留着玩吧。”裴青寂点了点头,就像是随手送出了一个根本不值钱的礼物。
林序南的眼睛亮了,像是得到了什么稀罕的宝贝,拿着爱不释手。
但又想到自己还没整理完衣服,又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把这个小古籍放在了床头。
放下之后,又忍不住回头看了几眼。
“师兄,这次的项目你开始准备了吧?”林序南突然凑近了一些,语气轻快地问了一句,像是随口问了一句,又像是蓄谋已久又故作轻松地找了个机会切入这个话题。
裴青寂点了点头,“嗯”了一声,“我把他们给的这批残卷的初步问题报告进行了二次分析,重新进行了归类和整理。”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很平淡,仿佛这些工作都属于一个个再寻常不过的夜晚,而不是什么阖家团圆的春节假期。
“我就知道你过年也不会休息的。”林序南看着裴青寂笑了起来,语气带着点调侃,可是笑意底下的那点儿心疼却藏也藏不住。
裴青寂闻言只是笑了笑,没否认什么。
过年对他来说,早就没有了特别的意义,工作反而让他的时间变得有序,也更容易让他安静下来。
“这批古籍能被提出来做特展,是有一定的意义的。”裴青寂的声音低了一点儿,坐着的身体向着椅背上靠了靠,眼神落在地板上的光影里,“你别看着渐青吊儿郎当,其实他心里也捏着一把劲呢。”
林序南笑着凑地更近了一点儿,忽然伸手过去,轻轻地捏了捏裴青寂的肩膀,“那我现在回来了,可以帮你分担一点儿了。”
他的语气软绵绵的,带着点儿藏不住的撒娇。
林序南知道裴青寂不会说什么,但是他看得出来,他的眼里藏着熬了长夜的疲惫和血丝。
肩膀上的那只手动作很轻,捏得也不重,但手心是暖的,透过薄薄地家居服传到了裴青寂的身上。
裴青寂低笑了一声,他转头扫了眼那张离自己不过半臂距离的脸,又微微垂眸看了看搭在肩上的手,眸色像是夜里化开的水光般柔了几分,唇角忍不住轻轻一勾,带出了一点弧度,“不急,等你休息好,再来加班也不迟。”
他不是不知道林序南那没有说出口的话,也不是不想有人帮他分担,只是他更不愿让这个本该还在家享受新年团聚、眼底仍带着舟车劳顿的疲惫的小孩儿,立刻又跳进复杂的工作里。
“我在家休息得挺好的。”林序南靠在他的椅背边上,睁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语气却像是撒娇一般软乎乎的,“师兄,那你要是不忙的话,想听你讲讲进展,就当是讲故事嘛。”
这一句话轻地几乎像是在哄。
裴青寂看着他,低下头轻轻地叹了口气。
——说了半天,白说。
——这小孩儿这么拼的劲儿,到底是跟谁学的?
裴青寂没再反驳,回房间拿来笔记本电脑。
“坐这吧,我跟你讲讲目前整理出来的几个案例。”裴青寂伸手拉了拉身边的凳子,示意林序南坐下。
林序南像是看到骨头的小狗,几乎毫无迟疑,摇着尾巴立刻就挪了过去。
他乖乖地坐下,又不动声色地往裴青寂那边靠了一点儿,仿佛只要贴得更近一点儿,就能多替对方承担一点儿疲惫。
林序南没说“你太辛苦了”,但却在每一个眼神和动作里,都在无声地写着——“你这么累,我都看在眼里的。”
裴青寂也没说“你该好好休息”,可在他妥协的一瞬间,就已经在默默的接住了林序南的倔强和温柔。
键盘偶尔轻响,窗外夜色正深。
在这个补太热闹的深夜里,他们彼此心疼,彼此依靠,却谁也不愿意先戳破那份默契。
电脑摆在两个人的中间,屏幕上打开一个表格文件,里面清晰的列着每一个案例的现状和修复难点,“这是目前整理出来的几个重点案例。”
裴青寂一边说,一边用指尖轻点着触控板,将表格缓缓的滑动。
林序南坐在他的身边,两个人几乎肩膀贴着肩膀,认认真真地听着裴青寂的讲解。
“你看这三个案例。”裴青寂指着表格里被标红的三行,“这是这里面损毁最严重的,也是修复难度最高的。”
林序南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
那三行分别是“sk01_汉晋丝绢经文的残损断片修复”、"sk05_唐代佛经卷轴残断接缝修复"和"sk11_明代丝绢刺绣经幡修复"。
裴青寂的指尖点了一下触控板,几张高清的照片便弹了出来,每一张图片旁边都付了详细的标注。
“这几张图是汉晋丝绢经文,仅存的只有这几个不足五平方厘米的丝绢碎片。”
裴青寂像是在做学术报告一样,认认真真地介绍着这几张图的情况,边说边将图片放大,视线落在画面上微不可察的墨痕上,“上面的墨迹氧化严重,几乎和绢底溶成一个色了。”
“这个或许可以试试多波段成像技术,识别出墨迹的笔画结构。”
林序南思考了一下,从桌子上抽了张白纸,然后记下编号,边记边说,“之前我看到过类似的案例,有段残卷用紫外反射和红外透视层层建图,成功还原了墨迹轮廓,我再去查找一下相关的文献。”
他说着,在这个“多波段成像技术”上画了个圈,然后标上一个五角星。
裴青寂瞥了一眼林序南的草图,眼底有些笑意,“目前初步判断的是这批的丝绢纤维极为脆弱,传统的湿法上浆不适用,直接加粘合剂会造成纤维结构的粉碎。”
林序南的笔在纸上点了几下,“要不要考虑一下电纺丝成膜的干式固定法?”
