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谢临洲放下茶杯,伸手帮阿朝擦去嘴角沾着的糕屑,动作自然又亲昵:“好主意,明日下午我正好没课,陪你一起种。不过种菜要准备些工具,比如小铲子、洒水壶,还有菜苗和种子,我让小谢管家明日上午去庄子上拿些,省得明日耽误功夫。你若是想自己选些喜欢的菜种,也可以跟管家一起去挑。”
庄子上自有菜种,后花园本是种花的,但阿朝想种菜那就种菜好了。
阿朝听得眼睛更亮了,但想到自己还要做功课,道:“只能让小谢管事去了。”他问:“夫子,你先前种过菜吗?”
“当然。”谢临洲回答,“你莫不是忘了,我有庄子的,偶尔还会去庄子指导师傅种东西。”
要是在现代他当然是不会,但现在有系统帮助,他当然会。
阿朝点点头,又想起窦唯的事:“先前听你说,窦唯对种菜挺感兴趣。明日我们种菜时,要不要叫上他一起?说不定还能教他学学怎么松土才适合菜苗生长?”
他想起一句话,“周先生说的,这叫什么实践。”
“当然可以。”谢临洲笑着说,“看来我们阿朝近来学习很用心。”语气一顿,他又道:“只是不清楚窦学子下午得不得闲。毕竟,他是学子还要上课。”
让窦唯跟着来,倒也是件好事,既能帮阿朝搭把手,也能让窦唯多些实践的机会,等日后整理农法时,也能多些实际经验。
两人边吃边聊,夕阳透过前厅的窗户洒进来,落在桌上的桂花糕和蜂蜜水上,映得满室温馨。
阿朝吃完最后一块桂花糕,靠在谢临洲身边,轻声道:“夫子,若是以后每日都能先写完课业再跟你规划以后的事儿,那该多开心呐。”
谢临洲伸手揽住阿朝的肩,眼底满是温柔:“肯定能的。”
阿朝眼睛一亮,立刻喝完杯里的蜂蜜水,拉着谢临洲的手往后院走,“夫子,我带你去看看我对那一地的规划。”
第52章
翌日午后,阳光褪去了正午的烈意,却仍带着暖融融的温度。
阿朝刚吃完午饭,就拉着谢临洲往后院走,小厮们早已把昨日从庄子上拿来的菜苗、种子和工具摆在空地上。
绿油油的小白菜苗、带着露珠的菠菜秧,还有装在布包里的番茄种子,旁边放着两把小铲子、一个洒水壶,连谢临洲特意叮嘱准备的宽檐斗笠,也整整齐齐摆在竹筐里。
阿朝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把菜苗从竹篮里拿出来,“夫子,窦唯是不是不来了?”
谢临洲手里提着一个小竹筐走了过来,筐里装着些自制的小木牌,“不来了,今日他下午要上课,还要完成课业。”
他把木牌递给阿朝,“上面写着菜的名字,待会放在菜地,免得到时候浇水浇错了。”
阿朝眼睛一亮:“你想得真周到,不过,我肯定不会忘记的,快点过来,我们一起种菜。”
谢临洲戴好斗笠,又给阿朝带上,这才拿起小铲子,“先把土再松一遍,这会的土还带着潮气,松透了菜苗才好扎根。”
他率先走到空地东边,弯腰用铲子轻轻翻动泥土,动作虽不如农户熟练,却格外认真。
阿朝还未蹲下,就听见有人喊着。
“阿朝,阿朝,我来寻你了,你在干嘛?”人未到声先到,听着声音乃是李襄的。
话音刚落,被丫鬟带到后花园的李襄,望着他们下地劳作的模样,蹙眉,“你们这是在种地吗?”
他今日是自己一个人来的。
闻言,谢临洲二人回头,阿朝回答:“对啊,种地呢,你要不要一块?”
李襄没种过地,见他们干的起劲,自己也好奇,答应:“好啊,好啊,只是我不会,你要叫我。”
“行,你把斗笠带上,跟着我就好,”说罢,阿朝握着小铲子一点一点把土块拍碎,偶尔遇到小石子,还会捡起来扔到旁边的竹筐里。
李襄来帮忙,松土就让两个哥儿来。谢临洲则是蹲在另一边,把松好的土分成整齐的小畦,每畦之间留出走道,方便日后浇水施肥。
“阿朝,你看我松的土行不行?”李襄凑到阿朝身边,指着自己翻好的地块。
阿朝伸手摸了摸土壤,温声道:“很好,土松得均匀,就是这里还留了点小土块,再拍碎些就更好了。”
松完土,就该栽菜苗了。
阿朝拿起一株小白菜苗,小心翼翼地放进挖好的小坑里,用手把周围的土轻轻压实:“种的时候要把根埋严实,不然风一吹就倒了。”
李襄跟着学,把菠菜秧放进坑里,还特意问阿朝:“埋这么深会不会闷坏根?”
