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阿朝轻嗅着,“夫子,你瞧好热闹啊,等下回我们得了空闲早上出来逛早市,你觉得如何?”他的目光落在四周的摊子上,眼眸里满是渴望。
谢临洲应声:“好。”
二人有目的,没有在城内多待,往郊外走去。郊外的野花沾着晨露,在微光中泛着晶莹的光泽。
阿朝不时停下脚步,指着路边的蒲公英笑着说:“你看,这绒毛球真可爱,一吹就飞散了。”
谢临洲便陪着他停下,看着他踮起脚尖吹散蒲公英,眼里满是温柔。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就到了郊外的河边。远远便见河边已有不少人影,三三两两的,都是来采兰草的街坊有穿着布裙的妇人、夫郎,提着竹篮蹲在岸边,一边采兰草一边和同伴说笑;还有扎着发髻的小姑娘、绑着马尾的小哥儿,被母亲、阿爹牵着,手里捏着刚采的兰草,蹦蹦跳跳地追着蝴蝶;更有几个年轻学子模样的人,围坐在石头上,手里捧着书卷,偶尔抬头指点着河面,倒像是借着采兰草的由头来寻清净。
河水清澈见底,岸边的兰草长得格外茂盛,一片片细长的叶子翠绿欲滴,凑近了便能闻到一股清苦却沁人心脾的香气。
阿朝松开谢临洲的手,快步走到河边蹲下,小心翼翼地拨开兰草的叶子,指尖拂过翠绿的叶片,眼里满是欢喜:“这兰草长得真好,叶片厚实还带着水汽,用来煮浴兰汤再合适不过了。”
他看向谢临洲,眉眼弯弯:“说不定泡完澡,我皮肤能变得比雪球的毛还光滑呢。”
不远处的妇人恰好听到这话,笑着搭话:“这位小郎君说得是,这河边的兰草最是鲜嫩,每年端午我都来采,泡完澡浑身舒坦,连蚊虫都少叮几口呢。”
阿朝闻言,转头冲妇人笑了笑,又回头对谢临洲小声说:“你听,人家也说这兰草好。”
谢临洲将背篓放下来,站在他身边,怕他踩到湿滑的泥土,便伸手扶着他的胳膊,指尖轻轻捏了捏他的小臂:“慢些,别摔着。你皮肤本就嫩,再光滑些,我都要担心风把你吹跑了。”
说着,他也蹲下身,帮阿朝把采好的兰草整理好,放进背篓里,还故意将几株叶片最宽的兰草挑出来:“这些留给你,煮的时候多放些,正好让你如愿变滑溜。”
旁边的小姑娘看到谢临洲挑兰草,脆生生地喊:“叔叔,你挑的兰草好大呀,我娘说,叶子宽的兰草煮汤最香了。”
谢临洲抬头冲小姑娘温和一笑:“是啊,所以叔叔挑些宽叶子的,给你这位哥哥煮汤。”
阿朝采得认真,额前的碎发垂落下来,沾了几片细小的草屑,他自己浑然不觉,还在小声嘀咕:“听闻泡浴兰汤能驱晦气,我倒觉得闻着香,泡着也舒服。对了,你说刘婶子会不会偷偷在汤里加别的东西?上次她给我煮的甜汤,就多加了半勺糖。”
刘婶子知晓他们的爱好,做的膳食都往二人爱吃的去做。
谢临洲见状,便伸出指尖轻轻帮他拂去草屑,指尖不经意触到他的额头,惹得阿朝抬头冲他笑了笑。他趁机刮了下阿朝的鼻尖:“说不定刘婶子是觉得你太瘦,想让你多吃点甜的长肉。不过你放心,今天的兰草汤,我盯着她煮,绝不让她偷偷加料,除非你想加。”
阿朝眨了眨眼,故意凑近他耳边,声音压低了些:“那要是我想加些桂花蜜呢?兰草香混着桂花香,肯定更好闻。”
谢临洲挑眉,顺着他的话接道:“那我就去库房偷一罐出来,不过要是被小谢管事发现了,你可得替我求情。”
“我才不替你求情呢,”阿朝笑着往后缩了缩,手里还攥着刚采的兰草,“是你自己要偷的,要罚也罚你。”
明明整个谢府最大就是他们二人,还非要在这里玩角色扮演。
河边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说笑声、孩童的嬉闹声混着河水潺潺的声响,与兰草的清苦香气交织在在一起。
阳光渐渐升起,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两人身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阿朝采了一把兰草,直起身子伸了个懒腰,腰肢弯出好看的弧度:“差不多够了,再采些菖蒲就回去。你看那边石缝里的菖蒲,叶片直挺挺的,像不像你书房里插着的毛笔?”