“我也这么想,但是配比得小心处理,不能遮盖原有的墨迹。”裴青寂点了点头,嘴角若有若无地扬了一下。
两个人的视线短暂地交汇了一下,谁也没多说,但那份不谋而合的思路让气氛微微一变。
“再看这个。”裴青寂指着下一张图,“唐代佛经,卷轴断成三段。早年的修复者用不明成分的化学胶带直接粘合,导致纸面出现了深色印痕。”
而钟渐青本人则一脸“功成身退”的得意模样,拍了拍屁股溜进了客厅,躺沙发上点着遥控器,开始翻找今晚的背景音。
裴青寂站在餐桌边,安静地收拾着碗筷。
他动作很轻,不慌不忙,把油腻的锅底端去厨房,又取来干净的抹布,一点儿一点儿地擦去桌面上溅出的酱汁和水痕。
直到橙子香气从厨房那边飘出来,笑声再次在屋里荡开,他才不动声色地擦干手,转身离开热闹的客厅。
书房的门半掩着,他推门进去,灯光随即亮起。
暖白色的光笼罩下,一室沉静。
裴青寂脱下外套搭在椅背上,坐到书桌前。
他伸手拉开书桌最底层的抽屉,那只旧盒子静静地躺在一堆文件的下面。
-----------------------
作者有话说:[撒花]感谢宝宝们的支持!
第48章 四库残卷(四)
裴青寂伸手取出它,指腹滑过盒盖,动作比往常更轻。
这是他穿越过来之后,专门偷偷跑去他曾经的住处,从那满是灰尘的书架暗层里带回来的。
盒子打开,那些熟悉的物件再次和他问好。
一本他曾经的修复笔记,封面已经被岁月打磨出了软折的边。
那把用的非常顺手的纸刀,刀锋贴着鹿皮的保护套掩去了锋芒。
还有一个伪装成沉甸甸的项链一般的云端盾。
裴青寂伸手拿出那个云端盾,细细端详了半天。
这是他前一世毕生的心血,他所有的研发、校对、验证过的古籍修复数据都存在那个他设计的云端网页里。
而这个云端盾是唯一的钥匙。
他看着、看着就笑了,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
走廊里还回荡着电视节目的声音,但还断断续续夹着一点林序南轻轻哼歌的调子。
他抬手轻轻地敲了敲林序南房间的门。
“收拾好了吗?”
门虚掩着,轻轻一推就开了。
房间里的灯亮着,林序南跪坐在床边,正一件一件地把衣服挂进衣柜,耳侧的头发微微翘起,像是刚洗过没还没干透。
“快好了。”林序南点了点头,回头冲着裴青寂笑了笑。
裴青寂走近,半跪在他面前,缓缓地伸出手,挂在手指上的云端盾就这么垂了下来,在他的手下一摇一摇地缓缓晃动。
这个云端盾的造型是一本被翻开展开的古籍,通体银灰,打磨地非常精细,但质感却是温润的,入手带着一丝冷意但却不彻骨。
“送你个小玩意儿。”
“好漂亮。”林序南伸手接住,指腹贴着那本小小的古籍,一点一点地摩挲着上面精致的浮雕花纹。
他看到这个上面有一个很小的图案,和之前那本笔记本的封面里的一样,“这是你做的吗?”
