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他任由自己的身子往后倒去,手中的长剑也应声落地。
他听到耳边的嘈杂声突然安静,安静中他好像听到了施砚的声音。
他嘴角带着一抹笑容,“施砚,你回来了吗?”
难道也和上辈子一样吗?
只是很可惜,这一辈子的他眼睛看不见了,再也看不见那个把自己放在心里的施砚了。
那个一直事事为他考虑的阿砚,明明和皇帝皇后有仇,却对他如此的好,他虽然外表淡漠,但是他其实对他很好很好。
惯常诗书张口而来的太子殿下在这一刻却想不到最贴切的形容词来形容心里的那个人。
他仿佛都能想到,阿砚一身黑袍朝着自己跑来的样子。
自己受了这么重的伤,他也想过躲在暗卫的后面,但是他不能,李氏必须死,必须死在他的手里,这是他的使命。
重活一世他感谢上苍,自然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只是现在听到阿砚的声音,突然很心疼,他难道两世都要看着自己死吗?
两世都要为自己刨坑掩埋吗?
他明明心里发过誓,绝对不会让他那种悲怆的活着,终究他还是又负了他。
只是这一世的他虽然报了仇,但心里也有很多的不甘,没有和他看这大好河山,没有和他携手赏天边的霞落,甚至没有好好的推杯换盏。
他想起前世的画面,伸出了手,虚弱的唤了一声,“阿砚…”
本以为不会有什么回应,却不想手被人一把握住,“拾安,没事,我来了。”
他没有倒地,而是倒入了急切赶来的施砚的怀中。
“拾安,没事了,没事了。”
他嘴角挤出一笑,鲜血顺着嘴角流出来,激怒着施砚。
“造反叛逆者,一个不留,格杀勿论!”
他将宋拾安抱进怀中,小心的珍视着,心口像是撕开一个大口子一样,这种痛像是内心深处最最严重的疼一样。
好像几辈子的疼痛加在一起了。
第134章 宋盈德驾崩
施砚将人打横抱起,走在一片厮杀声中,他的拾安一身月白衣袍,此时一片血红,伤口还在有鲜血不断的冒出来,他心急如焚。
暗卫见人就杀,毫不留情,替施砚开路。
将人送进了宋盈德寝殿,太医见状赶紧上前诊脉。
“施大人…殿下失血过多,恐怕…”
施砚一抬眸,满眼的弑杀,“恐怕什么?给我治,不管用什么法子,必须救活他。”
随后一把攥过太医的衣服,眸子猩红的看着太医,“我警告你,他要是不能留下一口气在,你们全家都别想活。”
太医吓得连连点头,“下官一定竭尽所能,一定竭尽所能,”
这时南风进来汇报,“爷,李氏的人已经进入皇宫,人数众多。”
施砚咬着牙关,接过南风递过来的剑,“放进来,今日敢进来造反,让他们进来,一个不留。”
“来人,护着寝殿,蚊虫不可见,剩下之人随我杀出去,一个人头五十文。”
施砚一身杀气,手中的长剑几乎一个眨眼之间就让一条人命消失于世间。
他虽然一直都是弑杀的,但他其实很少这样大杀四方,这一次是真的触碰到了他的逆鳞。
他受命去调查宁安一事,他当时不是没有想过皇后会孤注一掷的发起进攻。
但当时他又一想,现在皇帝当政,这皇后想要公然的反是不可能的。
他没算到的事,皇帝会突然病倒,这宁安竟然会如此的心狠给她亲哥哥下毒。
他得到消息就放下所有,快马加鞭的赶回京城,这段路上他不眠不休,跑死了好几匹马。
一到京城就知道拾安控制住了两道宫门,就知道他是你有计划的,他并不被动,他心里稍稍的放心一下。
他不要任何,他只求这宋拾安能够安然无恙。
只是他没有想到宋拾安对李氏的恨意这么大,大到不惜自己受伤致死也要伤到李氏。
李氏是该死,要李氏死他有千百种的方法,他为什么要用这样极端的方法?
难道他在这期间就没有想过自己一点点吗?哪怕只是一点点。
他满腔的怒火是面对李氏的这些造反之人,但这心口撕裂之痛却是因为宋拾安。
“为什么?”
为什么就要选择丢下他?明明他已经说过,以后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他每日打猎新鲜的猎物,给他烤他最喜欢吃的肉。
每日陪着他看日出日落,享受闲暇的时光。
但现在宋拾安生死未卜,他这些承诺如何实现?