他指着不远处的石缝,那里长着几株菖蒲,叶片挺拔,绿油油的格外精神。
谢临洲跟着他走过去,帮他把菖蒲连根拔起,抖掉根部的泥土,故意将菖蒲叶凑到阿朝面前晃了晃:“确实像毛笔,不过这支毛笔可写不了字,只能用来驱邪,说不定还能用来挠你痒痒。”
阿朝立刻往后躲,笑着拍开他的手:“别闹,这是驱邪的宝贝,哪能用来挠痒痒。”
“在我这儿,只要能让你笑,宝贝也能变玩物,”谢临洲把整理好的菖蒲递给他,眼里满是笑意,“你说挂在院门上能驱邪,那我们就多挂几处,门口和窗边都挂上,再在你枕头边也放一小束,让你晚上睡得安稳。”
阿朝点点头,接过菖蒲放进背篓里,手指轻轻摩挲着菖蒲叶:“这样一来,我们的府上就平平安安的了。”
谢临洲背着装满兰草和菖蒲的背篓往回走,背篓沉甸甸的。
阿朝走得有些累,谢临洲牵住他的手,放慢脚步陪着他走,他轻轻晃了晃两人交握的手,“回头让刘婶子煮浴兰汤,我们用过膳食就出去外头放河灯,之后回来一起泡澡,解解乏。泡完澡,你陪我看会儿话本,好不好?”
谢临洲握紧了他的手:“好,都听你的。”
阿朝笑意盈盈,警告道:“但是泡澡的时候,你不可以偷偷挠我痒痒。”
“你都这么说了,我倒想试试,”谢临洲低头看着他泛红的耳尖,故意逗他,“看看你泡在水里,能不能躲开我的手。”
阿朝立刻瞪了他一眼,却没真的生气,嘴角还带着笑意:“我才不让你挠,我会把水泼你身上。”
快到府上时,远远就看见雪球趴在府门口,看见他们回来,立刻摇着尾巴跑过来,围着谢临洲身后的背篓转了两圈,鼻子凑上去嗅了嗅兰草的香气,又蹭了蹭阿朝的裤腿。
阿朝笑着蹲下身,抱起雪球,指尖挠了挠它的下巴:“我们回来啦,给你带了好吃的,不过不是兰草,是你爱吃的肉干,藏在背篓最下面呢。”
谢临洲跟在后面,看着一人一狗的互动,嘴角忍不住弯起,伸手揉了揉阿朝的头发:“你倒会藏,我都没发现你什么时候放进去的。”
“我早上出门的时候偷偷放的,”阿朝抬头冲他笑得狡黠,“就知道你不会注意背篓下面,这样雪球的零食就不会被你偷吃了。”
谢临洲无奈地笑了笑。
回到府上,又进了院子,谢临洲便先将背篓放在石阶上,转身去柴房取来几根细麻绳。
阿朝抱着雪球跟在后面,看着他熟练地将菖蒲整理成束,忍不住凑过去帮忙:“我来系绳吧,你把菖蒲递我就好。我系的绳结可好看了,比你系的好看多了。”
谢临洲依言将菖蒲递过去,看着他指尖灵巧地打结,绳结打得紧实又好看,还在尾端留了小段流苏,故意逗他:“确实好看,不过要是待会儿挂的时候掉下来,可别赖我。”
“才不会掉下来呢,”阿朝将系好的菖蒲束递给他,“我系得这么紧,除非你故意把它弄掉。”
两人先将最大的一束菖蒲挂在院门上,青绿的叶片垂下来,风一吹便轻轻晃动,清苦的香气弥漫开来。
阿朝踮着脚往门楣上递菖蒲时,谢临洲悄悄伸手扶着他的腰,怕他站不稳:“慢些,不用踮这么高,够着门楣就好。你要是再踮脚,我就抱你起来挂。”
阿朝脸颊更红,连忙说:“不用抱,我自己能行。”
挂完院门,又去窗边挂了两小束,每挂好一处,阿朝都要退后两步端详片刻,像在欣赏什么宝贝:“这样看着就安心多了,邪祟都不敢来了。对了,你说要是有小偷进来,看到这么多菖蒲,会不会以为我们家有什么厉害的法器,吓得不敢偷东西?”
