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老尚书还在家养病,彦博远独自觐见,做郎中时就常被传唤,御前行走熟门熟路。
刀剑体积小,彦博远打过招呼,直接把东西送去了尚书房,两个托盘,一个是在役的军刀,另一个就是新刀了。
新刀刀背的厚度做了加宽,整体刀型更加流畅,刀尖反曲加大,这种设计使得军刀在劈砍时减少了折断的风险,增强突刺的功能,几位内侍合力搬来套重铠,旁边还有几片铠甲片,皇帝亲自试刀,劈向铁片,轻松劈开。
谢期榕也在一旁,皇帝让他试,直接砍铠甲。
他在皇帝面前手持利器,自然地提起刀刃,搁在臂弯仔细打量,刀刃划过铁制臂鞲,带出一片星火,金属相贴摩擦,发出铮铮剑鸣。
“好刀。”谢期榕眸光一亮,迫不及待地提气,劈向重铠,杀气顿显。
他的力道比皇帝重,比皇帝稳,运上内劲的刀锋划过护心镜,只听一声巨响,铠甲如豆腐般切成两瓣,重重砸在地上,迸溅出星火,一路滑到门槛。
铠是好铠,刀更是好刀。
武将最知道好刀的重要性,谢期榕十分激动,问彦博远最快一个月内能产出多少。
彦博远给他泼凉水:“新刀工序比之旧刀更为繁琐耗时,需要用到的精炼钢铁的数量翻了一倍,按照京都刀剑坊的二百匠户算,月产不过一百一十把左右。”
“若是征调民间工匠,短时间能加大产量,但这都是没算上精炼铁矿的产量,若是算上原材料损耗,等库里积攒的原材料用完,产量只会更低。”
彦博远大喘气,“军里人均一把不可能,但想弄出个精锐部队还是可行的。”
新刀破甲的能力刚刚都见识过了,除了成本增加,产量变低,考验使用者的能力外没缺点。
这话是谢期榕说的。
刚才他和皇帝都试过军刀的锋利,两人武力值有差距,新军刀自身分量重,士兵们作战还需要穿重铠,行动上受阻,不如平日训练的灵活,再让他们提着重上许多的军刀去拼杀,力气小了怕是连刀都提不动。
不过这个问题不大,他们要的本就是精锐之师。
至于耐磨方面,工匠们试验过,连续砍十套铠甲不成问题,到实战的时候变故多,许会差一点,但这已经是现阶段最好的了,遥遥领先以往的刀剑。
说到底还是自家的矿产差点意思,要是能有品质更好的,或者产量再多些就好了。
寻矿的事情工部一直在做,这东西就看运气,山里没有就是没有,也不能凭空在国界内变出一座矿山来,要么去抢其他国家的,现阶段是别想了,只能眼红。
“能锻多少锻多少,先装备出一个精锐部队,皇弟你和彦爱卿负责此事,莫要走漏风声。”
皇帝最终拍板。
有改良的火药在前,加上谢期榕训练的精兵,醴国的国力已经是上了一层阶梯,这两样是醴国的底牌,不能让别国的探子知道。
谢期榕负责组建军队,彦博远负责后勤,火炮也是谢期榕拿了大头。
还是皇姐疼他,谢期榕腰间别着新军刀,满载而归。
天下舆图在龙案之后挂了百年,从一张牛皮挂毯上的醴国舆图,慢慢增加到了现在望不到头的整面墙,天下山川尽收眼底。
谢承乾的目光从京都掠向四方,一寸寸扫过天下大地,从开始听政的年纪,她便日日用目光描摹着天下舆图。
从平视看不到醴国的国都,长到了能够俯视九州大陆的年纪,可那上方,还有更多的九州万方,她久久地沉默,伸出手,带有薄茧的手点在最高处。
仿佛天下如舆图,她触手可得。
谢家的皇位传了十三代,舆图一代比一代完善,现在谢家的基业传到了她的手里,舆图完备。