“不会的。”阿朝笑着摇头,“菠菜的根耐活,埋深点反而长得稳。等过几天浇了水,就能看出它活没活了,要是叶子还绿油油的,就是活了。”
他们说话,谢临洲则是一言不发的跟着栽起菜苗,还把写有菜名的木牌插在每畦旁边。
三人忙了约莫一个时辰,空地上终于种满了菜苗。东边两畦是小白菜,西边两畦是菠菜,最南边留出来的小块地,阿朝特意种上了几株早熟番茄苗,还在周围搭了细细的竹架。
番茄苗长到一定高度,就要靠竹架支撑,不然会趴在地上,结的果子也容易烂。
李襄看着满院的菜苗,累得瘫坐在地上,“没想到种菜还有这么多讲究,今日倒是跟着你学了不少。”
从小就是养尊处优长大的小哥儿,哪能吃种地的苦。方才种地都是看阿朝二人种的认真,他要是走了不太好,要不然他早就放弃了。
阿朝坐在小凳子上,“等你学会了往后也可以自己种地啊。”
谢临洲从衣襟里拿出手帕,擦了擦阿朝额角的汗,又拿起洒水壶,“你快歇会儿,喊年哥儿送些放凉的蜂蜜水。我来浇水。”
想当初,他可是被导师逼得一天睡不了四个小时,现在这些活计对他而言简直是洒洒水。。
阿朝点点头,坐在田埂上,看着谢临洲给菜苗浇水,阳光洒在他身上,连带着周围的菜苗都似染上了暖意。
“没想到谢大哥也有这种模样。”李襄发出感慨,又道:“明日什么时候浇水最合适啊?我明日还来。”
“早上浇水最好,”阿朝耐心答道,“早上的水温跟土温差不多,不会伤根。要是中午浇,水太烫,会把菜苗浇坏的。”
李襄一一记下,问道:“阿朝,等菜熟了我也摘点回家可以吗?我让厨子做给我爹娘吃,看他们还说不说我游手好闲。”
“当然可以呀。”阿朝道:“你也出了力的,到时候菜熟了,我第一个告诉你。”
待谢临洲浇完水,夕阳已开始西斜,他走到阿朝身边:“走吧,回去洗个澡,今夜出去外头吃。”
阿朝站起身,看着自己种的菜苗,满是成就感:“好啊,襄哥儿,你要跟我们一块吗?”
李襄摇头:“我要回家了,今夜我爹请人吃饭,我要在场。”
“那好吧。”阿朝没有勉强,送他到门口,马车的背影渐渐消失在眼前,他道:“等过些日子,这些菜就能吃了。夫子,我到时候我做小白菜豆腐汤、菠菜炒蛋,再摘几个番茄做酸辣藕片给你吃,肯定特别好吃。”
谢临洲伸手揽住阿朝的肩,轻声道:“好,我们阿朝的手艺是最好的。那到时候阿朝要不要邀请你的好友一起来吃呢?”
“当然要,我到时候请李襄和薛少昀一起来吃,让他们也尝尝我们种的菜。”阿朝答。
转眼便到了选秀女入宫的日子。
天刚蒙蒙亮,李襄就来了谢府,阿朝早已换好一身月白色衣裳,背着装蜜饯、点心和纸笔的小布包,带着年哥儿打了声招呼,便和李襄、薛少昀往城郊茶寮去。
他要去茶寮这件事,昨夜就跟谢临洲说了,谢临洲嘱咐了他很多,他都一一记下来。
茶寮建在官道旁的高坡上,此时已聚了不少来看热闹的百姓,大多是些妇人、姑娘和哥儿。他们都踮着脚往官道尽头张望。
李襄凭着父亲的帖子,找茶寮掌柜要了二楼临窗的雅座,推开窗就能清楚看见官道上的动静。
阿朝趴在窗边,手里捏着颗蜜饯,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远方:“怎么还没来呀?我昨晚都没睡好,就想着今日的场面呢。”
昨夜夜色渐深,谢府的烛火渐次熄灭,唯有卧房里还留着一盏暖黄的油灯。
阿朝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满是明日的事情,想明日该有多热闹。
谢临洲刚洗漱完,就见小哥儿把被子卷成一团,眼睛睁得溜圆,显然毫无睡意。
他无奈地笑了笑,掀开被子在小哥儿身边躺下,伸手把人捞进怀里:“还没睡?是不是满脑子都在想明日去茶寮的事?”