谢临洲走到他身边,从背后轻轻抱住他:“说不定会。”
雪球在一旁绕来绕去,时不时用爪子扒拉一下垂落的菖蒲叶,惹得阿朝笑着拍了拍它的脑袋:“别捣乱,这可是驱邪的宝贝,要是被你弄坏了,晚上就让你睡在院子里,不让你进房间。”
雪球像是听懂了,立刻收回爪子,乖乖地蹲在一旁,尾巴却还轻轻晃着。
谢临洲看着阿朝假装严肃的模样,忍不住在他耳边轻声说:“你也就敢吓唬雪球,要是我捣乱,你可舍不得罚我。”
阿朝转头瞪他,却没反驳,只是轻轻哼了一声:“那是我大度,不跟你计较。”
谢临洲则提着背篓去了庖屋。
刘婶子接过背篓时,还笑着打趣:“少爷和少君这一早去采的兰草,瞧着比市集上买的还鲜嫩,煮出来的浴兰汤定是格外养人。”
说着便麻利地将背篓里剩余的兰草搬到水槽边,又取来新的竹筛,仔细挑拣,过筛一遍,连细微的枯叶都没放过。
谢临洲应声:“好。”
二人有目的,没有在城内多待,往郊外走去。郊外的野花沾着晨露,在微光中泛着晶莹的光泽。
阿朝不时停下脚步,指着路边的蒲公英笑着说:“你看,这绒毛球真可爱,一吹就飞散了。”
谢临洲便陪着他停下,看着他踮起脚尖吹散蒲公英,眼里满是温柔。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就到了郊外的河边。远远便见河边已有不少人影,三三两两的,都是来采兰草的街坊有穿着布裙的妇人、夫郎,提着竹篮蹲在岸边,一边采兰草一边和同伴说笑;还有扎着发髻的小姑娘、绑着马尾的小哥儿,被母亲、阿爹牵着,手里捏着刚采的兰草,蹦蹦跳跳地追着蝴蝶;更有几个年轻学子模样的人,围坐在石头上,手里捧着书卷,偶尔抬头指点着河面,倒像是借着采兰草的由头来寻清净。
河水清澈见底,岸边的兰草长得格外茂盛,一片片细长的叶子翠绿欲滴,凑近了便能闻到一股清苦却沁人心脾的香气。
阿朝松开谢临洲的手,快步走到河边蹲下,小心翼翼地拨开兰草的叶子,指尖拂过翠绿的叶片,眼里满是欢喜:“这兰草长得真好,叶片厚实还带着水汽,用来煮浴兰汤再合适不过了。”
他看向谢临洲,眉眼弯弯:“说不定泡完澡,我皮肤能变得比雪球的毛还光滑呢。”
不远处的妇人恰好听到这话,笑着搭话:“这位小郎君说得是,这河边的兰草最是鲜嫩,每年端午我都来采,泡完澡浑身舒坦,连蚊虫都少叮几口呢。”
阿朝闻言,转头冲妇人笑了笑,又回头对谢临洲小声说:“你听,人家也说这兰草好。”
谢临洲将背篓放下来,站在他身边,怕他踩到湿滑的泥土,便伸手扶着他的胳膊,指尖轻轻捏了捏他的小臂:“慢些,别摔着。你皮肤本就嫩,再光滑些,我都要担心风把你吹跑了。”
说着,他也蹲下身,帮阿朝把采好的兰草整理好,放进背篓里,还故意将几株叶片最宽的兰草挑出来:“这些留给你,煮的时候多放些,正好让你如愿变滑溜。”
旁边的小姑娘看到谢临洲挑兰草,脆生生地喊:“叔叔,你挑的兰草好大呀,我娘说,叶子宽的兰草煮汤最香了。”