谢家血脉中的野心热血在沸腾,勃勃雄心,宏图伟业,她不光要让舆图完备,她还要将醴国的臣民踏上舆图所及的地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谢家皇朝千秋万代,恒寿永昌。
京外行宫,老皇帝自退位后就一直秉持着二龙不相见,他彻彻底底地让位于新帝,谢期榕偶有来看他,今日他带着新军刀来和他报喜。
太上皇不见皇帝,但皇帝还是会把朝中大小事务派人一一禀报,新火药的事情太上皇也知道,说不落寞是假,文治武功,他文治尚可,武功是半点没有,好不易等到了苗头,自己却先退了下来。
他的身体确实也撑不起繁重的政务,早退晚退一个样,怕是等不到大争之势了。
太上皇拿着先皇后的画像睹物思人,寝宫之内挂满了先皇后的画像,角落放了几卷较新的画卷,不许人碰,只有贴身的大公公才知道,那画卷上画着的是萧贵妃的肖像。
缅怀发妻,却把贵妃的画像一块放着,也不知道膈应谁。
老皇帝两个都爱。
一个年少夫妻,另一个是最为意气风发登基为帝时纳的小娇妻,贵妃没死的时候争不过活人,贵妃死了,两个死人又都成了朱砂痣,过了一段时日,画箱里又多了一幅新卷轴——是安王的画像。
每天对着几幅死人的画像,太上皇的精神是越看越不好,少有清醒,整日缠绵病榻。
后宫的妃嫔见不到太上皇,但皇子皇孙们日日觐见,要把以往数十年的面圣机会一下子补齐一般,不光是皇子公主,就是已经出嫁了的哥儿、公主,以及他们生下的外孙们也一并被传召。
太上皇精神头好的时候含饴弄孙,如最普通不过的一位老人,享天伦之乐,喜儿孙绕膝。
第109章
七月里还有一件事值得一说, 那就是云渝下定决心要断奶了。
至于为什么孩子虚岁都三岁了,并且还是在有奶娘的情况下,云渝这个当姆父的, 还有奶的问题。
这话得问彦博远,云渝不想多说。
嘿呸——
生平安前, 他以为小哥儿不泌乳, 泌乳后, 他以为没多久就能断, 这一想就想到了现在。
断奶总共就那么一桩事, 不喂平安就是,小平安倒是真喝不着姆父的奶水了, 大崇之是捡到大便宜了, 尽在后面拖后腿。
云渝的奶量有在减少,断断续续溢出,岳婳还是那句话:“补过头了。”
云渝想不明白,怀孕坐月子的时候滋补, 这都是多久以前的老黄历了,他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效果就这么强,难不成补几个月, 能管几年不成, 云渝想着都打颤——彦博远不得开心死。
直到晚间和彦博远吃饭时, 云渝沉默了,并且牙根有点发痒。
以前没在意, 今日上心,仔细瞧了才发现不对。
一桌子的下奶的菜色,他就算再不识药性, 面对每道菜里都带几个可疑的调料,那就很可疑了。
厨娘手艺很好,吃起来没有什么药材味,平日光顾着看彦博远了,吃完的饭菜仆役收拾得利索,今日要不是翻了两筷子底下的垫菜,留了个心,还能让他糊弄过去。
做多了,马脚也不收拾利索,那碗奶白鸽子汤,他坐月子时顿顿不落,一点没变,一勺子下去,一水的滋补药材。
彦博远午食在宫里当值,去部门膳堂吃,他不在家,云渝和李秋月和小妹吃的,东西都是正常的。
到了晚上,他们夫夫二人回院里吃,按着这顿饭菜,云渝都觉得再吃下去,彦博远都能下奶的程度。
彦博远见他沉默,还有嘴问他:“怎么不吃,是没胃口吗。”
为显示菜很好,没问题,彦博远往鸽子汤里捞出一筷子通草花往嘴里塞,腮帮子鼓起,一脸无辜,什么也不知道的淡然。
云渝:……
你真不怕把自己也算计进去啊。
他哪里是之前补多了,这踏马是压根没断过补啊!