他一个飞身上前,长剑凌空一滑,瞬间倒地数人。
他们的人也迅速的前来,宫道里从一开始拥挤打杀到现在的只剩下零星几人。
血流成河四个字来形容这场景是再合适不过了。
等施砚踩着千万尸体而来时,得到的是他期盼祈祷许久的好消息。
宋拾安就回来了,只是失血过多再加求生意识不强,所以昏迷了。
生命已经无碍。
他手里的长剑咣当一声落地,他扑通一声跪下,周围的人都以为这是司礼监掌印的忠心。
听到自己的主子转危为安,所以这才感怀的跪地。
其实这跪下的举动是为何只有施砚自己知晓。
虽然手上无数条人命,他没有资格祈求佛主,但他还是在一边抵御李氏造反的人的时候,一边心里祈祷,上天垂怜,他施砚死不足惜,但宋拾安不能死。
他应该把这大宁管理得更好,让百姓更好的生活,他…反正就是不能死,要他做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死。
不知道是上天开恩还是什么,反正不管是什么,他都感谢上苍,感谢佛主让他活下来。
这一跪,只有他自己知道是为什么。
这个时候宋盈德悠悠转醒,似乎已经油尽灯枯,回光返照,只剩下一点时间。
他看到施砚身上的血,“人都收拾了?”
“回皇上,全都死了,一个不留。”
“够狠,有你陪在拾安的身边,朕也能稍微放心些。”
他已经快要死了,施砚现在也根本没有什么可顾虑的,他的势力完全可以碾压宋盈德,之所以他没有选择走那样的一条路,是因为宋拾安。
他心里有宋拾安,愿意为了宋拾安改变自己一直以来的计划,但宋盈德不配。
他一脸的嘲讽,“这大宁的江山只能是太子殿下的,如若有人觊觎,除非我施砚死了。”
宋盈德叹息一声,“身居高位,容易被人蒙蔽,混淆视听,看不到事情最真实的一面,施砚,你恨朕,朕理解也没有任何的怨言,但朕只想告诉你,拾安心性纯良,心怀天下,这大宁在他的手里比在任何人的手里强。”
施砚再次冷笑,“皇上就这么担心我会抢了这大宁的皇位吗?”
“不,你不会,你要是想,就不会等到皇后出手的时候了,你心里想什么朕不知道,但朕能知道的是,你不会要这大宁皇位,朕这辈子没有求过任何人,只求你莫要辜负了拾安对你的信任。”
“当年那件事情,处置有亏,是朕的错,御下不严,彻查不到位,朕给你道歉,朕也颁布了圣旨,替你们一家翻案。”
“还有,从即日起,你司礼监掌印施砚称九千岁,辅佐新皇朝政。”
这话说完,宋盈德已经快要提不起气来,寝殿里的人跪成一片,只有施砚一个人站着,宋盈德艰难的抬眸,“施砚,是朕对不住你,对不住…”
最后一句话都没有说完,宋盈德就绝了气息,施砚看着他的头垂落下来,耳朵边全是太监臣子哭泣的声音。
他一笑,像是嘲讽,又像是自嘲,他这一辈子只为了翻案而活。
朝臣贪污,宦官不善,这一些对他来说都可有可无,他一开始是想搅乱这大宁,但后来发现,既然大宁的君王不行,百姓不能安居乐业,那为何不取而代之。
只是他不曾想到,后面会出现一个宋拾安,一个彻彻底底拿捏住他心里的宋拾安。
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只想陪着他,做他想做的事情,什么仇什么恨,好像在爱面前,都不值得一提。
第135章 我要如厕
他在一片哭泣声中转身出去,南风上前,“爷,主谋人员留下一口气等您处置呢。”
“李氏可死了?”他问。
“尚未,不过伤得不轻,要是不救治恐怕撑不了多久。”
施砚看着大殿门口尸横遍野,冷漠开口,“那就别让她死了,她的命只有拾安能取。”
南风知道主子的意思,转身下去。
太子殿下昏迷不醒,皇上驾崩撒手人寰,要不是有了一份遗诏。
只怕是剩下的大臣都要以为他要变了这天下了。
但他没有,他的拾安现在还在昏迷,他用生命护着的大宁,他怎么会就这样收入囊中呢。
他称九千岁,代为管理朝政,等太子殿下苏醒过来就还政于他。
他听到耳边的嘈杂声突然安静,安静中他好像听到了施砚的声音。
他嘴角带着一抹笑容,“施砚,你回来了吗?”
