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我知道啦。”阿朝吐了吐舌头,“上次煮鸡汤时我就没碰灶台,这次也会小心的。对了夫子,昨日孙伯说地窖里还藏着去年的白萝卜,炖羊肉汤时加些萝卜,既能去膻又能吸油,炖出来的汤肯定更鲜。”
谢临洲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说得是,萝卜配羊肉,是冬日里最好的搭配。等中午我回来,咱们一起去地窖取萝卜,顺便看看那批腌好的酸菜,要是酸得透了,晚上就能做酸菜白肉,配着贴饼子吃。”
他常在国子监,但府上的事情也都清楚。
阿朝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好啊。我还想把烤好的栗子糕也端上桌,甜的咸的都有,吃着才热闹。”
他忽然想起庭院里的景象,又道,“对了夫子,咱们院儿里的桂树叶子都落光了,光秃秃的看着有些冷清,要不要在树下摆个炭盆?晚上咱们围着炭盆剥栗子、聊天,肯定暖和。”
谢临洲顺着他的话看向窗外,晨光中桂树枝桠疏朗,覆着一层薄霜:“好啊,等下午我让仆从搬个铜制的炭盆来,再备些干果蜜饯,晚上咱们就坐在院里。授衣假还有几日就开始了,你想去什么地方,想干什么,可要早些准备。”
阿朝慢慢数着:“秋游那时与师娘他们约好了去泡温泉,我待会写信给师娘他们问问,授衣假可有空闲,若是有我们便去泡温泉,去个三四天。泡完温泉回来,我与你再做打算。”
谢临洲点头,看了看时辰,又道,“时候不早了,我得去国子监了,中午我尽量早些回来。”
阿朝送他到门口:“夫子路上小心。”
谢临洲应下,又回头叮嘱:“你在家别总往外跑,要是想晒太阳,就在廊下坐着,别去院子里吹风。”
看着谢临洲的身影消失在巷口,阿朝抱着暖手炉回到屋里,心里已经开始盘算中午的羊肉汤。
盘算的差不多,他先去后花园看了下自己种的菜,发现长势还不错就径直去了书房,给师娘写信,写完信让下人送到各自的府上,便等周先生来上课。
正跟着周先生学习《礼记》,窗外忽然飘起了细雨,雨丝落在窗棂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周先生放下书卷,笑着说:“这般凉的天,倒是适合读些温厚的文章。阿朝,你且把‘礼运大同篇’再读一遍,体会其中的暖意。”
阿朝点头应着,轻声读了起来,声音穿过雨幕,竟也带了几分温暖。
晌午,谢临洲回来时,身上沾了些雨丝,阿朝连忙递上干布巾,“今日从我上课开始就下雨了,断断续续的下,你回来可有淋在身上,若是淋到了,我让小翠准备水去,你沐浴,顺带把头也给洗了。”
谢临洲接过布巾,轻轻擦了擦肩头的水珠,笑着摇头:“不用麻烦小翠了,我撑了伞,只是方才进门时风大,把雨潎进了伞里,才沾了这点潮气,不打紧的。”
他将布巾放在桌边,目光落在阿朝身上,又问,“我不在家时,你上午的功课做得如何?周先生留的《农桑辑要》,里面讲的冬菜养护法子,都看明白了吗?”
阿朝给他擦着有些潮湿的头发,“我都看明白了,我原先就会这些,只是书里讲的文绉绉,我一对应出来就都懂了。”
他说着,把擦的差不多了几缕撩到谢临洲身前,又补充道:“书里还写了冬日腌菜的法子,跟我平日做的不一样,说要在缸底铺层芥菜,再撒盐按实,一层菜一层盐,最后用青石压着,能放到来年春天。我记了下来,等过几日跟刘婶试试,说不定能腌出不一样的味道。”
谢临洲站着没动,笑着夸道:“我们阿朝最厉害了,比光看书本强多了。那书里讲的羊肉储存法子,你也看看,咱们最近买的羊肉多,学好了能存得久些。”
阿朝应了几声,将擦头发的布巾放到一旁,转过身去,搂着谢临洲的腰:“我很认真学的。”
搂了还一会,他便把温在炭炉上的羊肉汤端了出来。
汤锅里的羊肉炖得软烂,萝卜吸满了肉汤的鲜,撒着葱花和香菜,热气裹着香气扑面而来。
谢临洲刚坐下,阿朝就给他盛了一碗汤,还特意挑了块带筋的羊肉放在碗里:“夫子快尝尝,我让刘婶帮着切的羊肉,炖了快两个时辰,肯定不塞牙。”