有人在作怪,并且被发现了。
彦博远意识到云渝知道了他的小心思,他心虚,装死当不知道。
谁吩咐后厨的啊,谁啊,他可不知道。
云渝把筷子一撂,“不吃了。”
彦博远拱火,“吃那么久了,也不差这一顿,吃完这顿再说吧。”他越说越小声,“鸽子汤很下,不是,很香的,吃一口吧、吃一口吧。”
“夫郎吃一口吧——”恶魔低语。
云渝:“……”
彦博远小心翼翼地端过来一碗鸽子汤,鸽子炖煮到位,汤品奶白,传出阵阵鲜香。
云渝没忍住吞了口口水,眼一闭心一横——还是吃了。
但戒奶之事正式提上日程,没说错,云渝觉得这事不算断奶,该叫戒奶,主体也不该是他。
云渝上了心,彦博远不敢继续背地里搞小动作,深感遗憾并且积极配合——才怪。
他暗搓搓馋夫郎身子。
记吃不记打。
刀剑体积小,彦博远打过招呼,直接把东西送去了尚书房,两个托盘,一个是在役的军刀,另一个就是新刀了。
新刀刀背的厚度做了加宽,整体刀型更加流畅,刀尖反曲加大,这种设计使得军刀在劈砍时减少了折断的风险,增强突刺的功能,几位内侍合力搬来套重铠,旁边还有几片铠甲片,皇帝亲自试刀,劈向铁片,轻松劈开。
谢期榕也在一旁,皇帝让他试,直接砍铠甲。
他在皇帝面前手持利器,自然地提起刀刃,搁在臂弯仔细打量,刀刃划过铁制臂鞲,带出一片星火,金属相贴摩擦,发出铮铮剑鸣。
“好刀。”谢期榕眸光一亮,迫不及待地提气,劈向重铠,杀气顿显。
他的力道比皇帝重,比皇帝稳,运上内劲的刀锋划过护心镜,只听一声巨响,铠甲如豆腐般切成两瓣,重重砸在地上,迸溅出星火,一路滑到门槛。
铠是好铠,刀更是好刀。
武将最知道好刀的重要性,谢期榕十分激动,问彦博远最快一个月内能产出多少。
彦博远给他泼凉水:“新刀工序比之旧刀更为繁琐耗时,需要用到的精炼钢铁的数量翻了一倍,按照京都刀剑坊的二百匠户算,月产不过一百一十把左右。”
“若是征调民间工匠,短时间能加大产量,但这都是没算上精炼铁矿的产量,若是算上原材料损耗,等库里积攒的原材料用完,产量只会更低。”
彦博远大喘气,“军里人均一把不可能,但想弄出个精锐部队还是可行的。”
新刀破甲的能力刚刚都见识过了,除了成本增加,产量变低,考验使用者的能力外没缺点。
这话是谢期榕说的。
刚才他和皇帝都试过军刀的锋利,两人武力值有差距,新军刀自身分量重,士兵们作战还需要穿重铠,行动上受阻,不如平日训练的灵活,再让他们提着重上许多的军刀去拼杀,力气小了怕是连刀都提不动。
不过这个问题不大,他们要的本就是精锐之师。
至于耐磨方面,工匠们试验过,连续砍十套铠甲不成问题,到实战的时候变故多,许会差一点,但这已经是现阶段最好的了,遥遥领先以往的刀剑。
说到底还是自家的矿产差点意思,要是能有品质更好的,或者产量再多些就好了。
寻矿的事情工部一直在做,这东西就看运气,山里没有就是没有,也不能凭空在国界内变出一座矿山来,要么去抢其他国家的,现阶段是别想了,只能眼红。
“能锻多少锻多少,先装备出一个精锐部队,皇弟你和彦爱卿负责此事,莫要走漏风声。”
皇帝最终拍板。
有改良的火药在前,加上谢期榕训练的精兵,醴国的国力已经是上了一层阶梯,这两样是醴国的底牌,不能让别国的探子知道。
谢期榕负责组建军队,彦博远负责后勤,火炮也是谢期榕拿了大头。
还是皇姐疼他,谢期榕腰间别着新军刀,满载而归。
天下舆图在龙案之后挂了百年,从一张牛皮挂毯上的醴国舆图,慢慢增加到了现在望不到头的整面墙,天下山川尽收眼底。
谢承乾的目光从京都掠向四方,一寸寸扫过天下大地,从开始听政的年纪,她便日日用目光描摹着天下舆图。
从平视看不到醴国的国都,长到了能够俯视九州大陆的年纪,可那上方,还有更多的九州万方,她久久地沉默,伸出手,带有薄茧的手点在最高处。
仿佛天下如舆图,她触手可得。
谢家的皇位传了十三代,舆图一代比一代完善,现在谢家的基业传到了她的手里,舆图完备。
谢家血脉中的野心热血在沸腾,勃勃雄心,宏图伟业,她不光要让舆图完备,她还要将醴国的臣民踏上舆图所及的地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谢家皇朝千秋万代,恒寿永昌。