难道也和上辈子一样吗?
只是很可惜,这一辈子的他眼睛看不见了,再也看不见那个把自己放在心里的施砚了。
那个一直事事为他考虑的阿砚,明明和皇帝皇后有仇,却对他如此的好,他虽然外表淡漠,但是他其实对他很好很好。
惯常诗书张口而来的太子殿下在这一刻却想不到最贴切的形容词来形容心里的那个人。
他仿佛都能想到,阿砚一身黑袍朝着自己跑来的样子。
自己受了这么重的伤,他也想过躲在暗卫的后面,但是他不能,李氏必须死,必须死在他的手里,这是他的使命。
重活一世他感谢上苍,自然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只是现在听到阿砚的声音,突然很心疼,他难道两世都要看着自己死吗?
两世都要为自己刨坑掩埋吗?
他明明心里发过誓,绝对不会让他那种悲怆的活着,终究他还是又负了他。
只是这一世的他虽然报了仇,但心里也有很多的不甘,没有和他看这大好河山,没有和他携手赏天边的霞落,甚至没有好好的推杯换盏。
他想起前世的画面,伸出了手,虚弱的唤了一声,“阿砚…”
本以为不会有什么回应,却不想手被人一把握住,“拾安,没事,我来了。”
他没有倒地,而是倒入了急切赶来的施砚的怀中。
“拾安,没事了,没事了。”
他嘴角挤出一笑,鲜血顺着嘴角流出来,激怒着施砚。
“造反叛逆者,一个不留,格杀勿论!”
他将宋拾安抱进怀中,小心的珍视着,心口像是撕开一个大口子一样,这种痛像是内心深处最最严重的疼一样。
好像几辈子的疼痛加在一起了。
第134章 宋盈德驾崩
施砚将人打横抱起,走在一片厮杀声中,他的拾安一身月白衣袍,此时一片血红,伤口还在有鲜血不断的冒出来,他心急如焚。
暗卫见人就杀,毫不留情,替施砚开路。
将人送进了宋盈德寝殿,太医见状赶紧上前诊脉。
“施大人…殿下失血过多,恐怕…”
施砚一抬眸,满眼的弑杀,“恐怕什么?给我治,不管用什么法子,必须救活他。”
随后一把攥过太医的衣服,眸子猩红的看着太医,“我警告你,他要是不能留下一口气在,你们全家都别想活。”
太医吓得连连点头,“下官一定竭尽所能,一定竭尽所能,”
这时南风进来汇报,“爷,李氏的人已经进入皇宫,人数众多。”
施砚咬着牙关,接过南风递过来的剑,“放进来,今日敢进来造反,让他们进来,一个不留。”
“来人,护着寝殿,蚊虫不可见,剩下之人随我杀出去,一个人头五十文。”
施砚一身杀气,手中的长剑几乎一个眨眼之间就让一条人命消失于世间。
他虽然一直都是弑杀的,但他其实很少这样大杀四方,这一次是真的触碰到了他的逆鳞。
他受命去调查宁安一事,他当时不是没有想过皇后会孤注一掷的发起进攻。
但当时他又一想,现在皇帝当政,这皇后想要公然的反是不可能的。
他没算到的事,皇帝会突然病倒,这宁安竟然会如此的心狠给她亲哥哥下毒。
他得到消息就放下所有,快马加鞭的赶回京城,这段路上他不眠不休,跑死了好几匹马。
一到京城就知道拾安控制住了两道宫门,就知道他是你有计划的,他并不被动,他心里稍稍的放心一下。
他不要任何,他只求这宋拾安能够安然无恙。
只是他没有想到宋拾安对李氏的恨意这么大,大到不惜自己受伤致死也要伤到李氏。
李氏是该死,要李氏死他有千百种的方法,他为什么要用这样极端的方法?
难道他在这期间就没有想过自己一点点吗?哪怕只是一点点。
他满腔的怒火是面对李氏的这些造反之人,但这心口撕裂之痛却是因为宋拾安。
“为什么?”
为什么就要选择丢下他?明明他已经说过,以后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他每日打猎新鲜的猎物,给他烤他最喜欢吃的肉。
每日陪着他看日出日落,享受闲暇的时光。
但现在宋拾安生死未卜,他这些承诺如何实现?