谢临洲喝了一口,暖意从喉咙一直暖到心口,羊肉的鲜混着萝卜的甜,在舌尖散开,笑着说:“还是阿朝做的汤最暖。明日休沐,我带你去街上的绸缎庄看看,给你做件新的棉袍,选你喜欢的天青色,再买些织着小梅花的发绳。”
他瞧着阿朝总用素色的发绳,想来是之前府里的样式不够合心意。
阿朝听了,眼睛一亮,捧着汤碗点头:“好啊,天青色好看,小梅花的发绳也肯定好看。我还想去书坊看看,上次问掌柜的那本《齐民要术》的新注本,不知到货了没有,要是到了,正好买回来学做新的菜。”
谢临洲夹了一筷子萝卜放进他碗里,笑着应道:“行,明日先去绸缎庄,再去书坊,要是时间够,还能去街口买你爱吃的糖炒栗子。”
语气稍顿,他想起点什么,缓缓道:“对,方才在国子监与薛大人闲聊之时,他跟我说了件喜事。少昀订了婚,日子就定在明年开春。”
“少昀订婚了?”阿朝惊讶地抬眼,手里的勺子顿了一下,“那对方是谁呀?之前都没听他提过。”
天寒地冻,路也滑,他已经很久没跟李襄、薛少昀他们一块闲聊,说家长里短了。
谢临洲喝了口汤,慢慢说道:“是城南柳家的二少爷柳清沅。柳家是书香门第,柳二少不仅字写得好,还懂医术,去年还在城外开了个小药铺,免费给穷苦人看诊。我去年去柳家赴宴,见过柳二少一面,性子温和,说话也细声细气的,跟薛少昀那跳脱的性子正好互补。”
一个汉子有这份心性,恰好与薛少昀互补,想来薛大人费了好一番的功夫。
阿朝听得认真,又给谢临洲添了些汤:“大好事啊。先前少昀总跟我和襄哥儿他们说不想成亲,没想到这么快就订了婚。等他们成婚,可要送些好东西过去,夫子,你觉得该送些什么好?”
他想,恐怕往后是最怕生孩子的少昀最先当阿爹。
“自然要送,”谢临洲笑着点头,“我已经让小瞳准备了,选了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柳二少爱写字,肯定用得上。薛大人还说,等过几日忙完订婚礼的琐事,要请我们去酒楼吃饭,到时候让我们见见柳二少爷,认识认识,往后好往来,也能互相照应些。”
阿朝握着汤勺的手一顿,眼里立刻亮了亮:“酒楼吃饭好啊,正好我也想瞧瞧,能让少昀点头的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温厚模样。”
他又想起什么,转头看向谢临洲,语气里带了点打趣,“说起来夫子,你准备的文房四宝定是极讲究的,我这粗人可挑不来这些,不如就跟着凑个热闹,送两匹新到的云锦如何?做衣裳或是铺盖都体面,柳二少若用不上,给他家里人也合适。”
头回经历这等事儿,他也不知该送什么东西好。
谢临洲放下筷子,笑意更深了些:“云锦是好东西,既实用又显心意,他定然会喜欢。不过你也别太急着准备,等见了柳二少再说也不迟。”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听薛大人提过,柳二少性子沉稳,除了写字,还爱摆弄些花草,若是见面时觉得投缘,往后偶尔送些时令花草,倒比贵重物件更显亲近。”
“还是夫子想得周到。”阿朝拍了下手,恍然大悟般说道,“我只想着送些值钱的,倒忘了投缘二字最要紧。往后若是真能常来常往,送花草、送些自家做的点心,反而更热络。”
谢临洲颔首应下,目光往窗外飘了飘,似在盘算日子:“订婚礼后薛大人该能松口气,约莫三五日便能定下吃饭的时辰。到时候我让人提前知会你,咱们一同过去。”
他收回目光,看向阿朝,又添了句,“那日我会周旋,你只管放宽心吃饭聊天,少昀的婚事能成,咱们这些身边人,也该好好乐一乐。”
阿朝笑着应了,又给谢临洲添了碗汤,话题渐渐从送礼转到了订婚礼的细节。
第60章
休沐日那日,天是淡淡的灰,没有乌云压顶的沉闷,天空被蒙了层薄纱,连风都变得软乎乎的,裹着湿润的水汽,闻着有雪前的清冽。
这日,阿朝与谢临洲二人都休息。
阿朝兴奋,一早便起来了,用过膳食,先完成周文清布置下来的作业,给他与谢临洲做了件里衣,接着去庖屋让刘婶子做少些菜,他们简单吃一点,就出去外头闲逛。
等到日上中天,谢临洲方悠悠醒来,洗漱,用膳后,擦了擦手,道:“歇息歇息就去街上逛逛,先去绸缎庄给你挑棉袍,再去书坊找你要的书。”
阿朝迫不及待,连忙去取挂在衣柜里的兔毛披风,“诶,薛叔可说了何时让我们和柳二少爷见面?”