京外行宫,老皇帝自退位后就一直秉持着二龙不相见,他彻彻底底地让位于新帝,谢期榕偶有来看他,今日他带着新军刀来和他报喜。
太上皇不见皇帝,但皇帝还是会把朝中大小事务派人一一禀报,新火药的事情太上皇也知道,说不落寞是假,文治武功,他文治尚可,武功是半点没有,好不易等到了苗头,自己却先退了下来。
他的身体确实也撑不起繁重的政务,早退晚退一个样,怕是等不到大争之势了。
太上皇拿着先皇后的画像睹物思人,寝宫之内挂满了先皇后的画像,角落放了几卷较新的画卷,不许人碰,只有贴身的大公公才知道,那画卷上画着的是萧贵妃的肖像。
缅怀发妻,却把贵妃的画像一块放着,也不知道膈应谁。
老皇帝两个都爱。
一个年少夫妻,另一个是最为意气风发登基为帝时纳的小娇妻,贵妃没死的时候争不过活人,贵妃死了,两个死人又都成了朱砂痣,过了一段时日,画箱里又多了一幅新卷轴——是安王的画像。
每天对着几幅死人的画像,太上皇的精神是越看越不好,少有清醒,整日缠绵病榻。
后宫的妃嫔见不到太上皇,但皇子皇孙们日日觐见,要把以往数十年的面圣机会一下子补齐一般,不光是皇子公主,就是已经出嫁了的哥儿、公主,以及他们生下的外孙们也一并被传召。
太上皇精神头好的时候含饴弄孙,如最普通不过的一位老人,享天伦之乐,喜儿孙绕膝。
第109章
七月里还有一件事值得一说, 那就是云渝下定决心要断奶了。
至于为什么孩子虚岁都三岁了,并且还是在有奶娘的情况下,云渝这个当姆父的, 还有奶的问题。
这话得问彦博远,云渝不想多说。
嘿呸——
生平安前, 他以为小哥儿不泌乳, 泌乳后, 他以为没多久就能断, 这一想就想到了现在。
断奶总共就那么一桩事, 不喂平安就是,小平安倒是真喝不着姆父的奶水了, 大崇之是捡到大便宜了, 尽在后面拖后腿。
云渝的奶量有在减少,断断续续溢出,岳婳还是那句话:“补过头了。”
云渝想不明白,怀孕坐月子的时候滋补, 这都是多久以前的老黄历了,他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效果就这么强,难不成补几个月, 能管几年不成, 云渝想着都打颤——彦博远不得开心死。
直到晚间和彦博远吃饭时, 云渝沉默了,并且牙根有点发痒。
以前没在意, 今日上心,仔细瞧了才发现不对。
一桌子的下奶的菜色,他就算再不识药性, 面对每道菜里都带几个可疑的调料,那就很可疑了。
厨娘手艺很好,吃起来没有什么药材味,平日光顾着看彦博远了,吃完的饭菜仆役收拾得利索,今日要不是翻了两筷子底下的垫菜,留了个心,还能让他糊弄过去。
做多了,马脚也不收拾利索,那碗奶白鸽子汤,他坐月子时顿顿不落,一点没变,一勺子下去,一水的滋补药材。
彦博远午食在宫里当值,去部门膳堂吃,他不在家,云渝和李秋月和小妹吃的,东西都是正常的。
到了晚上,他们夫夫二人回院里吃,按着这顿饭菜,云渝都觉得再吃下去,彦博远都能下奶的程度。
彦博远见他沉默,还有嘴问他:“怎么不吃,是没胃口吗。”
为显示菜很好,没问题,彦博远往鸽子汤里捞出一筷子通草花往嘴里塞,腮帮子鼓起,一脸无辜,什么也不知道的淡然。
云渝:……
你真不怕把自己也算计进去啊。
他哪里是之前补多了,这踏马是压根没断过补啊!
有人在作怪,并且被发现了。
彦博远意识到云渝知道了他的小心思,他心虚,装死当不知道。
谁吩咐后厨的啊,谁啊,他可不知道。
云渝把筷子一撂,“不吃了。”
彦博远拱火,“吃那么久了,也不差这一顿,吃完这顿再说吧。”他越说越小声,“鸽子汤很下,不是,很香的,吃一口吧、吃一口吧。”
“夫郎吃一口吧——”恶魔低语。
云渝:“……”
彦博远小心翼翼地端过来一碗鸽子汤,鸽子炖煮到位,汤品奶白,传出阵阵鲜香。
云渝没忍住吞了口口水,眼一闭心一横——还是吃了。
但戒奶之事正式提上日程,没说错,云渝觉得这事不算断奶,该叫戒奶,主体也不该是他。
云渝上了心,彦博远不敢继续背地里搞小动作,深感遗憾并且积极配合——才怪。
他暗搓搓馋夫郎身子。
记吃不记打。