阿朝往谢临洲怀里蹭了蹭,声音带着几分兴奋:“我一闭眼就想呢,该有多热闹啊,太子选妃、选君诶,很少有那么热闹的时候了。可惜你平日不得空,要是得空,我们一块去看,那会很高兴的。”
庄子上自有菜种,后花园本是种花的,但阿朝想种菜那就种菜好了。
阿朝听得眼睛更亮了,但想到自己还要做功课,道:“只能让小谢管事去了。”他问:“夫子,你先前种过菜吗?”
“当然。”谢临洲回答,“你莫不是忘了,我有庄子的,偶尔还会去庄子指导师傅种东西。”
要是在现代他当然是不会,但现在有系统帮助,他当然会。
阿朝点点头,又想起窦唯的事:“先前听你说,窦唯对种菜挺感兴趣。明日我们种菜时,要不要叫上他一起?说不定还能教他学学怎么松土才适合菜苗生长?”
他想起一句话,“周先生说的,这叫什么实践。”
“当然可以。”谢临洲笑着说,“看来我们阿朝近来学习很用心。”语气一顿,他又道:“只是不清楚窦学子下午得不得闲。毕竟,他是学子还要上课。”
让窦唯跟着来,倒也是件好事,既能帮阿朝搭把手,也能让窦唯多些实践的机会,等日后整理农法时,也能多些实际经验。
两人边吃边聊,夕阳透过前厅的窗户洒进来,落在桌上的桂花糕和蜂蜜水上,映得满室温馨。
阿朝吃完最后一块桂花糕,靠在谢临洲身边,轻声道:“夫子,若是以后每日都能先写完课业再跟你规划以后的事儿,那该多开心呐。”
谢临洲伸手揽住阿朝的肩,眼底满是温柔:“肯定能的。”
阿朝眼睛一亮,立刻喝完杯里的蜂蜜水,拉着谢临洲的手往后院走,“夫子,我带你去看看我对那一地的规划。”
第52章
翌日午后,阳光褪去了正午的烈意,却仍带着暖融融的温度。
阿朝刚吃完午饭,就拉着谢临洲往后院走,小厮们早已把昨日从庄子上拿来的菜苗、种子和工具摆在空地上。
绿油油的小白菜苗、带着露珠的菠菜秧,还有装在布包里的番茄种子,旁边放着两把小铲子、一个洒水壶,连谢临洲特意叮嘱准备的宽檐斗笠,也整整齐齐摆在竹筐里。
阿朝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把菜苗从竹篮里拿出来,“夫子,窦唯是不是不来了?”
谢临洲手里提着一个小竹筐走了过来,筐里装着些自制的小木牌,“不来了,今日他下午要上课,还要完成课业。”
他把木牌递给阿朝,“上面写着菜的名字,待会放在菜地,免得到时候浇水浇错了。”
阿朝眼睛一亮:“你想得真周到,不过,我肯定不会忘记的,快点过来,我们一起种菜。”
谢临洲戴好斗笠,又给阿朝带上,这才拿起小铲子,“先把土再松一遍,这会的土还带着潮气,松透了菜苗才好扎根。”
他率先走到空地东边,弯腰用铲子轻轻翻动泥土,动作虽不如农户熟练,却格外认真。
阿朝还未蹲下,就听见有人喊着。
“阿朝,阿朝,我来寻你了,你在干嘛?”人未到声先到,听着声音乃是李襄的。
话音刚落,被丫鬟带到后花园的李襄,望着他们下地劳作的模样,蹙眉,“你们这是在种地吗?”
他今日是自己一个人来的。
闻言,谢临洲二人回头,阿朝回答:“对啊,种地呢,你要不要一块?”
李襄没种过地,见他们干的起劲,自己也好奇,答应:“好啊,好啊,只是我不会,你要叫我。”
“行,你把斗笠带上,跟着我就好,”说罢,阿朝握着小铲子一点一点把土块拍碎,偶尔遇到小石子,还会捡起来扔到旁边的竹筐里。
李襄来帮忙,松土就让两个哥儿来。谢临洲则是蹲在另一边,把松好的土分成整齐的小畦,每畦之间留出走道,方便日后浇水施肥。
“阿朝,你看我松的土行不行?”李襄凑到阿朝身边,指着自己翻好的地块。
阿朝伸手摸了摸土壤,温声道:“很好,土松得均匀,就是这里还留了点小土块,再拍碎些就更好了。”
松完土,就该栽菜苗了。
阿朝拿起一株小白菜苗,小心翼翼地放进挖好的小坑里,用手把周围的土轻轻压实:“种的时候要把根埋严实,不然风一吹就倒了。”
李襄跟着学,把菠菜秧放进坑里,还特意问阿朝:“埋这么深会不会闷坏根?”