谢临洲伸手帮他系好带子,又把暖手炉塞进他怀里:“外面风还凉,抱着暖些。”
谢临洲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说得是,萝卜配羊肉,是冬日里最好的搭配。等中午我回来,咱们一起去地窖取萝卜,顺便看看那批腌好的酸菜,要是酸得透了,晚上就能做酸菜白肉,配着贴饼子吃。”
他常在国子监,但府上的事情也都清楚。
阿朝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好啊。我还想把烤好的栗子糕也端上桌,甜的咸的都有,吃着才热闹。”
他忽然想起庭院里的景象,又道,“对了夫子,咱们院儿里的桂树叶子都落光了,光秃秃的看着有些冷清,要不要在树下摆个炭盆?晚上咱们围着炭盆剥栗子、聊天,肯定暖和。”
谢临洲顺着他的话看向窗外,晨光中桂树枝桠疏朗,覆着一层薄霜:“好啊,等下午我让仆从搬个铜制的炭盆来,再备些干果蜜饯,晚上咱们就坐在院里。授衣假还有几日就开始了,你想去什么地方,想干什么,可要早些准备。”
阿朝慢慢数着:“秋游那时与师娘他们约好了去泡温泉,我待会写信给师娘他们问问,授衣假可有空闲,若是有我们便去泡温泉,去个三四天。泡完温泉回来,我与你再做打算。”
谢临洲点头,看了看时辰,又道,“时候不早了,我得去国子监了,中午我尽量早些回来。”
阿朝送他到门口:“夫子路上小心。”
谢临洲应下,又回头叮嘱:“你在家别总往外跑,要是想晒太阳,就在廊下坐着,别去院子里吹风。”
看着谢临洲的身影消失在巷口,阿朝抱着暖手炉回到屋里,心里已经开始盘算中午的羊肉汤。
盘算的差不多,他先去后花园看了下自己种的菜,发现长势还不错就径直去了书房,给师娘写信,写完信让下人送到各自的府上,便等周先生来上课。
正跟着周先生学习《礼记》,窗外忽然飘起了细雨,雨丝落在窗棂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周先生放下书卷,笑着说:“这般凉的天,倒是适合读些温厚的文章。阿朝,你且把‘礼运大同篇’再读一遍,体会其中的暖意。”
阿朝点头应着,轻声读了起来,声音穿过雨幕,竟也带了几分温暖。
晌午,谢临洲回来时,身上沾了些雨丝,阿朝连忙递上干布巾,“今日从我上课开始就下雨了,断断续续的下,你回来可有淋在身上,若是淋到了,我让小翠准备水去,你沐浴,顺带把头也给洗了。”
谢临洲接过布巾,轻轻擦了擦肩头的水珠,笑着摇头:“不用麻烦小翠了,我撑了伞,只是方才进门时风大,把雨潎进了伞里,才沾了这点潮气,不打紧的。”
他将布巾放在桌边,目光落在阿朝身上,又问,“我不在家时,你上午的功课做得如何?周先生留的《农桑辑要》,里面讲的冬菜养护法子,都看明白了吗?”
阿朝给他擦着有些潮湿的头发,“我都看明白了,我原先就会这些,只是书里讲的文绉绉,我一对应出来就都懂了。”
他说着,把擦的差不多了几缕撩到谢临洲身前,又补充道:“书里还写了冬日腌菜的法子,跟我平日做的不一样,说要在缸底铺层芥菜,再撒盐按实,一层菜一层盐,最后用青石压着,能放到来年春天。我记了下来,等过几日跟刘婶试试,说不定能腌出不一样的味道。”
谢临洲站着没动,笑着夸道:“我们阿朝最厉害了,比光看书本强多了。那书里讲的羊肉储存法子,你也看看,咱们最近买的羊肉多,学好了能存得久些。”
阿朝应了几声,将擦头发的布巾放到一旁,转过身去,搂着谢临洲的腰:“我很认真学的。”
搂了还一会,他便把温在炭炉上的羊肉汤端了出来。
汤锅里的羊肉炖得软烂,萝卜吸满了肉汤的鲜,撒着葱花和香菜,热气裹着香气扑面而来。
谢临洲刚坐下,阿朝就给他盛了一碗汤,还特意挑了块带筋的羊肉放在碗里:“夫子快尝尝,我让刘婶帮着切的羊肉,炖了快两个时辰,肯定不塞牙。”
谢临洲喝了一口,暖意从喉咙一直暖到心口,羊肉的鲜混着萝卜的甜,在舌尖散开,笑着说:“还是阿朝做的汤最暖。明日休沐,我带你去街上的绸缎庄看看,给你做件新的棉袍,选你喜欢的天青色,再买些织着小梅花的发绳。”
他瞧着阿朝总用素色的发绳,想来是之前府里的样式不够合心意。