他一个飞身上前,长剑凌空一滑,瞬间倒地数人。
他们的人也迅速的前来,宫道里从一开始拥挤打杀到现在的只剩下零星几人。
血流成河四个字来形容这场景是再合适不过了。
等施砚踩着千万尸体而来时,得到的是他期盼祈祷许久的好消息。
宋拾安就回来了,只是失血过多再加求生意识不强,所以昏迷了。
生命已经无碍。
他手里的长剑咣当一声落地,他扑通一声跪下,周围的人都以为这是司礼监掌印的忠心。
听到自己的主子转危为安,所以这才感怀的跪地。
其实这跪下的举动是为何只有施砚自己知晓。
虽然手上无数条人命,他没有资格祈求佛主,但他还是在一边抵御李氏造反的人的时候,一边心里祈祷,上天垂怜,他施砚死不足惜,但宋拾安不能死。
他应该把这大宁管理得更好,让百姓更好的生活,他…反正就是不能死,要他做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死。
不知道是上天开恩还是什么,反正不管是什么,他都感谢上苍,感谢佛主让他活下来。
这一跪,只有他自己知道是为什么。
这个时候宋盈德悠悠转醒,似乎已经油尽灯枯,回光返照,只剩下一点时间。
他看到施砚身上的血,“人都收拾了?”
“回皇上,全都死了,一个不留。”
“够狠,有你陪在拾安的身边,朕也能稍微放心些。”
他已经快要死了,施砚现在也根本没有什么可顾虑的,他的势力完全可以碾压宋盈德,之所以他没有选择走那样的一条路,是因为宋拾安。
他心里有宋拾安,愿意为了宋拾安改变自己一直以来的计划,但宋盈德不配。
他一脸的嘲讽,“这大宁的江山只能是太子殿下的,如若有人觊觎,除非我施砚死了。”
宋盈德叹息一声,“身居高位,容易被人蒙蔽,混淆视听,看不到事情最真实的一面,施砚,你恨朕,朕理解也没有任何的怨言,但朕只想告诉你,拾安心性纯良,心怀天下,这大宁在他的手里比在任何人的手里强。”
施砚再次冷笑,“皇上就这么担心我会抢了这大宁的皇位吗?”
“不,你不会,你要是想,就不会等到皇后出手的时候了,你心里想什么朕不知道,但朕能知道的是,你不会要这大宁皇位,朕这辈子没有求过任何人,只求你莫要辜负了拾安对你的信任。”
“当年那件事情,处置有亏,是朕的错,御下不严,彻查不到位,朕给你道歉,朕也颁布了圣旨,替你们一家翻案。”
“还有,从即日起,你司礼监掌印施砚称九千岁,辅佐新皇朝政。”
这话说完,宋盈德已经快要提不起气来,寝殿里的人跪成一片,只有施砚一个人站着,宋盈德艰难的抬眸,“施砚,是朕对不住你,对不住…”
最后一句话都没有说完,宋盈德就绝了气息,施砚看着他的头垂落下来,耳朵边全是太监臣子哭泣的声音。
他一笑,像是嘲讽,又像是自嘲,他这一辈子只为了翻案而活。
朝臣贪污,宦官不善,这一些对他来说都可有可无,他一开始是想搅乱这大宁,但后来发现,既然大宁的君王不行,百姓不能安居乐业,那为何不取而代之。
只是他不曾想到,后面会出现一个宋拾安,一个彻彻底底拿捏住他心里的宋拾安。
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只想陪着他,做他想做的事情,什么仇什么恨,好像在爱面前,都不值得一提。
第135章 我要如厕
他在一片哭泣声中转身出去,南风上前,“爷,主谋人员留下一口气等您处置呢。”
“李氏可死了?”他问。
“尚未,不过伤得不轻,要是不救治恐怕撑不了多久。”
施砚看着大殿门口尸横遍野,冷漠开口,“那就别让她死了,她的命只有拾安能取。”
南风知道主子的意思,转身下去。
太子殿下昏迷不醒,皇上驾崩撒手人寰,要不是有了一份遗诏。
只怕是剩下的大臣都要以为他要变了这天下了。
但他没有,他的拾安现在还在昏迷,他用生命护着的大宁,他怎么会就这样收入囊中呢。
他称九千岁,代为管理朝政,等太子殿下苏醒过来就还政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