谢临洲抬头冲小姑娘温和一笑:“是啊,所以叔叔挑些宽叶子的,给你这位哥哥煮汤。”
阿朝采得认真,额前的碎发垂落下来,沾了几片细小的草屑,他自己浑然不觉,还在小声嘀咕:“听闻泡浴兰汤能驱晦气,我倒觉得闻着香,泡着也舒服。对了,你说刘婶子会不会偷偷在汤里加别的东西?上次她给我煮的甜汤,就多加了半勺糖。”
刘婶子知晓他们的爱好,做的膳食都往二人爱吃的去做。
谢临洲见状,便伸出指尖轻轻帮他拂去草屑,指尖不经意触到他的额头,惹得阿朝抬头冲他笑了笑。他趁机刮了下阿朝的鼻尖:“说不定刘婶子是觉得你太瘦,想让你多吃点甜的长肉。不过你放心,今天的兰草汤,我盯着她煮,绝不让她偷偷加料,除非你想加。”
阿朝眨了眨眼,故意凑近他耳边,声音压低了些:“那要是我想加些桂花蜜呢?兰草香混着桂花香,肯定更好闻。”
谢临洲挑眉,顺着他的话接道:“那我就去库房偷一罐出来,不过要是被小谢管事发现了,你可得替我求情。”
“我才不替你求情呢,”阿朝笑着往后缩了缩,手里还攥着刚采的兰草,“是你自己要偷的,要罚也罚你。”
明明整个谢府最大就是他们二人,还非要在这里玩角色扮演。
河边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说笑声、孩童的嬉闹声混着河水潺潺的声响,与兰草的清苦香气交织在在一起。
阳光渐渐升起,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两人身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阿朝采了一把兰草,直起身子伸了个懒腰,腰肢弯出好看的弧度:“差不多够了,再采些菖蒲就回去。你看那边石缝里的菖蒲,叶片直挺挺的,像不像你书房里插着的毛笔?”
他指着不远处的石缝,那里长着几株菖蒲,叶片挺拔,绿油油的格外精神。
谢临洲跟着他走过去,帮他把菖蒲连根拔起,抖掉根部的泥土,故意将菖蒲叶凑到阿朝面前晃了晃:“确实像毛笔,不过这支毛笔可写不了字,只能用来驱邪,说不定还能用来挠你痒痒。”
阿朝立刻往后躲,笑着拍开他的手:“别闹,这是驱邪的宝贝,哪能用来挠痒痒。”
“在我这儿,只要能让你笑,宝贝也能变玩物,”谢临洲把整理好的菖蒲递给他,眼里满是笑意,“你说挂在院门上能驱邪,那我们就多挂几处,门口和窗边都挂上,再在你枕头边也放一小束,让你晚上睡得安稳。”
阿朝点点头,接过菖蒲放进背篓里,手指轻轻摩挲着菖蒲叶:“这样一来,我们的府上就平平安安的了。”
谢临洲背着装满兰草和菖蒲的背篓往回走,背篓沉甸甸的。
阿朝走得有些累,谢临洲牵住他的手,放慢脚步陪着他走,他轻轻晃了晃两人交握的手,“回头让刘婶子煮浴兰汤,我们用过膳食就出去外头放河灯,之后回来一起泡澡,解解乏。泡完澡,你陪我看会儿话本,好不好?”