阿朝听了,眼睛一亮,捧着汤碗点头:“好啊,天青色好看,小梅花的发绳也肯定好看。我还想去书坊看看,上次问掌柜的那本《齐民要术》的新注本,不知到货了没有,要是到了,正好买回来学做新的菜。”
谢临洲夹了一筷子萝卜放进他碗里,笑着应道:“行,明日先去绸缎庄,再去书坊,要是时间够,还能去街口买你爱吃的糖炒栗子。”
语气稍顿,他想起点什么,缓缓道:“对,方才在国子监与薛大人闲聊之时,他跟我说了件喜事。少昀订了婚,日子就定在明年开春。”
“少昀订婚了?”阿朝惊讶地抬眼,手里的勺子顿了一下,“那对方是谁呀?之前都没听他提过。”
天寒地冻,路也滑,他已经很久没跟李襄、薛少昀他们一块闲聊,说家长里短了。
谢临洲喝了口汤,慢慢说道:“是城南柳家的二少爷柳清沅。柳家是书香门第,柳二少不仅字写得好,还懂医术,去年还在城外开了个小药铺,免费给穷苦人看诊。我去年去柳家赴宴,见过柳二少一面,性子温和,说话也细声细气的,跟薛少昀那跳脱的性子正好互补。”
一个汉子有这份心性,恰好与薛少昀互补,想来薛大人费了好一番的功夫。
阿朝听得认真,又给谢临洲添了些汤:“大好事啊。先前少昀总跟我和襄哥儿他们说不想成亲,没想到这么快就订了婚。等他们成婚,可要送些好东西过去,夫子,你觉得该送些什么好?”
他想,恐怕往后是最怕生孩子的少昀最先当阿爹。
“自然要送,”谢临洲笑着点头,“我已经让小瞳准备了,选了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柳二少爱写字,肯定用得上。薛大人还说,等过几日忙完订婚礼的琐事,要请我们去酒楼吃饭,到时候让我们见见柳二少爷,认识认识,往后好往来,也能互相照应些。”
阿朝握着汤勺的手一顿,眼里立刻亮了亮:“酒楼吃饭好啊,正好我也想瞧瞧,能让少昀点头的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温厚模样。”
他又想起什么,转头看向谢临洲,语气里带了点打趣,“说起来夫子,你准备的文房四宝定是极讲究的,我这粗人可挑不来这些,不如就跟着凑个热闹,送两匹新到的云锦如何?做衣裳或是铺盖都体面,柳二少若用不上,给他家里人也合适。”
头回经历这等事儿,他也不知该送什么东西好。
谢临洲放下筷子,笑意更深了些:“云锦是好东西,既实用又显心意,他定然会喜欢。不过你也别太急着准备,等见了柳二少再说也不迟。”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听薛大人提过,柳二少性子沉稳,除了写字,还爱摆弄些花草,若是见面时觉得投缘,往后偶尔送些时令花草,倒比贵重物件更显亲近。”
“还是夫子想得周到。”阿朝拍了下手,恍然大悟般说道,“我只想着送些值钱的,倒忘了投缘二字最要紧。往后若是真能常来常往,送花草、送些自家做的点心,反而更热络。”
谢临洲颔首应下,目光往窗外飘了飘,似在盘算日子:“订婚礼后薛大人该能松口气,约莫三五日便能定下吃饭的时辰。到时候我让人提前知会你,咱们一同过去。”
他收回目光,看向阿朝,又添了句,“那日我会周旋,你只管放宽心吃饭聊天,少昀的婚事能成,咱们这些身边人,也该好好乐一乐。”
阿朝笑着应了,又给谢临洲添了碗汤,话题渐渐从送礼转到了订婚礼的细节。
第60章
休沐日那日,天是淡淡的灰,没有乌云压顶的沉闷,天空被蒙了层薄纱,连风都变得软乎乎的,裹着湿润的水汽,闻着有雪前的清冽。
这日,阿朝与谢临洲二人都休息。
阿朝兴奋,一早便起来了,用过膳食,先完成周文清布置下来的作业,给他与谢临洲做了件里衣,接着去庖屋让刘婶子做少些菜,他们简单吃一点,就出去外头闲逛。
等到日上中天,谢临洲方悠悠醒来,洗漱,用膳后,擦了擦手,道:“歇息歇息就去街上逛逛,先去绸缎庄给你挑棉袍,再去书坊找你要的书。”
阿朝迫不及待,连忙去取挂在衣柜里的兔毛披风,“诶,薛叔可说了何时让我们和柳二少爷见面?”
谢临洲伸手帮他系好带子,又把暖手炉塞进他怀里:“外面风还凉,抱着暖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