“不会的。”阿朝笑着摇头,“菠菜的根耐活,埋深点反而长得稳。等过几天浇了水,就能看出它活没活了,要是叶子还绿油油的,就是活了。”
他们说话,谢临洲则是一言不发的跟着栽起菜苗,还把写有菜名的木牌插在每畦旁边。
三人忙了约莫一个时辰,空地上终于种满了菜苗。东边两畦是小白菜,西边两畦是菠菜,最南边留出来的小块地,阿朝特意种上了几株早熟番茄苗,还在周围搭了细细的竹架。
番茄苗长到一定高度,就要靠竹架支撑,不然会趴在地上,结的果子也容易烂。
李襄看着满院的菜苗,累得瘫坐在地上,“没想到种菜还有这么多讲究,今日倒是跟着你学了不少。”
从小就是养尊处优长大的小哥儿,哪能吃种地的苦。方才种地都是看阿朝二人种的认真,他要是走了不太好,要不然他早就放弃了。
阿朝坐在小凳子上,“等你学会了往后也可以自己种地啊。”
谢临洲从衣襟里拿出手帕,擦了擦阿朝额角的汗,又拿起洒水壶,“你快歇会儿,喊年哥儿送些放凉的蜂蜜水。我来浇水。”
想当初,他可是被导师逼得一天睡不了四个小时,现在这些活计对他而言简直是洒洒水。。
阿朝点点头,坐在田埂上,看着谢临洲给菜苗浇水,阳光洒在他身上,连带着周围的菜苗都似染上了暖意。
“没想到谢大哥也有这种模样。”李襄发出感慨,又道:“明日什么时候浇水最合适啊?我明日还来。”
“早上浇水最好,”阿朝耐心答道,“早上的水温跟土温差不多,不会伤根。要是中午浇,水太烫,会把菜苗浇坏的。”
李襄一一记下,问道:“阿朝,等菜熟了我也摘点回家可以吗?我让厨子做给我爹娘吃,看他们还说不说我游手好闲。”
“当然可以呀。”阿朝道:“你也出了力的,到时候菜熟了,我第一个告诉你。”
待谢临洲浇完水,夕阳已开始西斜,他走到阿朝身边:“走吧,回去洗个澡,今夜出去外头吃。”
阿朝站起身,看着自己种的菜苗,满是成就感:“好啊,襄哥儿,你要跟我们一块吗?”
李襄摇头:“我要回家了,今夜我爹请人吃饭,我要在场。”
“那好吧。”阿朝没有勉强,送他到门口,马车的背影渐渐消失在眼前,他道:“等过些日子,这些菜就能吃了。夫子,我到时候我做小白菜豆腐汤、菠菜炒蛋,再摘几个番茄做酸辣藕片给你吃,肯定特别好吃。”
谢临洲伸手揽住阿朝的肩,轻声道:“好,我们阿朝的手艺是最好的。那到时候阿朝要不要邀请你的好友一起来吃呢?”
“当然要,我到时候请李襄和薛少昀一起来吃,让他们也尝尝我们种的菜。”阿朝答。
转眼便到了选秀女入宫的日子。
天刚蒙蒙亮,李襄就来了谢府,阿朝早已换好一身月白色衣裳,背着装蜜饯、点心和纸笔的小布包,带着年哥儿打了声招呼,便和李襄、薛少昀往城郊茶寮去。
他要去茶寮这件事,昨夜就跟谢临洲说了,谢临洲嘱咐了他很多,他都一一记下来。
茶寮建在官道旁的高坡上,此时已聚了不少来看热闹的百姓,大多是些妇人、姑娘和哥儿。他们都踮着脚往官道尽头张望。
李襄凭着父亲的帖子,找茶寮掌柜要了二楼临窗的雅座,推开窗就能清楚看见官道上的动静。
阿朝趴在窗边,手里捏着颗蜜饯,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远方:“怎么还没来呀?我昨晚都没睡好,就想着今日的场面呢。”
昨夜夜色渐深,谢府的烛火渐次熄灭,唯有卧房里还留着一盏暖黄的油灯。
阿朝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满是明日的事情,想明日该有多热闹。
谢临洲刚洗漱完,就见小哥儿把被子卷成一团,眼睛睁得溜圆,显然毫无睡意。
他无奈地笑了笑,掀开被子在小哥儿身边躺下,伸手把人捞进怀里:“还没睡?是不是满脑子都在想明日去茶寮的事?”
阿朝往谢临洲怀里蹭了蹭,声音带着几分兴奋:“我一闭眼就想呢,该有多热闹啊,太子选妃、选君诶,很少有那么热闹的时候了。可惜你平日不得空,要是得空,我们一块去看,那会很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