“算是吧,你留着玩吧。”裴青寂点了点头,就像是随手送出了一个根本不值钱的礼物。
林序南的眼睛亮了,像是得到了什么稀罕的宝贝,拿着爱不释手。
但又想到自己还没整理完衣服,又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把这个小古籍放在了床头。
放下之后,又忍不住回头看了几眼。
“师兄,这次的项目你开始准备了吧?”林序南突然凑近了一些,语气轻快地问了一句,像是随口问了一句,又像是蓄谋已久又故作轻松地找了个机会切入这个话题。
裴青寂点了点头,“嗯”了一声,“我把他们给的这批残卷的初步问题报告进行了二次分析,重新进行了归类和整理。”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很平淡,仿佛这些工作都属于一个个再寻常不过的夜晚,而不是什么阖家团圆的春节假期。
“我就知道你过年也不会休息的。”林序南看着裴青寂笑了起来,语气带着点调侃,可是笑意底下的那点儿心疼却藏也藏不住。
裴青寂闻言只是笑了笑,没否认什么。
过年对他来说,早就没有了特别的意义,工作反而让他的时间变得有序,也更容易让他安静下来。
“这批古籍能被提出来做特展,是有一定的意义的。”裴青寂的声音低了一点儿,坐着的身体向着椅背上靠了靠,眼神落在地板上的光影里,“你别看着渐青吊儿郎当,其实他心里也捏着一把劲呢。”
林序南笑着凑地更近了一点儿,忽然伸手过去,轻轻地捏了捏裴青寂的肩膀,“那我现在回来了,可以帮你分担一点儿了。”
他的语气软绵绵的,带着点儿藏不住的撒娇。
林序南知道裴青寂不会说什么,但是他看得出来,他的眼里藏着熬了长夜的疲惫和血丝。
肩膀上的那只手动作很轻,捏得也不重,但手心是暖的,透过薄薄地家居服传到了裴青寂的身上。
裴青寂低笑了一声,他转头扫了眼那张离自己不过半臂距离的脸,又微微垂眸看了看搭在肩上的手,眸色像是夜里化开的水光般柔了几分,唇角忍不住轻轻一勾,带出了一点弧度,“不急,等你休息好,再来加班也不迟。”
他不是不知道林序南那没有说出口的话,也不是不想有人帮他分担,只是他更不愿让这个本该还在家享受新年团聚、眼底仍带着舟车劳顿的疲惫的小孩儿,立刻又跳进复杂的工作里。
“我在家休息得挺好的。”林序南靠在他的椅背边上,睁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语气却像是撒娇一般软乎乎的,“师兄,那你要是不忙的话,想听你讲讲进展,就当是讲故事嘛。”
这一句话轻地几乎像是在哄。
裴青寂看着他,低下头轻轻地叹了口气。
——说了半天,白说。
——这小孩儿这么拼的劲儿,到底是跟谁学的?
裴青寂没再反驳,回房间拿来笔记本电脑。
“坐这吧,我跟你讲讲目前整理出来的几个案例。”裴青寂伸手拉了拉身边的凳子,示意林序南坐下。
林序南像是看到骨头的小狗,几乎毫无迟疑,摇着尾巴立刻就挪了过去。
他乖乖地坐下,又不动声色地往裴青寂那边靠了一点儿,仿佛只要贴得更近一点儿,就能多替对方承担一点儿疲惫。
林序南没说“你太辛苦了”,但却在每一个眼神和动作里,都在无声地写着——“你这么累,我都看在眼里的。”
裴青寂也没说“你该好好休息”,可在他妥协的一瞬间,就已经在默默的接住了林序南的倔强和温柔。
键盘偶尔轻响,窗外夜色正深。
在这个补太热闹的深夜里,他们彼此心疼,彼此依靠,却谁也不愿意先戳破那份默契。
电脑摆在两个人的中间,屏幕上打开一个表格文件,里面清晰的列着每一个案例的现状和修复难点,“这是目前整理出来的几个重点案例。”
裴青寂一边说,一边用指尖轻点着触控板,将表格缓缓的滑动。
林序南坐在他的身边,两个人几乎肩膀贴着肩膀,认认真真地听着裴青寂的讲解。
“你看这三个案例。”裴青寂指着表格里被标红的三行,“这是这里面损毁最严重的,也是修复难度最高的。”
林序南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
那三行分别是“sk01_汉晋丝绢经文的残损断片修复”、"sk05_唐代佛经卷轴残断接缝修复"和"sk11_明代丝绢刺绣经幡修复"。
裴青寂的指尖点了一下触控板,几张高清的照片便弹了出来,每一张图片旁边都付了详细的标注。
“这几张图是汉晋丝绢经文,仅存的只有这几个不足五平方厘米的丝绢碎片。”
裴青寂像是在做学术报告一样,认认真真地介绍着这几张图的情况,边说边将图片放大,视线落在画面上微不可察的墨痕上,“上面的墨迹氧化严重,几乎和绢底溶成一个色了。”
“这个或许可以试试多波段成像技术,识别出墨迹的笔画结构。”
林序南思考了一下,从桌子上抽了张白纸,然后记下编号,边记边说,“之前我看到过类似的案例,有段残卷用紫外反射和红外透视层层建图,成功还原了墨迹轮廓,我再去查找一下相关的文献。”
他说着,在这个“多波段成像技术”上画了个圈,然后标上一个五角星。
裴青寂瞥了一眼林序南的草图,眼底有些笑意,“目前初步判断的是这批的丝绢纤维极为脆弱,传统的湿法上浆不适用,直接加粘合剂会造成纤维结构的粉碎。”
林序南的笔在纸上点了几下,“要不要考虑一下电纺丝成膜的干式固定法?”
“我也这么想,但是配比得小心处理,不能遮盖原有的墨迹。”裴青寂点了点头,嘴角若有若无地扬了一下。
两个人的视线短暂地交汇了一下,谁也没多说,但那份不谋而合的思路让气氛微微一变。
“再看这个。”裴青寂指着下一张图,“唐代佛经,卷轴断成三段。早年的修复者用不明成分的化学胶带直接粘合,导致纸面出现了深色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