谢临洲握紧了他的手:“好,都听你的。”
阿朝笑意盈盈,警告道:“但是泡澡的时候,你不可以偷偷挠我痒痒。”
“你都这么说了,我倒想试试,”谢临洲低头看着他泛红的耳尖,故意逗他,“看看你泡在水里,能不能躲开我的手。”
阿朝立刻瞪了他一眼,却没真的生气,嘴角还带着笑意:“我才不让你挠,我会把水泼你身上。”
快到府上时,远远就看见雪球趴在府门口,看见他们回来,立刻摇着尾巴跑过来,围着谢临洲身后的背篓转了两圈,鼻子凑上去嗅了嗅兰草的香气,又蹭了蹭阿朝的裤腿。
阿朝笑着蹲下身,抱起雪球,指尖挠了挠它的下巴:“我们回来啦,给你带了好吃的,不过不是兰草,是你爱吃的肉干,藏在背篓最下面呢。”
谢临洲跟在后面,看着一人一狗的互动,嘴角忍不住弯起,伸手揉了揉阿朝的头发:“你倒会藏,我都没发现你什么时候放进去的。”
“我早上出门的时候偷偷放的,”阿朝抬头冲他笑得狡黠,“就知道你不会注意背篓下面,这样雪球的零食就不会被你偷吃了。”
谢临洲无奈地笑了笑。
回到府上,又进了院子,谢临洲便先将背篓放在石阶上,转身去柴房取来几根细麻绳。
阿朝抱着雪球跟在后面,看着他熟练地将菖蒲整理成束,忍不住凑过去帮忙:“我来系绳吧,你把菖蒲递我就好。我系的绳结可好看了,比你系的好看多了。”
谢临洲依言将菖蒲递过去,看着他指尖灵巧地打结,绳结打得紧实又好看,还在尾端留了小段流苏,故意逗他:“确实好看,不过要是待会儿挂的时候掉下来,可别赖我。”
“才不会掉下来呢,”阿朝将系好的菖蒲束递给他,“我系得这么紧,除非你故意把它弄掉。”
两人先将最大的一束菖蒲挂在院门上,青绿的叶片垂下来,风一吹便轻轻晃动,清苦的香气弥漫开来。
阿朝踮着脚往门楣上递菖蒲时,谢临洲悄悄伸手扶着他的腰,怕他站不稳:“慢些,不用踮这么高,够着门楣就好。你要是再踮脚,我就抱你起来挂。”
阿朝脸颊更红,连忙说:“不用抱,我自己能行。”
挂完院门,又去窗边挂了两小束,每挂好一处,阿朝都要退后两步端详片刻,像在欣赏什么宝贝:“这样看着就安心多了,邪祟都不敢来了。对了,你说要是有小偷进来,看到这么多菖蒲,会不会以为我们家有什么厉害的法器,吓得不敢偷东西?”
谢临洲走到他身边,从背后轻轻抱住他:“说不定会。”
雪球在一旁绕来绕去,时不时用爪子扒拉一下垂落的菖蒲叶,惹得阿朝笑着拍了拍它的脑袋:“别捣乱,这可是驱邪的宝贝,要是被你弄坏了,晚上就让你睡在院子里,不让你进房间。”
雪球像是听懂了,立刻收回爪子,乖乖地蹲在一旁,尾巴却还轻轻晃着。
谢临洲看着阿朝假装严肃的模样,忍不住在他耳边轻声说:“你也就敢吓唬雪球,要是我捣乱,你可舍不得罚我。”
阿朝转头瞪他,却没反驳,只是轻轻哼了一声:“那是我大度,不跟你计较。”
谢临洲则提着背篓去了庖屋。
刘婶子接过背篓时,还笑着打趣:“少爷和少君这一早去采的兰草,瞧着比市集上买的还鲜嫩,煮出来的浴兰汤定是格外养人。”
说着便麻利地将背篓里剩余的兰草搬到水槽边,又取来新的竹筛,仔细挑拣,过筛一遍,连细微的枯叶都没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